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国平 魏联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38-1647,共10页
南极鱼类生长相对缓慢,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年龄鉴定较其他海区鱼类更为困难。但考虑到鱼类年龄鉴定是开展渔业资源评估的基础,因此过去一些年来,硬质部位,如鳞片、鳍条(棘)、脊椎骨以及耳石等仍成为南极鱼类的主要鉴龄材料。本文对南... 南极鱼类生长相对缓慢,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年龄鉴定较其他海区鱼类更为困难。但考虑到鱼类年龄鉴定是开展渔业资源评估的基础,因此过去一些年来,硬质部位,如鳞片、鳍条(棘)、脊椎骨以及耳石等仍成为南极鱼类的主要鉴龄材料。本文对南极鱼类年龄鉴定的方法和材料进行了总结回顾,将年龄鉴定的方法和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各自优缺点。结果显示:(1)对于具鳞的南极鱼类,因鳞片在鱼类生长过程中存在重吸收现象,因而利用鳞片及鳍条(棘)单独鉴龄所得出的结果通常小于耳石的鉴龄结果,缺乏精确性;(2)南极鱼类生活跨度较大,高龄鱼体长频次分布严重重叠,以致无法准确判断其年龄结构;(3)耳石重量法易受到特殊个体影响而误判年龄;(4)因鳍条易损坏,脊椎骨采集较为困难,且许多南极鱼类无鳞,目前大多数南极鱼类使用耳石鉴定年龄,其也成为目前最为精准的南极鱼类鉴龄方法,但同时利用鳞片和耳石重量等对鉴定结果进行验证;(5)南极鱼类尚存在无统一的鉴龄标准、人为主观性较强以及缺乏早期生活史研究等不足之处;(6)为了研究南极鱼类早期生活史,耳石微化学及微结构等方法将被广泛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鱼类 年龄与生长 年龄鉴定 耳石
下载PDF
南极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尉晓英 朱国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71-3481,共11页
南大洋生态系统的特异性极为显著,栖息在该海域的鱼类资源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本地特征以及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耳石微化学记录了鱼类完整生活史过程,可以揭示鱼类生活史过程中经历的时空变化。利用耳石中微化学元素,可以解决鱼类生... 南大洋生态系统的特异性极为显著,栖息在该海域的鱼类资源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本地特征以及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耳石微化学记录了鱼类完整生活史过程,可以揭示鱼类生活史过程中经历的时空变化。利用耳石中微化学元素,可以解决鱼类生态学中,如产卵场和洄游路径推测、生活史过程重建、种群划分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随着耳石微化学技术的不断完善,耳石微化学研究在海洋鱼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对于其他海区,目前南大洋鱼类耳石微量元素研究相对较少,仅涉及3科11种鱼类,约占南极鱼类总数的5%,且主要研究集中于商业性价值较高的鱼类,包括小鳞犬牙南极鱼(Dissostichus eleginoides)、鳞头犬齿南极鱼(D.mawsoni)、次南极电灯鱼(Electrona carlsbergi)、南极电灯鱼(E.antarctica)、裘氏鳄头冰鱼(Champsocephalus gunnari)和侧纹南极鱼(Pleuragramma antarcticum)等11种南极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栖息环境重塑、种群划分以及生活史过程重建等三个方面。今后,更为先进的技术,如微计算断层扫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将为南极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撑。考虑到南大洋鱼类多数具有典型的环南极分布特征,可通过耳石微化学技术进一步探究鱼类产卵场推定以及环极连通性等,并进一步阐释南极鱼类的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关工作也将为南大洋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有效管理提供支撑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鱼类 耳石 微化学 生物-物理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2种南极鱼多组织的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分析
3
作者 咸晨微 黄少君 +3 位作者 翟万营 江守文 吴智超 许强华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503-511,共9页
为探究2种南极鱼对不同元素的富集差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对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的4个组织(皮肤、胃、肠和肌肉)中铁(Fe)、铬(Cr)、锰(Mn)、铜(Cu)、锌(Zn)、砷(As)、硒(Se)、镉(Cd)、汞(Hg)9种微量元素进... 为探究2种南极鱼对不同元素的富集差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对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的4个组织(皮肤、胃、肠和肌肉)中铁(Fe)、铬(Cr)、锰(Mn)、铜(Cu)、锌(Zn)、砷(As)、硒(Se)、镉(Cd)、汞(Hg)9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发现2种南极鱼皮肤中的Cr和Fe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伯氏肩孔南极鱼胃内的Fe显著高于独角雪冰鱼(P<0.05),Cd结果与之相反;独角雪冰鱼肠组织的Cr、Mn、Cu、As、Se、Cd、Hg均显著高于伯氏肩孔南极鱼(P<0.05),肌肉中的Cr、Cu、As、Se、Cd、Hg同样显著高于伯氏肩孔南极鱼(P<0.05)。与其它海域的鱼类相比,2种南极鱼体内的Cr、As、Cd、Hg、Mn、Fe、Cu含量均高于其它鱼类。此外2种鱼体胃、肠和肌肉组织中较高的As、Cd、Hg积累量都提示,南极部分地区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鱼 微量元素 重金属 污染
下载PDF
南极鱼类适应低温的分子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强华 陈良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南大洋是地球上最冷的水域,水温常年在0℃以下,许多生物在南大洋降温过程中走向灭绝,而南极鱼亚目鱼类在南大洋逐渐变冷过程中快速进化,成为冰冻海域最繁盛的脊椎动物。随着越来越多的南极亚目鱼类基因组完成测序和分析,人们对这些鱼类... 南大洋是地球上最冷的水域,水温常年在0℃以下,许多生物在南大洋降温过程中走向灭绝,而南极鱼亚目鱼类在南大洋逐渐变冷过程中快速进化,成为冰冻海域最繁盛的脊椎动物。随着越来越多的南极亚目鱼类基因组完成测序和分析,人们对这些鱼类在冰冻环境下生存和繁衍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本文从抗冻蛋白的起源、血液发生、抗过氧化机制、铁离子稳态调控、中性浮力的进化和基因组特征等方面综述了南极鱼类适应极端低温的分子进化及发育生物学机制,以期为鱼类抗冻与耐寒机制及适应性进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鱼 抗冻蛋白 脂肪代谢 骨发育 血液发生 新基因起源
