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线粒体DNA多态性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93
1
作者 张亚平 施立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从Nass等(1962)发现线粒体DNA(mtDNA)以来,在mtDNA的结构、组成、复制、转录、基因表达及调控等方面已积累大量的资料(Brown,1983)。人、小鼠、牛、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果蝇和海胆的mtDNA全序列已经清楚。
关键词 动物 多态性 线粒体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经皮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63
2
作者 俞志坚 何晓峰 +5 位作者 陈勇 曾庆乐 刘炽洪 赵忠清 陆勇 李彦豪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 观察臭氧对家犬正常髓核组织的作用及其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方法 家犬 5只 ,于透视下用 2 0GChiba针刺入犬腰椎间盘中心部 ,抽取 10ml臭氧 ,经穿刺针注入3ml,在椎间孔处将剩余气体注入椎旁组织。其中L 2~ 3和L 3... 目的 观察臭氧对家犬正常髓核组织的作用及其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方法 家犬 5只 ,于透视下用 2 0GChiba针刺入犬腰椎间盘中心部 ,抽取 10ml臭氧 ,经穿刺针注入3ml,在椎间孔处将剩余气体注入椎旁组织。其中L 2~ 3和L 3~ 4注入臭氧浓度为 5 0 μg/ml,L4~ 5和L 5~ 6注入臭氧浓度为 30 μg/ml,以L6~ 7椎间隙作为正常对照。 3只犬注射臭氧 1次 ,分别在术后1周、1个月和 2个月后处死取标本 ,另外 2只犬注射臭氧 2次 ,间隔 1周 ,术后 1个月和 2个月处死取标本 ;将实验和正常对照标本中椎间盘髓核作大体、电镜下和光镜下观察 ,将相应水平的终板、脊髓、神经根和腰大肌作大体、光镜下观察。结果 术后实验动物均无严重的行为异常。术后 1个月和2个月 ,腰椎间盘髓核水分较正常明显减少而萎缩 ,胶原纤维明显增生。 2种不同浓度的臭氧对髓核影响无明显差别 ,注射 2次臭氧较注射 1次者髓核的萎缩程度更明显。 5处椎间盘水平的腰大肌标本内有少量肌纤维萎缩 ,16个终板呈轻到中度增厚。结论 本研究显示椎间盘内 2种浓度的臭氧注射安全性好、能使髓核缓慢萎缩 ,为该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 臭氧 介入性放射学 动物实验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臭氧对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08
3
作者 俞志坚 何晓峰 +2 位作者 陈勇 曾庆乐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观察臭氧对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用 2只实验犬的腰 4/ 5和腰 5 / 6椎间盘 ,以 2 1GChiba针穿刺椎间盘中心部并向内注入 3ml浓度为 30 μg/ml的臭氧—氧气混合气体 ,1周后重复 1次。分别在术后 1个月和 2个月时处死动物获... 目的 观察臭氧对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用 2只实验犬的腰 4/ 5和腰 5 / 6椎间盘 ,以 2 1GChiba针穿刺椎间盘中心部并向内注入 3ml浓度为 30 μg/ml的臭氧—氧气混合气体 ,1周后重复 1次。分别在术后 1个月和 2个月时处死动物获取髓核标本作电镜下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大体标本可见实验髓核体积明显变小 ,由正常透明胶冻样最终变成白色乳酪样 ,弹性差 ,易碎裂。电镜下实验髓核细胞计数稀少 ,可见较多坏死细胞的残迹。实验髓核的存活细胞突起消失或短小 ,且这些细胞内细胞器数目和糖原颗粒均明显减少。髓核基质内不能见到正常髓核基质内的大泡样结构 ,正常呈网状排列的胶原纤维亦变为致密排列。结论 臭氧能损害髓核内的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功能 ,最终导致髓核内水份丧失 ,髓核体积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 臭氧 超微结构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1
4
作者 杨鹏远 芮耀诚 焦亚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02-804,共3页
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方法 :4 0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10只 )和实验组 (30只 )。实验组在喂食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 D 6 0万 IU / kg,喂食高脂饲料 ;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喂食基础饲料。观察... 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方法 :4 0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10只 )和实验组 (30只 )。实验组在喂食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 D 6 0万 IU / kg,喂食高脂饲料 ;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喂食基础饲料。观察主动脉、心脏、肝脏的病理变化 ,并根据病变程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大鼠未出现明显病变。实验组大鼠 2周后未出现明显病变。4周后大鼠主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病变评分为 0 .5 0± 0 .39;冠状血管仅出现少量脂质浸润 ;心肌组织有少量脂质沉积 ;肝脏切片油红 O染色呈强阳性。 6周后主动脉斑块增多 ,病变评分为 0 .75± 0 .34;冠状动脉形成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病变评分为 1.12± 0 .4 8;心肌组织脂质沉积严重 ,病变区心肌细胞胞质内出现大量红染颗粒。其发病病理过程与人类相似。结论 :成功建立了快速简便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大鼠 实验模型 维生素D 膳食脂肪类 疾病模型
下载PDF
