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学者论梦的成因 被引量:2
1
作者 骆巧凤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8-83,共6页
文章对古代业已存在的梦的成因理论进行归纳。这些理论中有:日月星辰、阴阳五行、物理、生理等条件的影响说,因想成梦说以及超越意识范围的内容说。这些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人对梦的认识和探索。其共同的一点是梦的内容是有意... 文章对古代业已存在的梦的成因理论进行归纳。这些理论中有:日月星辰、阴阳五行、物理、生理等条件的影响说,因想成梦说以及超越意识范围的内容说。这些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人对梦的认识和探索。其共同的一点是梦的内容是有意义的,具有反映现实和兆示未来的特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学者 成因 理论
下载PDF
从“潜龙勿用”到“大人”境界——试析《柳毅传》中古代士子的人格修养 被引量:2
2
作者 何素平 《甘肃高师学报》 2017年第11期1-3,共3页
唐传奇《柳毅传》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柳毅传》中的"龙"形象,是古代士人的人格化身。而从《易经·乾卦》的角度分析,柳毅的人生与《乾卦》的"六爻"高度吻合,其命运嬗变轨迹,体现了中... 唐传奇《柳毅传》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柳毅传》中的"龙"形象,是古代士人的人格化身。而从《易经·乾卦》的角度分析,柳毅的人生与《乾卦》的"六爻"高度吻合,其命运嬗变轨迹,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子人格修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形象 “六爻” “大人”境界 古代士子 人格修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中国化何以可能——论马克思主义与诸子语言观的共通
3
作者 郑淑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0,共10页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关于语言问题的哲学思考,诸子语言观是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代表。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语言观与中华优秀传统...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关于语言问题的哲学思考,诸子语言观是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代表。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语言观与中华优秀传统语言文化更为深入融会贯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的实践性、符号性和主体性思想与诸子救世建功的实践性、“名实论”和个体性思想是相融共通的。正是这种相融共通性,使得马克思主义语言观自传入我国之后,就能与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在相互碰撞、借鉴、融合中逐渐完成中国化的历程,形成具有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底蕴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诸子 语言观
下载PDF
意境的发生与意境的文化精神实质
4
作者 韩爱叶 耿宏伟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0-73,77,共5页
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制度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存环境促生了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心理、性格结构。而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心理、性格结构则是意境发生、形成主体基础。用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心理、性格结构和意境的特征进行相... 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制度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存环境促生了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心理、性格结构。而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心理、性格结构则是意境发生、形成主体基础。用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心理、性格结构和意境的特征进行相互分析,将有助于深入认识意境的发生原因和意境的文化精神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人 专制政治制度 心理-性格结构 意境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人的砚文化活动
5
作者 关兴业 《肇庆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7-21,共5页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古代文人用以研墨的工具。但是,中国古代文人不仅在文学写作与书画创作中使用砚台,同时还将其视为收藏、品评与记载的对象。而中国古代文人之所以积极地投入到用砚、藏砚、品砚与记砚的文化活动中,其原因在于...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古代文人用以研墨的工具。但是,中国古代文人不仅在文学写作与书画创作中使用砚台,同时还将其视为收藏、品评与记载的对象。而中国古代文人之所以积极地投入到用砚、藏砚、品砚与记砚的文化活动中,其原因在于砚台是中国古代文人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并且藏砚、品砚、记砚的活动可以使他们在身心俱疲时得到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砚文化活动 中国古代文人
下载PDF
中国文人画的禅宗美学精神 被引量:3
6
作者 施荣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8-83,共6页
宗教与艺术有着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较为深刻地阐述了禅宗美学思想对中国文人画审美表现的巨大影响 ,即禅宗通向审美 ;禅宗的艺术化倾向 ;
关键词 文人画 禅宗美学 自性论 老庄哲学 王维 顿悟 意境
下载PDF
士人服饰渊源及其社会文化内涵 被引量:2
7
作者 吕亚军 刘欣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28-32,共5页
