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杜沿林 李永明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一类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开唇露齿,上颌前突和下颌后缩。Ⅱ类错牙合的患者不但咀嚼功能受到损害,其容貌也受到极大影响,严重者可导致心理障碍。成功的矫治有赖于对矫治时机的正确... 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一类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开唇露齿,上颌前突和下颌后缩。Ⅱ类错牙合的患者不但咀嚼功能受到损害,其容貌也受到极大影响,严重者可导致心理障碍。成功的矫治有赖于对矫治时机的正确把握和对矫治方法的正确选择。本文就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一些常用的矫治方法及近年来的矫治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错牙合 深覆牙合 深覆盖
原文传递
AngleⅡ~1错骨性特点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曹军 段银钟 林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 :研究AngleⅡ1 错牙合患者颌面硬组织特征 ,找出适合这一特征的合理对症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 ,通过正常牙合者与AngleⅡ1 错牙合患者 13项分析指标的比较研究 ,找出AngleⅡ1 患者的骨性变异特征。结果 :在矢状... 目的 :研究AngleⅡ1 错牙合患者颌面硬组织特征 ,找出适合这一特征的合理对症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 ,通过正常牙合者与AngleⅡ1 错牙合患者 13项分析指标的比较研究 ,找出AngleⅡ1 患者的骨性变异特征。结果 :在矢状骨性关系方面 ,AngleⅡ1 错牙合组较正常牙合组SNB角、SL距明显减小 ,ANB角显明增大、而SNA角及PNS ANS距无明显差异 ;在骨性垂直关系方面 ,AngleⅡ1 错牙合组较正常牙合组UM PP距及LM MP距均明显减小 ,UI PP距明显增大 ,而LI PP距没有明显差异 ;在下颌骨生长方向方面SN MP角均明显减少。结论 :该类畸形具有后部牙槽高度不足 ,下颌后缩及下颌骨的逆时针旋转生长倾向。提示此类患者的治疗适于采取能使下颌向前、下移位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1错He 骨性机制 测颅法 口腔正畸
下载PDF
应用固定斜面导板打开咬合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峰 段银钟 冯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分析固定斜面导板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 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应用固定斜面导板治疗患者 18例 ,男 10例 ,女 8例 ;空白对照组 12例 ,男 6例 ,女 6例 ;年龄 11.5~ 13 .8岁 ,平均 12 .4岁 ;ANB... 目的 :分析固定斜面导板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 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应用固定斜面导板治疗患者 18例 ,男 10例 ,女 8例 ;空白对照组 12例 ,男 6例 ,女 6例 ;年龄 11.5~ 13 .8岁 ,平均 12 .4岁 ;ANB≥ 5° ,GoGn SN≤ 3 8° ,磨牙尖对尖到完全远中关系的Ⅱ类 1分类患者。收集治疗 (观察 )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 ,测量项目 17项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治疗组的ANB减小 ,下颌体增长 ,矢状关系改善 ,覆盖减小 ;②治疗组前面高 ,后面高显著增加 ,而后面高 /前面高减小 ,垂直关系得到改善 ;③治疗组下第一恒磨牙显著萌长 ,咬合打开 ,覆牙合减小。结论 :固定斜面导板可以刺激下颌体生长 ,改善面部比例关系 ,是一种有效的打开咬合 ,调整牙合位的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错He 固定斜面导板 测颅法 图像分析
下载PDF
Ⅱ类高角患者矫治后颅面结构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峰 段银钟 +1 位作者 刘岚 毕惠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Ⅱ类高角患者矫治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采用Tweed Merrifield骨骼测量法对 14例安氏Ⅱ类高角病例治疗前后组织改变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 1)FMIA及Z角在治疗后增加并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 2 )ANB治疗后... 目的 :探讨Ⅱ类高角患者矫治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采用Tweed Merrifield骨骼测量法对 14例安氏Ⅱ类高角病例治疗前后组织改变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 1)FMIA及Z角在治疗后增加并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 2 )ANB治疗后减小 ,SNB增大且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 3)牙合平面角 (OP FH)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治疗过程中 ,我们成功地控制了 :( 1)面部垂直向的生长 ;( 2 )牙合平面的旋转 ;( 3)下切牙直立于基骨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结构 临床研究 类高角 安氏类错He 口腔正畸 矫治机制
下载PDF
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恒牙初期Ⅱ类错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漫 程祥荣 彭友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 :观察 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恒牙初期安氏 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 :在临床随机选择 2 0名安氏 类错牙合用 Twin 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 ,以 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 :Twin block矫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 ;同时引起上切牙舌倾 ... 目的 :观察 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恒牙初期安氏 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 :在临床随机选择 2 0名安氏 类错牙合用 Twin 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 ,以 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 :Twin block矫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 ;同时引起上切牙舌倾 ,下切牙唇倾。结论 :Twin block矫治器可产生明显的生长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活动矫治器 安氏类错He 恒牙 矫治 正畸治疗
