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亚锋 贾象元 +5 位作者 刘楚吟 袁林 马慧 杨浩田 赵学千 贾育松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行双节段椎间融合且使用ROI-C融合器的患者,建立Excel数据库,观察胸1...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行双节段椎间融合且使用ROI-C融合器的患者,建立Excel数据库,观察胸1倾斜角(T1S)、C_(2-7)Cobb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C_(2-7)SVA)及手术节段角(SA)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变化。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分析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各数据是否存在差异;Pearson相关或秩相关(Spearman法)分析各数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5例患者,男12例,女23例;年龄为46~69岁,平均为(57.94±6.05)岁;随访时间为6~38个月,平均为(9.23±7.97)个月。手术节段C_(3-4)、C_(4-5)1例,C_(4-5)、C_(5-6)20例,C_(5-6)、C_(6-7)14例。末次随访时T1S、C_(2-7)Cobb角及手术节段角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T1S与C_(2-7)Cobb角、T1S与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T1S与手术节段角及C_(2-7)Cobb角与手术节段角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双节段颈椎病患者,使用ROI-C融合器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能够改善颈椎矢状位参数,恢复颈椎矢状位平衡,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 矢状位参数 双节段 零切迹融合器 颈椎病
原文传递
應用Zero-p頸椎前路椎間融合器治療頸椎病的臨床初步報告
2
作者 符丹 陳子傑 +5 位作者 李衛平 劉通方 曾媛芳 劉力 張宇 劉定安 《镜湖医学》 2013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討Zero-p内固定系統在頸椎前路手術的臨床療效。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6月,本科採用Zero-p頸椎前路椎間融合器行ACDF術治療頸椎病患者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齡42歲~72歲,平均年齡56歲,本組中有1例行雙節段Zero-p内固定術。結果... 目的探討Zero-p内固定系統在頸椎前路手術的臨床療效。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6月,本科採用Zero-p頸椎前路椎間融合器行ACDF術治療頸椎病患者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齡42歲~72歲,平均年齡56歲,本組中有1例行雙節段Zero-p内固定術。結果單節段手術時間為(80±20)min,1例雙節段手術時間為130min,術中出血量100~150ml(平均120ml),6例均無吞咽困難。隨訪時間為12~18個月,平均15個月,術後5例獲得滿意的臨床癥狀和神經功能改善,1例不滿意,6例均無吞咽困難。結論Zero-p内固定系統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後吞咽困難發生率較低,早期臨床療效滿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ro-p 頸椎前路椎間融合器 頸椎病
下载PDF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3
作者 杨孝军 孙烨 +2 位作者 韩雪 沈世彬 李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1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观察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1-05采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的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观察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1-05采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的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以及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制定的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颈椎曲度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距离。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4个月。手术时间平均122.17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5.67 mL,术后引流量平均39.30 mL,植骨融合时间平均13.73周,无大血管损伤、食道损伤、喉返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松动、失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ASI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颈椎曲度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距离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满意,不仅有效恢复了颈椎稳定性、改善了脊髓功能,而且降低了继发性脊髓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双钢板
原文传递
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在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薛有地 夏计划 +3 位作者 周恒才 戴维享 马超 冯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5-02采用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进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4例... 目的探讨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5-02采用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进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4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7 d、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及影像学指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75~110 min,平均93 min;术中出血量80~200 ml,平均110 ml。24例均获得随访10~29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例出现暂时性吞咽困难,Bazaz分级均为轻度吞咽困难,对症处理1周后缓解。术后7 d、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Cobb角、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较术后7 d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维持良好,与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具有零切迹及自稳定的特性,在融合节段获得骨性融合的同时,减少了颈前路内固定系统的相关并发症,其应用于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 零切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