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掌草根茎三萜皂苷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林涛 黄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对鹅掌草根茎的三萜皂苷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甲醇提取物中的三萜皂苷;利用各种波谱技术并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鹅掌草根茎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O-β-D-吡喃葡萄糖... 目的:对鹅掌草根茎的三萜皂苷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甲醇提取物中的三萜皂苷;利用各种波谱技术并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鹅掌草根茎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2)、-3-O—α—D-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3)、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4)、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木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银莲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草 三萜皂苷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in Anemone flaccida rhizomes reveals ancillary pathway for triterpene saponins biosynthesis and differential responsiveness to phytohormones 被引量:7
2
作者 MO Guo-Yan HUANG Fang +6 位作者 FANG Yin HAN Lin-Tao Kayla K.Pennerman BU Li-Jing DU Xiao-Wei Joan W.Bennett YIN Guo-Hua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 is a perennial medicinal herb that contains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saponins as the major bioactive constituents. In China, the rhizomes are used as treatments for a variety of ailments i... 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 is a perennial medicinal herb that contains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saponins as the major bioactive constituents. In China, the rhizomes are used as treatments for a variety of ailments including arthritis. However, yields of the saponins are low,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plant's genetic background or phytohormonal responsiveness. Using one-quarter of the 454 pyrosequenc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Roche GS FLX Titanium platform, we performed a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to identify 157 genes putatively encoding 26 enzymes involved in the synthesis of the bioactive compounds.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re are two biosynthetic pathways of triterpene saponins in A. flaccida. One pathway depends on β-amyrin synthase and is similar to that found in other plants. The second, subsidiary("backburner") pathway is catalyzed by camelliol C synthase and yields β-amyrin as minor byproduct. Both pathways used cytochrome P450-dependent monooxygenases(CYPs) and family 1 uridine diphosphate glycosyltransferases(UGTs) to modify the triterpenoid backbone. The expression of CYPs and UGTs were quite different in roots treated with the phytohormones methyl jasmonate, salicylic acid and indole-3-acetic acid.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large-scale transcriptional dataset for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s of triterpene saponins and their phytohormonal responsiveness in the genus Anem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mone flaccida fr.schmidt TRITERPENOID SAPONINS Biosynthetic pathways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Phytohormonal RESPONSIVENESS
原文传递
林荫银莲花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忠池 耿明建 +5 位作者 杨特武 刘伟 王俊 辛龙 刘保财 朱端卫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研究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组织培养技术,为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一珍稀中药资源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途径。方法筛选适合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并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林荫银莲花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结果在MS培养基... 