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36—2018年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其威 刘诗奇 +4 位作者 王平 王田野 于静洁 陈晓龙 杨林生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19-2131,共13页
降水是环北极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定量分析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是深入理解环北极地区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基础。本文选取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为对象,利用167个俄罗斯国家气象站点1936—2018年的气温与降水观测数据,结合线性趋... 降水是环北极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定量分析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是深入理解环北极地区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基础。本文选取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为对象,利用167个俄罗斯国家气象站点1936—2018年的气温与降水观测数据,结合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揭示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0.06℃、-2.98℃、-7.41℃,年均增温速率分别为0.27℃/10 a,0.22℃/10 a,0.15℃/10 a。年内极端最低温(TNn)上升尤为明显,约为年均增温速率的1.3倍,春、冬季增温速率大于夏、秋两季;②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6 mm、428 mm、369 mm;年降水量显著增加,其中叶尼塞河流域增速较慢(3.36 mm/10 a),而鄂毕河(13.02 mm/10 a)和勒拿河(9.59 mm/10 a)流域增速较快,降水增加集中在春、秋、冬三季;③在空间上,增温较快的区域集中在西伯利亚高原和山地,最大增温速率达0.60℃/10 a,而平原地区普遍偏低;降水的空间差异大,西伯利亚南部高海拔地区(>1100 m)年降水量达1000 mm左右,北部低海拔地区普遍为300~600 mm。上述观测数据指示,环北极流域正在变暖变湿,且空间差异大,可能与"北极放大"及流域下垫面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北极放大 气温 降水 趋势分析 环北极流域
原文传递
The historical to future linkage of Arctic amplification on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using CMIP5 and CMIP6 models 被引量:1
2
作者 Jun LIU Xiao-Fan WANG +1 位作者 Dong-You WU Xin WANG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573-583,共11页
Arctic warming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recent occurrences of extreme events ove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but climate models cannot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relationship.Her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0.33-0.... Arctic warming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recent occurrences of extreme events ove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but climate models cannot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relationship.Her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0.33-0.95)between extreme precipitation and Arctic amplification(AA)is found using observations and CMIP5/6 multi-model ensembles.However,CMIP6 models are superior to CMIP5 models in simulating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and AA.According to 14 optimal CMIP6 models,the maximum latitude of planetary waves and the strength of 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NAM)will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AA,contributing to increased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Under the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 SSP5-8.5,AA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by 0.85℃ per decade while the maximum latitude of planetary waves will increase by 2.82°per decade.Additionally,the amplitude of the NAM will increase by 0.21 hPa per decade,contributing to a rise in extreme precipitation of 1.17% per decade for R95pTOT and 0.86% per decade for R99pTOT by 2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amplification Extreme precipitation CMIP5 CMIP6 Model evaluation Planetary waves 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
原文传递
快速升温下的北极径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平 黄其威 +7 位作者 刘诗奇 于静洁 张一驰 王田野 白冰 POZDNIAKOV Sergey P FROLOVA Natalia L 刘昌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18-2734,共17页
全球快速升温背景下,多年冻土广泛发育的北极流域水文情势发生显著变化,不仅改变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对全球气候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因此,北极流域水文过程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科学界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 全球快速升温背景下,多年冻土广泛发育的北极流域水文情势发生显著变化,不仅改变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对全球气候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因此,北极流域水文过程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科学界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回顾并总结了北极主要流域的径流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详细分析了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的径流变化规律与时空差异;深入探讨了快速升温下降水变化(降水量、雨/雪组分比例)和冻土退化对北极流域径流的直接与间接作用机制。尽管当前北极水文研究在数据积累和科学认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面临地面观测站点稀少以及气候、积雪/冻土、水文之间响应难以定量等挑战。因此,建立完善的北极流域观测网络并发展具有北极特色的寒区水文模型,是深入理解北极水系统快速变化的基础,也是应对北极地区水灾害风险和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放大 水文情势 气候变暖 冻土退化 净降水
原文传递
基于BCC-CSM2-MR模式CMIP6试验的辽河流域气温降水模拟与预估
4
作者 翟晴飞 孙凤华 +4 位作者 敖雪 耿树江 李成龙 李遥 李鸣钰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4期27-36,共10页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中等分辨率模式版本BCC-CSM2-MR开展的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模拟结果,首先利用辽河流域80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对模式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然后分析了未来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情景下的气温降水变化趋势。结...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中等分辨率模式版本BCC-CSM2-MR开展的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模拟结果,首先利用辽河流域80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对模式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然后分析了未来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情景下的气温降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的模拟气温和降水的月、季、年变化,模拟的气温较观测气温偏低,模拟的降水略偏多;模式对秋季和冬季气温的模拟性能明显优于夏季和春季,对夏季降水的模拟性能较好。模式较好地模拟了辽河流域气温南高北低的纬向分布以及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形势,较好地模拟出辽河流域冷暖中心位置,模拟的降水偏少地区位于辽河流域水系稀疏地区。相对于基准期(1995—2014年),未来辽河流域气温、降水基本呈增加趋势,未来不同时期不同情景气温增幅均表现为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冬季和春季增温幅度较大,夏季降水量增幅最显著。随着排放情景升高,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增幅持续增大,显著增温地区集中于辽河流域东北部。SSP1-2.6和SSP2-4.5情景下预估降水的增幅自西南向东北递减,降水增加大值区位于辽宁西部;SSP3-7.0和SSP5-8.5情景下降水增幅自西向东逐渐递减,降水增幅显著区域位于辽河流域上游的内蒙古和辽宁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流域 气温增幅 降水量增幅
下载PDF
高原积雪对太阳活动响应及其放大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宋燕 周雅清 +6 位作者 李智才 张薇 孙必云 索琳 毕训强 肖天贵 张红英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6期21-30,共10页
高原积雪对太阳活动的响应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在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高原积雪时空分布对太阳活动有较为显著的响应,其机理是太阳活动通过bottom-up机制和top-down机制共同作... 高原积雪对太阳活动的响应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在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高原积雪时空分布对太阳活动有较为显著的响应,其机理是太阳活动通过bottom-up机制和top-down机制共同作用影响高原积雪。太阳活动可以引起全球0~200 m海温异常和潜热通量异常,通过改变海气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高原降水(积雪)异常,放大太阳活动的作用;另一方面,太阳活动通过影响平流层大气温度和环流,影响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改变对流层大气环流和风场,导致高原积雪异常。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试验模拟太阳活动影响高原积雪的关键在于气候系统模式需要包含细致的高层大气化学过程和海气耦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积雪 太阳活动 放大作用 bottom-up和top-down机制 中国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