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及青少年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7
1
作者 赵静 胡守龙 +2 位作者 孙卫锋 韩惠芳 韩爱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804-2806,共3页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及青少年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视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78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及青少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40眼)和对照组(35...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及青少年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视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78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及青少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40眼)和对照组(35例,38眼)。对照组将接受佩戴矫正眼镜、遮盖疗法、视觉刺激训练等综合疗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多巴,每次0.125(d1~3)~0.25 g,bi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P-VEP、视觉敏感度和视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P-VEP P100波的波幅明显大于对照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矫正辐辏范围、矫正分开范围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矫正近立体视锐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有助于改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及青少年的视觉中枢神经元功能,提高其视觉敏感度和双眼立体视觉功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综合疗法 左旋多巴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视功能 儿童 青少年
下载PDF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时颖 郑曰忠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6期654-656,共3页
目的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年龄因素、弱视类型和治疗方法对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自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的验光配镜中心收集弱视训练矫正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265例(450只眼),其中男... 目的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年龄因素、弱视类型和治疗方法对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自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的验光配镜中心收集弱视训练矫正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265例(450只眼),其中男126例,女139例,平均年龄(6.7±2.4)岁(3~12岁)。根据患儿弱视程度和依从性,对所有患儿分别采用验光配镜、遮盖、压抑或综合治疗方法进行矫正,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265例(450只眼)弱视患儿经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39+0.24,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72+0.18,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P=0.00)。总有效率为9014%(407/450),不同年龄组患儿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33,P=0.00),其中3~5岁组患儿疗效(98.3%,234/238)最好,6—8岁组患儿疗效(86.8%,118/136)次之,9~12岁组患儿疗效(72.4%,55/76)较差。由远视导致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疗效最佳(97.9%,279/285),其次是近视性弱视(81.6%,102/125),而散光导致的弱视疗效最差(65.O%,26/40),三组患儿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0.94,P=0.00)。采用验光配镜和遮盖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组患儿疗效(96.2%,256/266)明显高于单纯屈光矫正组(84.1%,116/138)和单纯压抑矫正组患儿(76.1%,35/46),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84,P=0.00)。结论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应在幼儿早期尽早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矫正治疗,其中远视性弱视患儿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综合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眼调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眼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2月于我院行弱视训练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50例(弱视组,共计90眼)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记录患儿临床疗效及组内不同弱视严重程度患儿提高1行Log... 目的:探讨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眼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2月于我院行弱视训练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50例(弱视组,共计90眼)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记录患儿临床疗效及组内不同弱视严重程度患儿提高1行LogMAR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及儿童眼调节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并与同期来院体检的视力正常儿童36例(对照组,共计72眼)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弱视组内重度弱视患儿提高1行LogMAR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最短,其次为中度弱视患儿,轻度弱视患儿提高1行LogMAR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最长,各亚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弱视组患儿患眼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调节滞后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治疗3个月后,弱视组各患儿患眼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轻、中度弱视>重度弱视(P<0.05),患眼调节滞后量则明显降低,且轻、中度弱视<重度弱视(P<0.05)。结论: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予以弱视训练,能有效改善其患眼调节功能,对患儿预后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训练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预后
下载PDF