目的研究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组织培养技术,为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一珍稀中药资源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途径。方法筛选适合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并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林荫银莲花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结果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 6-BA和1.0 mg/L NAA,在温度17℃条件下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和芽的分化;生长健壮的芽为最佳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5.7%,且易分化形成不定芽和拟球茎;在1/2 MS+0.2 mg/L NAA培养基上,5℃条件下培养,再生拟球茎和不定芽生根良好。结论本研究为林荫银莲花种苗繁殖提供了有效途径,为其人工扩大栽培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银莲花 组织培养 拟球茎
原文传递
蜈蚣三七有效成分W_3单次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6
4
作者 邴飞虹 易艳东 张国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研究氚标记的蜈蚣三七有效成分W3(^3H-W3)单次ig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用氚标记职,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放射性浓度,3P87软件判断房室模型并计算各种参数,并检测^3H-W3在小鼠体内各器... 目的:研究氚标记的蜈蚣三七有效成分W3(^3H-W3)单次ig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用氚标记职,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放射性浓度,3P87软件判断房室模型并计算各种参数,并检测^3H-W3在小鼠体内各器官中的分布浓度,检测给药后12h内药物在小鼠尿及粪中的排泄量。结果:^3H-W3单次ig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主要参数血浆分布半衰期t1/2Ka在0.7-1.1h之间,消除半衰期t1/2在2.2-2.8h之间。…3H-w3在肾上腺中分布最高,胸腺次之,其趋势均为逐渐减低;其他组织药物水平基本相似,分布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3H-W3主要从粪中排泄,给药后12h内的累积排泄量占总消除量的64%左右。结论:^3H-W3在小鼠体内半衰期较短,肾上腺是重要的分布器官,本研究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和剂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三七 药代动力学 同位素示踪法
下载PDF
林荫银莲花不定芽增殖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俊 朱端卫 +3 位作者 杨特武 刘保财 杨瑞玮 耿明建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为提高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Schmidt)不定芽繁殖系数,对其组培快繁体系进行优化。以林荫银莲花无菌苗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激素、碳源、添加物和矿质元素钙等组分对其不定芽增殖和生长状况的影响,得出最佳的不定芽增殖培... 为提高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Schmidt)不定芽繁殖系数,对其组培快繁体系进行优化。以林荫银莲花无菌苗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激素、碳源、添加物和矿质元素钙等组分对其不定芽增殖和生长状况的影响,得出最佳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配方。以1/2 Ca浓度MS为固体培养基,激素为1.0 mg/L 6-BA和1.0 mg/L NAA,蔗糖或食用白糖30 g/L,水解酪蛋白为添加物,浓度为750 mg/L,培养30 d后繁殖系数可达4.01,大幅提高了不定芽的增殖速度和质量,为工厂化生产林荫银莲花种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银莲花 不定芽 增殖培养 培养基配方优化
原文传递
覆盖栽培和苗期施氮对林荫银莲花生长、根茎产量和药用成分的影响
6
作者 赵泽瑛 王学奎 +4 位作者 周翰文 李兴华 杨燕燕 杨特武 胡学博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06-1811,共6页
目的:探究覆盖栽培和苗期施氮对林荫银莲花生长、根茎产量和药用成分的影响,为建立林荫银莲花适宜人工栽培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2~3 cm长的林荫银莲花根茎切段为播种材料,设置露地栽培、单层遮阳网覆盖栽培2种栽培模式与苗期施氮... 目的:探究覆盖栽培和苗期施氮对林荫银莲花生长、根茎产量和药用成分的影响,为建立林荫银莲花适宜人工栽培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2~3 cm长的林荫银莲花根茎切段为播种材料,设置露地栽培、单层遮阳网覆盖栽培2种栽培模式与苗期施氮和不施氮组合,共4个处理。在花期测定株高、叶长、叶宽和叶片SPAD值,倒苗期测定根茎产量,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工栽培和野生植株根茎总皂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根茎W3单体含量和化学指纹图谱。结果:单层遮阳网覆盖栽培和苗期施氮均可促进林荫银莲花植株生长,提高收获期根茎产量以及根茎总皂苷和W3单体含量。在覆盖栽培和苗期施氮下林荫银莲花根茎药用成分组成与野生品无明显差异。结论:以根茎切段为播种材料,采用单层遮阳网覆盖栽培并在苗期追施氮肥的种植模式适宜于林荫银莲花大规模人工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银莲花 产量 总皂苷 W3单体 指纹图谱
下载PDF
珍稀中药材林荫银莲花花粉粒形态观察及核型分析
7
作者 刘保财 朱端卫 +2 位作者 耿明建 杨瑞玮 杨特武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林荫银莲花花粉形态特征并确定其染色体数目和倍性,为揭示其不同地域的居群差别提供资料,为药物的孢粉学鉴定和细胞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的形态,采用常规压片法观察根尖的染色体。结果林荫银莲花的... 目的观察林荫银莲花花粉形态特征并确定其染色体数目和倍性,为揭示其不同地域的居群差别提供资料,为药物的孢粉学鉴定和细胞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的形态,采用常规压片法观察根尖的染色体。结果林荫银莲花的花粉粒形态为扁球形,具有6-7个萌发沟,表面有小刺状纹饰,还有一些微小的小孔;花粉大小:极轴长度为17.96-22.95μm,赤道轴长度为21.75-28.05μm。染色体基数为7,核型公式为2n=2x=12m+2 t(sat)。结论林荫银莲花是银莲花属系统演化中处于中间地位的一个物种,偏向于原始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银莲花 核型分析 花粉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