下载PDF
Fish diversity and molecular taxonomy in the Prydz Bay during the 29th CHINARE 被引量:1
5
作者 LI Yuan ZHANG Liyan +3 位作者 SONG Puqing ZHANG Ran WANG Liangming LIN Longsh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5-20,共6页
In 2013, the 29th Chinese National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CHINARE) prospected the Prydz Bay on the Antarctic continental shelf, and the Chinese R/V Xuelong icebreaker sampled all of the examined locations. Th... In 2013, the 29th Chinese National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CHINARE) prospected the Prydz Bay on the Antarctic continental shelf, and the Chinese R/V Xuelong icebreaker sampled all of the examined locations. The nature of Antarctic fish diversity in the high-latitude Prydz Bay is virtually unknown, and the accuracy of relevant estimates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is diversity and propose protective measures. In total, ninety-nine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rom various locations. To overcom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identifying species based on morphology, DNA barcoding(COI gene) was employed to reconstruct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 delimited references from NCBI. Twenty-two species representing six families were unambiguously identified from a neighbor-joining(NJ) tree and barcoding gaps. With the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thirteen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correctly, five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correctly at the genus level, and four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at the close sister species level. Notothenioid dominance was not evident in the Prydz Bay, in contrast to other published studies. The low species diversity and catch biomass during this CHINARE were severely constrained by limited fishing methods and localized sites, which led to biased underestimation. Our analyses indicate that DNA barcoding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fish species in the Prydz Bay.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ntarctic fish should be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understanding Antarctic fish biodiversity and biogeography, and large-scale studies are necessary for the further taxonomic identification of Antarctic f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barcoding Prydz Bay antarctic fish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barcoding gap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组在红血南极鱼和白血南极鱼中的适应性进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田伟 王世航 张东升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48-3457,共10页
线粒体有着自身独有的线粒体基因组并且编码氧化磷酸化相关的13个蛋白。通过氧化磷酸化反应,线粒体可以产生大量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和活性氧以满足生物日常活动中对能量的需求。血红蛋白的丢失使得白血南极鱼运... 线粒体有着自身独有的线粒体基因组并且编码氧化磷酸化相关的13个蛋白。通过氧化磷酸化反应,线粒体可以产生大量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和活性氧以满足生物日常活动中对能量的需求。血红蛋白的丢失使得白血南极鱼运输氧气的能力大幅下降,其线粒体基因组中的蛋白编码基因会在选择压力的作用下产生适应性的进化以补偿氧气供给的不足。为了分析血红蛋白对南极鱼线粒体基因组进化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三类鱼进行分析:6种白血南极鱼,5种红血南极鱼,以及与它们亲缘关系较近的9种热带地区鱼类作为实验对象,来探究这三类鱼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在进化上的差异,包括进化速率分析、放松性选择分析、多态性氨基酸位点检测以及3D结构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血南极鱼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速率远高于白血南极鱼和热带鱼,并且只有红血南极鱼的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受到了放松性的选择压力作用。此外,多态性氨基酸位点检测表明红血南极鱼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多态性位点数量远远高于白血南极鱼和热带鱼;进一步证明红血南极鱼受到了放松性的选择作用。与此相对的是,白血南极鱼的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进化速率较低,大部分基因受到强化性选择作用,蛋白质序列中的多态性位点也较少。本研究表明,血红蛋白在南极鱼中的存在与否可能影响线粒体基因组的适应性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鱼 线粒体 系统发育 血红蛋白 适应性进化