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4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志超 赵武校 +3 位作者 蓝方方 王贻东 甘露 刘伟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06年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视知觉学习"治疗且达到"基本治愈"标准的4~8岁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65例(117眼),所有病例均随访4a以上。随访...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06年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视知觉学习"治疗且达到"基本治愈"标准的4~8岁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65例(117眼),所有病例均随访4a以上。随访期间收集患者的矫正视力和屈光度。所有患者按起始弱视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弱视后,使用Two-wayANOVA比较3组患者间视力的稳定性;按屈光性质分为近视性、远视性和混合散光性弱视后,使用One-wayANOVA比较3组患者的屈光度变化情况。结果矫正视力:整体而言,终止视知觉学习后1a、2a、3a、4a时的矫正视力分别为0LogMAR、(0.006±0.024)Log-MAR、(-0.001±0.055)LogMAR、(-0.011±0.060)LogMAR,各随访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均高于治疗前视力(0.344±0.171)LogMAR(均为P=0.000);但重度弱视儿童的矫正视力在随访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在随访的第3年和第4年时出现了小幅视力回退。屈光度:视知觉治疗前、后球镜的变化量近视性、远视性、混合散光性弱视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视知觉治疗前、后柱镜与等效离焦度的变化量在3组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远期疗效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学习 屈光不正性弱视 儿童 屈光回退
下载PDF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5
作者 林晓峰 郑敏 +3 位作者 翁旭 李虹霓 黄奕霞 曾彩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3-976,共4页
目的 研究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眼科治疗的双眼矫正视力相等或差一行的100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采用卡洞法检查分成主... 目的 研究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眼科治疗的双眼矫正视力相等或差一行的100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采用卡洞法检查分成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应用阿托品散瞳检查屈光度及矫正视力,进行双眼同量综合弱视治疗,包括戴镜、精细目力训练、视刺激疗法.于治疗后第1、3、6、12个月检查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矫正视力的进步行数和基本治愈率.结果 治疗前后主视眼眼别未见转换,在治疗的第1、3、6、12个月,主视眼视力进步行数分别为(2.23±1.11)、(3.00±1.33)、(3.48±1.40)、(3.72±1.42),非主视眼视力分别为(1.93±1.27)、(2.98±1.35)、(3.49±1.42)、(3.73±1.38);主视眼基本治愈率分別为51.0% (51/100)、78.0% (78/100)、82.0% (82/100)、87.0%(87/100),非主视眼分别为36.0% (36/100)、74.0% (74/100)、82.0% (82/100)、86.0% (86/100).主视眼矫正视力进步行数和基本治愈率在治疗的第1个月均高于非主视眼,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 =4.18,P <0.01,x2=4.58,P=0.03),而在第3、6、12个月则均相近,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主视眼眼别未发生改变,短期内主视眼的疗效优于非主视眼,而中、长期疗效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主视眼 疗效
原文传递
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治疗儿童弱视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尹峥 夏旭光 +5 位作者 黄慕贞 李婷 郝琦琦 江铭 唐蕊 郑志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27-929,共3页
目的:评价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包括屈光参差性弱视)进行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采取综合治疗和传统治疗分组对照,设立治疗组(综合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戴镜,遮盖加精细用... 目的:评价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包括屈光参差性弱视)进行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采取综合治疗和传统治疗分组对照,设立治疗组(综合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戴镜,遮盖加精细用目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CAM光珊治疗仪,多色光谱刺激仪,后像弱视红光治疗仪,海丁格氏刷等生理刺激综合疗法,待视力达到0.4以上时,加用立体视觉训练,初期使用同视机训练,待视觉三级功能建立后使用家用立体视觉训练仪(实体镜cherioscope,红绿立体图片Tranaglyphs)进行立体视加强巩固训练。结果:两组病例随诊2~7a,治疗组中基本治愈率达86.3%,治疗前后基本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立体视锐度的正常率明显提高,由治疗前的11.0%提高到84.0%。治疗后两组间旁中心注视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1.95,P〈0.01)。结论: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法是治疗弱视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生理刺激 立体视觉 儿童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弱视治疗
下载PDF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被引量:18
7
作者 谢美娜 邓德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在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就诊治疗的180例(167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初诊时行阿托品散光检影验光检查,佩戴合适的眼镜矫正,半年到1年验光复查,调整眼镜,辅助配合遮盖疗...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在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就诊治疗的180例(167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初诊时行阿托品散光检影验光检查,佩戴合适的眼镜矫正,半年到1年验光复查,调整眼镜,辅助配合遮盖疗法、弱视治疗仪、精细目力训练、红光刺激等方法治疗,并跟踪随访3年后评价其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180例(167眼)患儿经跟踪随访3年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9.39%。3~6岁组患儿经治疗总有效率(96.34%)高于7~9岁组和10~12岁组(85.71%和77.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30、6.40,均P<0.05);弱视程度轻者经治疗总有效率(96.12%)高于弱视程度中、重度者(83.72%和71.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03、11.20,均P<0.05);远视性弱视组经治疗总有效率(91.87%)高于近视性弱视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6,P<0.01);中心注视性弱视组经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旁中心弱视组(4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47,P<0.01);远视性弱视组与混合和散光性弱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诊年龄越小、弱视程度越轻、远视性及中心性弱视的患儿治疗效果越好。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根据患儿年龄、弱视程度、类型和性质,采取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方法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光学药物压抑法辅助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治疗依从性及P-VEP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高智勇 李秀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941-943,共3页
