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RAPD技术研究3种鳗鱼的种质鉴定 被引量:59
1
作者 杨弘 王希道 +1 位作者 吴婷婷 夏德全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9-272,共4页
利用RAPD技术从3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引物,对日本鳗(Anguillajaponicus)、欧洲鳗(Anguillaanguilla)和美洲鳗(Anguillarostrata)的DNA进行扩增,均得到1~13条大小不等的DNA片段,长度大部分在500~2300bp,其中14个引物共扩增出37个... 利用RAPD技术从3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引物,对日本鳗(Anguillajaponicus)、欧洲鳗(Anguillaanguilla)和美洲鳗(Anguillarostrata)的DNA进行扩增,均得到1~13条大小不等的DNA片段,长度大部分在500~2300bp,其中14个引物共扩增出37个特异性标记,可用来区分这3种鳗鱼。日本鳗和欧洲鳗和美洲鳗种群内相似系数分别为0.885,0.717,0.686;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日本鳗和欧洲鳗0.747,日本鳗和美洲鳗0.668,欧洲鳗和美洲鳗0.211。这与形态学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 欧洲鳗 美洲鳗 RAPD 种质鉴定
下载PDF
丁酸钠对美洲鳗鲡摄食、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淞琳 常建波 +1 位作者 叶继丹 张春晓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49-551,共3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丁酸钠对美洲鳗鲡摄食、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设计3组,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的饲料中分别添加0‰、0.5‰和1.0‰的丁酸钠,每组设2个平行,分别饲养于6个1m3室内循环水箱中,每口池放养100尾鳗...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丁酸钠对美洲鳗鲡摄食、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设计3组,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的饲料中分别添加0‰、0.5‰和1.0‰的丁酸钠,每组设2个平行,分别饲养于6个1m3室内循环水箱中,每口池放养100尾鳗鱼,试验时间为42d。记录每天的摄食量,试验结束时进行称重,并进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增重率和降低饲料系数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Ⅱ的增重率提高了37%,饲料系数降低了26%;在摄食率和成活率方面,3组没有明显差异;在抗氧化能力方面,试验组Ⅱ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力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5%和15%,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低15%,而试验组Ⅰ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摄食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美洲鳗鲡
下载PDF
不同温度、pH值对鳗鱼消化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琨 叶继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727-10729,共3页
[目的]了解美洲鳗的消化生理特点,为美洲鳗的饲料配制和合理投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0 g左右的健康美洲鳗幼鱼为试验材料,取胃、肠和肝胰脏组织进行匀浆、离心,上清液作为待测酶液,分别测定温度20-60℃和pH值1.0-12.0下,3种消化组... [目的]了解美洲鳗的消化生理特点,为美洲鳗的饲料配制和合理投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0 g左右的健康美洲鳗幼鱼为试验材料,取胃、肠和肝胰脏组织进行匀浆、离心,上清液作为待测酶液,分别测定温度20-60℃和pH值1.0-12.0下,3种消化组织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不同温度、pH值对美洲鳗胃、肠和肝胰脏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消化器官中这些消化酶的活性大小变化规律。[结果]美洲鳗胃、肠和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555、55、0℃和2.0、7.5、7.5,美洲鳗胃、肠和肝胰脏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最适pH值分别为4.0、7.0、7.0。在反应温度模式下,美洲鳗蛋白酶活性为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为肝胰脏〉肠〉胃。在pH值模式下,蛋白酶活性为肠〉胃〉肝胰脏,淀粉酶活性为肝胰脏〉肠〉胃。[结论]美洲鳗胃和肠中蛋白酶活性较高,而淀粉酶活性较低。美洲鳗的A/P值均小于1,说明其为肉食性或偏肉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鳗 蛋白酶活性 淀粉酶活性 温度 pH
下载PDF