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处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9
5
作者 韩雪玲 胡淑芳 +3 位作者 张文香 杨喜民 赵永霞 王明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 :根据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的特点寻找理想的处理方法。方法 :制作两种甘露醇外渗动物模型 (模型Ⅰ为单纯性甘露醇外渗 ,模型Ⅱ为甘露醇外渗伴局部瘀血 ) ,分别采用临床常用的 3种处理方法进行动物实验 ,进行肉眼观察及组织学... 目的 :根据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的特点寻找理想的处理方法。方法 :制作两种甘露醇外渗动物模型 (模型Ⅰ为单纯性甘露醇外渗 ,模型Ⅱ为甘露醇外渗伴局部瘀血 ) ,分别采用临床常用的 3种处理方法进行动物实验 ,进行肉眼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5 0 %硫酸镁湿敷对模型Ⅰ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0 .2 5 %奴夫卡因封闭对模型Ⅱ的疗效最佳。同时显示模型Ⅱ较模型Ⅰ的组织损伤程度重 ,修复难度大。结论 :临床处理甘露醇外渗应根据其局部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外渗 静脉输注 药物外渗 局部组织损伤 处理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糖尿病动物模型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6
作者 李聪然 游雪甫 蒋建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9-63,共5页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葡萄糖代谢和内分泌障碍 ,是由于绝对性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近半个世纪来 ,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在我国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列第三位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非传...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葡萄糖代谢和内分泌障碍 ,是由于绝对性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近半个世纪来 ,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在我国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列第三位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本文就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病率 动物模型 肿瘤 常见 内分泌障碍 胰岛素分泌不足 研究进展 遗传倾向 种类 多发病
下载PDF
活性氧自由基在动物机体内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96
7
作者 李建喜 杨志强 王学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0期33-36,共4页
自由基是近年来在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较多的以氧(O)、碳(C)和氮(N)为中心的活性基团。其中活性氧是机体内最常见自由基,也是近年来对其体内外生物学作用阐述最多的自由基种类之一。正常情况下,该类自由基在抗菌、消... 自由基是近年来在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较多的以氧(O)、碳(C)和氮(N)为中心的活性基团。其中活性氧是机体内最常见自由基,也是近年来对其体内外生物学作用阐述最多的自由基种类之一。正常情况下,该类自由基在抗菌、消炎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疾病或某些外源性药物和毒物入侵后,机体抗氧化体系可能会发生紊乱,自由基代谢平衡因此失调,从而导致生物膜和大分子物质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文章对活性氧自由基在动物机体内的产生、性质和生物学作用,以及天然清除剂在机体内对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自由基与疾病间的关系做了较全面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自由基 生物学作用 动物
下载PDF
长期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霉素建立人类普通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1
8
作者 杨架林 李果 +5 位作者 刘优萍 张芳林 崔九兰 张迪 周文中 罗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 建立类似人类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 采用长期高脂高能量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霉素 (STZ)腹腔注射的方法。结果 模型大鼠有高血糖 (18 78± 1 97)mmol L、高甘油三酯血症 (10 95 4± 5 5 4 )mmol L、高胆固醇... 目的 建立类似人类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 采用长期高脂高能量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霉素 (STZ)腹腔注射的方法。结果 模型大鼠有高血糖 (18 78± 1 97)mmol L、高甘油三酯血症 (10 95 4± 5 5 4 )mmol L、高胆固醇血症 (2 4 4 2± 0 74 )mmol L、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 (0 937± 0 2 6 )mmol L、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及不低于正常对照组的体重。结论 这是一种类似人普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链脲佐霉素 糖尿病 大鼠模型 非胰岛素依赖型
下载PDF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被引量:76
