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T三维重建下深刺八髎穴进针角度和效应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金洵
丁曙晴
+3 位作者
时飞跃
王玲玲
吴正参
任军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可供临床和教学参考的深刺八髎穴进针参数。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6年1月至6月的100例俯卧位盆腔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5mm层厚连续横断面扫描,建立3D图像。将针身沿骶前后孔中心轴线进针时的角度定义为最适进针...
目的:探讨可供临床和教学参考的深刺八髎穴进针参数。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6年1月至6月的100例俯卧位盆腔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5mm层厚连续横断面扫描,建立3D图像。将针身沿骶前后孔中心轴线进针时的角度定义为最适进针角度,观察针身与皮肤表面、人体后正中线的夹角。将骶骨背面软组织厚度加骶孔深距的1/2定义为效应进针深度,观察最适进针角度下的八髎穴深刺参数。结果:深刺八髎穴应采用斜刺法,针尖朝向内下方。针身与皮肤表面的最适进针角度为上髎(61.04±12.15)°,次髎(57.57±10.01)°,中髎(58.25±8.69)°,下髎(54.39±10.94)°。针身与人体后正中线的最适进针角度为上髎(24.54±6.21)°,次髎(18.58±7.76)°,中髎(17.36±7.90)°,下髎(30.73±9.45)°。最适进针角度下的八髎穴深刺效应深度呈上、次、中、下递减趋势,分别为上髎(58.16±12.43)mm,次髎(44.57±11.55)mm,中髎(33.96±10.74)mm,下髎(31.13±10.94)mm。效应深度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结论:进针参数的研究应双重考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而CT三维重建能准确、合理、科学地进行穴位解剖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髎穴
深刺
进针参数
进针角度
进针效应深度
原文传递
足背动脉采血两种不同进针角度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叶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0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足背动脉采血两种不同进针角度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行足背动脉穿刺进行血气分析患者共计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40例,B组患者40例;A组患者行大角度快速进针法,B组患者行缓慢进针法,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足背动脉采血两种不同进针角度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行足背动脉穿刺进行血气分析患者共计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40例,B组患者40例;A组患者行大角度快速进针法,B组患者行缓慢进针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A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弱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足背动脉采血过程中,使用大角度快速进针法进行采血在临床中具有更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动脉
临床护理
采血
大角度进针法
缓慢进针法
血气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角度进针法与小角度进针法在动静脉内瘘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榕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8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大角度进针法与小角度进针法在动静脉内瘘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11月30日我院收治的118例动静脉内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大角度进针组与小角度进针组,每组各59例。...
目的探讨大角度进针法与小角度进针法在动静脉内瘘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11月30日我院收治的118例动静脉内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大角度进针组与小角度进针组,每组各59例。大角度进针组采用特定专人建立隧道并采用大角度进针穿刺的方法;小角度进针组采用小角度进行进针穿刺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治疗的临床情况、穿刺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大角度进针组患者的穿刺点渗血率低于小角度进针组,大角度进针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小角度进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穿刺点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角度进针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小角度进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角度进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小角度进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角度进针的穿刺治疗方法在动静脉内瘘的治疗中可提高患者的穿刺治疗成功率,降低穿刺点渗血率,减轻穿刺点的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角度进针
小角度进针
穿刺治疗
穿刺点渗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三维重建下深刺八髎穴进针角度和效应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金洵
丁曙晴
时飞跃
王玲玲
吴正参
任军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
出处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7-541,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No.15KJB 36000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BK 20161049)
文摘
目的:探讨可供临床和教学参考的深刺八髎穴进针参数。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6年1月至6月的100例俯卧位盆腔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5mm层厚连续横断面扫描,建立3D图像。将针身沿骶前后孔中心轴线进针时的角度定义为最适进针角度,观察针身与皮肤表面、人体后正中线的夹角。将骶骨背面软组织厚度加骶孔深距的1/2定义为效应进针深度,观察最适进针角度下的八髎穴深刺参数。结果:深刺八髎穴应采用斜刺法,针尖朝向内下方。针身与皮肤表面的最适进针角度为上髎(61.04±12.15)°,次髎(57.57±10.01)°,中髎(58.25±8.69)°,下髎(54.39±10.94)°。针身与人体后正中线的最适进针角度为上髎(24.54±6.21)°,次髎(18.58±7.76)°,中髎(17.36±7.90)°,下髎(30.73±9.45)°。最适进针角度下的八髎穴深刺效应深度呈上、次、中、下递减趋势,分别为上髎(58.16±12.43)mm,次髎(44.57±11.55)mm,中髎(33.96±10.74)mm,下髎(31.13±10.94)mm。效应深度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结论:进针参数的研究应双重考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而CT三维重建能准确、合理、科学地进行穴位解剖测量。
关键词
八髎穴
深刺
进针参数
进针角度
进针效应深度
Keywords
Baliao
points
Deep
acupuncture
Parameter
of
needle
insertion
angle
of
needle
insertion
Effective
depth
of
needle
insertion
分类号
R245.2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足背动脉采血两种不同进针角度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叶蓉
机构
南平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出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0期162-16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足背动脉采血两种不同进针角度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行足背动脉穿刺进行血气分析患者共计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40例,B组患者40例;A组患者行大角度快速进针法,B组患者行缓慢进针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A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弱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足背动脉采血过程中,使用大角度快速进针法进行采血在临床中具有更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体验。
关键词
足背动脉
临床护理
采血
大角度进针法
缓慢进针法
血气分析
Keywords
dorsalis
pedis
artery
clinical
nursing
blood
sampling
large
angle
needle
insertion
slow
needle
insertion
blood
gas
analysis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角度进针法与小角度进针法在动静脉内瘘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榕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8期246-24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大角度进针法与小角度进针法在动静脉内瘘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11月30日我院收治的118例动静脉内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大角度进针组与小角度进针组,每组各59例。大角度进针组采用特定专人建立隧道并采用大角度进针穿刺的方法;小角度进针组采用小角度进行进针穿刺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治疗的临床情况、穿刺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大角度进针组患者的穿刺点渗血率低于小角度进针组,大角度进针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小角度进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穿刺点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角度进针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小角度进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角度进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小角度进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角度进针的穿刺治疗方法在动静脉内瘘的治疗中可提高患者的穿刺治疗成功率,降低穿刺点渗血率,减轻穿刺点的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大角度进针
小角度进针
穿刺治疗
穿刺点渗血
Keywords
Large-
angle
needle
insertion
Small
angle
needle
insertion
Puncture
therapy
Bleeding
from
puncture
point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T三维重建下深刺八髎穴进针角度和效应深度的研究
金洵
丁曙晴
时飞跃
王玲玲
吴正参
任军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7
原文传递
2
足背动脉采血两种不同进针角度效果分析
叶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角度进针法与小角度进针法在动静脉内瘘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王榕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