原文传递
独角雪冰鱼与其他三种南极鱼鳃组织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小彤 李文豪 +4 位作者 林枫 江守文 翟万营 吴智超 许强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74-2582,共9页
为探究血红蛋白缺失对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针对一种缺乏血红蛋白和功能性血红细胞的南极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和3种具有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的南极鱼物种(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博氏南冰■(Pagothenia borc... 为探究血红蛋白缺失对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针对一种缺乏血红蛋白和功能性血红细胞的南极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和3种具有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的南极鱼物种(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博氏南冰■(Pagothenia borchgrevinki)和革首南极鱼(Notothenia coriiceps))的鳃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参与比较的7498个基因中,2796个基因在南极冰鱼鳃中呈显著变化,其中,1584个基因在南极冰鱼鳃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降低,1212个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差异基因的KEGG Pathway富集分析显示,33条与免疫和低氧相关的通路(如HIF-1信号通路)在南极冰鱼鳃中得到了富集。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也揭示出南极冰鱼在与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发生相关的多个生物过程GO通路中(如免疫系统发育、稳态过程和造血或淋巴器官发育等)发生了富集。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极冰鱼鳃中表达量下降的基因(如gata1a,tfr1a,kmt2a,slc4a1a,myb,alas2,epor,slc25a37和metap2a等)中许多都与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发生相关,这与南极冰鱼血红细胞发生受抑制相一致。可见,独角雪冰鱼与其他三种南极鱼鳃组织在免疫方面基因的表达差异显著,为揭示南极鱼类免疫机制的进化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鱼 转录组分析 免疫
原文传递
南极鱼类后生动物寄生虫研究进展: 线虫、绦虫与桡足类
8
作者 朱国平 宁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8-610,共13页
极端的环境造就了南极独特的生物群体,其中鱼类是南大洋生态系统中最具多样性的脊椎动物,也是许多寄生虫的中间或终末宿主。南极鱼类寄生虫种类丰富,是南大洋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南极鱼类及其寄生虫的营养关系可为阐释... 极端的环境造就了南极独特的生物群体,其中鱼类是南大洋生态系统中最具多样性的脊椎动物,也是许多寄生虫的中间或终末宿主。南极鱼类寄生虫种类丰富,是南大洋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南极鱼类及其寄生虫的营养关系可为阐释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变动提供重要的生态数据。虽然关于南极鱼类寄生虫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寄生虫的种类鉴定、区系调查和组织病理等方面。由于南极鱼类寄生虫研究跨度时间长、地域范围广,相关研究较为零散。文章综述了南极鱼类寄生线虫、绦虫以及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宿主范围和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今后开展南极鱼类寄生虫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桡足类 线虫 绦虫 寄生关系 南极鱼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极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9
作者 田永军 刘纯琳 +4 位作者 赵玉毅 李建超 刘阳 孙鹏 叶振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50,共22页
南极和南大洋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承担着渔业资源开发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功能,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导致其相关研究数据短缺,尚未全面、准确地获取南极渔业生物对气候变化响应模式及对生态系统反馈作用的信息,不同区域生物所展现出... 南极和南大洋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承担着渔业资源开发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功能,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导致其相关研究数据短缺,尚未全面、准确地获取南极渔业生物对气候变化响应模式及对生态系统反馈作用的信息,不同区域生物所展现出的复杂性也增加了极地生物资源研究的难度。过去的捕捞使南极海洋哺乳类和一些重要的鱼类种群资源严重受损,在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多重压力胁迫下,南极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南极气候和环境的变化特征以及渔业生物研究现状,汇总了近几十年南极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和最新的资源变化信息,以期为南极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海冰 南极磷虾 南极鱼类 海洋哺乳类 资源动态 生态响应
下载PDF
LENGTH FREQUENCY ANALYSIS OF PLEURAGRAMMA ANTARCTICUM,ELECTRONA ANTARCTICA,PROTOMYCTOPHUM BOLINI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群 陈大刚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80-384,共5页
