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语言学:诠释与思考 被引量:109
1
作者 文旭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36,共8页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自然语言的一种方法或学派,近来在国外发展异常迅猛,但遗憾的是学术界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鉴于此,本文讨论了与认知语言学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即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认知语言学在认知科学中的...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自然语言的一种方法或学派,近来在国外发展异常迅猛,但遗憾的是学术界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鉴于此,本文讨论了与认知语言学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即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认知语言学在认知科学中的特殊地位及与生成语法的关系,以及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语用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生成语法 经验主义 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深度翻译”与意义阐释:以梭罗《瓦尔登湖》的典故翻译为例 被引量:32
2
作者 赵勇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81,共5页
本文旨在从"深度翻译"的视角探讨梭罗《瓦尔登湖》的典故翻译过程中的意义阐释。本文认为,在《瓦尔登湖》的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言文本中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富有诗意的独特表达风格,译者只有添加各种注释或评注,才能阐释出源语言文本中... 本文旨在从"深度翻译"的视角探讨梭罗《瓦尔登湖》的典故翻译过程中的意义阐释。本文认为,在《瓦尔登湖》的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言文本中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富有诗意的独特表达风格,译者只有添加各种注释或评注,才能阐释出源语言文本中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语境,从而在目的语中充分再现源语言"意义之网"中的语境意义和原作者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翻译 意义阐释 注释 语境
原文传递
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牌铭文分类考释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零 《博物院》 2019年第5期5-20,共16页
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石质随葬品签牌,铭文内容丰富,对了解古代名物制度和随葬习俗有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将其铭文初步分为饮食、衣服、起居、骑乘、佩剑、佩饰、礼乐、文房、游戏、海贝、树木、骨殖、其他,共计十三类,并做释文和简注... 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石质随葬品签牌,铭文内容丰富,对了解古代名物制度和随葬习俗有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将其铭文初步分为饮食、衣服、起居、骑乘、佩剑、佩饰、礼乐、文房、游戏、海贝、树木、骨殖、其他,共计十三类,并做释文和简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 随葬品签牌 石牌 铭文 释文
原文传递
《楚辞》翻译注释的文化功能 被引量:12
4
作者 魏家海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1期121-126,共6页
近百年来,西方汉学家陆续翻译出版了《楚辞》的各种英译本,为推动中西文学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总结他们的翻译成就和影响,是目前典籍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但现有的研究对汉学家的译本注释关注不够。《楚辞》的译注不仅是重... 近百年来,西方汉学家陆续翻译出版了《楚辞》的各种英译本,为推动中西文学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总结他们的翻译成就和影响,是目前典籍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但现有的研究对汉学家的译本注释关注不够。《楚辞》的译注不仅是重要的翻译策略,而且是反映了译者对中国文学翻译叙述的弥补功能、阐释功能、延伸功能、传承功能和重塑功能,译本的注释对中国文化经典外译的传播和接受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家 《楚辞》 译注 功能
