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宫牛黄丸全方及简方对大鼠脑出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方芳 孙建宁 +1 位作者 杨莉 杨仲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比较安宫牛黄丸全方和简方(不含朱砂和雄黄)的作用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尾状核内注入胶原酶诱发脑出血模型,术后3 h灌胃给药1次,每天给药1次,连续3 d,观察安宫牛黄丸全方及简方对脑出血...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比较安宫牛黄丸全方和简方(不含朱砂和雄黄)的作用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尾状核内注入胶原酶诱发脑出血模型,术后3 h灌胃给药1次,每天给药1次,连续3 d,观察安宫牛黄丸全方及简方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脑系数、脑含水量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安宫牛黄丸全方(0.2、0.4 g/kg)及简方(0.32 g/kg)能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降低脑系数和脑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含水量,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结论安宫牛黄丸全方及简方对大鼠脑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安宫牛黄丸全方的作用优于简方,但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胶原酶 脑出血 脑水肿 红细胞聚集和变形 血黏度 大鼠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药原粉制剂均匀度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马群 乔延江 +1 位作者 郝贵奇 张卓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54-855,共2页
目的以安宫牛黄丸为对象研究中药原粉制剂均匀度的控制方法。方法采集原料不同点的近红外光谱(NIRS),并对光谱进行相似度计算,比较相似度和均匀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原料不同点近红外光谱的相似度能够反映其均匀度。结论该方法能够用来控... 目的以安宫牛黄丸为对象研究中药原粉制剂均匀度的控制方法。方法采集原料不同点的近红外光谱(NIRS),并对光谱进行相似度计算,比较相似度和均匀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原料不同点近红外光谱的相似度能够反映其均匀度。结论该方法能够用来控制安宫牛黄丸原料的均匀度,并为利用NIRS技术对中药材原粉的均匀度测量和对中成药原粉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均匀度 安宫牛黄丸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安宫牛黄丸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耿峰 喻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790-2793,共4页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安宫牛黄丸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相关指标、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vs.76.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血清乳酸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8.3%vs.46.7%,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联合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神经生长因子 急性脑出血 安全性
下载PDF
天然牛黄和安宫牛黄丸中胆汁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艳红 孔爱英 +1 位作者 张振清 阮金秀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4-348,共5页
目的建立HPLC-MS法测定血浆中多种胆汁酸的浓度,比较天然牛黄和安宫牛黄丸中胆汁酸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分析其药效差异的原因。方法用微量采血法采集小鼠全血20μL,全血样品乙腈直接沉淀蛋白后用HPLC-MS法检测... 目的建立HPLC-MS法测定血浆中多种胆汁酸的浓度,比较天然牛黄和安宫牛黄丸中胆汁酸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分析其药效差异的原因。方法用微量采血法采集小鼠全血20μL,全血样品乙腈直接沉淀蛋白后用HPLC-MS法检测全血中各种胆汁酸的浓度;组织分布研究取小鼠肺、脑组织,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沉淀蛋白后检测。结果各种胆汁酸的线性范围为4~4000mg/L,最低检测浓度为4mg/L,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小于10.0%。灌胃后,安宫牛黄丸中的牛磺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在小鼠体内的曲线下面积(AUC)及其在肺组织中的分布明显高于天然牛黄,胆酸、牛磺胆酸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明显高于天然牛黄。结论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适用于胆汁酸的体内和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宫牛黄丸中含有的某些非牛黄成分可促进天然牛黄中胆汁酸的吸收与组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牛黄 安宫牛黄丸 药代动力学 HPLC—MS 小鼠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泰安市中心医院安宫牛黄丸应用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庆秋 王莉 +1 位作者 杜松 舒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9期1270-127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泰安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安宫牛黄丸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第4季度(干预前)60例和2018年第1季度(干预后)60例使用安宫牛黄丸的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安...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泰安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安宫牛黄丸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第4季度(干预前)60例和2018年第1季度(干预后)60例使用安宫牛黄丸的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安宫牛黄丸的适应证、用法与用量、用药疗程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安宫牛黄丸的使用逐步规范,总体用药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5.00%(9/60)升至干预后的71.67%(43/60),超适应证用药、超说明书用法与用量用药、超疗程用药等情况明显减少;干预后,人均应用安宫牛黄丸的金额为(1 000.00±463.16)元,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 502.08±639.6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药学干预,可提高安宫牛黄丸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减少不合理用药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安宫牛黄丸 合理用药 干预效果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对大鼠中枢神经元的活化作用 被引量:35
