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冬至的文化功能——以安徽冬至节俗为例
1
作者 关梦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5-89,共5页
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兼具中国农业文明自然与人文的两大内涵。安徽省纵跨中国南北,其冬至节俗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文章通过梳理安徽省地方志文献资料发现,庆贺、祭祀和饮食构成了冬至节俗的主要活动内容。从人类学的功能... 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兼具中国农业文明自然与人文的两大内涵。安徽省纵跨中国南北,其冬至节俗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文章通过梳理安徽省地方志文献资料发现,庆贺、祭祀和饮食构成了冬至节俗的主要活动内容。从人类学的功能主义视角看,作为地域文化表征的冬至节俗,调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维系地方社会的有序运行,发挥个体行为规范的教化功能,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至节 文化功能 功能主义人类学 安徽方志
下载PDF
安徽方志史考略——兼论建国前地方修志中出现的若干问题
2
作者 刘旭冬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9-123,140,共6页
地方修志是中国修史活动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一环。安徽地方修志历史久远,修志活动历代沿袭且不断推陈出新,各时期的地方修志活动、修志成果和修志原因也各具特色。安徽方志史是安徽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变迁的反映和载体。建国前的地... 地方修志是中国修史活动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一环。安徽地方修志历史久远,修志活动历代沿袭且不断推陈出新,各时期的地方修志活动、修志成果和修志原因也各具特色。安徽方志史是安徽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变迁的反映和载体。建国前的地方修志常出现宣传封建教化、删改前代历史、夸饰所在乡邦等问题。地方史志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地方史志的质量和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地方志 方志史
下载PDF
明代孝子的孝行论析——以皖北方志为文本的考察
3
作者 田野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10-114,125,共6页
文章以皖北为地域考察范围,以地方志为基本文献资料,采用文本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明代孝子孝行的种类和具体表现。皖北在明代孝治中具有特殊意义。皖北孝子的孝行大体可分为孝养、救亲、友悌和义居四种基本类型。生前孝养包括保障父母生... 文章以皖北为地域考察范围,以地方志为基本文献资料,采用文本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明代孝子孝行的种类和具体表现。皖北在明代孝治中具有特殊意义。皖北孝子的孝行大体可分为孝养、救亲、友悌和义居四种基本类型。生前孝养包括保障父母生活、心情、健康、陪伴等诸方面;义勇救亲折射出孝作为社会共同情感的特征;兄弟间的友爱互助和家族内的和睦相处成为孝伦理对人们的进一步要求。中华传统孝文化虽曾由儒家阐述其精髓,但绝非由儒家所独有;孝行虽得到法和礼的强化,但绝非仅为遵守法礼,孝伦理发源于民众共同体的生活,植根于人的天性,在礼俗社会中逐步积淀而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孝行 皖北 方志
下载PDF
清代皖北方志对道家人物、遗迹的著录及其特色——以《亳州志》为例
4
作者 程立中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123-126,共4页
皖北地区的涡淮流域,历史上道家人物辈出,他们在此地的讲学和生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迹,作为地方文献的方志,大都对当地道家人物及其文化遗迹进行著录,认真梳理著录的相关内容,对研究道家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皖北地区 道家人物 历史遗迹 地方志
下载PDF
清代方志呈现下的皖西地方文化
5
作者 汪德华 韩聪聪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84-90,共7页
清代方志笔下的皖西社会历史悠久,政区环境稳定。其境内山峦众多、河网密集,加之物产丰腴,自然环境较为优越。随着商贸往来频繁,以及集镇、会馆的大量设立,当地农商经济环境日趋繁荣。经济的迅速发展更是催生了皖西百姓对文化教育的诉求... 清代方志笔下的皖西社会历史悠久,政区环境稳定。其境内山峦众多、河网密集,加之物产丰腴,自然环境较为优越。随着商贸往来频繁,以及集镇、会馆的大量设立,当地农商经济环境日趋繁荣。经济的迅速发展更是催生了皖西百姓对文化教育的诉求,在文教兴建、编修志书、建祠修谱等官民举措的推行影响下,皖西文化环境日益浓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 清代方志 政区环境 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 文化环境
下载PDF
变迁与传承:关于皖北祭祀文化的调适——以地方志和田野调研为考察对象
6
作者 王飞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第7期148-151,共4页
皖北地方志当中有许多关于祭祀文化的记载,通过对现在祭祀文化的田野调查发现,祭祀承载主体、祭祀形式、祭祀参与主体、祭祀的动机等等都发生了自觉不自觉的变化,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科技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国家关于丧葬文化的改... 皖北地方志当中有许多关于祭祀文化的记载,通过对现在祭祀文化的田野调查发现,祭祀承载主体、祭祀形式、祭祀参与主体、祭祀的动机等等都发生了自觉不自觉的变化,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科技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国家关于丧葬文化的改革。从地方志来看其发挥的基本社会功能是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对先秦孝道的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 祭祀文化 地方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