目的:探究光学药物压抑法辅助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10/2015-10收治的122例189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61例95眼和对照组61例94眼... 目的:探究光学药物压抑法辅助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10/2015-10收治的122例189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61例95眼和对照组61例94眼,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仪、激光、CAM训练等综合疗法,观察组联合光学药物压抑法,治疗4mo后,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图形视觉诱发电位、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4mo后,观察组有效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8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5,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5,P<0.05);观察组P100波幅(15.18±1.68μV)明显高于对照组(12.34±1.34μV),而观察组P100潜伏期(93.75±10.01ms)明显低于对照组(106.37±10.21 ms),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2、7.865,P<0.05、<0.001)。结论:光学药物压抑法辅助综合疗法有助于提高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视力水平,可能与增强儿童治疗依从性、调节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药物压抑法 屈光不正性弱视 依从性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化志娟 胡敏 李亮亮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比较左旋多巴联合综合法与单纯综合法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对12岁以上76例(137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实验组加服左旋多巴。治疗6个月,对视力、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对比敏... 目的比较左旋多巴联合综合法与单纯综合法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对12岁以上76例(137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实验组加服左旋多巴。治疗6个月,对视力、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对比敏感度、融合范围、远近立体视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有效率为56.34%,两组有效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P-VEP中P100波的振幅和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对比敏感度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矫正融合范围、矫正远近立体视功能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左旋多巴联合综合法治疗效果较好。对于青少年弱视患者不应该放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屈光不正性弱视 综合疗法
下载PDF
单纯屈光矫正治疗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娄丽萍 王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4791-4794,共4页
目的:研究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单纯屈光矫正后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国内最新弱视诊断标准,对确诊为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58例(116只眼)使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点双眼,睫状肌麻痹后验光,按MPMVA原则根据患者年龄并结合患者眼位(... 目的:研究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单纯屈光矫正后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国内最新弱视诊断标准,对确诊为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58例(116只眼)使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点双眼,睫状肌麻痹后验光,按MPMVA原则根据患者年龄并结合患者眼位(隐斜)给予全矫或保留生理性的远视度数,散光足矫,然后随访追踪患者戴镜后3、6个月及1年时的视力。结果:屈光矫正3个月时视力达到同龄儿童视力参考值下限的有57只眼(49.1%),6个月时有84只眼(72.4%),1年时有102只眼(87.9%)。随访1年时视力平均提高(3.59±2.04)行,其中视力提高≥2行的弱视眼占90.5%(105只眼);100.0%(38只眼)中度远视患者、82.4%(28只眼)高度远视患者、83.3%(30只眼)远视散光患者以及75.0%(6只眼)混合散光患者达到同龄儿童视力参考值下限,50.0%(9只眼)≥8岁患者视力达1.0。结论:多数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仅通过单纯屈光矫正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准确的验光和正确的屈光矫正方法是提高这类弱视患者视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屈光矫正 准确验光
原文传递
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敏 赵炜 +2 位作者 同西龙 王笑蓉 翟阿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5期4932-4935,共4页
目的:探究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青少年103例(18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90眼)和观察组51例(90眼)。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观... 目的:探究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青少年103例(18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90眼)和观察组51例(90眼)。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给予左旋多巴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视觉对比敏感度和视功能等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视力治疗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振幅出现明显的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潜伏期发生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100%、25%、10%及5%空间频率视觉对比敏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矫正辐辏范围、矫正分开范围显著高于对照组,矫正近立体锐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屈光不正患儿的视觉中枢神经元功能,明显提高视力水平及视觉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左旋多巴 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DIT与BOLD-fMRI技术对屈光不正性弱视皮层损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明霞 张云亭 +1 位作者 张权 李威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基于大脑各皮层区的功能动力学特征受到皮层间及皮层外解剖结构连接制约的观点,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视觉皮层功能损害与胼胝体、视辐射发育不良的关系。