原文传递
论《草堂诗余》成书的原因 被引量:8
5
作者 杨万里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59,共9页
本文认为,要探讨《草堂诗余》在南宋后期成书的原因,应从它自身诸特征谈起:1.所录词以传统的婉约词为主,雅俗共赏,不看重豪放派和清空派词;二.分类编次,有笺注,后附词话;3.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即闽派特色。第一个特征形成的... 本文认为,要探讨《草堂诗余》在南宋后期成书的原因,应从它自身诸特征谈起:1.所录词以传统的婉约词为主,雅俗共赏,不看重豪放派和清空派词;二.分类编次,有笺注,后附词话;3.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即闽派特色。第一个特征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当时词坛“尚酣熟”,并举当时词论、话本小说中所引用词,以及歌词唱法南北宋一致来证明。《草堂诗余》分类编次一是受诗文类编的影响,二是当时节日文化高度发达的结果,三是作为歌本性质使然;至于笺注的出现,原因有二,一是词乐分离(即诗词合流)的大势所趋,二是受江湖诗派崇晚唐的影响。文章还认为《草堂诗余》所选以福建籍词人为多,它的增修笺注也与福建文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堂诗余》 南宋后期 成书原因 婉约词 歌本性质 福建籍词人 闽派
原文传递
唐五代词语考释 被引量:4
6
作者 董志翘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5-68,共4页
唐五代是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敦煌文书中保存有大量这一时期特有的词语,这些词语的意思既不同于上古,又不同于现代,有些又因文字形式的讹变而难得其解,本文试择数例加以考释。
关键词 词语考释 讹变 代词 汉语词汇 意思 唐五代 文字形式 敦煌文书 上古 阶段
全文增补中
安乐哲《中庸》英译本中注释的哲学建构
7
作者 易红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7-202,共6页
对安乐哲(Roger T.Ames)《中庸》英译本中的注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者运用了形音型、比照型、解释型和评价型4类注释,藉此阐明了译者源文本翻译的哲学基础,彰显了其术语翻译的中国哲学特色,凸显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现代意义,体现了《中庸》... 对安乐哲(Roger T.Ames)《中庸》英译本中的注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者运用了形音型、比照型、解释型和评价型4类注释,藉此阐明了译者源文本翻译的哲学基础,彰显了其术语翻译的中国哲学特色,凸显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现代意义,体现了《中庸》对中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重要性,并展示了丰硕的儒学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哲 《中庸》 注释 哲学建构 典籍翻译
下载PDF
《新疆南路赋》“栋科捷径”注文考辩——兼论清代新藏克里雅道
8
作者 彭蔹淇 马天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清代边疆地理学人徐松在其所作《新疆赋》之“栋科捷径”句后附有注文,认为“栋科捷径”位于新疆和阗南部的“栋科尔庭山”,即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袭扰西藏所取之道。但通过爬梳史料发现“栋科捷径”当为克里雅道,且“栋科尔庭... 清代边疆地理学人徐松在其所作《新疆赋》之“栋科捷径”句后附有注文,认为“栋科捷径”位于新疆和阗南部的“栋科尔庭山”,即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袭扰西藏所取之道。但通过爬梳史料发现“栋科捷径”当为克里雅道,且“栋科尔庭”亦系“净科尔庭”转写之误。然而,结合梳理清代相关官修文献及翻检徐松边疆地理著述,可以发现徐松《新疆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纰漏,而是在撰写文学作品时有意与官修文献保持一致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赋》 注文 栋科尔庭 克里雅
下载PDF
吐鲁番文书中的《维摩诘经》及其注疏
9
作者 尤澳 杨祖荣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10-126,155,共18页
吐鲁番出土的《维摩诘经》有三种译本:支谦、鸠摩罗什、玄奘。其中鸠摩罗什译本留存更多,与敦煌文献中《维摩诘经》译本留存占比最盛同致,反映鸠摩罗什译本更为广泛流传。在《维摩经》相关注疏中,同见于敦煌文献的有:罗什诸师单合注本... 吐鲁番出土的《维摩诘经》有三种译本:支谦、鸠摩罗什、玄奘。其中鸠摩罗什译本留存更多,与敦煌文献中《维摩诘经》译本留存占比最盛同致,反映鸠摩罗什译本更为广泛流传。在《维摩经》相关注疏中,同见于敦煌文献的有:罗什诸师单合注本《注维摩诘经》、慧远《维摩义记》、吉藏《维摩经义疏》《维摩抄》、神楷《维摩经疏》、道液《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净名经关中释抄》、佚名《维摩义记》(P.2273、BD01032类)、《维摩经疏》(S.6381类)。只见于吐鲁番文献的有:支谦译本的两种注疏——《西域考古图谱》3-3和中村155-5,窥基《说无垢称经疏》,与慧远《维摩义记》密切相关的中村176-11。共见部分反映“敦煌不孤”,体现某种经疏曾在敦煌、吐鲁番两地广泛传播,凸显敦煌吐鲁番地区的空间开放性及佛教文化交流的繁盛;独见部分是孤本逸注,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摩诘经 注疏 吐鲁番