大豆黄素对美洲鳗生长及肝、肠组织中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叶继丹 陈学豪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探讨大豆黄素对鳗鱼生长的影响,实验选用美洲鳗(Anguilla rostrata)幼鳗,分别饲喂含大豆黄素的质量比为0、5×10-6、10×10-6、20×10-6和40×10-6的饲料,测定增重率、肝脏系数、常规体成分,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 为探讨大豆黄素对鳗鱼生长的影响,实验选用美洲鳗(Anguilla rostrata)幼鳗,分别饲喂含大豆黄素的质量比为0、5×10-6、10×10-6、20×10-6和40×10-6的饲料,测定增重率、肝脏系数、常规体成分,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结果表明:大豆黄素处理组的鳗鱼肝脏系数、体增重率、鱼体成分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明显;饲料中大豆黄素质量比为40×10-6剂量时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随大豆黄素剂量增加,淀粉酶活性随之增加,且20×10-6、40×10-6剂量时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加;20×10-6、40×10-6剂量时大豆黄素使肝中SOD活性显著升高,10×10-6剂量时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说明大豆黄素没有明显促进鳗鱼生长,但提高了消化酶活性,且通过提高体内的抗氧化活性和ACP活性而增强鱼体的抗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黄素 美洲鳗 生长 消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美洲鳗鲡及其养殖水体分离耐药菌的多样性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小梅 林茂 +2 位作者 鄢庆枇 江兴龙 张娴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43-1053,共11页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防控水产动物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本实验对美洲鳗鲡及其养殖水体耐药细菌的种属特征及耐药情况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采集美洲鳗鲡不同部位(表皮、鳃、肠道)及其养殖水体的样品,经5种抗菌药物平板筛选耐药菌株,然...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防控水产动物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本实验对美洲鳗鲡及其养殖水体耐药细菌的种属特征及耐药情况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采集美洲鳗鲡不同部位(表皮、鳃、肠道)及其养殖水体的样品,经5种抗菌药物平板筛选耐药菌株,然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测定耐药菌株的16S r DNA序列,进而分析耐药菌的种属分布和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经耐药平板筛选分离纯化得到108株细菌,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柠檬酸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属;其中,93.5%的菌株对3种(含)以上的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86.1%的菌株对3类(含)以上的药物具有抗性。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0.7%,对四环素、利福平以及磺胺类和酰胺醇类药物类的耐药率为60%~80%,对头孢噻肟、新霉素以及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弱(低于20%)。美洲鳗鲡肠道(0.40)、表皮(0.41)、鳃部(0.42)及水样(0.47)菌群的多重耐药指数显示各生态样品耐药程度较为严重,尤以水样为最。各菌属中,柠檬酸杆菌属(0.58)和克雷伯菌属(0.61)的多重耐药指数最高,而不动杆菌属(0.21)则相对较低。美洲鳗鲡及养殖水体普遍存在多重耐药菌株,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水产动物及养殖环境耐药细菌对某些水产用药如诺氟沙星、新霉素等耐药率低,可将其做为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鳗鲡 16S RDNA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性
下载PDF
美洲鳗鲡对水温、盐度和pH值的耐受性试验 被引量:9
6
作者 樊海平 曾占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94-96,共3页
美洲鳗鲡Anguilarostrata,对水温、盐度、pH值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水温为15.0~31.0℃,临界上限水温为37.0℃,临界下限水温为1.5℃;适宜盐度为0~1.5%,临界极限为3%;适宜pH值... 美洲鳗鲡Anguilarostrata,对水温、盐度、pH值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水温为15.0~31.0℃,临界上限水温为37.0℃,临界下限水温为1.5℃;适宜盐度为0~1.5%,临界极限为3%;适宜pH值为35~95,临界上限pH值为110,临界下限pH值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鳗鲡 耐受性 水温 盐度 PH值
下载PDF
蝇蛆蛋白混合物对美洲鳗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杰 陈子廷 +2 位作者 赵甜 王方海 李广宏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7,共9页
蝇蛆既是优质饲料蛋白质又是新型免疫增强剂。为探明蝇蛆蛋白混合物对美洲鳗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水温为25~28℃时,将750尾初始体质量(95.0±5.0)g的美洲鳗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50尾鱼,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 蝇蛆既是优质饲料蛋白质又是新型免疫增强剂。为探明蝇蛆蛋白混合物对美洲鳗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水温为25~28℃时,将750尾初始体质量(95.0±5.0)g的美洲鳗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50尾鱼,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5%、10%、15%和20%蝇蛆蛋白(由蝇蛆蛋白混合物折算而来)的饲料,投喂养殖60 d后,测定美洲鳗鲡血清中溶菌酶、补体3、补体4、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免疫指标的变动情况及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美洲鳗鲡的死亡率。