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ng geological hazards during tunnel construction 被引量:26
1
作者 Shucai Li Shuchen Li Qingsong Zhang Yiguo Xue Bin Liu Maoxin Su Zhechao Wang Shugang Wa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2010年第3期232-242,共11页
The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geological hazards are challenging problems during tunnel construction,which will cause great losses of life and property.Therefore,reliable prediction of geological defective... The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geological hazards are challenging problems during tunnel construction,which will cause great losses of life and property.Therefore,reliable prediction of geological defective features,such as faults,karst caves and groundwater,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and theoretical values.In this paper,we presented the criteria for detecting typical geological anomalies using the 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TSP) method.Th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 signal response to water-bearing structures was used for theoretical derivations.And the 3D tomography of 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 was used to develop an equivalent conductance method.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a single prediction technique,we developed a technical system for reliable prediction of geological defective features by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ll prediction methods.The procedur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For prediction,the selection of prediction methods is an important and challenging work.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was developed for prediction optimization.We applied the newly developed prediction system to several important projects in China,including Hurongxi highway,Jinping II hydropower station,and Kiaochow Bay subsea tunnel.The case studies show that the geological defective features can be successfully detected with good precision and efficiency,and the prediction system i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means to minimize the risks of geological hazards during tunnel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projects geological hazards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TSP)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下载PDF
铝合金薄壁框架件加工变形的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廖凯 张萧笛 +1 位作者 刘义鹏 陈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50,共6页
7075航空铝合金薄壁框架件加工变形的预测是构件形变控制领域的技术难题,掌握铝合金薄壁框架件上的加工应力分布对预测构件变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在实验基础上,利用层削法和X射线衍射应力测试技术,建立了薄壁框架件... 7075航空铝合金薄壁框架件加工变形的预测是构件形变控制领域的技术难题,掌握铝合金薄壁框架件上的加工应力分布对预测构件变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在实验基础上,利用层削法和X射线衍射应力测试技术,建立了薄壁框架件的应力与弯曲变形的力学模型.模型反映了加工应力和初始应力对构件实际变形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数学解析方法,以这两种应力场分布为主变量,构建了薄壁框架构件应力与变形的函数,完成了对构件最大变形挠度的计算.通过比较实验所测构件变形值与计算得到的变形结果发现:构件实际测量最大变形量基本处于数学解析函数计算变形区间内,数据偏差在20~50μm.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知初始应力、结构尺寸、加工参数条件下,解析函数能有效地预测出薄壁框架件加工后的变形,可为薄壁构件加工变形控制提供工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薄壁框架件 力学模型 解析函数 变形预测
下载PDF
基于阻力加速度倒数走廊的待飞航程解析预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汉斌 杨业 梁禄扬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29,共5页
针对再入段待飞航程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解析积分的方法。本文将飞行过程约束和平衡滑翔约束转化为阻力加速度倒数走廊约束,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描述阻力加速度倒数走廊,然后根据简化航程计算公式,推导出解析积分公式,从而得到待飞航... 针对再入段待飞航程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解析积分的方法。本文将飞行过程约束和平衡滑翔约束转化为阻力加速度倒数走廊约束,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描述阻力加速度倒数走廊,然后根据简化航程计算公式,推导出解析积分公式,从而得到待飞航程的解析解,进而设计阻力加速度剖面。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待飞航程计算方法效率高,可以实现与龙格库塔积分相同的精度;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阻力加速度剖面的解析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 阻力加速度倒数 三次样条 解析预测航程