下载PDF
接受隐形矫治器、钟摆矫治器矫治的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列垂直向变化对比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雅莉 周源 胡江天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24-27,共4页
目的比较接受隐形矫治器、钟摆矫治器矫治的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列垂直向变化。方法选取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40例,根据治疗时所用矫治器不同分为隐形组和钟摆组各20例,隐形组采用隐形矫治器矫治,钟摆组采用钟摆矫... 目的比较接受隐形矫治器、钟摆矫治器矫治的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列垂直向变化。方法选取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40例,根据治疗时所用矫治器不同分为隐形组和钟摆组各20例,隐形组采用隐形矫治器矫治,钟摆组采用钟摆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一磨牙(U6、L6)垂直向位移距离及上下颌骨骨性改变。结果磨牙远移后,隐形组U6 Y冠、Y根位移距离差值增加(P均<0.05)。与钟摆组比较,隐形组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的垂直向距离、前面下高度、前下面高与前面高比差值减小(P均<0.05)。结论相对于钟摆矫治器,隐形矫治器可以较好地控制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磨牙远移后牙列的垂直向变化,推磨牙向远中时对上、下颌磨牙均有压低作用,磨牙远移时下颌角及下平面无明显增加,且面下1/3高度增加量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钟摆矫治器 牙性错[牙合]畸形 安氏类牙性错畸形
下载PDF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7
作者 马艳 周丽荣 +4 位作者 施优灵 杨磊 鲍玮玮 曲幸辉 庞光明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925-928,共4页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治疗组给予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SNA角和SNB角...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治疗组给予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SNA角和SNB角、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以及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患者面型得到明显改善,上下牙咬合关系良好且稳。手术前后两组的SNA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NB角明显大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的菌斑指数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探诊深度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的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的功能限制、躯体疼痛、生理障碍、心理不适、心理障碍、社交障碍及身体残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能有效调整咬合功能,改善侧貌形态,从而提高术后总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错[牙合] 安氏类错牙合畸形 口腔正畸 修复治疗 咬合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横腭弓增强支抗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谈龙 叶湘玉 +2 位作者 周洪 陈曦 陈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评价临床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牙合病例使用横腭弓支抗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 15~ 2 9岁安氏Ⅱ类 1分类错牙合患者 12例 ,分析用横腭弓增强支抗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结果 :① 6 Ptmo、6 So、6 CR So、6 AP So、1 P... 目的 :评价临床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牙合病例使用横腭弓支抗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 15~ 2 9岁安氏Ⅱ类 1分类错牙合患者 12例 ,分析用横腭弓增强支抗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结果 :① 6 Ptmo、6 So、6 CR So、6 AP So、1 Ptmo、1 So、1 NA、1 SN矫治前后改变极具显著性 (P <0 .0 0 1) ;② 6 PP于治疗后亦增大 ,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是∠GoGn SN和ALFH/AFH的改变没有显著性 ;③横腭弓用于增强支抗时 ,磨牙前移量被控制在拔牙间隙的 1/3内。结论 :在常规治疗手段如Ⅱ类牵引及后牙段结扎固定的辅助下 ,横腭弓能够提供中到重度支抗 ;横腭弓能够对磨牙伸长进行较为有效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类错He 正畸学 横腭弓 支抗 研究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文盛 刘健敏 +2 位作者 卢海燕 左艳萍 董福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NB角、前牙覆盖、磨牙关系、下颌基骨位置、髁突位置和下颌长度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颌基骨位置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覆盖减小和磨牙关系改善主要来源于骨骼效应。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快速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可有效改善前牙覆盖和磨牙关系。这种改善包括骨骼效应和牙齿效应,其中下颌骨矢状方向的生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早期矫治 安氏类错袷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洪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595-599,共5页
