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法》修改增设“体育纠纷解决”章节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姜熙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0-406,共7页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开启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在依法治国背景下,《体育法》修改成为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是《体育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体育法》第33条关于体育纠纷解决的规定...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开启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在依法治国背景下,《体育法》修改成为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是《体育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体育法》第33条关于体育纠纷解决的规定在新形势下需要重新修改。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案例分析等方法就《体育法》修改中增设体育纠纷解决章节的必要性、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在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体育法治建设加速以及新《立法法》施行等新形势下,应该在《体育法》中以单章形式增加对体育纠纷解决的原则性规定。在立法理念上,《体育法》增加体育纠纷解决章节的规定要依据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符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国际体育纠纷解决体系接轨、原则性规定与授权立法相结合。在立法内容上,在体育纠纷解决章节对"体育纠纷"的概念加以界定,明确规定建立体育纠纷解决的多元机制,建立我国体育纠纷的仲裁机构、仲裁机制和调解机制,并通过设置授权立法条款授权国务院制定具体的相关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仲裁 体育法 修改 法治
下载PDF
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法治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叶海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法治的精义是规则至上,而规则供给的多元化则逻辑性地要求以宪法为最高法,整个法制体系统一于宪法,并设置合宪性审查专责机关维护宪法权威。设立宪法实施的专责监督机构是中国法治建设得以迈进的关口,修改宪法、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 法治的精义是规则至上,而规则供给的多元化则逻辑性地要求以宪法为最高法,整个法制体系统一于宪法,并设置合宪性审查专责机关维护宪法权威。设立宪法实施的专责监督机构是中国法治建设得以迈进的关口,修改宪法、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部分地回应了宪法审查发展的理性化和专门化要求,具有丰富的法治内涵。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专责性的宪法机关,合宪性审查因此从自发走向自觉进而迈向宪法化和理性化;将合宪性审查的工作权限排他性地授予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实现了合宪性审查权的集中化和专门化;抛弃过去多个机关分理的机制,由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包括法律人士)组成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专责性地行使合宪性审查权,强化了合宪性审查机构的功能最适性。为了进一步地推进合宪性审查,有必要建立"司法辩论—宪法审查"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合宪性审查 宪法修改 法治
下载PDF
是图谋垄断,还是行使宪法权利——从律师联盟案看美国宪法权利的冲突与协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卓君 吴玉岭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8-185,共8页
“吉迪恩案”中 ,联邦最高法院赋予了“穷人有获取刑事法律援助的宪法权利” ;“尼诺案”中 ,最高法院又确立了“公民享有要求政府采取公共行动的宪法权利 ,不论这一权利的行使是否有违法之目的 ,也不论其行为是单一行动还是一致行动 ,... “吉迪恩案”中 ,联邦最高法院赋予了“穷人有获取刑事法律援助的宪法权利” ;“尼诺案”中 ,最高法院又确立了“公民享有要求政府采取公共行动的宪法权利 ,不论这一权利的行使是否有违法之目的 ,也不论其行为是单一行动还是一致行动 ,都不受反垄断法的管辖。”律师联盟案中 ,这两种宪法权利发生了冲突 ,最高法院最终选择了优先保护社会弱者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权利 律师联盟案 美国 冲突 刑事法律援助 吉迪恩原则
原文传递
再说“《宪法修正案》修正了什么”——“法治”、“人权”入宪之断想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燎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48,共7页
1999、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法治"与"人权"载入宪法。这不仅是对"法治"与"人权"的确认,而且标明了建构中国现代法治秩序的价值准则与基本方向。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宪制与法律制度的逻... 1999、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法治"与"人权"载入宪法。这不仅是对"法治"与"人权"的确认,而且标明了建构中国现代法治秩序的价值准则与基本方向。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宪制与法律制度的逻辑问题。依据这样的逻辑,《宪法修正案》的根本涵义,就是要求对宪制与法律制度进行"修正",以实现和巩固"法治"与"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修正案 法治 人权 入宪 历史进程 制度逻辑 断想
下载PDF
面向多品种小批量机械产品的反馈修正式报价响应技术研究
5
作者 徐春伟 张树有 王新 《轻工机械》 CAS 2007年第1期133-137,共5页
针对多品种小批量机械产品的特点,分析了产品实例模块成本与需求产品初始报价间的关系,在获得反馈修正系数的基础上,建立产品需求特征变量和产品模块同报价公式间的报价规则映射,实现了面向多品种小批量机械产品的反馈修正式报价方法。... 针对多品种小批量机械产品的特点,分析了产品实例模块成本与需求产品初始报价间的关系,在获得反馈修正系数的基础上,建立产品需求特征变量和产品模块同报价公式间的报价规则映射,实现了面向多品种小批量机械产品的反馈修正式报价方法。该方法在电除尘器产品报价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需求 反馈修正式 报价 报价规则
下载PDF
利益平衡视野下的实用新型修改规则研究
6
作者 覃韦斯 《科技与法律》 2017年第1期31-39,共9页
我国实用新型修改规则存在着"主动修改基本闲置,被动修改流于形式,无效修改过度严格"的问题。修改规则本质上是基本原理的具体化。我国实用新型修改规则的基本原理在于防止不正当利益以及维护公众信赖利益,其倾向于社会公众... 我国实用新型修改规则存在着"主动修改基本闲置,被动修改流于形式,无效修改过度严格"的问题。修改规则本质上是基本原理的具体化。我国实用新型修改规则的基本原理在于防止不正当利益以及维护公众信赖利益,其倾向于社会公众利益的保护,却忽略了专利权人的利益,最终导致利益失衡。本文主张基于利益平衡理论重塑实用新型的修改规则,认为合理的修改规则应有助于而不是阻碍专利权人通过修改来获得与其技术贡献相匹配的专利权保护范围,最终达成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平衡 实用新型 修改规则 技术贡献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修改凸显人权保障——论不得强迫自证有罪和非法证据排除条款 被引量:37
