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佺期《古意》通考梳理
1
作者 盛大林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6-98,共13页
沈佺期《古意》异文很多,其中“催下叶”与“催木叶”、“谁知”与“谁为”、“使妾”与“更教”,历代诗家曾争论不休。现在通行的版本大都为“催木叶”“谁为”“更教”,而《才调集》《文苑英华》《乐府诗集》的宋刻本均为“催下叶”... 沈佺期《古意》异文很多,其中“催下叶”与“催木叶”、“谁知”与“谁为”、“使妾”与“更教”,历代诗家曾争论不休。现在通行的版本大都为“催木叶”“谁为”“更教”,而《才调集》《文苑英华》《乐府诗集》的宋刻本均为“催下叶”“谁知”“使妾”。这些讹变源于明初的《唐诗品汇》,改“催下叶”为“催木叶”可能是因为理解的偏差,而改“谁知”“使妾”为“谁为”“更教”的目的是为了合律。实际上《古意》“半律半古”,本来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律诗。本诗诗题应为《古意》,而非现在流行的《独不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佺期 《古意》 《独不见》 异文 考据 近体诗 古体诗
下载PDF
中国早期社会共同体之政治形式与象征系谱纲要 被引量:3
2
作者 萧延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共7页
在中国政治思想的历史演化脉络中,"圣"之崇拜不仅呈现出一个由自然、简单走向神秘、复杂的发展过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表现出的实质能量,建构出了一幅"神圣公共象征"与"政治共同体认知"两大系统之间... 在中国政治思想的历史演化脉络中,"圣"之崇拜不仅呈现出一个由自然、简单走向神秘、复杂的发展过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表现出的实质能量,建构出了一幅"神圣公共象征"与"政治共同体认知"两大系统之间彼此支持和相互依存的政治意识图景。这个政治意识图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特定内涵的核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象征 中国上古思想 圣人崇拜
下载PDF
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 被引量:43
3
作者 刘泽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72,95,共11页
中国古代的公私观念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此期 ,“公”、“私”概念由人称指谓向社会形态拓展。“公”的价值意义与其所表达的社会公共事物与公共关系相联系 ,把国家、君主、社会与个人贯通为一体。此期又是士人的私理、私论大行其道的... 中国古代的公私观念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此期 ,“公”、“私”概念由人称指谓向社会形态拓展。“公”的价值意义与其所表达的社会公共事物与公共关系相联系 ,把国家、君主、社会与个人贯通为一体。此期又是士人的私理、私论大行其道的时代 ,社会关系以私为纽带进行了空前改组 ,然而 ,先哲们却把“私”视为万恶之源 ,进行了猛烈抨击。“立公灭私”成为主流意识 ,取消了“私”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形成了君主、国家与民间社会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尖锐对立 ,使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公”、“私”悖论。“立公灭私”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共理性的高度概括和总体特征 ,它与君主制度互为表里 ,为专制制度整合社会资源、控制分配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立公灭私 社会整合 古代思想史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治边思想的特点、演变和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方铁 张维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2003年第1期11-18,共8页
古代治边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 ,发展和延续至清代 ,其内涵是动态变化的 ,经历了从肤浅到成熟的过程 ,各个时期的治边思想又有其特色。古代治边思想总体上有两个基本的特点 :统治者对开疆拓土多持相对保守的态度 ,认为理想的边疆治理是“... 古代治边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 ,发展和延续至清代 ,其内涵是动态变化的 ,经历了从肤浅到成熟的过程 ,各个时期的治边思想又有其特色。古代治边思想总体上有两个基本的特点 :统治者对开疆拓土多持相对保守的态度 ,认为理想的边疆治理是“守在四夷” ;从“华夷有别”的治边观出发 ,在边疆地区施行相对宽松的羁縻统治 ,同时重视在边疆传播封建文化的教化作用。文章还以封建统治者对边疆民族的治策和对边疆的经济开发为例 ,阐述了古代治边思想对边疆治策的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治边思想 唐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边疆地区 封建文化 西南边疆 民族政策 经济开发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典学的重建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钊 陈家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3,共9页
中国古典学是一个借自西方“古典学”的概念,指研究先秦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学问。古典学的重建是指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打破旧的古典学学术体系、重建新的学术体系的过程。在汉晋前后和唐宋前后,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比较重要的... 中国古典学是一个借自西方“古典学”的概念,指研究先秦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学问。古典学的重建是指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打破旧的古典学学术体系、重建新的学术体系的过程。在汉晋前后和唐宋前后,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比较重要的古典学重建。19世纪末,中国现代古典学重建拉开序幕。社会变革是这次重建的原动力,疑古思潮的兴起是其诱因,现代考古学方法的引进和出土文献的发现是其基本条件,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其重要工具。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古典学重建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在从自发走向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学 出土文献 疑古思潮
下载PDF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古代治国安邦思想的传承和创新 被引量:6
6