9
作者 郑法雷 张晓明 +2 位作者 黄庆元 李艳 段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 探讨建立马兜铃酸引起的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将雌性Wistar大鼠分为马兜铃酸组与对照组。马兜铃酸组大鼠腹膜内注射马兜铃酸 5mg·kg-1·d-1共 16周 ,开始用药后 8、12、16、2 0、2 4周分别处死 6只大鼠... 目的 探讨建立马兜铃酸引起的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将雌性Wistar大鼠分为马兜铃酸组与对照组。马兜铃酸组大鼠腹膜内注射马兜铃酸 5mg·kg-1·d-1共 16周 ,开始用药后 8、12、16、2 0、2 4周分别处死 6只大鼠。对照组大鼠 (5只 )腹膜内注射生理盐水 2ml/d ,共16周 ,2 4周时处死。两组动物处死时分别留取血、尿、肾组织标本 ,分别作生化、病理 (光镜 ,免疫荧光 ,电镜 )等方面的检查及应用电脑软件测定肾小管 间质面积。结果 马兜铃酸组大鼠用药后 16、2 0、2 4周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用药后 16周血尿素氮、血清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 ,2 4周时肾功能损伤进一步加重。光镜检查可见马兜铃酸组大鼠有明显肾小管 间质损伤 ,16周时肾小管面积明显增加 ,管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2 4周时出现明显肾小管萎缩 ,肾小管面积明显缩小 ,而肾间质面积明显增加 ,肾间质呈多灶性纤维化。电镜检查 16周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内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明显增加 ,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消失 ;2 0、2 4周时可见胞质内次级溶酶体和髓样小体堆积。结论建立了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动物模型。马兜铃酸具有慢性肾毒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间质性肾炎 疾病模型 实验研究 马兜铃酸肾病
原文传递
热应激对动物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7
10
作者 董淑丽 王占彬 +2 位作者 雷雪芹 邓雯 文凤云 《家畜生态》 2004年第2期54-56,共3页
 本文论述了热应激对动物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且从血液中有关的酶、血糖、总蛋白、清蛋白等方面的变化分析了热应激作用机理。
关键词 热应激 动物 血液 生化指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大鼠脑缺血模型DNA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3
11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2 位作者 卞杰勇 强华 夏春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研究caspase-3抑制剂Ac-DEVD-CMK及calpain抑制剂ALLN干预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经左侧侧脑室注射DEVD或/和ALLN及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后,制作大鼠左侧MCA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TTC... 目的研究caspase-3抑制剂Ac-DEVD-CMK及calpain抑制剂ALLN干预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经左侧侧脑室注射DEVD或/和ALLN及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后,制作大鼠左侧MCA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情况;并分别于缺血2h再灌注24h或48h检测鼠脑中单、双链DNA断裂情况。结果溶剂DMSO预处理组的各项指标与MCAO模型组无明显差异;DEVD或ALLN治疗后缺血侧脑中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二者合用作用最强。结论Caspase-3与calpain均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对此进行治疗干预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大鼠 脑缺血 DNA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80
12
作者 程志安 吴燕峰 +5 位作者 黄智清 曾志勇 谢文峰 罗懿明 萧劲夫 刘尚礼 《中医正骨》 2004年第12期1-3,共3页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 ,探讨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细胞周期和 Ⅰ 型前胶原αmRNA表达影响。根据文献方法培养大鼠成骨细胞株UMR 10 6 /0 1,采用3 H Tdr法检测细胞增殖 ,PNPP法、RIA法、茜素红染色法以及定量RT PCR法分别检测...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 ,探讨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细胞周期和 Ⅰ 型前胶原αmRNA表达影响。