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务犯罪惩治的国际化趋势与我国的对策——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我国刑法修正案的影响为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祖书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3-29,共7页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一部包含刑法规范在内的兼具国际法特征的国际刑法规范,是国际刑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这部公约在职务犯罪惩治的立法上,体现了犯罪构成要件设计严密、完整、科学、合理的特点...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一部包含刑法规范在内的兼具国际法特征的国际刑法规范,是国际刑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这部公约在职务犯罪惩治的立法上,体现了犯罪构成要件设计严密、完整、科学、合理的特点。中国在职务犯罪惩治的国际化方面尚存在种种现实问题,尤其是在职务犯罪惩治的刑法立法方面,需要明确"严而不厉"的立法指导思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我国生效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了三个《刑法修正案》,在相关职务犯罪的规定上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适应了职务犯罪惩治国际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刑法修正
下载PDF
金融改革背景下P2P行业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彬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6期48-54,77,共8页
在当前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想要仅仅依靠相对谦抑保守的刑律来达到规范整个P2P行业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刑法这最后一道防线的调整导向作用,应当在积极应用现有规定的情况下,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法律规制,研究其在我... 在当前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想要仅仅依靠相对谦抑保守的刑律来达到规范整个P2P行业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刑法这最后一道防线的调整导向作用,应当在积极应用现有规定的情况下,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法律规制,研究其在我国土壤中发展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刑法的滞后性使其不可能第一时间跟上金融市场发展的大潮,因此也建议职能部门及时出台其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行业 金融改革 刑法调整 法律规制
下载PDF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网络恐怖活动及其犯罪立法研究——兼评我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和《反恐怖主义法(草案)》相关反恐条款 被引量:47
3
作者 皮勇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9,共12页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恐怖活动是影响力和破坏力更大的综合形式的恐怖活动类型,包括四类行为,在我国比较严重的是利用互联网传播恐怖活动相关非法信息,它是暴力恐怖活动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犯罪立法缺少宣...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恐怖活动是影响力和破坏力更大的综合形式的恐怖活动类型,包括四类行为,在我国比较严重的是利用互联网传播恐怖活动相关非法信息,它是暴力恐怖活动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犯罪立法缺少宣扬恐怖主义思想、煽动暴力恐怖活动罪,设立该罪为我国反恐斗争所必需,也与国际反恐立法趋势一致。设该罪应从反恐怖主义综合立法和刑法两方面进行构建,在《反恐怖主义法》和《刑法修正案(九)》中做适当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恐怖活动 《反恐怖主义法》 《刑法修正案(九)》 立法建议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十一)》立法检视:类型归罪与保障进路
4
作者 莫洪宪 罗建武 《刑法论丛》 2022年第2期162-193,共32页
立法完善是促进刑法理论研究与提升刑事司法效能的关键动因。为了应对新的社会问题,《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完善原有罪名条文的同时,也新增了诸多新罪名。通过其具体内容发现,此次刑法修订呈现极端个案类型化、犯罪认定危险化、刑罚配... 立法完善是促进刑法理论研究与提升刑事司法效能的关键动因。为了应对新的社会问题,《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完善原有罪名条文的同时,也新增了诸多新罪名。通过其具体内容发现,此次刑法修订呈现极端个案类型化、犯罪认定危险化、刑罚配置重刑化等非理性立法特征,并且进一步引出对刑法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以立法入罪的判断标准的命题探讨。对此,一方面,应当树立理性的刑法参与社会治理机能观,作为刑法立法的价值导向。不仅要求刑事法网严密、刑罚趋轻且合理,还必须贯彻前置法调整优先于犯罪化、刑罚轻重配置的适时协调及犯罪化后适时非犯罪化的谦抑、动态的刑法治理品质。相应地,为了保障刑法的谦抑性,必须以法益保护的现实化与类型化为标准进行立法犯罪化的初步考察。另一方面,在刑法立法技术上,应当以“以型制罪”思路限缩处罚范围为手段,利用开放结构以建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互动的类型化规范体系,从而形成刑事法网严密、刑罚趋轻且合理、罪名体量“可增可减”、刑罚配置“有轻有重”的刑法立法发展进路,最终实现入罪有理、犯罪化有度、刑罚有紧、罪名有弛的社会治理刑法参与良性机制和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 社会治理刑法化 严而不厉 以型制罪 回溯性立法
原文传递
性侵未成年人新修订条款的教义学阐释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捷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4-50,85,共8页
奸淫幼女侵犯的法益不是幼女的性自主权,而是幼女的性权利和身心健康。由于奸淫不满10周岁幼女犯罪额外损害到幼女性器官健康,法益侵害程度更高、行为人罪责程度更深,因此具备提高法定刑的理论依据。在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中,处于特... 奸淫幼女侵犯的法益不是幼女的性自主权,而是幼女的性权利和身心健康。由于奸淫不满10周岁幼女犯罪额外损害到幼女性器官健康,法益侵害程度更高、行为人罪责程度更深,因此具备提高法定刑的理论依据。在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中,处于特殊关系中的14—16周岁未成年女性性同意能力有限,存在特殊关系个体间发生性关系有违伦理、特殊职责人员性侵社会危害性大且预防必要性高,因此符合增设新罪的条件。特殊职责人员范围除法条明确列举外,还包括法律上存在特殊关系的人员,以及事实上存在抚养、保护、照顾等关系的人员。在猥亵儿童罪的加重情节中,“多人”或“多次”并非仅指三人或三次以上,特殊情形下两人或两次也可适用加重法定刑;此外,“情节恶劣”是对“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的限制,仅在猥亵综合情节达到升格法定刑时才适用,否则公共场所仅为基本犯从重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未成年人 刑法修正案 加重情节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 多人多次
下载PDF