7
作者 杨宇冠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26,共8页
此次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还增加了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这些新增内容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每一项又有各自的意义。"不强迫自证其罪"条款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进一步体现,关系到... 此次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还增加了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这些新增内容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每一项又有各自的意义。"不强迫自证其罪"条款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进一步体现,关系到我国刑事侦查、检察和司法部门的职责和个人权利的保障;非法证据排除是落实不强迫自证其罪的具体措施,通过约束侦查部门取证行为对侵犯个人权利提供了补救措施。这些都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原则性和制度方面的重大修改。文章详细研究了新增加的这些条款的确切含义,指出其中的进步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执行新增加的这些法律条文必须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修改 保障人权 不强迫自证其罪 非法证据排除
原文传递
基于量身定制特体女装原型样板的生成 被引量:27
8
作者 彭磊 谢红 邹奇芝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105,共5页
随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日益强烈,服装量身定制生产模式及所涉及的技术和方法正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此,在分析现有的量身定制软件技术基础上,针对女性特体样板的生成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具体研究以下几个方面:提取女性体型特... 随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日益强烈,服装量身定制生产模式及所涉及的技术和方法正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此,在分析现有的量身定制软件技术基础上,针对女性特体样板的生成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具体研究以下几个方面:提取女性体型特征,以模块方法对女性特殊体型进行分类,并制作专业用特体人台;利用特体人台获得特体女装原型样板;利用格柏量身定制系统建立特体女装原型库和样板变更规则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体型 量身定制 特体人台 原型样板 规则库
下载PDF
我国轻罪立法的实践与反思——以刑法修正案(十一)为视角 被引量:26
9
作者 杨楠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135,共10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的轻罪立法呈现出法益保护前置化、罪名过度精细化和以规范宣示为目的的象征化等特征。轻罪立法通过扩张集体法益扩大了刑法处罚范围,限缩了个人权利的空间;对犯罪的过度类型化,导致罪刑体系支离;象征性的轻罪立法,... 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的轻罪立法呈现出法益保护前置化、罪名过度精细化和以规范宣示为目的的象征化等特征。轻罪立法通过扩张集体法益扩大了刑法处罚范围,限缩了个人权利的空间;对犯罪的过度类型化,导致罪刑体系支离;象征性的轻罪立法,还加剧了法律实效的短绌化。我国无论在实体法抑或程序法上均不存在罪刑分级的制度设计,单靠增设轻罪难以改善重刑刑法结构;区分轻罪与重罪的实质意义弱化,轻罪理论也难以证成轻罪立法的合理性。调整我国罪刑结构应先去重刑化、再严密法网,而轻罪立法会导致刑法“又严又厉”;轻罪立法蕴含的积极预防刑法观也非法治国刑法的应有之义。因此,对轻罪立法应保持谨慎,坚守刑法最小化的基本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 轻罪立法 重刑刑法 积极刑法观 依法治国 刑法最小化
下载PDF
论修改《体育法》的内容结构调整与技术质量提高 被引量:17
10
作者 于善旭 李先燕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共8页
在分析《体育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修改需求和研究文献,从立法内容与技术质量两方面对《体育法》的修改提出建议:在优化内容结构方面,应保留《体育法》现有的一些章及名称,增设新的章节,调整各章排列;在提高立法的技术质量方... 在分析《体育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修改需求和研究文献,从立法内容与技术质量两方面对《体育法》的修改提出建议:在优化内容结构方面,应保留《体育法》现有的一些章及名称,增设新的章节,调整各章排列;在提高立法的技术质量方面,应把握《体育法》修改内容与形式相恰的体系结构,调整各类法律条文之间的比重关系,完善各类权利、义务法律规范及其逻辑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 法律修改 体育法治 法律结构 立法技术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正当根据与司法适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登辉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107-122,共16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采用“年龄+罪行+程序控制”的模式个别下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对“惩罚为辅”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落实,是平等保护未成年人的必要举措,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的重要内容。当今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 《刑法修正案(十一)》采用“年龄+罪行+程序控制”的模式个别下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对“惩罚为辅”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落实,是平等保护未成年人的必要举措,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的重要内容。当今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与1980年代已满十四周岁的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相等或相当,应当认为其中精神正常者对特定严重罪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个别下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方案显然优于恶意补足年龄规则。立法机关选择的罪行是“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颇具合理性,也会带来诸多争议。“情节恶劣”只修饰“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却徒增争议,宜删除。完善“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程序,有利于统一执法尺度、从严把握追诉标准,亟待出台司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 未成年人犯罪 刑事责任年龄 恶意补足年龄规则