作者 廖生智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0-14,共5页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毛泽东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尤其是把非常丰富而深厚的古代治国安邦思想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用以指导国家安全治理实践。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吸纳、...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毛泽东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尤其是把非常丰富而深厚的古代治国安邦思想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用以指导国家安全治理实践。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吸纳、传承了古代治国安邦思想中至今仍具有时代价值的元素,同时加以创新、发展,强调在今天维护国家安全要居安思危、坚守底线,国家安全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相统一,以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为支撑建设美丽中国,汲取中国传统价值观丰富营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发展与安全、富国与强兵协调并重、互相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总体国家安全观 古代治国安邦思想 美丽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国强兵
下载PDF
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与现代疑古运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桂花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9-132,共4页
钱穆的《刘向歆父子年谱》撰于 192 6年 ,是针对康氏之《新学伪经考》而发 ,而其旨归 ,则是对现代疑古思潮之诘难。在《年谱》中 ,钱穆以大量无可辩驳的史实批驳了上至康有为、廖平 ,下迄顾颉刚、钱玄同等人论述的牵强武断。《年谱》的... 钱穆的《刘向歆父子年谱》撰于 192 6年 ,是针对康氏之《新学伪经考》而发 ,而其旨归 ,则是对现代疑古思潮之诘难。在《年谱》中 ,钱穆以大量无可辩驳的史实批驳了上至康有为、廖平 ,下迄顾颉刚、钱玄同等人论述的牵强武断。《年谱》的学术意义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认识两汉的今古文经之争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意义 ,而它在当时的学术现实意义尤其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歆父子年谱》 疑古运动 古史辨派
下载PDF
古代审美实践对当代生态美学的启示——以造物为中心
8
作者 季芳 郑迎 《中国美学》 2023年第2期98-108,共11页
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的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学术热点。我国生态美学研究多采用哲学分析的方法,国外多采用科学实证的方法。在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新建构中,从古代审美实践的领域中获取生态实践智慧,吸取成功的造物经验与思想,将能取长补... 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的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学术热点。我国生态美学研究多采用哲学分析的方法,国外多采用科学实证的方法。在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新建构中,从古代审美实践的领域中获取生态实践智慧,吸取成功的造物经验与思想,将能取长补短,弥补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缺失,从造物历史文化的实证与总结出发,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中国造物与相关美学思想中关于“物”的超然性与造物的关联性、“物”与“道”、“虚”与“实”的结合,韵外之致、境外之境的营造,具有内在本源性、共通性、共驱性,体现着造物达到的广度、深度与高度。中国生态美学的进一步深化,形成独特的规律、风格,需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此基础上汇通古今,才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形态,建构生态实践美学,参与并引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古代造物 美学建构
原文传递
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思想世界新视野(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中江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7-45,共9页
三、儒家经典诠释学和孔门后学的性情论 出土简帛文献为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带来的第三个新视野是有关儒家经典诠释学和孔门后学性情论方面的。在早期儒家的发展中,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苟子,这是一条基本的线索。《史记·儒林列传》称... 三、儒家经典诠释学和孔门后学的性情论 出土简帛文献为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带来的第三个新视野是有关儒家经典诠释学和孔门后学性情论方面的。在早期儒家的发展中,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苟子,这是一条基本的线索。《史记·儒林列传》称,孟子和荀子“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肯定了孟子和荀子在孔子之后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地位。但在孔子和孟子、孟子和苟子之间,早期儒家演变的复杂谱系和细节一直比较模糊。按照《韩非子·显学》的记载,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即子张、子思、颜氏、孟氏、漆雕氏、仲梁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世界 简帛文献 古代中国 出土 经典诠释学 早期儒家 思想发展 性情论
原文传递
“以哲学家的写法作古史的研究”——陈来先生儒学及诸子学思想史前史研究述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楷 《邯郸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0-25,共6页
陈来先生从一个思想史家立场,取径于宗教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及文化学等社会学科的方法,对孔子出现之前的前诸子时代(“前轴心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做出了一种全新的解读和阐释;把思想史的起点追溯到殷商之际,描述并解释... 陈来先生从一个思想史家立场,取径于宗教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及文化学等社会学科的方法,对孔子出现之前的前诸子时代(“前轴心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做出了一种全新的解读和阐释;把思想史的起点追溯到殷商之际,描述并解释了三代(夏、商、西周)及春秋文化与后世文化在精神气质上的连续性,呈现了儒家思想及整个诸子学思想发生的文化准备及历史环境;揭示并论证了作为“轴心时代”出现的文化准备,中国“前轴心时代”文化演进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人文的转向”这一特殊发展模式与品格。从而,为前诸子时代的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来 “轴心时代” “前轴心时代” 人文的转向
