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不同治疗方式对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芳 李中振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目的比较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栓塞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影响,探讨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aSAH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开颅夹闭组(164例)与血管内栓塞组(10... 目的比较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栓塞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影响,探讨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aSAH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开颅夹闭组(164例)与血管内栓塞组(102例)。并将术后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37例作为分流组,其他作为非分流组,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颅夹闭组和血管内栓塞组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分流组与非分流组在年龄、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伴脑室内出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发生急性脑积水及动脉瘤部位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5岁、Hunt-HessⅣ-Ⅴ级、FisherⅢ-Ⅳ级、伴脑室内出血是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aSAH病人采取开颅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情况并无差异;高龄、较差的起始神经系统状态及伴有脑室内出血的aSAH病人更易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应引起临床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性 颅骨切开术 栓塞 治疗性 夹闭 治疗性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郑丽娜 刘丽萍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4期290-293,297,共5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治疗aSAH的外科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颅夹闭术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目前根据动脉瘤...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治疗aSAH的外科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颅夹闭术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目前根据动脉瘤瘤体形状、直径、位置及瘤颈大小等因素选择具体术式,但临床具体选择尚有争议。本综述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目前关于aSAH不同治疗方式及其疗效进行综合性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治疗 血管内栓塞术 外科夹闭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姜世豪 李映婷 +5 位作者 买买提力·艾沙 麦麦提亚生·麦麦提吐尔逊 艾孜买提江·吐尔逊 苏日青 卡合尔曼·卡德尔 成晓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33例小儿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6~17岁,平均(13.7±15.1)岁。33例共35枚动脉瘤,其中前循环26枚,后循环9枚;26例呈急性发病...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33例小儿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6~17岁,平均(13.7±15.1)岁。33例共35枚动脉瘤,其中前循环26枚,后循环9枚;26例呈急性发病,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脑内血肿8例、血肿破入脑室3例、脑积水1例。12例采取动脉瘤夹闭术,术后6个月mRS评分0~1分10例,2分1例,3分1例。7例选择血管内治疗,术后6个月mRS评分0~1分。3例巨大、夹层动脉瘤行颅外-颅内动脉分流术,术后6个月mRS评分0、1、2分各1例。10例选择保守治疗,6个月随访期内未新发卒中事件。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周后死亡。结论儿童颅内动脉瘤以男性多见,后循环动脉瘤占比高,临床症状多样;治疗上,建议首选动脉瘤夹闭术,对后循环动脉瘤及巨大、夹层动脉瘤,则可以选择血管内治疗或颅外-颅内动脉分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小儿 动脉瘤夹闭术 血管内治疗 临床特征 疗效
下载PDF
CSF S100B in patients treated by endovascular coiling or surgical clipping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its correlation to cerebral vasospasm 被引量:1
4
作者 Ruiyan Li Jianlong Li +9 位作者 Qingbin Li Qinghua Yuan Minghui Chen Yan Feng Yongli Li Xiaoyan Lu Zhongfei Hao Mingli Liu Jinquan Cai Chuanlu Jiang 《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 CSCD 2017年第4期192-197,共6页
Background: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 is an acute neurosurgical emergency with a significant fatality rate. In addition to acute brain injury, a considerable part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SAH develo... Background: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 is an acute neurosurgical emergency with a significant fatality rate. In addition to acute brain injury, a considerable part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SAH develops secondary brain damage such as cerebral vasospasm (CVS). CVS exacerbates the mortality. Therefore, it is urgently needed to find a biomarker, which could predict secondary brain and lead to operation by physicians more promptly. S100B, produced and released by astrocytes, has proven to be an important biomarker for brain injury.Methods: In this present study, 51 patients with aSAH were included. Five CSF samples from each patient were obtained via lumbar puncture and were detected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A).Results: It indicated that S100B had a higher concentration in CSF of patients treated by surgical clipping after aSAH than that treated with endovascular coiling. In addition, the mean CSF S100B level in patients without CVS was much lower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CVS. And, the expression of S100B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Fisher Grade at the same day after aSAH attacked and decreased as time went on. Moreover, the CSF S100B level of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the mean CSF S100B level can predict the risk of CVS.Conclusion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CSF S100B can be served as a predictor of CVS, which triggers an immediate management by clinicians to prevent secondary exacerb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100B Surgical clipping Endovascular coiling Cerebral vasospasm
原文传递
2012年AHA/ASA《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61
5
作者 范存刚 孙澎 张庆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1-544,共4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是致残、致死率很高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美国中风协会(AmericanAtrokeAssociation.ASA)曾先后两次(1994年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是致残、致死率很高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美国中风协会(AmericanAtrokeAssociation.ASA)曾先后两次(1994年2009年)颁布了aSAH的诊疗指南[1-2]。最近,它们在对2009版指南进行修订和增补的基础上,制定了2012版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网,以适应目前aSAH的诊疗需要,现解读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夹闭术 血管内栓塞 脑血管痉挛 脑积水