6
作者 高峻钰 刘少君 张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0-32,共3页
使用c-fos原癌基因表达产物免疫组化标记方法,观察了安宫牛黄丸对中枢神经元的活化作用。结果显示:1.该药能够活化包括脑干、丘脑及皮层的神经元,证实了前人关于安宫牛黄丸可能通过激活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而达到促进清醒作... 使用c-fos原癌基因表达产物免疫组化标记方法,观察了安宫牛黄丸对中枢神经元的活化作用。结果显示:1.该药能够活化包括脑干、丘脑及皮层的神经元,证实了前人关于安宫牛黄丸可能通过激活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而达到促进清醒作用的推测;2.发现在下丘脑内有相当数量的神经原被标记;提示安宫牛黄丸可能通过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及与情绪、意识等有关的下丘脑等中枢起作用;3.杏仁核、膈核、终纹床核等部位大量神经元被活化,说明安宫牛黄丸可能通过激活边缘系统而发挥作用。4.广泛的大脑皮层神经原被活化,提示安宫牛黄丸对皮层神经原可能还有直接的作用。在对照组大鼠脑内仅见稀疏散在c-fos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 大鼠 安宫牛黄丸 FOS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治疗脑中风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7
作者 邢峰丽 李青 +1 位作者 张伟 丁振华 《河北中医》 2005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脑中风意识障碍、抽搐、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4例急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4例 ,在常规综合抢救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安宫牛黄丸 ,对照组 2 0例给予常规综合抢救治疗 ,观察 2组用药后的情况...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脑中风意识障碍、抽搐、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4例急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4例 ,在常规综合抢救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安宫牛黄丸 ,对照组 2 0例给予常规综合抢救治疗 ,观察 2组用药后的情况。结果 在改善神志和控制抽搐方面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 5 ) ,在控制体温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脑血管意外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自发性脑出血模型血肿周围脑组织氨基酸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付宪文 赵继宗 王硕 《河北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24-225,共2页
目的:自发性脑内出血发病率高,现代医学不论是外科治疗还是内科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由于血肿形成后的原发性组织损害已无法恢复,继发性的脑损害预防才是治疗的关键。近期对继发性脑损害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血肿周围脑组织血流及代谢改变及... 目的:自发性脑内出血发病率高,现代医学不论是外科治疗还是内科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由于血肿形成后的原发性组织损害已无法恢复,继发性的脑损害预防才是治疗的关键。近期对继发性脑损害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血肿周围脑组织血流及代谢改变及其调控因素,继发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早期血肿扩大的原理和预防,铁离子超载理论的临床证实及治疗,兴奋性氨基酸理论等方面,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关于脑保护的实验室工作和临床实践不多,应用于临床的成熟技术、方法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自发性脑出血 氨基酸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晓玉 朱亚涛 +1 位作者 张晓曼 曹心慧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8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 目的研究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对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凝血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43/47),高于对照组74.47%(35/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2%(8/47),对照组10.64%(5/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影响凝血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为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安宫牛黄丸 神经功能 凝血功能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清镁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袁淮涛 黄良文 +6 位作者 项晓伟 胡鹏 刘建仁 戴先才 朱文锐 陈为 刘建民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10期1650-1651,共2页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清镁离子的影响,从离子角度研究安宫牛黄丸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继发性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6~8分的颅脑损伤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以常规方法...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清镁离子的影响,从离子角度研究安宫牛黄丸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继发性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6~8分的颅脑损伤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测定外周血清镁离子浓度、观察GCS评分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第3、7、14日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外周血清镁离子浓度和GCS评分,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重型颅脑损伤 血清镁离子 继发性脑损伤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辅助氟哌啶醇治疗重症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琳 魏媛媛 +1 位作者 顾亚楠 窦清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03-909,共7页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辅助氟哌啶醇治疗重症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术后患者(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使用重症医学意识模糊评估法,共收集谵妄患者243例,通...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辅助氟哌啶醇治疗重症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术后患者(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使用重症医学意识模糊评估法,共收集谵妄患者243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软件(SAS 9.1)将纳入研究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安宫牛黄丸辅助氟哌啶醇治疗(A)组、单纯氟哌啶醇治疗(F)组。