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胚尿囊膜模型血管生成定量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丽华 王凯峰 +1 位作者 周轶平 李玛琳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 :确定鸡胚尿囊膜模型血管生成指标 .方法 :3 0只发育良好的 1 0日龄鸡胚分为 3组 (每组 1 0只 ) :rbFGF,kringle 5和NS组 .分别吸取rbFGF ,kringle5 ,NS液 1 0 μL于甲基纤维素膜上 ,加于鸡胚CAM上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鸡胚CA... 目的 :确定鸡胚尿囊膜模型血管生成指标 .方法 :3 0只发育良好的 1 0日龄鸡胚分为 3组 (每组 1 0只 ) :rbFGF,kringle 5和NS组 .分别吸取rbFGF ,kringle5 ,NS液 1 0 μL于甲基纤维素膜上 ,加于鸡胚CAM上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鸡胚CAM血管生成的血管数目 (VN)、血管平均管径 (VD)、血管面积 (VA)、血管面积 /鸡胚CAM面积之比值 (VA/CAM)四项指标进行定量 .结果 :Kringle 5组的VN ,VA ,VA/CAM值显著低于生理盐水 (NS)对照组 (P <0 0 5 ) .rbFGF组的VN ,VA ,VA/CAM值显著高于NS对照组 (P <0 0 5 ) ,各组间VD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血管定量指标VN和VA ,VA/CAM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67,0 973 (P <0 0 1 ) ;回归系数分别为0 947,0 93 5 (P <0 0 1 ) .结论 :与常规定量指标VA相比 ,VA/CAM值更为客观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尿囊膜 血管生成模型 血管生成指标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注射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下肢动脉血流、血液流变学及血管新生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景 于洋 +4 位作者 张海丽 回雪颖 滕林 郭伟光 孙申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8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足三里穴位注射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DPVD)患者血管新生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DPVD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 目的研究足三里穴位注射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DPVD)患者血管新生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DPVD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银杏叶提取物,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下肢动脉血流指标[波动指数(PI)、踝肱指数(ABI)、平均血流速度(Vmean)、阻力指数(RI)],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高切全血黏度(H-WBV)、中切全血黏度(M-WBV)、低全血切黏度(L-WBV)],血管新生指标[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ABI、Vmean较治疗前升高,PI、R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ABI较治疗前升高,R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Vmean、P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ABI、Vmean高于对照组,PI、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PV、H-WBV、M-WBV、L-WBV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EPCs、bFGF、VEGF、PD-ECGF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银杏叶提取物可改善DPVD患者下肢血流动力学,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优化微循环,促进血管新生,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穴位注射 银杏叶提取物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血管新生指标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恩度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恶性分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宏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0期2842-2845,共4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恩度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恶性分子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恩度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恶性分子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后常规紫杉醇+恩度化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手术后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恩度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NSCLC相关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NSCLC相关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中TK1、CYFRA21-1、Pro-GRP、CEA、CA125、SCC-Ag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血清中EGFR、COX-2、VEGF、HIF-1α、MMP-2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局部晚期NSCLC患者术后接受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恩度化疗,可有效降低血清恶性分子含量、优化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疗 化疗 肿瘤标志物 血管新生指标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参数与早期宫颈癌预后关系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畅 罗娅红 +2 位作者 于韬 高岿然 史铁梅 《肿瘤影像学》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评价早期宫颈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参数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预测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手术治疗为初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50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评价早期宫颈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参数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预测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手术治疗为初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50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详细记录临床分期、临床病理参数、术后治疗。结果:对比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病灶血流灌注与宫颈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发现宫颈癌病灶血流灌注与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间质侵袭深度〉10 mm有关(P<0.05)。