试验结果显示:美洲鳗鲡血清中补体3、补体4含量随蝇蛆蛋白混合物添加比例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其中补体3以15%添加组含量最高,补体4以20%添加组含量最高;血清中溶菌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随蝇蛆蛋白混合物添加量的增加先升后降,除5%添加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溶菌酶、酸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以15%添加组活性最高,碱性磷酸酶以10%添加组最高;谷丙转氨酶活性也随蝇蛆蛋白混合物添加量的增加先升后降,但蝇蛆蛋白添加量低于20%的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则随蝇蛆蛋白混合物添加量的增加逐渐下降,但只有蝇蛆蛋白添加水平超过15%后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攻毒试验结果表明,15%添加组的美洲鳗鲡累积死亡率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相对免疫保护率最高。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蝇蛆蛋白混合物能显著提高美洲鳗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最佳添加量为15%蝇蛆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蛆蛋白混合物 美洲鳗鲡 血清 非特异性免疫 相对免疫保护率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与迟顿爱德华氏菌二联外膜蛋白的表达及其初步免疫原性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玉 冯建军 +1 位作者 郭松林 林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2,共7页
在构建鳗鲡病原性嗜水气单胞菌与爱德华氏菌二联外膜蛋白重组表达载体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时菌液浓度对重组表达载体的表达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温度、诱导时... 在构建鳗鲡病原性嗜水气单胞菌与爱德华氏菌二联外膜蛋白重组表达载体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时菌液浓度对重组表达载体的表达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时菌液浓度对该载体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在菌液浓度D600nm=0.8时,采用0.25mmol/L的IPTG经16℃诱导培养过夜后表达。表达产物采用KTApurifier-100蛋白质纯化仪,结合His标签柱亲和层析后获得分子质量87.1ku的高纯度蛋白。蛋白经透析复性后免疫鳗鲡以初步研究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免疫后第28天,重组蛋白不同剂量注射组的鳗鲡血清中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PBS注射对照组,初步表明该重组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联外膜蛋白 嗜水气单细胞菌 迟钝爱德华氏菌 鳗鲡 免疫原性
下载PDF
美洲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金先 李英英 +3 位作者 陈强 陈曦 宋铁英 葛均青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为明确美洲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的病原,本研究采集福建省某养殖场的美洲鳗鲡病料组织样品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织病变,结果显示,病鳗的鳃、肝脏和肾脏呈现广泛性红细胞渗出和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将病料样品接种鳗鲡肾脏细胞系(EK)... 为明确美洲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的病原,本研究采集福建省某养殖场的美洲鳗鲡病料组织样品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织病变,结果显示,病鳗的鳃、肝脏和肾脏呈现广泛性红细胞渗出和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将病料样品接种鳗鲡肾脏细胞系(EK)进行病毒的分离,对分离病毒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接种病料样品匀浆液的EK细胞出现合胞体病变,可见细胞核内有大量直径约120 nm的病毒。提取病毒基因后作为模板,采用PCR鉴定,结果证实其为鳗鲡疱疹病毒(AngHV),将其命名为AngHV-20713。进一步扩增分离病毒的ORF71基因并分析其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AngHV-20713与其它AngHV的同源性为93.6%~99.0%,且与分离自美洲鳗鲡的AngHV亲缘关系最近。将分离病毒以106 pfu/尾腹腔注射健康的美洲鳗鲡和欧洲鳗鲡,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AngHV-20713对鳗鲡具有致病性,感染鳗鲡可见体表黏液脱落、胸鳍出血等“脱黏败血综合征”症状,并导致美洲鳗鲡60%的发病率和20%的死亡率,而感染的欧洲鳗鲡死亡率高达56.7%。利用qPCR从感染病毒的美洲鳗鲡各组织内均可检测到AngHV,从内脏可再次分离培养到AngHV-20713,表明AngHV是美洲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的病原。本研究为深入开展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的防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鳗鲡 脱黏败血综合征 鳗鲡疱疹病毒 病原
下载PDF