原文传递
破裂动脉瘤手术夹闭后脑水肿发生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覃王 何朝晖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822-1826,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水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影响脑水肿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显微外科夹闭手术治疗的199例aSAH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水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影响脑水肿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显微外科夹闭手术治疗的199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脑水肿组(99例)和非脑水肿组(10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脑水肿的发生与入院时血压、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手术时长、是否去骨瓣以及CT血管造影(CTA)脑静脉充盈缺损现象相关(P<0.05);入院时血压病、Fisher分级大于或等于Ⅲ级、手术时间长、去骨瓣和脑静脉充盈缺损现象可能是夹闭术后脑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发生脑水肿患者的早期预后与性别、吸烟史、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及脑静脉充盈缺损现象相关(P<0.05);男性、Fisher分级大于或等于Ⅲ级和脑静脉充盈缺损现象可能是早期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入院时血压较高、Fisher分级大于或等于Ⅲ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去骨瓣和具有脑静脉充盈缺损现象的患者,在动脉瘤夹闭术后更易发生脑水肿;男性、Fisher分级大于或等于Ⅲ级和具有脑静脉充盈缺损现象的脑水肿患者更易发生早期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显微夹闭手术 脑水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显微外科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长清 刘浩 +3 位作者 张德明 石超 刁正文 刘俊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TACE)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9例ASAH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78)及对照组(n=71);对照组行显微外科夹闭治疗,观察组行TACE治...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TACE)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9例ASAH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78)及对照组(n=71);对照组行显微外科夹闭治疗,观察组行TACE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血清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70.51%vs.50.70%,P<0.05)。治疗后,观察组HMGB1、MMP-9、ET-1、VEGF、sVCAM-1、IGF-1、sICM-1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及颅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在ASAH中治疗效果优于显微镜外科夹闭,能有效降低对HMGB1、MMP-9、ET-1、VEGF、sICM-1、sVCAM-1、IGF-1等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内介入栓塞 显微外科夹闭 疗效 血清血管内皮因子 炎性因子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下载PDF
动脉瘤颈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邹亮 王伟 李双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比较动脉瘤颈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动... 目的比较动脉瘤颈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动脉瘤颈夹闭术,观察组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个月SF-36量表评分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颈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均可有效改善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预后,但与动脉瘤颈夹闭术相比,血管内栓塞术可更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动脉瘤颈夹闭术 血管内栓塞术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动脉瘤夹闭术与弹簧圈瘤腔内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娜 李继华 +5 位作者 李壬子 袁彬 马骏驰 高建超 崔永鹏 刘耘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6期41-43,共3页
目的比较动脉瘤夹闭术与弹簧圈瘤腔内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 目的比较动脉瘤夹闭术与弹簧圈瘤腔内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取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弹簧圈瘤腔内栓塞治疗。治疗3个月后,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利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54.55%,高于对照组的3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O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主要有再出血、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夹闭术和弹簧圈瘤腔内栓塞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均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弹簧圈瘤腔内栓塞治疗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栓塞手术 夹闭手术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与显微外科夹闭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峰 肖铮铮 柳泽彬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22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介入与显微外科夹闭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效果,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aSAH患者6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介入组和夹闭组,每组34... 目的:研究血管内介入与显微外科夹闭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效果,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aSAH患者6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介入组和夹闭组,每组34例。介入组接受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夹闭组接受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比较术后3个月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脑积水、再出血、局灶性神经功能降低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早期降颅压治疗不同分组间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动脉瘤位置及手术时机预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和是否接受早期颅内降压治疗是影响aSAH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aSAH近期治疗效果较好,能促进预后,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Hunt-HESS分级和早期颅内降压治疗是影响aSAH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内介入 显微外科 夹闭
原文传递
开颅夹闭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及脑室外引流对患者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保胜 王天路 +5 位作者 李帅 李清泉 王森 张雅旋 陈功 李立新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23期2543-2546,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开颅夹闭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脑室外引流对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高分级aSAH患者62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研究组采用开颅夹闭+脑室外引流术。术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转归。结果研究... 目的分析早期开颅夹闭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脑室外引流对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高分级aSAH患者62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研究组采用开颅夹闭+脑室外引流术。术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转归。结果研究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9.03%(P<0.05)。术后1年,研究组转归良好率为41.94%,稍高于对照组的32.26%(P>0.05);两组脑梗死和脑积水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前和术后1年的评分相仿(P>0.05)。结论采用早期开颅夹闭治疗aSAH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联合实施脑室外引流可明显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夹闭 脑室外引流