两组干预措施终点均为重症医学意识模糊评估法评分连续两次阴性或最多达7 d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有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通过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各指标间的关系。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重复测量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有效性指标中谵妄持续时间、ICU治疗时间A组较F组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9)d vs.(3.8±1.0)d,P=0.010;(6.2±1.4)d vs.(6.7±1.5)d,P=0.008]。在谵妄确诊时(T0),所有患者都存在脑电图异常情况,随着治疗的进行,脑电图异常率逐渐下降,治疗后第1天(T1)时A组、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7 % vs.97.5 %,P=0.045),治疗后第2天(T2)及第3天(T3)时A组、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5 % vs.77.7 %,P=0.038;42.2 % vs.56.2 %,P=0.032)。两组S100β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T0时均有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1、T2、T3时均成下降趋势,且A组较F组下降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100β:时间效应P〈 0.01,组间效应P=0.002,交互效应P=0.686;IL-6:时间效应P〈 0.01,组间效应P=0.034,交互效应P=0.01;TNF-α:时间效应P〈 0.01,组间效应P=0.003,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氟哌啶醇 术后谵妄 重症患者
原文传递
安宫牛黄丸药效组分对内毒素损伤小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佳 张贵君 +2 位作者 赵晖 侯栩 王晓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药效组分对内毒素损伤小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系统的影响,探讨安宫牛黄丸药效组分与安宫牛黄丸的等效性、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的可行性及其阻抑内毒素致脑损伤作用的可能的机制。方法:以小鼠腹腔注射脂多...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药效组分对内毒素损伤小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系统的影响,探讨安宫牛黄丸药效组分与安宫牛黄丸的等效性、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的可行性及其阻抑内毒素致脑损伤作用的可能的机制。方法:以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建立内毒素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生化法检测脑组织中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含量。结果:内毒素损伤小鼠脑组织出现以神经细胞肿胀、核固缩、胶质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NO含量明显增多,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力显著增强。安宫牛黄丸及其药效组分各剂量组小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减轻,神经细胞肿胀、核固缩、胶质细胞增生等病变有所好转;NO含量、T-NOS、iNOS活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安宫牛黄丸药效组分对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提示该药效组分与安宫牛黄丸的开窍、醒神功效具有一致性。其可能通过阻抑iNOS诱导产生过量的NO,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药效组分 内毒素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凉血止血开窍法合甘露醇治疗急性出血性脑中风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清利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9期1297-1300,共4页
急性出血性脑中风亦称脑卒中,在现代医学称之为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血液溢于脉外,造成脑功能急剧丧失引起的急性神经系统疾患。目前,通常采用中医针灸疗法、辨证针刺一些急救穴(放血或强刺激),静脉滴注西药注射剂甘露醇和中药注射剂清... 急性出血性脑中风亦称脑卒中,在现代医学称之为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血液溢于脉外,造成脑功能急剧丧失引起的急性神经系统疾患。目前,通常采用中医针灸疗法、辨证针刺一些急救穴(放血或强刺激),静脉滴注西药注射剂甘露醇和中药注射剂清开灵,口服中成药安宫牛黄丸和中药羚羊角汤加减治疗。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出血性脑中风,不仅体现了西药针对性强见效快的特点,也体现了中医整体性强与全身调节的优点,两法相用相得益彰,故能取得较好地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性脑中风 甘露醇 安宫牛黄丸 凉血止血开窍法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项威 单爱军 +1 位作者 赵刚 杜波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2期3668-3670,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综合治疗的理想方案及疗效分析。方法:对150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例分三组治疗,在外科手术、冬眠低温等常规治疗基础上,A、B组病例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加入安宫牛黄丸鼻饲治疗,并收集各组别在伤后生命体征变化、...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综合治疗的理想方案及疗效分析。方法:对150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例分三组治疗,在外科手术、冬眠低温等常规治疗基础上,A、B组病例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加入安宫牛黄丸鼻饲治疗,并收集各组别在伤后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等方面的详细临床资料,分别进行两样本比较。结果:A、B组病例与C组在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发生、致残率、GCS评分、意识障碍持续时间、植物生存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显著缩短意识障碍时间、并减少重度残疾和持续植物状态的发生;维持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平稳,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安宫牛黄丸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热个案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钢 张田仓 《中医儿科杂志》 2013年第2期44-45,共2页