大豆黄素对美洲鳗幼鳗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卢如芝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4期264-266,共3页
为了探讨大豆黄素(Glycitein,4',7-二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对美洲鳗(Anguilla rostrata)生长的影响,该研究以美洲鳗为研究对象,对120尾体质量约为(15±0.22)g体况良好的美洲鳗幼鳗进行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 为了探讨大豆黄素(Glycitein,4',7-二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对美洲鳗(Anguilla rostrata)生长的影响,该研究以美洲鳗为研究对象,对120尾体质量约为(15±0.22)g体况良好的美洲鳗幼鳗进行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试验D组。每一组24尾,共3个平行小组,每个小组8尾。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试验D组分别对应饲喂加有0、6×10^(-5)、12×10^(-5)、24×10^(-5)、48×10^(-5)质量比的大豆黄素。整个饲养试验为期60d,试验过程记录鳗鱼的始末体重。试验结束后称取肝脏重量。结果发现,鳗鱼末重指标试验C组的最高,且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D组(P<0.01);肝脏系数指标试验C组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和试验D组(P<0.05);增重率指标试验C组的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和试验D组(P<0.01),显著地高于试验A组和试验B组(P<0.05)。研究表明,在鳗鱼饲料中添加大豆黄素可以促进鳗鱼生长,以24×10^(-5)添加质量比,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黄素 美洲鳗(anguilla rostrata) 生长性能
下载PDF
4种鳗鲡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土炎 饶小珍 +3 位作者 林岗 饶秋华 黄敏敏 龚晖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21-428,共8页
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澳洲鳗鲡(A.australis)、欧洲鳗鲡(A.anguilla)和美洲鳗鲡(A.rostrata)成体为试验材料,应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4种鳗鲡的眼球、肌肉、肝脏、心脏和肾脏5种组织的8种同工酶(酯酶EST、乳酸脱氢... 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澳洲鳗鲡(A.australis)、欧洲鳗鲡(A.anguilla)和美洲鳗鲡(A.rostrata)成体为试验材料,应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4种鳗鲡的眼球、肌肉、肝脏、心脏和肾脏5种组织的8种同工酶(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葡萄糖脱氢酶GC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氨酸脱氢酶GDH)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DH在5种组织中均没有表达,7种同工酶(EST、LDH、MDH、GCDH、G6PD、ADH、SOD)在4种鳗鲡均表现出很强的组织特异性。4种鳗鲡的同工酶谱表型非常相似,在同一组织中同工酶的存在位点、表达形态、活性等方面是类似的,但也表现出一定的种间差异性。应用酶谱差异指数D对4种鳗鲡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日本鳗鲡和澳洲鳗鲡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与4种鳗鲡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澳洲鳗鲡 欧洲鳗鲡 美洲鳗鲡 同工酶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美洲鳗鲡幼鱼肝脏健康及体色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怀宁 杨欢 翟少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6-49,共4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姜黄素对美洲鳗鲡幼鱼肝脏健康及体色的影响,选择健康无病、平均体重为(12.28±0.02)g/尾的美洲鳗鲡幼鱼6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姜黄素添加水平为100、20...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姜黄素对美洲鳗鲡幼鱼肝脏健康及体色的影响,选择健康无病、平均体重为(12.28±0.02)g/尾的美洲鳗鲡幼鱼6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姜黄素添加水平为100、200、300、400 mg/kg的试验组饲料。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姜黄素组美洲鳗鲡幼鱼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200 mg/kg姜黄素组均为最低;肝脏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姜黄素组背部体色参数无显著变化(P>0.05);100、200、300 mg/kg姜黄素组腹部亮度值(L^*)和黄度值(b^*)均显著升高(P<0.05),不同处理组之间腹部红度值(a^*)无显著变化(P>0.05),200 mg/kg姜黄素组背部与腹部色差值最大。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可降低美洲鳗鲡幼鱼血清转氨酶活性和肝脏炎症因子水平,一定程度改善体色,且姜黄素添加水平为200 mg/kg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美洲鳗鲡 肝脏健康 体色
下载PDF