下载PDF
基于AHP的新疆南天山西段中强地震预测指标体系及效能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琳琳 聂晓红 +2 位作者 刘建明 魏芸芸 刘萍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5-214,共10页
本文从新疆南天山西段地区映震效果较好的预测指标出发,采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新疆南天山西段地区预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1-9比率标度法构建相应的判断矩阵,进而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 本文从新疆南天山西段地区映震效果较好的预测指标出发,采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新疆南天山西段地区预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1-9比率标度法构建相应的判断矩阵,进而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几项映震效果较好的指标中,权重值相对较大的是短期预测指标中的形变异常和部分测震学参数。同时AHP模型也给出了新疆南天山西段有无中强地震的综合判断指标Y,Y值可较好地反映新疆南天山西段地区中强地震的震兆强弱程度和异常可靠性,当Y≥2.191时,新疆南天山西段地区短期内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指标 层次分析 效能评估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基于时间外推的目标跟踪解析算法及其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锋 周德超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08年第5期55-57,共3页
为了解决解析算法在解算过程中存在的多解问题,提出一种解的确定方法,通过预测传感器发现目标的时间,给出一种时间递进的解的确定过程。最后,借助于Repast仿真平台,对算法进行了仿真,表明解析算法与线性拟和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精度。
关键词 二进制无线传感器网络 目标跟踪 解析算法 时间预测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Bioinfo-Portal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Genomic and Proteomic Data
6
作者 Rana Rehan Khalid Bilal Hussain +3 位作者 Muhammad Ali Muhammad Sajjad Ahmad Asma Haque Hira Qamar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2年第5期485-488,共4页
The recent explosion of biological data and the concomitant proliferation of distributed databases make it challenging for biologists and bioinformaticians to discover the best data resources for their needs, and the ... The recent explosion of biological data and the concomitant proliferation of distributed databases make it challenging for biologists and bioinformaticians to discover the best data resources for their needs, and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access and use them For the biologist, running bioinformatics analyses involve a time-consuming management of data and tools. Users need support to organize their work, retrieve parameters and reproduce their analyses. They also need to be able to combine their analytic tools using a safe data flow software mechanism. Finally we have designed a system, Bioinfo-Portal, to provide a flexible and usable web environment for defining and running bioinformatics analyses. It embeds simple yet powerful data management features that allow the user to reproduce analyses and to combine tools using an adobe flex tool. Bioinfo-Portal can also act as a front end to provide a unified view of already-existing collections of bioinformatics resources. Users can analyze genomic and proteomic data by using the tools that has been integrated in the portal (tools for alignments, dotplots, motif detection, domain analysis, profile searching and terti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The sequences that user obtained from portal's nucleotide and protein databases are easily analyzed by the portal tools on the same interface in no time. User can also take benefit from the anim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info-Portal analytic tools flexible and usable web environment terti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domain analysis motifdetection alignments.
下载PDF
石磙坝锰矿区矿坑涌水量预测
7
作者 祝武安 《陕西煤炭》 2015年第2期56-59,共4页