根据文献方法培养大鼠成骨细胞株UMR 10 6 /0 1,采用3 H Tdr法检测细胞增殖 ,PNPP法、RIA法、茜素红染色法以及定量RT PCR法分别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活性、矿化结节形成和Ⅰ 型胶原αmRNA的表达 ,从而了解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FCM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续断中、高剂量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增加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及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 ,促进成骨细胞骨钙素和Ⅰ 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 (P <0 .0 1,P <0 .0 5 ) ,和雌激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续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S期细胞比率和细胞增殖指数等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和雌激素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细胞凋亡率和G0 G1期细胞比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表明续断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 ,防止成骨细胞凋亡 ,可能是该药促进骨折愈合、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续断/药效学 增殖/药物作用 分化/药物作用 细胞周期 实验研究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冠脉结扎法制做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被引量:76
13
作者 周文武 林玲 +3 位作者 陈军 杨进福 周新民 胡建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6-230,F003,i001,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缝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于左室前外侧壁形成缺血区域,约占左室壁面积的20%~50%。结果完成85例动物模型制作,存活74只,其中60只据术中所见、心电图、及病理检查证实有明确的心肌缺血,心功能下...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缝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于左室前外侧壁形成缺血区域,约占左室壁面积的20%~50%。结果完成85例动物模型制作,存活74只,其中60只据术中所见、心电图、及病理检查证实有明确的心肌缺血,心功能下降。结论该方法制作简单可行,动物存活率满意;但模型欠稳定,需标本量较大以充分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大鼠 左室 心电图 动物模型 冠脉结扎 缝扎 存活率 筛选 制做
下载PDF
长期脾虚模型大鼠细胞线粒体的研究 被引量:80
14
作者 刘友章 王昌俊 +4 位作者 周俊亮 刘静 刘兆周 欧志穗 金友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脾虚模型大鼠肝、心肌、胃黏膜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及健脾药物四君子汤的影响。方法:破气下气加饥饱失调(小承气汤隔日灌胃+隔日喂食)制作大鼠脾虚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 目的:研究长期脾虚模型大鼠肝、心肌、胃黏膜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及健脾药物四君子汤的影响。方法:破气下气加饥饱失调(小承气汤隔日灌胃+隔日喂食)制作大鼠脾虚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四君子汤治疗组4组。正常组予正常饮食;自然复健组:脾虚造模26周后,改为正常饮食;四君子汤治疗组:脾虚造模26周后,改为正常饮食,同时与四君子汤灌胃。第34周,断头处死大鼠后,迅速取出骨骼肌、肝脏、胃黏膜、心肌组织,检测各组织细胞线粒体含量,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果:脾虚组线粒体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自然复健8周,线粒体含量与正常组无差异,四君子汤治疗8周,线粒体含量显著高于脾虚组,正常组和自然复健组。透射电镜下,脾虚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高度肿胀,嵴突破坏及消失,心肌纤维结构不清;肝细胞线粒体致密质粒减少或消失,嵴断裂;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变小,嵴部分或全部消失,基质透明,甚或溢出线粒体外,线粒体膜结构破坏;胃壁细胞线粒体减少,线粒体内部结构不清,脂肪滴浸润;胃主细胞粗面内质网池扩张及脱颗粒,胞浆游离核糖体增多,酶原颗粒数量减少,线粒体峭断裂。自然复健组改变较轻,四君子汤组与正常组接近。结论:长期脾虚模型大鼠细胞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结构损伤,健脾药物四君子汤具有提高细胞线粒体数量,修复线粒体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线粒体 超微结构 模型 动物 脾虚
下载PDF
转基因鲤鱼作为食物的研究 被引量:74
15
作者 孙效文 梁利群 +2 位作者 闫学春 曹鼎臣 张利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5-49,共5页
报道了以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作为食物,用猫做实验动物的实验结果。两次重复实验,每次实验时间为三个月,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猫和对照猫进行解剖学比较、血液生理学的指标的测定和细胞化学检测分析等。实验表明,用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 报道了以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作为食物,用猫做实验动物的实验结果。两次重复实验,每次实验时间为三个月,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猫和对照猫进行解剖学比较、血液生理学的指标的测定和细胞化学检测分析等。实验表明,用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作为食物,食用它的动物的生理学和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动物没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生长激素基因 鲤鱼 食物 动物
下载PDF
兔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局灶性脑缺血区超早期水分子扩散异常的病理基础研究 被引量:72
16
作者 韩鸿宾 谢敬霞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55-661,共7页