宫颈癌患者的血管形成指数(VI)与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有关(P<0.05)。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血流信号丰富者及血流不丰富但VI>3.97者术后接受辅助治疗的比值比(OR)为12.5,95%CI:2.92~53.48。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VI与病灶血流灌注丰富可作为预测早期宫颈癌术后是否应用辅助治疗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血管生成 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形成指数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阻力指数与宫颈癌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曾云 苏建芬 +1 位作者 王菊芳 唐远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TV-CDFI)的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与肿瘤血管生成评价的金标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al density,MVD)与宫颈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评... 目的:初步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TV-CDFI)的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与肿瘤血管生成评价的金标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al density,MVD)与宫颈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评价宫颈癌的血管生成状态,探讨TV-CDFI在宫颈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病例,分为宫颈鳞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宫颈鳞癌组均由病理学确诊,按肿瘤临床分期在Ⅰ、Ⅱ期各选15例。患者术前行TV-CDFI检查,检测宫颈鳞癌患者肿瘤内的血流情况,测其RI值,对照组检测子宫动脉RI值。取患者切除的宫颈标本制作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宫颈鳞癌组和对照组宫颈组织中MVD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宫颈鳞癌组比较,宫颈癌组TV-CDFI检测的RI值明显降低,而CD34标记的平均MVD水平显著升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MVD与RI成负相关(rs=-0.56,P<0.05);RI值改变与子宫颈鳞癌临床分期Ⅰ、Ⅱ期有关(P<0.05),MVD值变化与临床分期Ⅰ、Ⅱ期无关。结论:RI、MVD可从不同角度很好地反映宫颈鳞癌的血管生成情况,二者呈负相关,用RI检测宫颈鳞癌的血管生成较MVD检测的敏感度更高且具有无创、可重复、术前获得的优点,在临床上可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血管生成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阻力指数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早期不明位置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胡凤仪 朱雅芸 +3 位作者 吴杏仪 李惠甄 区薛宜 黄伟俊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早期不明位置妊娠(PU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PUL患者,随访至孕12周,根据手术结果或妊娠结局分组,将宫内早孕26例作为宫内组,将异位妊娠22例... 目的: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早期不明位置妊娠(PU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PUL患者,随访至孕12周,根据手术结果或妊娠结局分组,将宫内早孕26例作为宫内组,将异位妊娠22例作为宫外组,将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至阴性且无法确定妊娠位置者12例作为流产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对比三组声像图回声类型、血流分级、黄体血流参数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PUL的诊断价值。结果:宫内组黄体厚壁双环型占比较宫外组高(42.31%vs9.09%,P<0.05);宫内组黄体血流分级Ⅲ级率较流产组更高(57.69%vs16.67%,P<0.05);宫外组及流产组RI水平较宫内组更高(P<0.05);流产组RI水平较宫外组更高(P<0.05);宫外组VI、VFI水平较宫内组更低(P<0.05);流产组FI、VFI水平较宫内组更低(P<0.05);RI预测非宫内妊娠结局的AUC为0.841(P<0.05);VI预测的AUC为0.682(P<0.05);FI预测的AUC为0.665(P<0.05);VFI预测的AUC为0.674(P<0.05),RI联合VI预测非宫内妊娠结局的AUC为0.917(P<0.05);RI联合FI预测的AUC为0.870(P>0.05);RI联合VFI预测的AUC为0.912(P>0.05);三组黄体低回声型、混合回声型、薄壁囊肿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流分级Ⅰ级、Ⅱ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参数对PUL中非宫内妊娠结局的诊断价值不高,VI联合RI预测非宫内妊娠结局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不明位置妊娠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血管形成指数 血流指数
下载PDF
奥拉帕利联合含铂类化疗方案维持治疗铂敏感晚期卵巢癌的效果
7
作者 杨桂春 刘艳庚 张佳楠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分析奥拉帕利联合含铂类化疗方案维持治疗铂敏感晚期卵巢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04月-2023年04月间50例铂敏感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TP化疗)和观察组[TP(紫杉醇+顺铂)+奥拉帕利)],各25例... 目的 分析奥拉帕利联合含铂类化疗方案维持治疗铂敏感晚期卵巢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04月-2023年04月间50例铂敏感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TP化疗)和观察组[TP(紫杉醇+顺铂)+奥拉帕利)],各2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人附睾蛋白4(Serum 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转铁蛋白(Transferrin, SF)、糖类抗原CA(CA125)、CA199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s, SD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淋巴细胞瘤-2(B lymphoblastoma-2,Bcl-2)、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oluble apoptosis factor, sFas)、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cl-2 binds to anti-apoptotic gene-1,Bag-1)低于对照组,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Bax)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P+奥拉帕利与单纯TP化疗方案相比,在治疗铂敏感晚期卵巢癌中的疗效更加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血管形成,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帕利 顺铂 铂敏感 晚期卵巢癌 不良反应 血管形成 肿瘤指标 总有效率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重组人β防御素-2、血管新生相关基因对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及与肺发育标志物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惠晓君 齐玉敏 +2 位作者 王品 陈克云 王岩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重组人β防御素-2(hBD2)、血管新生相关基因(ARGs)对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及与肺发育标志物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改善疾病预后。