通过对石磙坝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深入调查,确定了该矿区是以大气降水、地表河水为充水水源,以基岩裂隙为充水通道的矿床。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和解析法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为矿山下一步开采降排水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比拟法 解析法 矿坑涌水量 预测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评判模型的岩爆倾向性预测 被引量:127
8
作者 龚剑 胡乃联 +1 位作者 崔翔 王孝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42-1448,共7页
为验证AHP-TOPSIS评判模型预测岩爆的可行性,依据层次分析法(AHP)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基本理论建立出岩爆预测评判模型,从岩性条件、应力条件与围岩条件3个方面选取岩爆发生的评判指标,再根据评判指标的临界值构建出岩爆等级... 为验证AHP-TOPSIS评判模型预测岩爆的可行性,依据层次分析法(AHP)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基本理论建立出岩爆预测评判模型,从岩性条件、应力条件与围岩条件3个方面选取岩爆发生的评判指标,再根据评判指标的临界值构建出岩爆等级判断准则,并通过AHP法客观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进而结合TOPSIS法分析贴近度并计算得出岩爆预测等级。实例应用得出,基于AHP-TOPSIS评判模型的岩爆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吻合,同时与模糊数学的评判结果基本相符。该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岩爆发生的多种影响因素,避免了单一判据的局限性,并对各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对比分析,使预测结果更为科学,可作为岩爆预测的理论依据,同时可为岩爆灾害预测提供一种可靠的新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爆 层次分析法(AHP)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评判指标 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耐久性评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27
9
作者 卢木 《建筑科学》 1999年第2期23-28,共6页
本文着意建立一套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评定方法,这一方法提供了一套客观、公正地分析和处理现场检测数据的手段并有助于评定者选择合适的评定指标,从而可以得到结构的性能状况及剩余寿命。这一方法将结构的耐久性分为恶化程度和恶... 本文着意建立一套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评定方法,这一方法提供了一套客观、公正地分析和处理现场检测数据的手段并有助于评定者选择合适的评定指标,从而可以得到结构的性能状况及剩余寿命。这一方法将结构的耐久性分为恶化程度和恶化速度两项评定;利用Saaty1-9比率标度法将专家根据主观经验所得的判断信息进行客观、科学地量化;采用熵的性质,使多指标评定体系的固有信息与专家经验判断量化的主观信息相结合,解决了各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不合理性;并以灰色关联度为准则对结构进行多层次评定,得到结构的恶化程度和恶化速度;最后采用结构恶化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指数关系得到结构的剩余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剩余寿命 预测 耐久性
原文传递
RF-AHP-云模型下岩爆烈度分级预测模型 被引量:27
10
作者 田睿 孟海东 +2 位作者 陈世江 王创业 石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6-172,共7页
为准确可靠地预测岩爆灾害,将随机森林(RF)与层次分析法(AHP)结合,在RF分析指标重要性的基础上优化AHP法,构建RF-AHP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结合云模型理论,建立基于RFAHP-云模型的岩爆烈度分级预测模型;通过文献调研法,建立包含301组岩爆工... 为准确可靠地预测岩爆灾害,将随机森林(RF)与层次分析法(AHP)结合,在RF分析指标重要性的基础上优化AHP法,构建RF-AHP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结合云模型理论,建立基于RFAHP-云模型的岩爆烈度分级预测模型;通过文献调研法,建立包含301组岩爆工程实例的数据库作为岩爆烈度分级预测的样本数据,并分析25组预测样本的岩爆预测结果。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预测准确率达88%以上,可判定预测样本的岩爆烈度等级;经验证,作为预测模型核心的RF-AHP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RF) 层次分析法(AHP) 云模型 岩爆烈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深基坑围护变形预测 被引量:22
11
作者 孟凡丽 郑棋 +1 位作者 李燕 卢成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67-372,共6页
根据工程经验较全面地分析和总结了影响深基坑围护变形的主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深基坑围护变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列出评价体系的量化标准.选取杭州市钱江新城区域某深基坑工程作为实例,利用工程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 根据工程经验较全面地分析和总结了影响深基坑围护变形的主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深基坑围护变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列出评价体系的量化标准.选取杭州市钱江新城区域某深基坑工程作为实例,利用工程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最终确定了48个网络模型以预测不同深度下围护结构深层土体的水平位移.最后,在另一深基坑工程中两个测斜孔不同工况下,利用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预测深基坑围护产生的深层土体水平位移,为工程安全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层次分析法 变形预测 MATLAB仿真
下载PDF