原文传递
介入栓塞和开颅夹闭治疗伴有脑内血肿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剑虹 史利根 +2 位作者 徐鹏雷 俞学斌 张建民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评估介入栓塞和开颅夹闭治疗在伴有脑内血肿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2例伴有脑内血肿的aSAH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 目的评估介入栓塞和开颅夹闭治疗在伴有脑内血肿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2例伴有脑内血肿的aSAH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夹闭组(92例)和栓塞组(42例)。分析两组患者基线情况、临床资料及预后信息。结果134例伴有脑内血肿的aSAH患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13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率、收缩压、舒张压、GCS评分、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量表评分(WFNS)、亨特赫斯量表(Hunt-Hess)、改良费舍尔评分(m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脑内血肿位置及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夹闭组患者脑内血肿大于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比例高于夹闭组,且动脉瘤大小大于夹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栓塞组患者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评分(mRS)显著优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肿<30 mL的患者,栓塞组术后6个月mRS优于夹闭组,且预后良好比例高于夹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意识障碍较轻、血肿较小的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疗效可能优于开颅夹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内血肿 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 疗效
下载PDF
血管栓塞介入和颅内夹闭术治疗世界神经外科联盟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爱珠 何珠茹 +2 位作者 曾维培 梁琬苡 许琼冠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2912-2917,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介入和颅内夹闭术在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ery,WFNS)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外科治疗中的临床获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介入和颅内夹闭术在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ery,WFNS)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外科治疗中的临床获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在琼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34例WFNSⅣ~Ⅴ级aSAH患者相关资料,依据接受治疗手段不同,分成栓塞介入组(n=64)与颅内夹闭组(n=70),对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栓塞介入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颅内夹闭组(均P<0.05),脑血管痉挛(cerebral angiospasm,CVS)为4.69%、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94%,均低于颅内夹闭组的15.71%、25.71%(均P<0.05)。术后3个月,栓塞介入组预后良好率为70.31%,高于颅内夹闭组的52.86%(P<0.05),认知障碍发生率为45.31%,低于颅内夹闭组的62.86%(P<0.05)。结论:与颅内夹闭术治疗WFNSⅣ~Ⅴ级aSAH相比,血管栓塞术不仅具有节省手术耗时、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CVS等并发症的优点,而且在改善患者近期预后和减少认知损害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可提高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分级 血管栓塞介入术 颅内夹闭术 回顾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SAH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水肿发生情况及Logistic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桂先正 向仲勋 +1 位作者 罗建利 范小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968-973,共6页
目的采用Logistic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水肿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于2017-01-2022-06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3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行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水肿发生情况分为脑水肿组(n=41)和未并发脑水肿组(n=... 目的采用Logistic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水肿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于2017-01-2022-06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3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行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水肿发生情况分为脑水肿组(n=41)和未并发脑水肿组(n=72)。统计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疗效、动脉瘤情况、实验室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脑水肿组相较于未并发脑水肿组年龄、性别、SBP、DBP、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直径、手术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MMP-9[(387.81±80.21)μg/L比(194.41±51.92)μg/L]、VEGF[(398.26±85.60)ng/L比(185.24±55.28)ng/L]更高(P<0.05),GCS得分[(8.45±2.16)分比(12.74±3.15)分]、GOS评分[(3.06±0.79)分比(2.62±0.78)分]得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长期(>10 a)吸烟史、入院时瞳孔改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GCS得分、长期(>10 a)吸烟史、Fisher分级、是否合并脑积水、是否合并血肿、是否合并严重的脑血管痉挛、术后是否继发出血或梗死、手术时机,MMP-9、VEGF水平为导致术后脑水肿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Hunt-Hess分级、GCS得分、长期(>10 a)吸烟史、Fisher分级、是否合并脑积水、是否合并血肿、是否合并严重的脑血管痉挛、术后是否继发出血或梗死、手术时机、临床疗效、MMP-9、VEGF水平是导致SAH患者术后脑水肿的独立高危因素,临床应对上述指标及病史等进行评估检测,并加以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夹闭术后 脑水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巨涛 刘增强 +3 位作者 亓乾伟 岳新鹏 王鑫超 宋波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行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53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延迟性脑缺血发生情况... 