1病案介绍患儿,男,新生儿(30 min),因颜面及全身皮肤青紫30 min于2011年1月11日转入儿科。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因"胎儿宫内窘迫,脐绕颈2圈,羊水Ⅱ度污染"于入院前30 min在我院妇产科剖宫产分娩,胎头取出顺利,胎盘完整,无羊水... 1病案介绍患儿,男,新生儿(30 min),因颜面及全身皮肤青紫30 min于2011年1月11日转入儿科。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因"胎儿宫内窘迫,脐绕颈2圈,羊水Ⅱ度污染"于入院前30 min在我院妇产科剖宫产分娩,胎头取出顺利,胎盘完整,无羊水呛入,生后无自主呼吸及心跳,颜面及全身皮肤青紫,肌张力差,插鼻管尚有反应,经心肺复苏,约3 min后心跳恢复,10 min后建立自主呼吸,但呼吸不规则,继续气囊加压给氧辅助呼吸至30 min,自主呼吸明显好转,皮肤青紫有所缓解,拔除气管插管后,患儿未出现呼吸暂停,急转入儿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发热 安宫牛黄丸 新生儿 个案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志刚 卓友光 +1 位作者 张国明 蒋瑾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8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并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并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加减口服或鼻饲治疗,连续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GCS评分、GOS评分分级以及患者血浆中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GCS评分差别不大(P>0.05),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预后情况比较良好,GOS评分均大于3分,但GOS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BNP水平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BNP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临床疗效好,能降低患者GCS评分、GOS评分等级和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安宫牛黄丸加减 临床疗效 脑钠肽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蒋令修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6期739-740,共2页
目的分析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出血急性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基于对照组加用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 目的分析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出血急性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基于对照组加用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以及hs-CRP、IL-8、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出血发生率为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91%(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再出血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脑损伤 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结合Lund概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大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4期1591-1595,共5页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结合Lund概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Lund概念结合安宫牛黄丸等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3、7d后2组患者颅...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结合Lund概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Lund概念结合安宫牛黄丸等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3、7d后2组患者颅内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CPP水平,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1d后2组ICP、MCA平均血流速度、C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d观察组ICP、MCA平均血流速度、CP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治疗后1、3d2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给药期间观察组高热、抽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肾功能损害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3个月观察组良好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结合Lund概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容积,提高脑灌注压,改善昏迷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安宫牛黄丸 Lund概念 颅内压 并发症 脑水肿 高血压脑出血 缺氧缺血性脑病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结合锥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庆新 刘伟国 《浙江创伤外科》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安宫牛黄丸结合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7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锥颅碎吸术清除血肿,术后予安宫牛黄丸治疗。结果 71例中基本痊愈12例,显效22例,好转17例,无效20例。结论 安宫牛黄丸结合锥颅手术简便、安全,在... 目的 探讨安宫牛黄丸结合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7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锥颅碎吸术清除血肿,术后予安宫牛黄丸治疗。结果 71例中基本痊愈12例,显效22例,好转17例,无效20例。结论 安宫牛黄丸结合锥颅手术简便、安全,在基层医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锥颅 安宫牛黄丸 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 痊愈 碎吸术 血肿 患者 基层医院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手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倪修红 吴君 邹红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0期350-350,共1页
目的:观察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7例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和进行常规治疗的23例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17例经安宫牛黄丸治疗的患者的并发症少、疗效... 目的:观察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7例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和进行常规治疗的23例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17例经安宫牛黄丸治疗的患者的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对于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可起到促醒、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重型颅脑外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