方法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跟踪技术(DTT)比较3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 目的基于大脑各皮层区的功能动力学特征受到皮层间及皮层外解剖结构连接制约的观点,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视觉皮层功能损害与胼胝体、视辐射发育不良的关系。方法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跟踪技术(DTT)比较3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与30例正常人胼胝体、视辐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平均弥散系数(DCavg)值,及神经纤维投射方式;并对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和正常组各10例行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分别在平面与立体图刺激下比较视皮层激活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屈光不正性弱视组背侧视皮层区域激活范围与强度显著低于正常组,胼胝体体部DCavg值显著高于正常组,视辐射FA值显著低于正常组,连接枕叶与顶枕联合皮层的胼胝体纤维数与视辐射纤维数明显减少。结论胼胝体后部和视辐射发育不良,视皮层神经元活动减少或神经元同步化活动减少可能是弱视视皮层功能损害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跟踪技术 皮层激活
原文传递
弱视患儿3D训练远近距离立体视恢复的疗效评价(英文)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邓宏伟 黄平 +2 位作者 钟华红 Nyankerh Cyril Nii Amankwah 赵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5-790,共6页
目的:评价使用立体3D技术作为一种视觉功能训练方法对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30名儿童,年龄4~16y,其中18例是屈光不正性弱视(ametropic amblyopia,AMA),12例是屈光参差性弱视(anisometropic amblyopia,ANA)。双眼使用立体3D技... 目的:评价使用立体3D技术作为一种视觉功能训练方法对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30名儿童,年龄4~16y,其中18例是屈光不正性弱视(ametropic amblyopia,AMA),12例是屈光参差性弱视(anisometropic amblyopia,ANA)。双眼使用立体3D技术进行视觉功能训练,每次训练时间1h,每例患者训练约33次(平均:32±8)。在每次训练前后检查患者每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使用同视机检查融合范围和远距离立体视,并使用颜氏随机点立体视图谱检查近距离立体视。结果:在训练治疗后,所有弱视患儿最佳矫正视力较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训练后融合范围较训练前显著扩大,尤其在屈光参差弱视患儿中融合范围扩大和立体视觉的恢复较屈光不正弱视患者组更明显。训练后近距离立体视觉的恢复程度要优于远距离立体视觉。结论:立体3D视觉训练系统可以有效地恢复弱视儿童双眼立体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弱视 融合 屈光不正性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
下载PDF
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后期行视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莹莹 向剑波 +2 位作者 吴九菊 谢琳辉 许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01-2304,共4页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后期行视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01/12在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2例244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球镜≤±3. 00D,散光度绝对值(以下简称散光度)≥2. ...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后期行视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01/12在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2例244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球镜≤±3. 00D,散光度绝对值(以下简称散光度)≥2. 00D,双眼球镜差值≤1. 50D,双眼柱镜差值≤1. 00D。所有患儿均已经过初步治疗,常规验光戴镜和弱视治疗后,弱视眼视力已经提高到0. 6以上且双眼视力相差不超过2行。将患儿随机分为训练组(62例124眼)和对照组(60例120眼)。所有患儿均采用家庭+诊室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训练内容为:弱视训练仪(光刷、红闪、光栅等)、电脑软件精细和刺激训练。训练组除完成对照组训练项目以外,还需要进行单眼调节功能、双眼调节功能训练及双眼集合、融像功能训练。随访6mo后,对两组患儿的视力疗效、近立体视、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末期,两组间整体的视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间近立体视功能、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在综合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后期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对于提高弱视患儿的基本痊愈率、缩短疗程和建立健全立体视功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视功能训练 弱视 治疗
下载PDF
压抑膜遮盖治疗大龄儿童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琦 顾莉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9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探讨压抑膜遮盖治疗大龄儿童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大龄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压抑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遮盖治疗,压抑组给予压抑膜... 目的探讨压抑膜遮盖治疗大龄儿童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大龄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压抑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遮盖治疗,压抑组给予压抑膜遮盖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儿治疗疗效、依从性、治疗前后视力情况。结果压抑组治疗有效率、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抑组和常规组治疗后视力均优于治疗前,但压抑组治疗后视力及其变化值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遮盖比较,压抑膜遮盖治疗大龄儿童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依从性好,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抑膜遮盖 大龄儿童 轻中度 屈光不正性弱视 疗效
下载PDF
屈光参差与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脑白质形态学的MRI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姜钦影 李倩 +3 位作者 郭明霞 李青吉 韩伟 殷小会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8-1412,共5页