3株肠道原籍菌在美洲鳗鲡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魏成业 杨红玲 +3 位作者 夏孟婷 聂庆杰 翟少伟 孙云章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为评价3株鳗鲡肠道原籍菌——拟蕈状芽孢杆菌MYα、变异不动杆菌MYAⅡ和高地芽孢杆菌MY5的益生效果,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将3株菌以5.0×10^(7) cfu/g添加量添加至基础饲料中,投喂初始体质量(10.00±0.09)g的美洲鳗鲡63 d,探究... 为评价3株鳗鲡肠道原籍菌——拟蕈状芽孢杆菌MYα、变异不动杆菌MYAⅡ和高地芽孢杆菌MY5的益生效果,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将3株菌以5.0×10^(7) cfu/g添加量添加至基础饲料中,投喂初始体质量(10.00±0.09)g的美洲鳗鲡63 d,探究其对美洲鳗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拟蕈状芽孢杆菌MYα和变异不动杆菌MYAⅡ提高了美洲鳗鲡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高地芽孢杆菌MY5组与对照组相比脏体指数和肝体指数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变异不动杆菌MYAⅡ和高地芽孢杆菌MY5显著提高了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同时变异不动杆菌MYAⅡ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变异不动杆菌MYAⅡ组和高地芽孢杆菌MY5组肝脏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略有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拟蕈状芽孢杆菌MYα和变异不动杆菌MYAⅡ组乳杆菌属丰度有所升高,短螺旋菌属丰度下降,同时拟蕈状芽孢杆菌MYα组埃希氏菌属丰度升高;高地芽孢杆菌MY5组支原体丰度显著升高(P<0.05),乳杆菌属丰度下降。综上,变异不动杆菌MYAⅡ的综合益生效果最为明显,能提高美洲鳗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具有作为鳗鲡益生菌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鳗鲡 肠道原籍菌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虾青素对组胺胁迫下美洲鳗鲡幼鱼肝脏健康的影响
14
作者 郭怡彤 林茂 +1 位作者 蔡国鹤 翟少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虾青素对组胺胁迫下美洲鳗鲡幼鱼肝脏健康的影响。选取初重为(25.01±0.17)g的美洲鳗鲡幼鱼(Anguilla rostrata)4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即对照组(CK组)、H组、H+AST4组、H+AST8组,分别饲喂基... 试验旨在研究虾青素对组胺胁迫下美洲鳗鲡幼鱼肝脏健康的影响。选取初重为(25.01±0.17)g的美洲鳗鲡幼鱼(Anguilla rostrata)4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即对照组(CK组)、H组、H+AST4组、H+AST8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高组胺饲料及在高组胺饲料中添加4、8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H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升高(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提高(P<0.05)。H+AST4组和H+AST8组血清AST和ALT活性均低于H组(P<0.05);肝脏SOD、CAT、GSH-Px、GSH、T-AOC高于H组(P<0.05),MDA含量低于H组(P<0.05)。与CK组相比,H组肝脏细胞界限模糊,肝小叶结构不完整,有较多肝细胞出现细胞核偏移和空泡变性现象;H+AST4组和H+AST8组肝脏细胞界限明显,呈多角形,核大而圆,位于中央清晰可见,与CK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研究表明,组胺胁迫下添加4 mg/kg虾青素可降低美洲鳗鲡幼鱼血清转氨酶活性及肝脏MDA含量,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结构形态,有益于肝脏健康;添加8 mg/kg虾青素对美洲鳗鲡幼鱼上述指标无进一步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美洲鳗鲡 组胺 肝脏健康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虾青素对饲料组胺胁迫下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肠道自由基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5
作者 郭怡彤 江兴龙 +1 位作者 林茂 翟少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535,共10页
氧化应激是饲料组胺胁迫对鱼体产生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的虾青素对美洲鳗鲡幼鱼饲料组胺胁迫的缓解效果,对降低鱼类饲料源胁迫具有重要意义。将400尾初始体重为(25.01±0.17)g/尾的试验鱼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 氧化应激是饲料组胺胁迫对鱼体产生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的虾青素对美洲鳗鲡幼鱼饲料组胺胁迫的缓解效果,对降低鱼类饲料源胁迫具有重要意义。将400尾初始体重为(25.01±0.17)g/尾的试验鱼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即对照组、H组、H+Ast4组和H+Ast8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高组胺饲料(662 mg/kg)及在高组胺饲料中添加4 mg/kg、8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组美洲鳗鲡幼鱼生长性能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显著降低(P<0.05),肠道自由基水平显著升高(P<0.05),肠道有害菌群丰度升高;H+Ast组美洲鳗鲡幼鱼的生长性能、血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显著高于H组(P<0.05),肠道自由基水平显著低于H组(P<0.05),上述指标H+Ast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H+Ast组肠道有益菌群丰度高于H组和对照组。可见,添加4mg/kg虾青素即可缓解饲料组胺胁迫导致的美洲鳗鲡幼鱼生长抑制,提高血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肠道自由基水平,有益调节肠道菌群。添加8 mg/kg虾青素对美洲鳗鲡幼鱼上述指标无进一步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虾青素缓解美洲鳗鲡饲料组胺胁迫及其在饲料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组胺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自由基水平 肠道菌群 美洲鳗鲡