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1月BPD患儿56例... 目的探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重组人β防御素-2(hBD2)、血管新生相关基因(ARGs)对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及与肺发育标志物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改善疾病预后。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1月BPD患儿56例作为观察组,另根据年龄、性别按照1∶1匹配原则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小儿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BD2、ARGs[凝血酶敏感蛋白-1(THBS-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不同血清hBD2、ARGs水平患儿血管生成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水平、肺发育标志物[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KL-6)、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水平,分析血清hBD2、THBS-1、TGF-β1与VEGF、Ang-1、KL-6、CC16的关系,并评价血清hBD2、ARGs对BPD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hBD2低于对照组,THBS-1、TGF-β1高于对照组(t=6.888、9.505、9.065,P<0.05);血清hBD2低水平患儿VEGF、Ang-1、CC16低于高水平患儿,KL-6高于高水平患儿(t=6.596、4.389、4.635、4.248,P<0.05);血清THBS-1、TGF-β低水平患儿VEGF、Ang-1、CC16高于高水平患儿,KL-6低于高水平患儿(THBS-1:t=5.671、3.683、4.193、3.296,P<0.05;TGF-β:t=6.200、3.721、3.970、3.808,P<0.05);血清hBD2与VEGF、Ang-1、CC16呈正相关,与KL-6呈负相关,THBS-1、TGF-β1分别与VEGF、Ang-1、CC16呈负相关,与KL-6呈正相关(P<0.05);血清hBD2、THBS-1、TGF-β1单独诊断BPD的AUC依次为0.788、0.857、0.805,联合诊断BPD的AUC为0.931,敏感度为94.64%,特异度为87.50%。结论 hBD2、ARGs参与BPD患儿血管生成过程,与肺发育标志物具有一定相关性,监测hBD2、ARGs基因可对BPD患儿血管生成、肺发育程度提供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重组人β防御素-2 血管新生相关基因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肺发育标志物 凝血酶敏感蛋白-1 血管生成指标
原文传递
影像学在建立乳腺增生病辨证量化指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晓菲 宋爱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在重度乳腺增生及癌前病变阶段中医辨证分型与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高频钼钯BI-RADS分级的相关性;分析影像学在中医辨证及癌前病变筛选中的应用,建立健全对乳腺增生病尤其重度乳腺增生及癌前病变阶段中医微观辨证...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在重度乳腺增生及癌前病变阶段中医辨证分型与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高频钼钯BI-RADS分级的相关性;分析影像学在中医辨证及癌前病变筛选中的应用,建立健全对乳腺增生病尤其重度乳腺增生及癌前病变阶段中医微观辨证指标。方法针对局限性腺体增厚、临床手检不能检出的亚临床病灶的高危人群301例进行辨证分型,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BI-RADS分级、病理组织学分级等微观指标能否客观反映出乳腺癌癌前病变阶段中医辨证特点和病机演变规律。结果病理进展到乳腺癌癌前病变阶段,中医证候分布集中于痰瘀互结(偏肝郁气滞、偏冲任失调)型,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型比较:CDFI示Vmax、RI增高,BI-RADS分级Ⅲ、Ⅳ级比例增高。结论 BI-RADS分级及血流动力学指标Vmax、RI改变符合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病机由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日久痰瘀互结的演变进程,可反映乳腺病变的恶性倾向,可作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的微观指标和中医治疗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辨证量化指标 痰瘀互结 血管生成 血流动力学 BI-RADS分级
下载PDF
瑞戈非尼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瑜珩 余利坚 +2 位作者 潘广彪 罗乔 白兰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1175-1180,共6页
目的探究瑞戈非尼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及对血管新生指标、肿瘤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第1天... 目的探究瑞戈非尼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及对血管新生指标、肿瘤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第1~14天,口服卡培他滨片1000 mg/m^(2),2次/d;21 d为1个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瑞戈非尼片,160 mg/次,1次/d,用药21 d停用7 d,28 d为1个周期。病情进展或无法耐受停止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大肠特异性抗原-2(CCSA-2)、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水平,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77.50%)较对照组(55.00%)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CA19-9、CCSA-2、CEA、TGF-β、VEGF、PD-1和PD-L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3个周期后,治疗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戈非尼联合XELOX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血管新生,改善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从而使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戈非尼片 注射用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片 结直肠癌 血管新生指标 XELOX方案 肿瘤免疫逃逸
原文传递
中药内外治结合对放射性骨髓炎的疗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轶 王忠献 +1 位作者 彭植锋 卢惠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治结合疗法对慢性放射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120例慢性放射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中药组(采用中药内外治结合疗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于治疗4...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治结合疗法对慢性放射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120例慢性放射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中药组(采用中药内外治结合疗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于治疗4个疗程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检测血清中血管生成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IL-6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个疗程时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中药组疼痛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4个疗程时,中药组患者完全治愈及显效人数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血清TGF-β1、VEGF及IL-4水平升高,而TNF-α及IL-6水平降低(P<0.05)。