 目的 观察兔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缺血模型的早期MR表现与演变规律;明确脑缺血区超早期水分子扩散异常的病理基础以及扩散加权像(DWI) 超早期显示局灶脑缺血范围上的意义。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5 只经左眶入路大脑中...  目的 观察兔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缺血模型的早期MR表现与演变规律;明确脑缺血区超早期水分子扩散异常的病理基础以及扩散加权像(DWI) 超早期显示局灶脑缺血范围上的意义。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5 只经左眶入路大脑中动脉结扎后, 行MR 检查, 包括DWI、常规T1WI、T2WI,观察异常信号的出现时间, 异常信号的范围, 并计算扩散异常区的扩散速率变化, 取不同的时间点(0-5~36 小时)进行病理检查与红四氮唑(TTC) 染色。另外8 只仅暴露大脑中动脉, 而不结扎。结果 在兔MCAO 后30 分钟, 在DWI上, 基底节区出现异常高信号, 表观扩散系数比率下降至49-2% , 于3 小时达到最低(47-5% ),18 小时时开始升高。T2WI最早在2 小时, 平均在(2-4±0-5)小时出现异常高信号。DWI与T2WI所显示的异常范围逐渐增大, 最终累及额顶叶皮层区。超早期缺血区扩散异常下降的病理基础为神经细胞嗜酸性变, 缺血后的细胞内改变, 包括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肿胀。在缺血早期血脑屏障破坏的逐渐加重及间质性水肿的出现未引起缺血区水分子扩散的明显改变。缺血后期扩散值升高的病理基础是细胞膜破坏、局灶梗死及血脑屏障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Antioxidant mechanism of tea polyphenols and its impact on health benefits 被引量:80
17
作者 Zhaoming Yan Yinzhao Zhong +2 位作者 Yehui Duan Qinghua Chen Fengna Li 《Animal Nutrition》 SCIE 2020年第2期115-123,共9页
Tea trees have a long history of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People in many countries have the habit of drinking tea and choosing green tea,oolong tea,or black tea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personal tastes.Te... Tea trees have a long history of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People in many countries have the habit of drinking tea and choosing green tea,oolong tea,or black tea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personal tastes.Tea polyphe nols are a general term for polyphenol co mpounds in tea,and has been shown to have good effects on antioxidant,anti-inflammatory,cancer prevention and regulation of lipid metabolism.Tea polypheno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antioxidants in disease treatment and animal husbandry,but their specific mechanism of action needs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and revealed.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definition,classification,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the regulation of signaling pathways of tea polyphenols.This paper also aims to examine the application of tea polyphenols in human and animal health,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is application in addition to proposing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 polyphenols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nimal produc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原文传递
Pathogenesis of liver cirrhosis 被引量:80
18
作者 Wen-Ce Zhou Quan-Bao Zhang Liang Qi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23期7312-7324,共13页
Liver cirrhosis is the final pathological result of various chronic liver diseases,and fibrosis is the precursor of cirrhosis.Many types of cells,cytokines and miRNAs are involved in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 Liver cirrhosis is the final pathological result of various chronic liver diseases,and fibrosis is the precursor of cirrhosis.Many types of cells,cytokines and miRNAs are involved in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liver fibrosis and cirrhosis.Activa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is a pivotal event in fibrosis.Defenestration and capillarization of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are