下载PDF
不同比例低品质红鱼粉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美洲鳗鲡幼鱼生长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16
作者 吴心怡 徐一闯 +2 位作者 席峰 张电光 翟少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0-1010,共11页
为研究在不同比例低品质红鱼粉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美洲鳗鲡幼鱼生长、肠道组织形态、肠道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配制5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是基础饲料及用0、10%、20%和30%低品质红鱼粉(二级)替代基础饲料中白鱼粉且均添加0.1... 为研究在不同比例低品质红鱼粉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美洲鳗鲡幼鱼生长、肠道组织形态、肠道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配制5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是基础饲料及用0、10%、20%和30%低品质红鱼粉(二级)替代基础饲料中白鱼粉且均添加0.1%酵母培养物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13.52±0.05)g的美洲鳗鲡幼鱼8周。结果显示,与基础饲料相比,在基础饲料和使用10%低品质红鱼粉实验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显著促进美洲鳗鲡幼鱼生长、改善肠道组织形态和提高肠道抗氧化能力;而使用20%低品质红鱼粉实验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影响;酵母培养物添加在30%低品质红鱼粉饲料中未能改善生长性能下降及肠道损伤、菌群紊乱等问题。此外,在基础饲料和20%低品质红鱼粉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均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组成,促进有益菌增殖并抑制潜在有害菌繁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1%酵母培养物在美洲鳗鲡幼鱼基础饲料中促生长和改善肠道健康作用明显,可使低品质红鱼粉有效替代饲料中20%白鱼粉。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降低鳗鲡饲料成本及促进酵母培养物在鱼类饲料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肠道健康 生长性能 抗氧化 美洲鳗鲡
下载PDF
不同开口饵料对美洲鳗鲡白仔苗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海姿 梁英 翟少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5,共5页
为比较不同开口饵料对美洲鳗鲡白仔苗肠道菌群的影响,采集投喂红虫和开口配合饲料白仔鳗的肠道样品,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肠道菌群的差异情况。结果显示,开口配合饲料组美洲鳗鲡白仔苗的肠道菌群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高于... 为比较不同开口饵料对美洲鳗鲡白仔苗肠道菌群的影响,采集投喂红虫和开口配合饲料白仔鳗的肠道样品,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肠道菌群的差异情况。结果显示,开口配合饲料组美洲鳗鲡白仔苗的肠道菌群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高于红虫组。美洲鳗鲡白仔苗肠道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红虫组乳球菌属(Lactococcus)、莱朗河菌属(Reyranella)、浮丝藻菌属(Planktothrix)、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和鲁杰氏菌属(Rueg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开口配合饲料组芽孢杆菌属(Bacillus)、厌氧芽孢杆菌属(Anaero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分节丝状菌属(Candidatus arthromitus)、贪噬菌属(Variovorax)、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志贺氏埃希菌属(Escherichia shigella)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试验表明,与投喂红虫相比,投喂开口配合饲料美洲鳗鲡白仔苗的肠道菌群种类和相对丰度存在明显差异,潜在的益生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鳗鲡白仔苗 红虫 开口配合饲料 16SrDNA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半封闭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南美洲鳗鲡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乐普敏 江兴龙 《渔业现代化》 2018年第6期7-13,共7页
