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化间性的例证:中国诗歌审美范式对美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
邱国红
|
《云梦学刊》
|
2005 |
16
|
|
2
|
“道非道”:美国垮掉派诗人与佛禅 |
耿纪永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3
|
走向自主创新:美国诗歌在中国的百年译介与研究 |
罗良功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4 |
0 |
|
4
|
爱默生诗歌与诗学理论管窥 |
黄宗英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6
|
|
5
|
美国现代诗歌的中国文化移入现象研究 |
姜涛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6
|
中国“十五”期间美国诗歌与戏剧研究 |
刘雪岚
丁晓君
肖静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7
|
变数诗学与历史共感生物——格雷厄姆转型期诗歌的元现代变量x |
桑翠林
|
《国外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8
|
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书写国外研究综述——形象学中的“读者”视角 |
郭英杰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9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现代诗潮之转向 |
郑燕虹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0
|
现代性的诉求——庞德《华夏集》对美国诗歌主题与用词的创新 |
祝朝伟
张柏然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1
|
临歧折杨柳 莫道无知音——加里·斯奈德诗歌《别克洛德·达仑堡》与中国古典送别诗比较 |
靳雪竹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2004 |
1
|
|
12
|
以译代作:闻一多早期新诗创作的特殊方式 |
熊辉
|
《写作》
|
2022 |
0 |
|
13
|
中英诗文通感浅说 |
刘守兰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7 |
1
|
|
14
|
可感知的停顿:雷·阿曼特劳特的无声诗学 |
布莱恩·里德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5
|
艾米莉·狄金森的“内战诗歌”研究 |
王金娥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6
|
现代主义诗歌技法的萌芽——庞德《华夏集》对美国诗歌的创新 |
祝朝伟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7
|
美国表演诗歌的历史演变与审美特征 |
刘东霞
|
《外国语文研究》
|
2016 |
1
|
|
18
|
"Cannot Understand / Feels Deeply": John Ashbery, The Tennis Court Oath, and Queer Affect |
Brian Reed
|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
2018 |
0 |
|
19
|
20世纪美国诗歌建构中国形象的方式论 |
赵小琪
周秀勤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1
|
|
20
|
美国黑山诗派的后现代诗观 |
尚婷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