British Antarctic Survey(BAS)data collected near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area were used in this1988/1989 study on the length frequency of three Antarctic fish species(Pleuragramma antarcticum,Electrona antarctica and ... British Antarctic Survey(BAS)data collected near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area were used in this1988/1989 study on the length frequency of three Antarctic fish species(Pleuragramma antarcticum,Electrona antarctica and Protomyctophum bolini)showing that the standard length(SL)of P.Antarcticumranged from 26.0 mm to 161.0 mm,that the 26.0 mm to 54.0 mm SL juveniles could be considered tobe the age group 1 fish,and that the SL of E.antarctica ranged from 39.4 mm to 89.7 mm for themales and 48.0 mm to 118.0 mm for the females,which may contain at least 6 age groups.This ismore than previously thought.P.Bolini had 29.2 mm to 60.2 mm SL and complicated age com-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GTH FREQUENCY antarctic fish SPECIES Pleuragramma antarcticum Electrona antarcticA Protomyctophum bolini
下载PDF
三种南极鱼种分布的研究
11
作者 刘群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511-518,共8页
根据英国南极考察中心(BAS)在南极半岛水域(1988/1989)调查资料分析了三种南极鱼种(南极多线鱼(Pleuragrammaantarcticum),南极电灯笼鱼(Electronaantartica),博氏原... 根据英国南极考察中心(BAS)在南极半岛水域(1988/1989)调查资料分析了三种南极鱼种(南极多线鱼(Pleuragrammaantarcticum),南极电灯笼鱼(Electronaantartica),博氏原灯笼鱼(Protompetophumbolini)的分布.南极多线鱼分布于受韦岛(Weddle)海水影响的水域(丰度值:0.054至1.7754尾/1000m3),指出绝大多数幼鱼(26.0至54.0mm,SL)发现在上层水域.南极电灯笼鱼和博氏原灯笼鱼分布于东南太平洋水域和贝令施森(Bellingshausen)水域(丰度值:0.0512至0.9935和0.0394至0.3909尾/1000m3).此两种灯笼鱼种的分布水深一般大于5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鱼种 分布 南极多线鱼
下载PDF
南极鱼Calmodulin基因在ZF4细胞中抗寒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瑞芹 李根芳 陈良标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947-4952,共6页
为探究南极鱼Calmodulin基因在低温适应下的作用与应用,本研究从南极鱼Dissostichus mawsoni的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CaM基因,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到ZF4细胞中,在低温胁迫下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南极鱼CaM基因能够在ZF4细胞... 为探究南极鱼Calmodulin基因在低温适应下的作用与应用,本研究从南极鱼Dissostichus mawsoni的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CaM基因,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到ZF4细胞中,在低温胁迫下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南极鱼CaM基因能够在ZF4细胞中表达,并分布在细胞质中;在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南极鱼CaM基因的细胞的LDH毒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低温胁迫下南极鱼CaM基因的过表达能够显著提高ZF4细胞的抗寒能力。本研究结果证明了一种候选的抗寒基因,为鱼类的抗寒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鱼CaM基因 低温胁迫 ZF4细胞 LDH细胞毒性 细胞活性
原文传递
南极冰鱼外裹糊鱼块在冻藏过程中品质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萍 井月欣 +5 位作者 张健 赵云苹 孙利芹 李振铎 王共明 刘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以南极冰鱼为原料,经预处理后制得外裹糊鱼块,研究其冻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及货架期,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值、pH值、色泽及感官评价等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南极冰鱼外裹糊鱼块的菌落... 以南极冰鱼为原料,经预处理后制得外裹糊鱼块,研究其冻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及货架期,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值、pH值、色泽及感官评价等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南极冰鱼外裹糊鱼块的菌落总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TVB-N含量、TBA值和pH值均呈上升趋势,色泽亮度值L*、白度值以及感官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其冻藏货架期为6个月,超过6个月时,其品质严重下降,达到不可食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鱼 外裹糊 冻藏 品质变化
原文传递
油炸外裹糊鱼块的营养及其与人类健康关系研究
14
作者 王萍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9期336-337,共2页
为探讨油炸外裹糊鱼块的营养及其与人类健康关系,全文通过影响对以南极冰鱼为原料制作的油炸外裹糊鱼块品质的各个指标(如感官、质构、色差、脂肪、水分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指标对制作出更具营养的油炸外裹糊鱼块至关重要,油炸外... 为探讨油炸外裹糊鱼块的营养及其与人类健康关系,全文通过影响对以南极冰鱼为原料制作的油炸外裹糊鱼块品质的各个指标(如感官、质构、色差、脂肪、水分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指标对制作出更具营养的油炸外裹糊鱼块至关重要,油炸外裹糊鱼块的营养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炸外裹糊 南极冰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