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研究——兼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的网络犯罪立法 被引量:55
6
作者 皮勇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7,共9页
目前我国网络犯罪具有网络化、集中在经济领域等主要特征,原有网络犯罪刑法规定不能满足遏制网络犯罪的需要。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为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 目前我国网络犯罪具有网络化、集中在经济领域等主要特征,原有网络犯罪刑法规定不能满足遏制网络犯罪的需要。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为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程序、工具罪,对我国网络犯罪立法体系有重要的补充完善作用,但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2004年7月1日生效的欧洲理事会《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中的有关网络犯罪的规定对完善我国网络犯罪立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对该公约与我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的比较分析,提出完善立法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七) 网络犯罪 立法疏漏 立法建议
下载PDF
从回应式到前瞻式:网络犯罪刑法立法思路的应然转向——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相关立法规定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肃之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164,共10页
网络社会的跨时空互动性、去中心化特征导致网络犯罪的再构。传统的回应式的刑法立法思路在规制网络犯罪的过程中面临困境,难以适应网络犯罪法益的变迁、行为主体和范围的扩展、犯罪结构的变化,应当从回应式立法转向前瞻式立法。《刑法... 网络社会的跨时空互动性、去中心化特征导致网络犯罪的再构。传统的回应式的刑法立法思路在规制网络犯罪的过程中面临困境,难以适应网络犯罪法益的变迁、行为主体和范围的扩展、犯罪结构的变化,应当从回应式立法转向前瞻式立法。《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既有前瞻式立法的探索,也有沿用回应式立法思路之处。在全面转向前瞻式立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提升立法技术和为司法解释预留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再构 前瞻式立法 《刑法修正案﹙九﹚》
原文传递
无期徒刑如何兑现“无期”——以死刑替代功能之充分发挥为着力点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俊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2-160,共9页
限制死刑适用方面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设置死刑替代措施,而与死刑的严厉程度和威慑效果最为接近的无期徒刑理应发挥立法上最佳的死刑替代功能。鉴于目前中国刑法中规定了减刑和假释制度,实际上使得无期徒刑并非“无期”,从而影响了死刑... 限制死刑适用方面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设置死刑替代措施,而与死刑的严厉程度和威慑效果最为接近的无期徒刑理应发挥立法上最佳的死刑替代功能。鉴于目前中国刑法中规定了减刑和假释制度,实际上使得无期徒刑并非“无期”,从而影响了死刑替代功能的良好发挥。因此,对无期徒刑进行改进,设立终身监禁型的无期徒刑实属应有之义。《刑法修正案(九)》启动了立法试点,对特别重大贪污贿赂犯罪引入终身监禁制度乃是一大亮点,应当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讨终身监禁适用范围之扩大,从而使无期徒刑的制度设计真正做到名副其实、名至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期徒刑 死刑替代措施 刑罚体系 终身监禁 《刑法修正案(九)》
原文传递
网络犯罪的嬗变与刑法立法完善——以《刑法修正案(九)》为分析起点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肃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47-51,共5页
为回应愈演愈烈的网络犯罪,《刑法修正案(九)》对于原有刑法规定作出大幅修改,对于网络犯罪行为的扩张、主体的扩张、结构变化均作出细致规定,有其重要意义。同网络犯罪的事实嬗变相比,《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 为回应愈演愈烈的网络犯罪,《刑法修正案(九)》对于原有刑法规定作出大幅修改,对于网络犯罪行为的扩张、主体的扩张、结构变化均作出细致规定,有其重要意义。同网络犯罪的事实嬗变相比,《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在注重协调网络犯罪多变性与刑法稳定性的视角下,根据网络犯罪的法益、行为范围和共同犯罪结构的变化,构建科学完善的罪刑规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九)》 网络犯罪嬗变 公共安全 行为范围 共犯结构
下载PDF
试论信息犯罪的刑法回应——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立法条款
10
作者 王启欣 王肃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658-664,共7页
信息犯罪在行为方面、主观方面、结果方面都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给刑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刑法修正案(九)》对于信息犯罪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增设有关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的规定、增加单位... 信息犯罪在行为方面、主观方面、结果方面都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给刑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刑法修正案(九)》对于信息犯罪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增设有关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的规定、增加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足。回应信息犯罪,刑法需要注重对新犯罪行为的纳入、注重对犯罪结果多元化予以回应、为过失信息犯罪预留必要的立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犯罪 刑法修正案(九) 网络服务提供者
下载PDF
我国腐败犯罪治理问题及完善建议
11
作者 杨淼鑫 王肃之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8-52,共5页
准确界定腐败犯罪的概念是治理腐败问题的先决条件,腐败犯罪滋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对国家、社会、个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使其治理势在必行。《刑法修正案(九)》虽然修正了腐败犯罪的相关条款,但仍存在主体规制不足、数额标准缺失、受... 准确界定腐败犯罪的概念是治理腐败问题的先决条件,腐败犯罪滋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对国家、社会、个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使其治理势在必行。《刑法修正案(九)》虽然修正了腐败犯罪的相关条款,但仍存在主体规制不足、数额标准缺失、受贿行贿关系存在争议等问题,相关的司法程序规定也不具体。我国应在制刑和量刑方面完善刑法规定,明确腐败犯罪的司法程序,构建科学合理的腐败犯罪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犯罪 《刑法修正案(九)》 司法解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