下载PDF
“疑古思潮”与“伤寒错简派”的兴起
11
作者 尹笑丹 徐昉 +1 位作者 康利高阁 徐江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10-2412,共3页
自晋代王叔和重新编次《伤寒论》之后,《伤寒论》逐渐成为历代中医学者必读的经典著作。由于受到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中的"疑古思潮"的启发,晚明兴起了"伤寒错简"思想,这种思想为临床医家研究《伤寒论》提供了一种... 自晋代王叔和重新编次《伤寒论》之后,《伤寒论》逐渐成为历代中医学者必读的经典著作。由于受到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中的"疑古思潮"的启发,晚明兴起了"伤寒错简"思想,这种思想为临床医家研究《伤寒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做为清代《伤寒论》研究主流方式的"伤寒错简"思想,既是中医学术思想内在发展规律的结果,也与中国学术思潮的更替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古思潮 伤寒错简派 伤寒论
原文传递
汤显祖《问棘邮草》对魏晋南北朝诗文的宗法研究
12
作者 彭涛 张小敏 《晋阳学刊》 202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汤显祖《问棘邮草》对魏晋南北朝诗人的宗法主要集中于左思、江淹、谢朓、曹植、谢灵运等11位诗人。其学古方式主要有两种:模拟各家学自江淹,重规矩、敷衍原篇学自陆机。“宗六朝”对《问棘邮草》诗风的影响,表现在用典之“繁芜”、文... 汤显祖《问棘邮草》对魏晋南北朝诗人的宗法主要集中于左思、江淹、谢朓、曹植、谢灵运等11位诗人。其学古方式主要有两种:模拟各家学自江淹,重规矩、敷衍原篇学自陆机。“宗六朝”对《问棘邮草》诗风的影响,表现在用典之“繁芜”、文辞之“文”、诗风之“质”三个方面。汤显祖宗法魏晋六朝,转益多师,形成多样风格,成为明代复古浪潮中的别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棘邮草》 魏晋南北朝 学古思想
下载PDF
中国古代官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3
作者 陈静 《唐山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0-36,43,共8页
官员的德行操守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导向作用,关乎立国安民的大局。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官德,留下了丰富而成熟的官德思想。纵观中国古代官德思想,可以发现其对忠、公、廉、勤、学五个方面非常重视。中国古代官德思想有其积极性,具体表现... 官员的德行操守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导向作用,关乎立国安民的大局。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官德,留下了丰富而成熟的官德思想。纵观中国古代官德思想,可以发现其对忠、公、廉、勤、学五个方面非常重视。中国古代官德思想有其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促使了一批清官廉吏的产生、维护了政治秩序的稳定、促进了社会道德建设。中国古代官德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具体表现在重自律而轻约束、官德缺少现实的感召力、包含有不少权术等。中国古代官德思想对当今官德建设有一定启示,可以概括为以修身为本、德法并重、树立榜样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官德思想 官德建设 当代启示
下载PDF
勇德:中国武术“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向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玉柱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1,131,共10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是要守正创新、夯基固本立德树人的中国话语。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武术教育的时代契合为出发点,以德性条目中勇德的内在维度为切入点。研究指出:武术勇德作为一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是要守正创新、夯基固本立德树人的中国话语。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武术教育的时代契合为出发点,以德性条目中勇德的内在维度为切入点。研究指出:武术勇德作为一种生命能,它不是特定条目的形式之勇,而是由之形成的见义勇为、敢于担当的主体德性的表现,它始终被限定为完成智、仁而生发出“依自不依他”的顽强意志品质。经历了性格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的自然之勇,在注入“仁”“义”“礼”等伦理内涵后,逐渐走向道德德性,它趋于终极存在的生命精神。勇德作为武术教育的根本指向,其思想意蕴主要体现在,心性之勇为“敢直其身,敢行其意”的德性之维;气力之勇为“浩然之气,勇武之魂”的生命之维;仁义之勇为“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君子之维。武术勇德的当代启示在于要重塑“身体作为成长的教育起点”的武术本体认知;夯实“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武术教育理念;厚植“英雄形象与日常生活交织”的武术育人沃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教育 勇德 立德树人 生命能 身心一体
下载PDF
中西方古代和谐思想初探 被引量:7
15
作者 方爱清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在长期的社会演变和历史进程中,中西方思想史上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和谐”的思想素材。在特定历史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格和思维方式形成了特色鲜明、志趣各异而又相通相融的和谐思想灼见。对中西方古代的和谐思想资... 在长期的社会演变和历史进程中,中西方思想史上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和谐”的思想素材。在特定历史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格和思维方式形成了特色鲜明、志趣各异而又相通相融的和谐思想灼见。对中西方古代的和谐思想资源进行研讨,揭示中西方古代和谐思想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致和之道,勤于挖掘,赋予时代的新意,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 西方古代和谐思想 社会