结合矫治下颌后缩畸形的常用功能性矫治器在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现状,简要阐述了此类矫治器的分类、特点、工作原理、矫治效果及适应证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临床如何合理选用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畸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下颌后缩 功能性矫治器 安氏类错畸形
原文传递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晓蓉 曾祥龙 徐芸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的临床及应用要点。方法:选择安氏Ⅱ类亚类错7例,男2例,女5例,年龄15~30岁,平均18.7岁。轻中度拥挤,拥挤度平均在4~5mm,或伴上中线偏移,侧貌面下1/3无明显前突者。采用单侧颊侧植入微... 目的:探讨运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的临床及应用要点。方法:选择安氏Ⅱ类亚类错7例,男2例,女5例,年龄15~30岁,平均18.7岁。轻中度拥挤,拥挤度平均在4~5mm,或伴上中线偏移,侧貌面下1/3无明显前突者。采用单侧颊侧植入微钛钉种植体,推磨牙向后,推力250g。疗程3~5个月,平均4个月。通过临床评价和矫治前后的照片、模型和头颅侧位片分析其治疗的有效性。结果:7例患者有效地应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非拔牙矫治纠正了单侧磨牙Ⅱ类远中关系、轻中度拥挤或中线偏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远移侧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平均移动4.2mm,平均移动速度(1.25±0.25)mm/月,有一定程度的颊向移动,水平旋转和垂直压低。上中切牙长轴倾斜度、下颌平面及面下1/3高度不变。结论: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发挥了绝对强支抗作用,有效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矫治过程中,需注意诊断、设计、生物力学的考虑以及临床应用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钛钉支抗 磨牙远中移动 安氏类错[牙合]
原文传递
安氏Ⅱ类错畸形牙冠宽度和Bolton指数测量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沐 李正明 +2 位作者 刘学 冯志才 黄永谦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Bolton指数,并探讨其上下牙量关系对其症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错畸形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牙冠宽度测量并计算Bolton指数。结果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前牙宽度比安氏Ⅱ...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Bolton指数,并探讨其上下牙量关系对其症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错畸形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牙冠宽度测量并计算Bolton指数。结果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前牙宽度比安氏Ⅱ类2分类错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lton指数不调的基本分布情况为:指数正常组>指数过小组>指数过大组。Bolton指数前牙比和全牙比呈现安氏Ⅱ类2分类错>安氏Ⅱ类1分类错,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氏Ⅱ类错中有约50%病例Bolton指数在正常值范围之外,存在上下牙量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错[牙合] BOLTON指数 上下牙牙量不调
原文传递
成人安氏Ⅱ类错正畸人群正中关系位与最大牙尖交错位不调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邓潇 万哲 +3 位作者 何姝姝 Peter Wamalwa 陈嵩 张智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横向调查安氏Ⅱ类错畸形正畸人群中正中关系(CR)位与最大牙尖交错(MI)位不一致的比例及严重程度,为制定临床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安氏Ⅱ类错患者80例,以及个别正常人50例。使用双手法配合负荷试验取得所有受检... 目的横向调查安氏Ⅱ类错畸形正畸人群中正中关系(CR)位与最大牙尖交错(MI)位不一致的比例及严重程度,为制定临床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安氏Ⅱ类错患者80例,以及个别正常人50例。使用双手法配合负荷试验取得所有受检者CR位的咬合记录,使用Panadent架将所有受检者的牙科模型在CR位上架并进行分析。采用髁突位置测量仪(CPI)测量并记录每个受检者CR位与MI位的髁突位置在三维方向上的差异。结果 1)安氏Ⅱ类错组有74例患者存在CR-MI不调,阳性率为92.50%;个别正常组仅有5例,阳性率为10.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安氏Ⅱ类错组中,55例的CR-MI不调类型为一致性不调,占74例CR-MI不调患者的74.32%。3)安氏Ⅱ类错组与个别正常组的干扰大多数位于后牙区,分别占91.25%和66.00%。结论进行正畸治疗前有必要分析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CR-MI的一致性,以制定出正确的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关系位 安氏类错 髁突位置测量仪
下载PDF
Forsus矫治器治疗年轻成人安氏Ⅱ类错下颌后缩的软硬组织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晓红 金作林 +2 位作者 毕慧娴 黄曼 高子童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评价Forsus矫治器治疗年轻成人安氏Ⅱ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Forsus矫治器对13例年轻成人的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畸形患者进行矫治,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及上、下颌尖牙及磨牙间宽度测量分析。结果:SNA、ANB、OJ、OB、OP-SN、FMA... 目的:评价Forsus矫治器治疗年轻成人安氏Ⅱ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Forsus矫治器对13例年轻成人的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畸形患者进行矫治,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及上、下颌尖牙及磨牙间宽度测量分析。结果:SNA、ANB、OJ、OB、OP-SN、FMA、Si-LiPg'、U1-NA、U1-NAmm、N'-Sn-Pg'、Ls-E、Li-E等在治疗后减小,有显著性差异。L1-NB、L1-NBmm、Pg'-N'-S、ANS-Me、Pg-Pg'、S-N'-Si、上颌牙弓后部宽度在治疗后增大,有显著性差异。SNB、S-N'-Sn、Go-Pg、Co-Go、上颌牙弓前部宽度、下颌牙弓前部宽度、下颌牙弓后部宽度、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及压入移动,上面高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Forsus矫治器能够有效抑制上颌骨的生长,促进下颌骨逆时针旋转生长,使下面高增大,有效治疗安氏Ⅱ类错,改善磨牙远中关系及下颌后缩的软组织侧貌。适用于年轻成人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SUS矫治器 安氏类错[牙合] 下颌后缩 头影测量 年轻成人