major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hepatic dysfunction in liver cirrhosis.Activated Kupffer cells destroy hepatocytes and stimulate the activation of HSCs.Repeated cycles of apoptosis and regeneration of hepatocytes contribute to pathogenesis of cirrhosis.At the molecular level,many cytokines are involved in mediation of signaling pathways that regulate activation of HSCs and fibrogenesis.Recently,miRNAs as a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have been found to play a key role in fibrosis and cirrhosis.Robust animal models of liver fibrosis and cirrhosis,as well as the recently identified critical cellular and molecular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ver fibrosis and cirrhosis will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thes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RHOSIS PATHOGENESIS Hepatic stellate cells CYTOKINE miRNA animal model THERAPY
下载PDF
补骨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2
19
作者 林举择 陈升恺 罗家栋 《中医正骨》 2004年第6期6-7,共2页
为研究补骨脂对体外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出生 2 4h以内的wistar大鼠为来源 ,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 ,胰蛋白酶消化后 ,传代培养大鼠成骨细胞 ;取一定量接种于 2 4孔培养板细胞贴壁后 ,分成实验组 1 5与空白对照组 ... 为研究补骨脂对体外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出生 2 4h以内的wistar大鼠为来源 ,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 ,胰蛋白酶消化后 ,传代培养大鼠成骨细胞 ;取一定量接种于 2 4孔培养板细胞贴壁后 ,分成实验组 1 5与空白对照组 ,分别用含补骨脂注射液 5 %、12 .5 %、2 5 %、5 0 %、10 0 %、0 %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 ,连续观察 7天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另取一定量接种于 96孔培养板 ,分组及加入培养基同上 ,MTT法观察细胞存活和增殖能力。结果显示原代成骨细胞逐渐形成成纤维细胞集落 ,有成纤维细胞型表现 ;传代成骨细胞逐渐被细胞分泌的基质所包埋 ,形成钙化。补骨脂对新生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利用胰酶消化法可以分离培养出纯度高 ,数量较多且培养时间明显缩短的成骨细胞。补骨脂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与其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和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方法 补骨脂/治疗应用 成骨细胞/生理学 实验研究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7
20
作者 林红 吕淼 +2 位作者 张义侠 王炳元 傅宝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为深入研究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一个简单可行的动物模型,并利用此模型检测血浆PDGF含量在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在平衡饮食的条件下,以400mL·L^(-1)乙醇,8g·kg^(-1)·d^(-1),日3次灌胃至4wk末... 目的为深入研究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一个简单可行的动物模型,并利用此模型检测血浆PDGF含量在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在平衡饮食的条件下,以400mL·L^(-1)乙醇,8g·kg^(-1)·d^(-1),日3次灌胃至4wk末,自5wk,以500 mL·L^(-1)乙醇,9g·kg^(-1)·d^(-1),日3次灌胃至8 wk末,自9 wk,以500mL·L^(-1)乙醇,10g·kg^(-1)·d^(-1)日3次灌胃至12wk末,诱导酒精性肝病大鼠动物模型,分别于4wk末、8wk末、12wk末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并用生物活性法测定了对照组及实验组不同病理阶段血浆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含量。结果光镜显示对照组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酒精摄入4wk末,肝细胞中重度脂肪变性,8wk末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Mallory染色可见胶原于中央静脉沉积增加,12wk末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Mallory染色可见胶原自中央静脉向窦周隙伸展,呈现轻度肝纤维化改变,PDGF含量结果可见与同时期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DGF含量(kU·L^(-1))均有显著增高,4,8,12wk分别为67±15 vs 31±18(P<0.05),130±30vs33±19(P<0.001),202±20 vs 36±6(P<0.001);实验组不同时期差异明显,随病程进展病变加重,8wk与4wk相比,P<0.01,12wk与8wk相比,P<0.001。结论灌胃为一种简单可行的造模方法;PDGF可能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病理生理学 疾病模型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