目的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行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53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延迟性脑缺血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脑缺血组15例和正常组(未出现延迟性脑缺血者)38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分析影响延迟性脑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各危险因素对延迟性脑缺血发生的预测价值;根据术后28 d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比较脑缺血组及正常组的预后,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分析术后延迟性脑缺血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脑缺血组患者在Hunt-Hess分级4~5级、患糖尿病、脑血管痉挛、动脉瘤大小>2.5 cm方面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4~5级、患糖尿病、脑血管痉挛是aSAH患者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糖尿病、脑血管痉挛预测延迟性脑缺血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4、0.705、0.679;脑缺血组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86.67%,明显高于正常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延迟性脑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SAH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延迟性脑缺血发生率较高,Hunt-Hess分级4~5级、患糖尿病、脑血管痉挛是aSAH患者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且发生延迟性脑缺血可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夹闭术 延迟性脑缺血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春霞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究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aSAH)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p-a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A组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B组采用常规颅内夹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动脉瘤腔填... 目的:探究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aSAH)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p-a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A组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B组采用常规颅内夹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动脉瘤腔填塞程度、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动脉瘤腔填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p-aSAH患者效果显著,同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保护免疫功能不受损伤,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颅内夹闭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动脉瘤夹闭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17
作者 曹晓磊 顾倩 邵晶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636-2640,共5页
目的比较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aSAH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夹闭组和栓... 目的比较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aSAH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夹闭组和栓塞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相关生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以及随访1年的预后情况。结果栓塞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8.44±5.31)mL、(149.74±10.94)min、(16.33±4.05)d,明显少(短)于夹闭组的(247.16±5.02)mL、(163.48±14.32)min、(18.20±4.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VEGF、HMGB1、sICM-1、sVCAM-1水平均低于术前,且栓塞组患者术后1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120.54±13.06)pg/mL、(75.94±7.66)μg/L、(452.85±27.82)ng/mL、(49.18±4.97)ng/mL,明显低于夹闭组的(142.21±13.24)pg/mL、(89.46±7.18)μg/L、(582.15±34.11)ng/mL、(56.74±5.6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栓塞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9.08±2.79)分,明显高于夹闭组的(27.55±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栓塞组患者的GOS评分为(3.65±0.62)分,明显高于夹闭组的(3.26±0.83)分,改良Rankin评分为(2.09±0.49)分,明显低于夹闭组的(2.31±0.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夹闭组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内弹簧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夹闭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 出血量 住院时间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峰 姚声涛 +3 位作者 王小强 余国清 高扬 王晓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开颅夹闭术治疗的11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114例中,36例(31.5%)发生肺炎。...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开颅夹闭术治疗的11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114例中,36例(31.5%)发生肺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Hunt-Hess分级4~5级、术中出血量大、术后当天血红蛋白水平低是术后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为325ml、术后当天血红蛋白水平为106g/L是术后肺炎的最佳判别界值。结论对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病情重、术中出血量大的病人,术后发生肺炎风险明显增加,临床应注意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术后肺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立刚 李瑞英 +4 位作者 韩清亮 官志豪 王明博 杨伟现 刘建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对于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于过去三年接诊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分析,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对所选高... 目的对于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于过去三年接诊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分析,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对所选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其中50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进行治疗,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50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恢复良好与中度残疾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残疾以及植物生存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于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其提供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优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应用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治疗效果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和颅内夹闭术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
作者 王立国 白清松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8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夹闭术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HA)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3月—2023年4月收治的86例高分级SH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颅内夹闭术,观察...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夹闭术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HA)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3月—2023年4月收治的86例高分级SH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颅内夹闭术,观察组实施介入栓塞术,两组均持续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应激指标、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69.77%高于对照组的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应用于高分级SHA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手术应激,缩短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夹闭术 介入栓塞术 并发症 手术应激 手术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