下载PDF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形成轨迹和发展路径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照云 李晶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4-192,共9页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应用到实践中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而中国管理学的真正发展却是在1978年以后,是以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工业化进程为背景。短短30多年,中国的管理学科在大量借鉴西方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应用到实践中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而中国管理学的真正发展却是在1978年以后,是以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工业化进程为背景。短短30多年,中国的管理学科在大量借鉴西方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曾对我国初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但是根植于西方价值观的西方管理模式难免也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更无法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融合。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这样评价: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很多东西可以引进,资金可以,机器可以,甚至先进的技术也可以,惟有一样东西——管理者不能引进。中国应该培养属于自己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只有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并为管理者所应用,才能培育真正强大的中国企业。5000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推动和成就了世界上最富饶、最强盛的华夏帝国,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追溯它所形成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路径,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现代价值研究的基础。本文试图从历史语境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形成轨迹和发展路径进行初步梳理,按社会发展时期将其划分为孕育期、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承接期五个阶段,以揭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发展的全貌,阐明诸家管理理论和思想流派历史嬗变的轨迹和内在演化逻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现代价值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形成轨迹 发展路径 现代价值
原文传递
中医典籍文献历史文化探源及其在海外的传播与译介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焱 李应存 +1 位作者 张丽 王巧宁 《中医药文化》 2019年第2期10-20,共11页
深入探讨和系统梳理了中医典籍文献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中医典籍文献的互鉴传承与版本流传,兼及中医典籍文献在海外传播与译介的历史脉络。旨在强调中医典籍中的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根植于中国... 深入探讨和系统梳理了中医典籍文献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中医典籍文献的互鉴传承与版本流传,兼及中医典籍文献在海外传播与译介的历史脉络。旨在强调中医典籍中的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密不可分,中医典籍的对外传播进一步彰显了中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传播 译介
下载PDF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及其借鉴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劲松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年第12期342-344,共3页
从重视人才的作用、善于发现人才、注意培养人才、充分尊重和信任人才及健全人才监督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 古代用人思想 人本思想 人才培养 人才选拔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思想对当代经济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成武 《经济学动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5,共1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关于社会经济活动,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虽然未构成严密体系但是仍然相当丰富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反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关于社会经济活动,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虽然未构成严密体系但是仍然相当丰富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己所处现实经济活动的考察与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经济活动的样貌。一些思想相比于人们熟知的西方同类思想,提出的时间甚至更早。许多思想由于普遍扎根于社会经济活动现实,提出者普遍又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管理者或观察者,从而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而不流于抽象的讨论。回顾与分析这些思想的具体内容与其产生的现实基础,对于当代经济学者而言,仍可以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这也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启示
原文传递
浅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宇 章瑾 《中外建筑》 2010年第4期57-58,共2页
建筑设计与哲学思想互为同构关系,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整体思维"与"群体形态构成","天人合一"与"新地域主义","阴阳五行"与"现代建筑意向","善... 建筑设计与哲学思想互为同构关系,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整体思维"与"群体形态构成","天人合一"与"新地域主义","阴阳五行"与"现代建筑意向","善"的美学理念与"适形"的理性主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希冀运用相关的哲学观念来指导建筑实践,创造出与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相匹配的现代建筑艺术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整体思维 群体形态构成 天人合一 新地域主义 阴阳五行 现代建筑意向 适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