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世林 白贵文 +2 位作者 薛东鹤 李玉磊 张仲宁 《医学信息》 2023年第16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观察组予以颈椎...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观察组予以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对照组予以钛板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情况、腰椎功能及影像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VAS评分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困难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Cobb角、C_(2~7)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各个随访时间点C_(2~7)颈椎曲度及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手术病变节段均达到骨性融合,椎间融合率均为100.00%,且观察组与对照组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术式均能重建良好的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神经功能恢复较好,但零切迹椎间融合术较钛板椎间融合术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透视次数减少,且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安全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腰椎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