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在张家口北部地区金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永军 李名松 +2 位作者 全旭东 马密堂 麻晓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18,共4页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对张家口北部地区进行金矿成矿分析后认为,太古宇桑干群谷咀子组(Arg)、红旗营子群(Ar3H)和元古宇长城系常州沟组—高于庄组(Chc-g)为成矿的有利地层组合;金矿床(点)多出现于岩浆岩体外接触带;半径为0.75~1....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对张家口北部地区进行金矿成矿分析后认为,太古宇桑干群谷咀子组(Arg)、红旗营子群(Ar3H)和元古宇长城系常州沟组—高于庄组(Chc-g)为成矿的有利地层组合;金矿床(点)多出现于岩浆岩体外接触带;半径为0.75~1.50km的断层影响带为最佳的有利成矿的断层影响范围;Au、Ag、Cu、Zn化探异常,重砂异常,多元素水系沉积物异常为成矿的有利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组合;遥感解译的蚀变区和环形构造缓冲区影响带为有利的成矿部位。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提取了地层、岩体、断裂、化探、遥感等16个分析因子,建立了层次分析模型并根据该区成矿概率的分布进行了成矿远景区的预测,共圈出了18个成矿远景区,其中预测远景区3,4,5,6,7覆盖了大部分已知金矿床(点),而预测远景区2,8,10,11,14,15,18目前还未发现金矿床(点),预测结果对于该区的进一步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空间分析 GIS成矿预测
下载PDF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波斯湾盆地中部S区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武丽 于文芹 +1 位作者 杨立强 马殿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7-561,485,共6页
本文以波斯湾盆地中部S区块为例,运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结合地质、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在层位精细标定和构造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应用正演模拟方法从中优选出能够反映该区储层物性及含气性较敏感的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等3种属性,... 本文以波斯湾盆地中部S区块为例,运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结合地质、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在层位精细标定和构造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应用正演模拟方法从中优选出能够反映该区储层物性及含气性较敏感的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等3种属性,并依据这3种地震属性的分布特征,对储层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将该区储层分为四类,其中:M井区综合评价为一类储层;M井区西北综合评价为二类储层;H井区综合评价为三类储层;F井区以南综合评价为四类储层。可见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可为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储层预测 隐蔽油气藏 瞬时振幅
下载PDF
基于AHP和熵权TOPSIS模型的岩爆预测方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卢富然 陈建宏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3期365-371,共7页
为了准确预测地下金属矿的岩爆情况,建立了AHP和熵权TOPSIS模型。运用AHP和熵权法的基本原理,从岩性条件、应力条件和围岩条件3个方面选取预测指标,最终确定的指标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σc、压拉比σc/σt、弹性变形指数Wet、切应力与... 为了准确预测地下金属矿的岩爆情况,建立了AHP和熵权TOPSIS模型。运用AHP和熵权法的基本原理,从岩性条件、应力条件和围岩条件3个方面选取预测指标,最终确定的指标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σc、压拉比σc/σt、弹性变形指数Wet、切应力与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σθ/σc和完整性系数Kv,分别为各预测指标分配合理的权重。然后,运用TOPSIS的基本原理,结合AHP和熵权法得到的权重来计算各岩爆等级临界值和实际矿山数据的贴近度,通过对比这2个贴近度来预测岩爆是否发生。实例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相一致,因此认为AHP和熵权TOPSIS模型可用于准确预测地下矿山的岩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岩爆 预测指标 权重分配 金属矿山 深部开采
下载PDF
库岸涉水滑坡危险性现状分析与预测评价 被引量:15
15
作者 薛晓辉 周玲 秦爱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9-175,共7页
为合理评价库岸涉水滑坡危险性,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理论,构建滑坡危险性现状评价模型,并利用优化支持向量机构建滑坡变形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实现滑坡危险性综合判断。结果表明:大柿树滑坡危险性现状为69.78分,风险等级为Ⅲ级,属高... 为合理评价库岸涉水滑坡危险性,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理论,构建滑坡危险性现状评价模型,并利用优化支持向量机构建滑坡变形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实现滑坡危险性综合判断。结果表明:大柿树滑坡危险性现状为69.78分,风险等级为Ⅲ级,属高度危险;通过危险性预测评价,滑坡变形呈持续增加趋势,将趋于不利方向发展;综合滑坡危险性现状分析与预测评价结果可知,滑坡危险性相对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岸滑坡 危险性 层次分析法 支持向量机 变形预测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显春 肖衡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6,共3页
以网络系统安全运行作为出发点,从入侵检测系统和杀毒软件等安全手段中提取出可以反映网络安全运行的数据。从网络安全运行的威胁性、脆弱性、风险性和基础运行四个方面建立了一套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该评价体系进... 以网络系统安全运行作为出发点,从入侵检测系统和杀毒软件等安全手段中提取出可以反映网络安全运行的数据。从网络安全运行的威胁性、脆弱性、风险性和基础运行四个方面建立了一套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该评价体系进行计算,获得可以表征网络安全运行状态的综合安全指数。在该体系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对网络安全状态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可以较好地对网络的安全态势进行预测,在相关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态势 层次分析法 预测研究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随机模糊理论的断路器寿命评估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叶昱媛 朱萌 +4 位作者 郑建勇 於燕青 徐伟伦 陈昊 张海华 《湖北电力》 2020年第1期49-57,共9页
