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外侧入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俞光荣 樊健 +4 位作者 周家钤 李海丰 杨云峰 黄轶刚 李兵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评价后外侧入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对23例踝关节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其中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4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7例。所有患者均同时有腓骨远段和后踝... 目的评价后外侧入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对23例踝关节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其中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4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7例。所有患者均同时有腓骨远段和后踝的骨折,其中17例存在内踝骨折,2例为单纯三角韧带损伤。同时对后外踝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外踝骨折处钢板放置于腓骨远端后侧,后踝骨折直接行螺钉或钢板固定。观察术后伤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同时按Oler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术后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23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伤口无裂开、坏死,除1例术后10d出现浅表感染,经积极换药及适量抗生素处理后愈合外,其余均愈合良好。l例术后出现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未做特殊处理,3个月后自行缓解。1例出现症状轻微的腓骨肌腱炎,骨折愈合取出钢板后症状消失。术后4~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分平均为91分,优良率为95.6%。结论后外侧入路可同时完成后、外踝骨折的治疗,能在直视下对后踝进行有效复位及可靠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后外侧入路
原文传递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英民 朱志强 +1 位作者 刘钰 董继兵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后的踝关节功能恢复和预后情况。方法:踝关节骨折153例,男118例,女35例;年龄15-62岁,平均36岁。按Danis-Weber AO分型:A型30例,B型95例,C型28例。损伤机制按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展型45...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后的踝关节功能恢复和预后情况。方法:踝关节骨折153例,男118例,女35例;年龄15-62岁,平均36岁。按Danis-Weber AO分型:A型30例,B型95例,C型28例。损伤机制按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展型45例,旋后-外旋型骨折70例,旋前-外旋型28例,旋后-内收型10例。单踝骨折47例,双踝骨折70例,三踝骨折23例,合并腓骨骨折13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71例损伤程度按Bonnin分度:Ⅰ度19例,Ⅱ度31例,Ⅲ度21例。153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BonninⅠ度损伤复位后采用松质骨螺钉经腓骨内固定;Ⅱ、Ⅲ度损伤复位后采用经腓骨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Ⅰ、Ⅱ度损伤予以缝合断裂下胫腓韧带、骨间韧带;Ⅲ度损伤采用切取腓骨长肌腱或腓骨短肌腱一半替代修复下胫腓韧带。结果:153例得到6-14个月的随访,参照齐斌等的评定标准:优良121例,可20例,差12例。结论: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改良腓骨短肌腱转位联合锚钉缝合治疗Ⅲ度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被引量:11
3
作者 曲文庆 王振海 +4 位作者 王丹 刘彤 赵勇 董圣杰 俞光荣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8-1023,共6页
目的提出改良腓骨短肌腱转位联合锚钉缝合治疗Ⅲ度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90例)且获得随访的51例(54侧)Ⅲ度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提出改良腓骨短肌腱转位联合锚钉缝合治疗Ⅲ度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90例)且获得随访的51例(54侧)Ⅲ度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8例,女23例;年龄22-67岁,平均39.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5个月至22年,平均27.4个月。初次手术49侧,第2次手术5侧。所有患者手术中将腓骨短肌腱转位方法给予改良并联合锚钉缝合。术后通过踝关节内翻应力位x线片测量距骨倾斜角、自制的足踝肌力测量装置测量足旋前肌力、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40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距骨倾斜角由术前18.7°±6.8°改善为术后4.3°±1.4°,患者AOFAS踝关节评分由术前(57.3±7.3)分改善为术后1年(89.8±7.5)分,VAS评分由术前(4.2±1.4)分降低为术后1年(1.7±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足术后1年的足旋前肌力与术后3.6个月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足术后1年的的足旋前肌力与健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术后6个月查体存在腓肠神经损伤体征,其中2例术后12个月完全恢复,1例未完全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腓骨短肌腱转位联合锚钉缝合治疗Ⅲ度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操作相对简单,足旋前肌力经过康复治疗可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侧韧带 骨钉 重建
原文传递
外固定器背伸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外踝顶针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成永忠 温建民 +5 位作者 王雷 常德有 桑志成 刘志成 张昆亚 徐颖鹏 《中医正骨》 2010年第3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背伸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时使外踝骨折稳定的踝关节固定位置。方法:应用手术截骨方法制作三踝骨折的尸体标本模型。复位后安装外固定器,并应用6根顶针复位与固定。于外踝顶针下表面贴应变片,并与应变仪导线连接。通过...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背伸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时使外踝骨折稳定的踝关节固定位置。方法:应用手术截骨方法制作三踝骨折的尸体标本模型。复位后安装外固定器,并应用6根顶针复位与固定。于外踝顶针下表面贴应变片,并与应变仪导线连接。通过调整踝关节固定复位器,分别使踝关节固定于背伸中立、背伸内翻、背伸外翻3种位置。用试验机控制加载,应用应变仪采集顶针应变数据。结果:将踝关节分别固定于背伸中立位、背伸内翻位、背伸外翻位时,外踝外后侧顶针与外侧顶针随加载出现的应变值均较小;但3种位置相比,背伸中立位固定时外踝骨折的稳定性稍好。结论:应用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时,使外踝骨折稳定的最佳踝关节固定位置可能是背伸中立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骨折 踝关节 三踝骨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宋传祥 西中海 王道新 《中外医疗》 2009年第1期46-46,48,共2页
目的探讨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8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2例,骨折复位后,外踝骨折采用钢板坚强内固定,内踝及后踝采用松质骨钉固定。骨折固定后,下胫... 目的探讨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8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2例,骨折复位后,外踝骨折采用钢板坚强内固定,内踝及后踝采用松质骨钉固定。骨折固定后,下胫腓联合乃不稳定,用1枚皮质骨螺丝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早期行不负重功能锻炼。术后12周、负重行走前取出固定下胫腓联合的螺丝钉。结果42例患者获得8~25个月的随访,42例中只有16例需要用螺丝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功能检查、X线检查评定疗效,优22例,良13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3.3%,42例患者均未发生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结论精确的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是提高关节骨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下胫腓联合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关节镜配合补肾坚骨汤对中老年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袁学峰 任珩 +1 位作者 刘雅静 杨益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628-1630,1633,共4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术联合补肾坚骨汤对中老年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疼痛、肿胀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中老年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病人行关节镜术治疗,观察组病人以此为基础,结合... 目的:研究关节镜术联合补肾坚骨汤对中老年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疼痛、肿胀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中老年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病人行关节镜术治疗,观察组病人以此为基础,结合口服补肾坚骨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病人疗效,同时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度评分;术后随访1年,对比改良McGuire、Mazur及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91%和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病人的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1年后,2组改良McGuire、Mazur及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病人改良McGuire、Mazur及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关节镜术联合补肾坚骨汤对于中老年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增快踝关节功能恢复,而且治疗安全性较高,适合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踝关节 关节镜手术 补肾坚骨汤 中老年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