服饰具有蔽体御寒、审美、职业、身份地位、教化等多种功能。士人作为中国古代等级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阶层,其服饰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士人的服饰强化了其身份认同,反映出士人对儒家道德伦理的尊崇以及对儒家等级制度的自觉维护。
关键词 士人服饰 渊源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士人服饰渊源及其社会文化内涵 被引量:1
8
作者 吕亚军 刘欣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8-31,共4页
服饰具有蔽体御寒、审美、职业、身份地位、教化等多种功能。士人作为中国古代等级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阶层,其服饰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士人的服饰强化了其身份认同,反映出士人对儒家道德伦理的尊崇以及对儒家等级制度的自觉维护。
关键词 士人服饰 渊源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忧患意识与“三不朽”境界的追求——兼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格特征
9
作者 陈素权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中国古代文化的演进节奏,先秦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道,强调立德的要求;汉唐宋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君,强调立功的要求;明清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天下,... 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中国古代文化的演进节奏,先秦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道,强调立德的要求;汉唐宋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君,强调立功的要求;明清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天下,以立言的形式强调变革的要求。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及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境界的追求,是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创新的重要精神驱力。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患意识 “三不朽” 士大夫
下载PDF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的人格特质
10
作者 苏琪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5,共5页
作为创作个体,不同画家有不同的人格独特性,但从职业活动的场暗示效应来看,中国山水画的认知风格、“经营位置”的构图方式和色彩的运用及其美学追求等,必会使其创作者的人格活动显现出鲜明的专业特征。长期与山水自然为伍以及山水艺术... 作为创作个体,不同画家有不同的人格独特性,但从职业活动的场暗示效应来看,中国山水画的认知风格、“经营位置”的构图方式和色彩的运用及其美学追求等,必会使其创作者的人格活动显现出鲜明的专业特征。长期与山水自然为伍以及山水艺术美的创造活动又会使山水画家的人格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通过采用问卷测量法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炼概括出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人格的部分重要特质,它们是隐、静、真、逸和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人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 人格特质
下载PDF
鲍照诗歌中寒士心态探微
11
作者 孟稚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47-51,共5页
文中首先探究“寒士”一词的内涵,梳理了寒士抒情之风的发生、发展流程。接着对鲍照诗歌中所体现的寒士心态进行分析,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寒士之自卑、希冀、怨愤、孤言,并就其成因进行探讨。最后把同为寒士的左思与之相比较,以求... 文中首先探究“寒士”一词的内涵,梳理了寒士抒情之风的发生、发展流程。接着对鲍照诗歌中所体现的寒士心态进行分析,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寒士之自卑、希冀、怨愤、孤言,并就其成因进行探讨。最后把同为寒士的左思与之相比较,以求得共通之处,不同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照 寒士 心态
下载PDF
论十八世纪中朝文人交游的原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毅 李姝雯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6,113,共7页
18世纪,中朝文人交流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朝鲜使团频繁出使清朝,为中朝文人的接触与交流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客观基础。18世纪初期的朝鲜朝文士多是希望见到对明朝怀有深厚感情的清朝士人;此外,朝鲜文士积极接触清朝文人:一方面缘于希望... 18世纪,中朝文人交流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朝鲜使团频繁出使清朝,为中朝文人的接触与交流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客观基础。18世纪初期的朝鲜朝文士多是希望见到对明朝怀有深厚感情的清朝士人;此外,朝鲜文士积极接触清朝文人:一方面缘于希望实现贤者嘉会、倾心剧谈的夙愿;另一方面意欲加强双方的文化了解,实现显扬声名的愿望。而一些清朝文人或因赏识、钦佩朝鲜文士的才学,或为了商业目的,或为了看朝鲜朝使者的衣冠及期望得到朝鲜的特产,也主动结交朝鲜文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朝文人 交游 原因 “燕行录”
下载PDF
古来一语伤心甚 诗到穷愁底用工——寒士诗史及寒士诗歌价值评判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玉兰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96-99,共4页
寒士是悲剧情境的体验者和悲剧意识的主要精神载体 ,也是体现悲剧意识的悲诗的主要创作主体。寒士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流 。
关键词 诗史 古典诗歌 中国 寒士诗歌 审美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