原文传递
Angle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弓宽度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建平 沈佩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Angle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弓宽度及其牙弓形态特点。方法:选择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5.6岁)、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5.8岁)和对照组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6.2岁)的原始模型各4... 目的:比较分析Angle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弓宽度及其牙弓形态特点。方法:选择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5.6岁)、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5.8岁)和对照组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6.2岁)的原始模型各40副,测量每副模型的上下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之间的距离,计算上、下颌对应牙弓宽度差;对各组各项牙弓宽度和牙弓宽度差进行t检验。结果: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牙弓宽度较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狭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牙弓宽度与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中、后牙弓宽度和下颌牙弓宽度较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牙弓宽度窄,差异有显著性(P<0.05);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牙弓宽度比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牙弓宽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下颌宽度差小于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尖牙、第二前磨牙处差异有显著性(P<0.05);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下颌牙弓宽度差与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下颌牙宽度差比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小,尖牙处宽度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ngleⅡ1、AngleⅡ2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牙弓以及AngleⅡ2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牙弓宽度发育均有不足,治疗中可适当进行扩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类错[牙合]畸形 模型测量 牙弓宽度
下载PDF
腭部微螺钉种植支抗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梅霞 申秀梅 王文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87-89,共3页
目的:评价腭部微螺钉种植支抗+改良腭弓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推上颌磨牙远移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在上颌双侧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腭侧植入微螺钉种植支抗,配合改良腭弓推上颌磨牙远移,上下颌直丝弓固... 目的:评价腭部微螺钉种植支抗+改良腭弓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推上颌磨牙远移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在上颌双侧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腭侧植入微螺钉种植支抗,配合改良腭弓推上颌磨牙远移,上下颌直丝弓固定矫治,改善磨牙关系,解除前牙拥挤和前突,矫治前后拍摄口腔全景片和头颅侧位片、取研究模型,进行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并做统计学分析。矫治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综合分析评价矫治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矫治,推磨牙远移时间平均为4~6个月,磨牙远移量平均为(4.23±1.08)mm/侧,LU6-b(°)倾斜度平均为(0.13±1.16)°,RU6-b(°)倾斜度平均为(0.18±0.79)°,矫治时间平均为20个月,矫治后面型良好,咬合关系正常,头影测量分析UI-NA角度平均减少(10±2.04)°,UI-NA距离平均减少(3±0.78)mm,UI-SN角度平均减少(9.5±3.01)°,患者满意度100%。经t检验:SNA(°)、SNB(°)、ANB(°)、MP-SN、UL6-b(°)、UR6-b(°)治疗前后值无明显差异(P>0.05),UI-NA(°)、UI-NA、UI-SN(°)、U6-a治疗前后值差异明显(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支抗+改良腭弓推上颌磨牙远移是一种有效的矫治方法,不完全依赖于患者的依从性,磨牙整体远移,减少正常牙列中牙齿的拔除,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支抗 改良腭弓 安氏类错牙合 推上颌磨牙远移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对患者咬合功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志伟 谢旺祥 徐济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44-146,共3页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及对患者咬合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桐城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诊疗结束的8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种植...