结论:中药内外治结合疗法对慢性放射性骨髓炎的疗效优于高压氧治疗,其治疗机制可能与TGF-β1、VEGF及IL-4水平升高,而TNF-α及IL-6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内外治疗法 放射性骨髓炎 慢性 疼痛评分 血管生成指标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乳腺肿瘤血管生成功能性变化特征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颖嘉 杨莉 +1 位作者 夏琼 文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57-1560,156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不同肿瘤、同种肿瘤不同灌注区域血流灌注特征以及血管生成表型的差异。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分析技术检测30例乳腺恶性肿瘤、30例乳腺纤维腺瘤瘤灶边缘及中心部区域灌注参数及平均灌注参数峰值强...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不同肿瘤、同种肿瘤不同灌注区域血流灌注特征以及血管生成表型的差异。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分析技术检测30例乳腺恶性肿瘤、30例乳腺纤维腺瘤瘤灶边缘及中心部区域灌注参数及平均灌注参数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廓清时间(WOT),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Flk-1/KDR在两组肿瘤中的表达。结果恶性组TIC形态多数(87.88%,29/33)呈速升缓降型,良性组多数(80.00%,12/15)呈缓升速降型。恶性组平均AUC、WOT大于良性组(P<0.05),平均PI、TTP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病灶边缘的PI、AUC、WOT、TTP与中心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组病灶边缘的各灌注参数与中心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尤其富集于癌巢边缘。VEGF及Flk-1/KDR在恶性组血管内皮细胞尤其癌巢边缘呈强阳性表达,在良性组血管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TIC形态、各平均灌注参数及区域灌注参数的差异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针对VEGF或Flk-1/KDR为靶点进行乳腺癌特异性分子显像可能为乳腺癌的准确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生成 灌注参数 CD34 VEGF Flk-1/KDR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恶性程度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樊小虎 张慧敏 李佳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12期1980-198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恶性程度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参数的关系。方法 73例甲状腺癌与85例甲状腺腺瘤患者,术前运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形成指数(VI),分析VI值与肿瘤良恶性、恶性肿瘤病理分型、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恶性程度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参数的关系。方法 73例甲状腺癌与85例甲状腺腺瘤患者,术前运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形成指数(VI),分析VI值与肿瘤良恶性、恶性肿瘤病理分型、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的VI值明显大于甲状腺腺瘤(P <0. 05)。不同病理分型、不同肿瘤直径的V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TNMⅢ~Ⅳ期的VI值明显大于Ⅰ~Ⅱ期(P <0. 05);有淋巴结转移的VI值明显大于无淋巴结转移(P <0. 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VI值能一定程度地反映甲状腺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形成指数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黎峻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定期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3个月CTC、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指标水平变化,术后2年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与入院时比,术前对照组患者CTC、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较术前和入院时均显著降低,而入院时至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CTC、血清CYFRA21-1、CA125、CEA及TGF-β1、VEGF、MMP-9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术前、术后3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可进一步可降低CTC水平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遏制肿瘤血管新生活性,提高患者生存率,预防远处转移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食管癌 新辅助化疗 食管癌根治术 循环肿瘤细胞 肿瘤标志物 血管新生指标
下载PDF
Effect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endostar chemotherapy on serum malignant molecul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被引量:1
15
作者 Hong-Wei Zh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20期109-113,共5页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 endostar chemotherapy on serum malignant molecul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 endostar chemotherapy on serum malignant molecul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SCLC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between February 2015 and January 2017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9) and research group (n=59) by random number tabl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paclitaxel + endostar chemotherapy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research group underwen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endostar chemotherapy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differences in serum levels of NSCLC-related tumor markers and angiogenesis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in serum levels of NSCLC-related tumor markers and angiogenesis index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serum TK1, CYFRA21-1, Pro-GRP, CEA, CA125 and SCC-Ag levels of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serum EGFR, COX-2, VEGF, HIF-1 and MMP-2 levels of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Postoperative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 endostar chemo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erum malignant molecule levels and optimize the illness in patients with local advanced N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HEMOTHERAPY Tumor marker angiogenesis index