下载PDF
形式格套与意义边界:汉唐碑刻铭文分章研究
10
作者 龙成松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12,共13页
铭文分章是汉唐碑刻的一个显著特征,分章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采用“其一”“其二”等夹注文字标识;二是采用空格、提行等排版方式;三是上面两种形式组合。这些分章方法都经历了萌芽、变异、定型的过程。汉唐碑刻铭文分章的发生,既是碑... 铭文分章是汉唐碑刻的一个显著特征,分章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采用“其一”“其二”等夹注文字标识;二是采用空格、提行等排版方式;三是上面两种形式组合。这些分章方法都经历了萌芽、变异、定型的过程。汉唐碑刻铭文分章的发生,既是碑刻制作过程中布局、排版实用性的功能性考量,也是碑铭作品声音、意义传递的文学性需要。汉唐碑铭分章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文献书写形制,并且反映了中古时期碑刻文体意识、文学观念的自觉过程,在文献学和文学史上都具有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碑刻 分章 夹注 排文
原文传递
张家界古人堤汉简释文校补
11
作者 刘同川 《出土文献》 2024年第1期89-99,157,172,共13页
古人堤东汉简牍残泐严重,虽历经多次整理,但部分释文仍有较大改释、补释的空间。本文在最新整理成果的基础之上,对释文中误释和阙释的七、孙、猛、侍、县、长、属、君等字提出个人见解,力求提供更加准确的释文参考。
关键词 东汉 古人堤汉简 释文 校补
下载PDF
李渔《十二楼》英译注释历时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艳芳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34-42,共9页
文章对李渔短篇小说集《十二楼》三种英译本的注释开展历时对比研究,试图通过注释类型和内容的差别,揭示不同时期的翻译策略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交流状况。研究发现:在总共7类注释中,从最早的德庇时译本到最近的韩南译本,文化... 文章对李渔短篇小说集《十二楼》三种英译本的注释开展历时对比研究,试图通过注释类型和内容的差别,揭示不同时期的翻译策略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交流状况。研究发现:在总共7类注释中,从最早的德庇时译本到最近的韩南译本,文化类和文献类注释显著增加,知识类和翻译类注释则显著减少;三个译本在注释内容和类型上的差异,反映了处在中英文化交流早期、冷战时期和全球化时代的三位译者根据各自时代的文化交流特点而选择的、分别以"帮助了解""促进沟通"和"求专求深"为导向的翻译阐释策略。基于调查结果,文章指出:每个时代都有适应自身文化交流特点和需要的翻译原则和策略,翻译注释也应与时俱进,根据前人的经验和当下文化交流的形势,确定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注释原则和策略;另外,深度化是典籍翻译的总体趋势,当前的典籍外译应坚持深度化原则,积极探索既有文化和学术深度又有吸引力的注释策略,有效推动典籍作品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楼》英译 注释 历时对比 深度翻译
下载PDF
上博六《用曰》篇校读札记 被引量:5
13
作者 凡国栋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124,共4页
本文就上博六《用曰》篇中的几处疑难问题提出新的意见。如将见于简5、8、16的"盍"改释为"宁",同时对简文多处注释提出了商榷意见。
关键词 楚竹书 用曰 考释
下载PDF
合理利用批注 提高编辑效率 被引量:5
14
作者 季魏红 贾建敏 毛文明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4,共2页
批注式编辑可以有效提高编辑效率和作者修改效率,有助于编辑知识的更新和作者写作水平的提高,促进编辑与作者的交流以及编辑之间的相互学习。
关键词 批注 编辑 效率
原文传递
试论高校学生“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炼 《湘南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01-104,共4页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人性化的组织模式。这种组织,具有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和使命,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与实现共同理想的力量。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不能完全适应培养对象的要求,创建高校学生“学习型组织”,有利于改善这一局面。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内涵 功能 途径