为提升循环水养殖南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的节水、水质与养殖效果,通过增加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等单元,对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升级,建立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开展养殖对照试验,试验为期180 d。结果显示:全封闭循环水养殖... 为提升循环水养殖南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的节水、水质与养殖效果,通过增加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等单元,对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升级,建立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开展养殖对照试验,试验为期180 d。结果显示:全封闭循环水养殖(处理组)的单产、结束尾重、尾日增重和日水循环利用率分别为62. 8 kg/m^3、621. 7 g、3. 28 g和92%,较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 4%、15. 5%、16. 3%和73. 3%(P <0. 05);处理组的饲料系数1. 55,显著低于对照组12. 5%(P <0. 05);处理组的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活性磷和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低于对照组14. 8%、37. 0%、42. 6%、79. 1%、17. 9%和15. 6%(P <0. 05)。全封闭循环水养殖南美洲鳗鲡较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具有提高水循环利用率、改良水质、提高单产和生长速度以及降低饲料系数和发病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洲鳗鲡 循环水养殖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生物膜
下载PDF
中美洲原产地鳗鲡苗种对几种生态因子的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立红 关瑞章 陈学豪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4,共7页
研究了中美洲原产地鳗鲡(Anguilla rostrata)苗种对于温度、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氮、光强等生态因子的适宜范围及耐受极限。结果显示,中美洲鳗鲡白仔苗的适宜水温为20~28℃,临界上限水温38℃、下限水温0℃;其正常活动的溶氧临... 研究了中美洲原产地鳗鲡(Anguilla rostrata)苗种对于温度、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氮、光强等生态因子的适宜范围及耐受极限。结果显示,中美洲鳗鲡白仔苗的适宜水温为20~28℃,临界上限水温38℃、下限水温0℃;其正常活动的溶氧临界值为1.00mg/L,半数窒息点为0.70mg/L;适宜pH为4~10,耐受上限为pH11、下限为pH3;非离子态氨对鳗鲡白仔苗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54、4.08、4.08、2.62mg/L,安全浓度0.262mg/L;亚硝酸盐对鳗鲡白仔苗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2.05、65.81、45.54、37.06mg/L,安全浓度为3.71mg/L;引起鳗鲡白仔苗不安的光强阈值为5.88μE/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洲鳗鲡 耐受性 生态因子
下载PDF
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美洲鳗鲡后的组织与超微病理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晓芸 陈锦民 +1 位作者 冯建军 郭松林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17-23,共7页
用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采集死亡或濒死鳗鲡的脏器,从组织病理学角度研究其致病性。结果表明: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的美洲鳗鲡可发生急慢性炎症。急性炎症时可见肝组织多发性坏死灶,... 用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采集死亡或濒死鳗鲡的脏器,从组织病理学角度研究其致病性。结果表明: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的美洲鳗鲡可发生急慢性炎症。急性炎症时可见肝组织多发性坏死灶,周围可见巨噬细胞聚集,肝细胞变性、坏死;慢性感染时易见病鱼肝组织大面积高度纤维化,肝细胞坏死,细胞间质增宽,间质内充满胆汁和单核巨噬细胞,肝脏中央静脉血管壁扩张。急性感染时肾间质与肾小管局灶性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化,部分上皮细胞脱落入管腔,呈蛋白管形;慢性炎症反应时肾间质血窦内单核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并形成早期肉芽肿,肾小管管腔内出现大块异物,肾小球毛细血管肿胀,肾小囊内出现红染的纤维素性渗出液。染病鳗鲡脾脏红白髓正常结构消失,红髓内出现大量淋巴细胞,白髓区有崩解的红细胞;白脾区淋巴细胞坏死后纤维化形成增生性结节;心肌纤维出现局灶性坏死,肌纤维溶解、断裂呈索状或团块状。染病鳗鲡的超微病理变化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深染的内皮细胞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有些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溶解,细胞核消失,肾小管管腔内充满蛋白样物质和坏死细胞碎片;肾间质结缔组织溶解消失,有大量的吞噬细胞和感染菌菌体;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内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内质网断裂,核糖体从内质网上分离、散开;坏死的造血细胞核高度浓缩,电子密度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爱德华氏菌 人工感染 美洲鳗鲡 组织病理 超微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