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及对患者咬合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桐城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诊疗结束的8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持续治疗2年。治疗前后对头颅进行X线定位拍摄,根据图像上的标志点计算计算所需的角度、线距,包括颌面部变化指标(SNA角、SNB角、GO-GN-SN角、OP-SN角)、上颌牙齿变化指标(U1-SN角、U1-NA距、U1-Apg距、U1-FP角、U6-Ptm距)、软组织指标(Eline-LL角、Eline-UL角、A角)。另外,比较治疗前后咬合功能指标[[牙合]力总值(TOF)、力中心点位置(COF)、力不对称指数(AOF)及力中心点最大位移(MMCO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SNA值较治疗前显著减小,SNB、GO-GN-SN、OP-SN值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1-SN、U1-NA、U1-Apg值较治疗前显著减小,U1-FP值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U6-Ptm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角较治疗前显著增大,E line-LL、E line-UL值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OF值较治疗前显著增大,AOF、COF、MMCOF值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矫治效果,同时能促进患者的咬合关系协调性及稳定性,改善咬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牙合]畸形 种植支抗 矫治效果 咬合功能
下载PDF
功能矫治对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鑫琪 岑啸 刘钧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评估使用功能矫治对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纳入所有使用功能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 目的评估使用功能矫治对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纳入所有使用功能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进行矫治并评估髁突位置变化的临床对照研究。2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6篇,共6项研究(5项高质量研究,1项微低质量研究)。与治疗前相比,Herbst矫治器治疗后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而使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关节后间隙平均增加0.31 mm(P<0.000 01)且关节前间隙平均减少0.32 mm(P<0.000 01)。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可以使髁突位置前移,改善Ⅱ类磨牙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治器 安氏类错 髁突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勇 罗颂椒 +5 位作者 赵志河 袁晓 郑翼 刘颖 米晓晖 倪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样 本(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各10例)治疗前后的24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在 不同的垂直骨面型中远中... 目的 探讨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样 本(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各10例)治疗前后的24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在 不同的垂直骨面型中远中移动的距离不同,低角组移动最小,高角组移动最大;上颌磨牙在3组中均被压低,但差 别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样本第一双尖牙向近中移动量和前牙覆盖增加量不同,低角组最多,高角组最少。结论 摆 形矫治器可有效远中移动磨牙,在不同的垂直骨面型磨牙均被压低,为摆形矫治器用于矫治AngleⅡ类高角患者提 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形矫治器 磨牙远中移动 垂直骨面型 安氏类错He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前牙内收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琦 陈宇 史克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比较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辅助两步法滑动关闭间隙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前牙内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根据所用支抗类型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00,微种植体支抗)和治疗组(... 目的:比较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辅助两步法滑动关闭间隙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前牙内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根据所用支抗类型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00,微种植体支抗)和治疗组(n=100,横腭杆支抗),并采用两步法滑动关闭间隙,在X线头影测量片中对上颌切牙切缘和第一磨牙的前后位移进行评估。结果:相比于横腭杆支抗(Transpalatal arch,TPA)组,微种植体支抗两步法滑动关闭间隙对上颌前牙的整体内收量和压低量分别增加了4.42 mm和1.5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中至重度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种植体支抗相比于传统支抗在内收上颌前牙的过程中其内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横腭杆 支抗 安式类错牙合畸形 上颌前牙内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