下载PDF
论修改《体育法》的现实紧迫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于善旭 李先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7-55,共9页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治体的进程中,对颁行于1995年的《体育法》进行修改已提出多年。然而,是不是需要尽快修改和是否已经具备了相应条件,是在分析《体育法》自身不足而应当修改的必要性的同时,还需要从修法的现实紧迫性与可行性方...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治体的进程中,对颁行于1995年的《体育法》进行修改已提出多年。然而,是不是需要尽快修改和是否已经具备了相应条件,是在分析《体育法》自身不足而应当修改的必要性的同时,还需要从修法的现实紧迫性与可行性方面予以回答的重要问题。为此,该文基于当下中国社会和体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从全面深化改革、迈向体育强国、发展人权事业、建设健康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多个维度,探讨了修改《体育法》面临的迫切需求;并从我国已进入普遍修法时代以及修改《体育法》的社会共识、学术研究和工作基础方面,指出了《体育法》修改所处的良好时机和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法律修改 依法治国 体育法治 修改体育法
下载PDF
九九修宪与依法治国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世义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32,共9页
九九修宪前夕,围绕宪法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经济发展优先还是法制改革优先等问题, 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认清了修改宪法的必要性。九九宪法修正案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国家中的指导地位, 明确了在现阶段的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坚持... 九九修宪前夕,围绕宪法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经济发展优先还是法制改革优先等问题, 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认清了修改宪法的必要性。九九宪法修正案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国家中的指导地位, 明确了在现阶段的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稳定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确认了非公有制经济应有的法律地位。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 不仅要求我们从理论上区分法治与法制的概念, 明确法治与人治的分野, 坚持宪法确立的法治原则, 尤其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宪法修改 法治国家 权力制约 法制
下载PDF
违反法定程序的诉讼法律后果——评《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违反法定程序”条款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步峰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97,共7页
行政程序具有保障当事人权利、约束行政权的运行、提高行政机关效率的多种功能。我国法定程序的范围应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具有外部效力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定的程序规则,在例外情况下还包括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在我国行政程序法典未... 行政程序具有保障当事人权利、约束行政权的运行、提高行政机关效率的多种功能。我国法定程序的范围应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具有外部效力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定的程序规则,在例外情况下还包括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在我国行政程序法典未制定之前,应修改《行政诉讼法》有关违反法定程序的诉讼法律后果的规定,根据程序违法的严重程度以及程序规则在行政行为中的地位与作用来重新设计梯度式的诉讼法律后果,建立系统的责任追究制度,从救济法的角度推进行政程序制度的完善,从而促进程序法治秩序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程序 违反法定程序 诉讼法律后果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程序法治秩序
原文传递
论修改《体育法》中的体育关系格局和性质方式定位 被引量:7
15
作者 于善旭 李先燕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4-272,共9页
在修改《体育法》中坚持法治新十六字方针中"科学立法"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对这种意志表达与创造活动进行科学认识与规律考量,对事关修法全局的重点基础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与理论回答。基于深化体育改革与现代体育治理的需... 在修改《体育法》中坚持法治新十六字方针中"科学立法"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对这种意志表达与创造活动进行科学认识与规律考量,对事关修法全局的重点基础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与理论回答。基于深化体育改革与现代体育治理的需要,从进行多元体育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合作的网络化治理和促进体育全面协调规范发展的2个方面,分析了修改《体育法》在内容上应当廓清和处理的各种体育关系格局。根据修改《体育法》的法律操作性与可行性,从继续保持体育基本法性质和应当采用全面修订方式的2个方面,探讨了修改《体育法》在法律形式上的明确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法律修改 体育法治 体育关系 法律性质 修法方式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宪制基础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钒平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7,共9页
《宪法》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推进民族关系治理法治化提供了根本的价值遵循、原则约束和规则保障,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相关规定,不仅是在宪制的约束下将民族关系治理纳入法治轨道的根本前提,也是通过法治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 《宪法》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推进民族关系治理法治化提供了根本的价值遵循、原则约束和规则保障,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相关规定,不仅是在宪制的约束下将民族关系治理纳入法治轨道的根本前提,也是通过法治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实践中对宪法有关民族关系治理的价值、原则和规则的规定缺乏精准解读,是制约宪法有关民族关系治理规定全面实施的根本因素。为推进宪法的全面实施,当前亟待加强对宪法有关规定的解释,强化对调整民族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清理和审查,提升民族关系治理法治化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消除宪法有关规定不甚明确、权威性缺乏及法治能力不强等因素对通过法治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制约,由此才能为充分发挥宪法有关民族关系治理规定的引导、规范和约束功能,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之基,奠定坚实的宪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关系 宪制基础 宪法解释与修改 法治