下载PDF
外周血炎性指标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婷 刘容锐 +1 位作者 赵传华 徐建明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3年第6期371-378,共8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性指标对于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3日至2019年1月3日参加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国内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RESCUE研究)的189例患者临...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性指标对于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3日至2019年1月3日参加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国内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RESCUE研究)的18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69例,女20例;<60岁者145例,≥60岁者44例.计算治疗前外周血炎性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预后营养指数(PNI)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使用X-tile软件分别计算其最佳截断值,分析不同NLR、PLR、PNI和SII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NLR、PLR、PNI和SI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5、147.3、48.0和819.0.分别以其最佳截断值为界,将189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高NLR组(NLR≥2.25)110例,低NLR组(NLR<2.25)79例;高PLR组(PLR≥147.3)71例,低PLR组(PLR<147.3)118例;高PNI组(PNI≥48.0)113例,低PNI组(PNI<48.0)76例;高SII组(SII≥819.0)19例,低SII组(SII<819.0)170例.低NLR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高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5.4%和20.9%,P=0.026);低PLR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高P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3.9%和66.2%,P=0.005);高PNI组患者的DCR高于低P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4.1%和67.1%,P=0.006).低PLR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明显长于高PLR组(分别为5.6和3.7个月,P=0.043),高PNI组患者的中位PFS明显长于低PNI组(分别为5.6和3.7个月,P=0.020);低NLR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明显长于高NLR组(分别为27.1和16.6个月,P=0.002),低PLR组患者的中位OS明显长于高PLR组(分别为24.3和17.4个月,P=0.011),高PNI组患者的中位OS明显长于低PNI组(分别为24.3和15.6个月,P=0.013),低SII组患者的中位OS明显长于高SII组(分别为22.6和13.5个月,P=0.0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免疫治疗 血管生成抑制剂 疗效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营养指数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原文传递
1-Methoxycarbony-β-carboline from Picrasma quassioides exerts anti-angiogenic properties in HUVECs in vitro and zebrafish embryos in vivo 被引量:2
17
作者 LIN Qing-Hua QU Wei +2 位作者 XU Jian FENG Feng HE Ming-Fa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8期599-609,共11页
Angiogenesis is a crucial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including cancer,psoriasi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Recently,several alkaloids from Picrasma quassioides had been screened for angiogenic a... Angiogenesis is a crucial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including cancer,psoriasi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Recently,several alkaloids from Picrasma quassioides had been screened for angiogenic activity in the zebrafish model,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methoxycarbony-β-carboline(MCC)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blood vessel formation.In this study,we further confirmed that MCC can inhibit,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the viability,migration,invasion,and tube formation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in vitro,as well as the regenerative vascular outgrowth of zebrafish caudal fin in vivo.In the zebrafish xenograft assay,MCC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umor masses and the metastatic transplanted DU145 tumor cells.The proteome profile array of the MCC-treated HUVECs showed that MCC could down-regulate several angiogenesis-related self-secreted proteins,including ANG,EGF,b FGF,GRO,IGF-1,PLG and MMP-1.In addition,the expression of two key membrane receptor proteins in angiogenesis,TIE-2 and u PAR,were also down-regulated after MCC treatment.Taken together,these results shed light on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of MCC as a potent natural angiogenesis inhibitor via multiple molecular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ethoxycarbony-β-carboline angiogenesis INHIBITOR HUVEC ZEBRAFISH ANTI-ANGIOGENIC index
原文传递