断路器投运后会经历多次正常分合闸操作与故障跳闸,实时准确探知其损坏程度是变电运维人员的关注重点。文中提出了一种高压断路器寿命评估方法,实现了断路器健康水平动态预测,为运维工作中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态提供了解决方案。基于评... 断路器投运后会经历多次正常分合闸操作与故障跳闸,实时准确探知其损坏程度是变电运维人员的关注重点。文中提出了一种高压断路器寿命评估方法,实现了断路器健康水平动态预测,为运维工作中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态提供了解决方案。基于评估指标在实际中存在随机性与模糊性,引入了随机模糊理论。考虑到评估指标存在多样性以及对设备的影响程度不同,利用所提的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断路器健康水平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断路器的健康指数(Health Index,HI),进而构建了断路器的寿命预测模型,最后基于某型断路器的现场数据,对该断路器的分合闸线圈部分进行了寿命预测,证明了所提方法在理论层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随机模糊理论 改进层次分析法 寿命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元信息成矿预测研究-以西藏洛扎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珊 李志军 +2 位作者 董富权 尤孟 陈澍民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本文以正在开展公益性基础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的西藏洛扎地区为例,选取SPOT-6、ETM+数据,开展遥感地质解译;选取ASTER数据开展遥感蚀变异常提取;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开展地球化学异常提取;结合已有地质资料等信息,提取该地区成矿影... 本文以正在开展公益性基础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的西藏洛扎地区为例,选取SPOT-6、ETM+数据,开展遥感地质解译;选取ASTER数据开展遥感蚀变异常提取;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开展地球化学异常提取;结合已有地质资料等信息,提取该地区成矿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值。利用GIS平台,建立了层次分析评判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圈定了6个成矿远景区,通过野外调查发现了铜铅矿化,为该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解译 蚀变提取 层次分析法 成矿预测 洛扎 西藏
下载PDF
充填管道失效风险性预测精度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钦礼 周碧辉 +2 位作者 王新民 周登辉 王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805-2811,共7页
为更准确预测矿山充填管道失效风险性,建立主成分分析与改进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评价模型。选取10项评价指标作为充填管道失效风险性的评判指标,统计10个矿山的样本数据,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10个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出主要成分,再... 为更准确预测矿山充填管道失效风险性,建立主成分分析与改进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评价模型。选取10项评价指标作为充填管道失效风险性的评判指标,统计10个矿山的样本数据,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10个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出主要成分,再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最终得到更准确的管道失效风险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实际预测结果与期望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31%,1.68%,3.02%。预测相对误差控制在4%以内,较未经主成分分析处理的标准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更为准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的充填管道失效评价模型具有分析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的特点,为矿山充填管道失效风险预测提供了一种更为完善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管道 危险性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 改进的BP神经网络 预测精度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隧道综合地质预报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原小帅 张庆松 +1 位作者 许振浩 张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51,共6页
隧道综合地质预报是解决隧道施工期地质问题、降低施工风险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鉴于目前综合预报多为简单的数量上的综合,为更加有效地利用综合预报技术,首先归纳地质分析辨识常见不良地质体的方法,通过地质分析法初步判定隧道掌子面... 隧道综合地质预报是解决隧道施工期地质问题、降低施工风险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鉴于目前综合预报多为简单的数量上的综合,为更加有效地利用综合预报技术,首先归纳地质分析辨识常见不良地质体的方法,通过地质分析法初步判定隧道掌子面前方可能存在的地质异常,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将影响预报手段的指标量化,即赋予预报方法权重,建立二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同预报方法对特定工程地质条件的适用性,以选择几种最优预报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利用地质分析法定性、层次分析法定量的方法优选预报手段,减少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中物探手段选择的随意性,并据此建立综合预报体系。最后将该体系应用于紫荆山隧道F2断层的预报中,成功预报了ZK221+960处地下暗河,避免了施工事故的发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证明了通过层次分析法来优化综合预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地质预报 地质分析 层次分析法 优化 综合预报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