目的探求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脑白质容积的改变。方法对14例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8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及20例正常对照儿童行磁共振(MRI)扫描,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VBM)和SPM8软件对采集的MRI图像进行处... 目的探求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脑白质容积的改变。方法对14例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8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及20例正常对照儿童行磁共振(MRI)扫描,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VBM)和SPM8软件对采集的MRI图像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比较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和对照组每两组之间的白质容积差异。结果屈光参差性弱视组较对照组左侧距状沟下白质和左侧顶上小叶白质容积减小,右侧楔叶白质容积增大;屈光不正性弱视组较对照组右侧枕中回下白质和右侧额中回下白质容积减小。结论在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中,与视觉相关的脑区白质均存在形态学改变,表明与视觉相关脑区的灰、白质形态学变化同为弱视儿童视皮层功能损伤的形态学基础,且与弱视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屈光参差性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脑白质
原文传递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是否存在差异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敏玲 朱其新 翁振声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189-191,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诊治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儿主视眼,根据患儿主视眼是否是弱视眼,分为主视眼治疗组与非主... 目的观察研究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诊治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儿主视眼,根据患儿主视眼是否是弱视眼,分为主视眼治疗组与非主视眼治疗组,并应用综合疗法包括戴镜法、CAM视觉刺激疗法、精细目力训练法等进行治疗。于治疗后第1、3、6、12个月检查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矫正视力进步行数及基本治愈率。结果治疗的第1个月,主视眼的进步行数多于非主视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的3、6、12个月时比较,两组间进步行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月时主视眼组的的基本治愈率为61.0%,高于非主视眼组(3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的3、6、12个月时比较,两组间基本治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在短期内存在显著差异,主视眼在短期内可获得更高的视力进步行数及基本治愈率,但在中长期范围内,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的临床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量治疗 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 主视眼 非主视眼
下载PDF
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双眼立体视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君君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5期48-49,64,共3页
目的观察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双眼立体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153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74眼)和观察组43例(79眼)。对照... 目的观察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双眼立体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153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74眼)和观察组43例(79眼)。对照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对比治疗3个月后两组疗效(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弱视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双眼融象功能及双眼立体视觉功能正常率(Titmus立体视检测图),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儿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立体视觉检查图)。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眼融象功能正常率、双眼立体视正常率、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正常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联合常规综合治疗能促进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视力恢复,重建双眼立体视觉功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 立体系统训练 屈光不正性弱视 双眼立体视觉功能
下载PDF
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哲 吴家顺 李玲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6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2例,共186眼,分为A、B、C 3组,A组37例、62眼,B组37例、62眼,C组38例、62眼,A组采用单纯眼镜配戴治疗,B组采用眼镜配戴联合遮盖法治... 目的探讨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2例,共186眼,分为A、B、C 3组,A组37例、62眼,B组37例、62眼,C组38例、62眼,A组采用单纯眼镜配戴治疗,B组采用眼镜配戴联合遮盖法治疗,C组采用眼镜配戴联合全日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观察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0.65%,B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77%,C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100.00%,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较好,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配镜联合遮盖 精细训练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低强度氦氖激光辅助治疗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艾则孜·吾买尔 姜爱新 +3 位作者 木拉提江·木台力甫 曹淑娟 马云成 陈静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氦氖激光辅助治疗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把3~7岁双眼屈光性弱视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戴镜+低强度氦氖激光+近距离作业(30 min/d)治疗,对照组接受戴镜+近距离作业(30 min/d)治疗。治疗前当... 目的探讨低强度氦氖激光辅助治疗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把3~7岁双眼屈光性弱视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戴镜+低强度氦氖激光+近距离作业(30 min/d)治疗,对照组接受戴镜+近距离作业(30 min/d)治疗。治疗前当天、治疗后1、3、6个月进行眼科常规检查。结果 4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患儿经治疗1、3、6个月后右眼矫正视力提高行数分别为(1.6±0.9)、(2.6±1.0)和(3.6±0.9)行,左眼则分别为(1.4±1.0)、(2.4±1.2)和(3.6±1.1)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儿经治疗1、3、6个月的治愈率分别为12.0%、44.0%和8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并不支持低强度氦氖激光对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氦氖激光 随机对照研究 治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