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国静 于有德 石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6-94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消痰散结方对实验性裸鼠人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种植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和联合组(n=10),中药组予消痰散结方0.2 mL灌胃,联合组同时予5-FU溶液0.2 mL腹腔注射.第11周结束实验,动... 目的:探讨中药消痰散结方对实验性裸鼠人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种植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和联合组(n=10),中药组予消痰散结方0.2 mL灌胃,联合组同时予5-FU溶液0.2 mL腹腔注射.第11周结束实验,动物行超声探查,利用TOMTEC imaging system对超声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计算肿瘤组织的三维超声血管容积指数(Ⅵ),处死动物,取瘤组织,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CD34,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空白对照组(2.14±0.43 g)相比,中药组(1.12±0.38 g,P<0.05)和联合组(0.77±0.26 g)瘤质量明显减低(P<0.05);联合组比中药组瘤质量明显减低(P<0.05).中药组和联合组的血流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中药组和联合组Ⅵ和MV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Ⅵ:18.87%±3.74%,14.97%±3.61% vs 31.00%±4.06%,P<0.05;MVD:27.3±8.8,25.8±8.6 vs 49.3±15.3,P<0.05).结论:消痰散结方可以明显抑制裸鼠人胃癌原位种植瘤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痰散结方 胃癌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血管容积指数 三维超声
下载PDF
THE MIB-1 PROLIFERATION INDEX AND MICROVESSEL COUNT IN EARLY GASTRIC CANCER:ASSOCIATION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19
作者 车向明 《Academic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01年第1期59-63,共5页
Objective Tumors with accelerated growth or high malignancy are thought to undergo active angio- genesis. Whereas by far, there is few study concerning the combination of MIB-1 proliferation index (MIB-1 PI) and tumor... Objective Tumors with accelerated growth or high malignancy are thought to undergo active angio- genesis. Whereas by far, there is few study concerning the combination of MIB-1 proliferation index (MIB-1 PI) and tumor angiogenesis in carcinomas to show their significance in relate to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valuated the significance or MIB-1 PI and angiogenesis in early stage of gastric cancer. Our focus was es- pecially on the combination of MIB-1 PI and angiogenesis in relate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Method Specimens from 95 patients with early gastric cancer were studied by means or immunohistochemistry using monoclonal MIB-1 and factor Ⅷ related antigen antibodies. Results The mean MIB-1 PI and microvessel count were 22.9% and 34.7, respectively. The MIB-1 PI did not correlate with microvessel count. Both correlated with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lymphatic vessel inva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Multivarl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combined high MIB-1 PI/hy- pervascularity, as well as lymphatic vessel invasion and tumor size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that impact 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Conclusion A combination of the high MIB-1 PI/hypervascularity is a factor that related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early gastr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B-1 proliferation index angiogenesis lymph node metastasis early gastric cancer
下载PDF
血管生成抑制剂NM-3抑制胃癌生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麻继锋 朱祖明 +1 位作者 朱金水 吴霞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NM-3对胃癌生长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胃癌生长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种植模型。将4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4组,种植后第2 d开始分别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2 ml/kg,对照组)、NM-3(剂量分别为10 mg...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NM-3对胃癌生长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胃癌生长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种植模型。将4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4组,种植后第2 d开始分别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2 ml/kg,对照组)、NM-3(剂量分别为10 mg/kg、20 mg/kg、40 mg/kg,治疗组),每周2次,共6周。第7周处死动物,测量皮下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取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微血管密度(MVD)、胃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NM-3剂量为10 mg/kg、20 mg/kg、40 mg/kg的皮下肿瘤体积分别为(915.46±39.66)mm3(、871.26±38.84)mm3(、812.27±32.59)mm3,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1 609.55±41.32)mm3(P<0.05),抑瘤率为43.20%、45.87%、49.53%;和生理盐水组比较,NM-3治疗后肿瘤的微血管密度明显减少,胃癌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均<0.05),且与治疗剂量有关。结论:NM-3可通过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体内人胃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生成抑制剂 NM-3 细胞凋亡指数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