原文传递
观往知来:美国第四修正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新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曦 《证据科学》 2011年第5期531-538,共8页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证据排除规则是一项饱受争议的排除规则,曾经历过从严格适用到不断受限的发展过程,赫灵案的判决进一步削弱了该规则的基础。在未来,对该规则进行限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一种主流趋势,其例外规则的适用范围将...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证据排除规则是一项饱受争议的排除规则,曾经历过从严格适用到不断受限的发展过程,赫灵案的判决进一步削弱了该规则的基础。在未来,对该规则进行限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一种主流趋势,其例外规则的适用范围将进一步得到扩张,而该规则本身的适用范围也将被进一步缩小。中国目前初步建立起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具体运用该规则时应当从美国的发展历史中学到一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赫灵案 中国新规定
原文传递
修法: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风景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8,共6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司法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深入的部署和安排,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启动。司法体制改革具有"司法"性、"体制"性和"改革"性,它的推进手段必须"基于"这些特性,才能有的放矢,取...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司法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深入的部署和安排,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启动。司法体制改革具有"司法"性、"体制"性和"改革"性,它的推进手段必须"基于"这些特性,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成效。在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修法不可缺位。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手段的修法,其品质的提升需要明确修法主体,找准修法对象,强化修法论证,加快修法速度,善用修法技术,协调修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法 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公正 法治中国
下载PDF
电子数据收集应当被纳入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
19
作者 陈永生 张睿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8,共13页
《刑事诉讼法》修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但是电子数据收集纳入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尚未获得足够重视,这与电子数据收集在刑事诉讼中日益重要的客观趋势不相符合。将电子数据收集纳入《刑事诉讼法》的必要性基于以下三个事实:一是电... 《刑事诉讼法》修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但是电子数据收集纳入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尚未获得足够重视,这与电子数据收集在刑事诉讼中日益重要的客观趋势不相符合。将电子数据收集纳入《刑事诉讼法》的必要性基于以下三个事实:一是电子数据收集在侦查实践中越来越被依赖;二是将电子数据收集手段纳入《刑事诉讼法》进行规制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三是我国当前相关立法存在严重不足。当前理论和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为将电子数据收集纳入《刑事诉讼法》奠定了可行性基础。理论界对电子数据证据属性、电子数据取证程序构建及个人信息保护等议题已做出大量贡献,为电子数据收集的法治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同时,我国在电子数据收集立法上已积累了丰富经验,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真实性审查规则已日趋完善。因此,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纳入电子数据收集的内容,是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对于平衡追诉犯罪和保护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促进刑事诉讼的公正和效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修正 电子数据 刑事侦查 规则构建
下载PDF
刑法谦抑理念下的刑法修正问题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军明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19,共9页
正义是刑事制定法的内在要求与品格特征。作为"凝固的智慧",成文法典的编纂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社会的巨大成就。当然,这也是现代法治国家重要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刑事立法模式是以刑法典与刑法修正案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尽管刑... 正义是刑事制定法的内在要求与品格特征。作为"凝固的智慧",成文法典的编纂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社会的巨大成就。当然,这也是现代法治国家重要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刑事立法模式是以刑法典与刑法修正案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尽管刑事法典编纂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但通过刑法修正案的方式修正刑法仍是表达刑事正义的实现方式,而具有立法性质的刑法修正案也应该在符合正义的理念指导下进行;那么,符合正义理念实质性要求的刑法谦抑理念就应该被遵从与坚守。惟此,正义才能在充满生机的刑事制定法的发展中得到确认与追溯;与此同时,刑事制定法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滋养与走向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谦抑 刑法修正 刑事法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