下载PDF
关于《高台骆驼城前凉墓葬出土衣物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建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2,共3页
本文对《高台骆驼城前凉墓葬出土衣物疏考释》一文在释文与考释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以利于研究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衣物疏 释文 刀笔 手板
下载PDF
新见乾嘉汉文抄本《蒙古家谱》及其价值考辨——兼考罗密、博清额家世生平
17
作者 项旋 范俊坡 《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128,M0006,共13页
清代雍乾年间罗密初纂、博清额续纂的《蒙古家谱》是研究蒙古史的重要史籍,学界通常认为存世有五种汉文抄本、两种蒙古文抄本。福建省图书馆藏两卷本罗密编纂《蒙古博尔济锦氏族谱》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藏三卷本博清额续纂《蒙古博尔济吉... 清代雍乾年间罗密初纂、博清额续纂的《蒙古家谱》是研究蒙古史的重要史籍,学界通常认为存世有五种汉文抄本、两种蒙古文抄本。福建省图书馆藏两卷本罗密编纂《蒙古博尔济锦氏族谱》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藏三卷本博清额续纂《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族谱》两种汉文足本,以往学界未曾关注和利用,从版本及内容看,均具有突出的文献价值。通过避讳信息、版本比勘等方式考察可知,闽图藏本、社科院藏本成书于清代乾嘉时期,成书年代早于目前所知版本,更接近原本。此次发现的《蒙古家谱》汉文抄本还附有注释和大量随文批注,对文中所涉人名、地名、年代等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弥足珍贵。此外,利用一手文献档案可深入挖掘《蒙古家谱》作者罗密、博清额生平履历中的更多历史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家谱》汉文抄本 批注 罗密 博清额
原文传递
庞德中国典籍英译中的注释研究
18
作者 祝朝伟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6,112,共7页
庞德中国古诗及儒家经典翻译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于庞德译作的注释问题却鲜有人研究。本文在指出庞德时代厚重翻译流弊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庞德注释的类型、原则与目的。研究发现,庞德的注释主要可以分为脚注、前言+译者注、术语表与文内... 庞德中国古诗及儒家经典翻译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于庞德译作的注释问题却鲜有人研究。本文在指出庞德时代厚重翻译流弊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庞德注释的类型、原则与目的。研究发现,庞德的注释主要可以分为脚注、前言+译者注、术语表与文内注释等4类,他的注释原则是尽量不用注释,如果使用,则是为了凸显他的表意文字翻译法或让译文意义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籍英译 庞德 注释 类别 目的
下载PDF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肆)释文校勘举隅
19
作者 杨宏欣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67-72,共6页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肆)释文存在部分形近误释字问题。究其原因,当是未审词义、不明典故、未察字形差异等疏漏所致。今对比墓志拓片,结合史料记载,运用汉字构形学、汉字形义学等理论,细审字形差异、梳理字形演变过程,究明...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肆)释文存在部分形近误释字问题。究其原因,当是未审词义、不明典故、未察字形差异等疏漏所致。今对比墓志拓片,结合史料记载,运用汉字构形学、汉字形义学等理论,细审字形差异、梳理字形演变过程,究明字义、词义,厘清上下文意,以校正释文讹误,为墓志的科学利用提供资料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肆) 释文 校勘
下载PDF
《证治准绳》编纂目的及体例评析
20
作者 周曦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4期385-392,共8页
王肯堂《证治准绳》是晚明医书集大成之作,其编纂目的有二:一是围绕证候纂书,方便文献检索;二是纠正医者之谬误,梳理治学门径。在《证治准绳》的编纂过程中,王肯堂从文献分类、书目设置、行文凡例上借鉴戴原礼、楼英等前辈医家的经验,... 王肯堂《证治准绳》是晚明医书集大成之作,其编纂目的有二:一是围绕证候纂书,方便文献检索;二是纠正医者之谬误,梳理治学门径。在《证治准绳》的编纂过程中,王肯堂从文献分类、书目设置、行文凡例上借鉴戴原礼、楼英等前辈医家的经验,利用按语、小注等体例对文献进行解读阐释,充分挖掘历代医药文献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治准绳》 编纂目的 编纂经验 按语 小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