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6与牙周炎的关系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磊 彭式韫 刘青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3-56,共4页
白细胞介素 6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多功能细胞因子 ,与牙周炎有密切的关系。在有害物质作用于牙周组织的初期 ,局部正常水平的IL - 6具有一定的保护组织的作用 ,而增多的IL - 6则对牙周组织产生破坏牙槽骨和抑制主体细胞生长等病理作用。IL ... 白细胞介素 6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多功能细胞因子 ,与牙周炎有密切的关系。在有害物质作用于牙周组织的初期 ,局部正常水平的IL - 6具有一定的保护组织的作用 ,而增多的IL - 6则对牙周组织产生破坏牙槽骨和抑制主体细胞生长等病理作用。IL - 6的产生及作用受到众多因素的调控。对IL - 6的检测以及抑制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CBCT在慢性牙周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蕖蔓 祁森荣 沙晓雁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研究锥形束CT在慢性牙周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拍摄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锥形束CT片和曲面断层片,观察796颗牙近远中、及颊(唇)、舌侧牙槽骨吸收情况。并通过锥形束CT对其中60颗单根牙近、远中和颊(唇)、舌侧8个位点的牙槽骨吸收情况... 目的研究锥形束CT在慢性牙周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拍摄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锥形束CT片和曲面断层片,观察796颗牙近远中、及颊(唇)、舌侧牙槽骨吸收情况。并通过锥形束CT对其中60颗单根牙近、远中和颊(唇)、舌侧8个位点的牙槽骨吸收情况进行测量取均值,与曲面断层片测量得的近、远中牙槽骨吸收均值进行比较。结果锥形束CT片和曲面断层片均可明确显示近、远中牙槽骨吸收情况,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锥形束CT测得牙齿近、远中牙槽骨吸收的均值与曲面断层片测得的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锥形束CT在判断颊(唇)、舌侧骨吸收及根分叉病变方面,明显优于曲面断层片。结论锥形束CT比曲面断层片对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诊断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CBCT) 慢性牙周炎 曲面断层片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上颌单颗前牙位点保存后邻面牙槽嵴高度的早期变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蒋瑷 张强 +1 位作者 罗纬 李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位点保存术对上颌单颗前牙拔除后邻面牙槽嵴高度早期变化的影响,为种植修复龈乳头美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需拔除上颌单颗前牙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试验组在拔牙同时进行位点保存... 目的探讨位点保存术对上颌单颗前牙拔除后邻面牙槽嵴高度早期变化的影响,为种植修复龈乳头美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需拔除上颌单颗前牙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试验组在拔牙同时进行位点保存术(牙槽窝内植入Bio-Oss骨粉,表面游离龈移植缝合固定),对照组拔牙后未行其他处理。术后7 d及术后6个月,佩戴个性化数字化放射导板行锥形束CT检查,测量2组近远中邻面牙槽嵴及唇侧中央牙槽嵴高度的变化。结果试验组近中、远中邻面及唇侧中点的牙槽嵴吸收高度分别为(0.358±0.151)mm、(0.322±0.180)mm、(0.826±0.307)mm,对照组近远中邻面及唇侧中点的牙槽嵴吸收高度分别为(0.653±0.260)mm、(0.667±0.274)mm、(1.510±0.625)mm。统计分析表明,试验组的牙槽嵴吸收高度小于对照组(P<0.05),近中、远中邻面牙槽嵴的吸收高度均小于唇侧(P<0.05)。结论位点保存术可以减少牙拔除后牙槽嵴高度的吸收,提高种植修复龈乳头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面牙槽嵴 位点保存 牙拔除 骨吸收
下载PDF
大鼠下颌切牙拔出后剩余牙槽嵴吸收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哲 孙宏晨 +3 位作者 车彦海 吴健 王瑜 姜海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切牙拔除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实验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局麻下齐龈缘磨除右下颌切牙牙冠,每3天磨除1次,共3次,最后磨除后3d拔除右下颌切牙,术后0、1、2、4、8、12周分别处死大鼠。用... 目的:建立大鼠切牙拔除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实验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局麻下齐龈缘磨除右下颌切牙牙冠,每3天磨除1次,共3次,最后磨除后3d拔除右下颌切牙,术后0、1、2、4、8、12周分别处死大鼠。用软X线摄片测量大鼠下颌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和保存率,组织学方法评价大鼠下颌切牙拔牙窝的愈合情况。对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磨除牙冠后的不同时期牙周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牙槽嵴长度:4、8、12周拔牙侧与非拔牙侧相比明显降低(P<0.05);拔牙4周后牙槽嵴保存率明显降低。组织形态学:拔牙后2周,拔牙窝内可见新生骨,残存的血凝块减少;拔牙后4周骨改建活跃;拔牙后8周,拔牙窝内充满新生骨;拔牙后12周,新生骨和周围牙槽骨界限不清。牙冠磨除后,牙周组织出现水肿,主纤维束断裂,丧失功能排列,血窦增加,随时间改变逐渐加重。结论:可以采用拔除大鼠切牙的方法建立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吸收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即刻种植美学修复治疗对前牙外伤患者临床效果及整体美观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范孟钊 国正则 +4 位作者 侯新华 邹艳萍 卢欣 陈皓怀 范翠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美学修复治疗对前牙外伤患者临床效果及整体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2月笔者科室接诊的31例前牙外伤患者,根据治疗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延期种植美学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即刻种植美学修复治疗。...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美学修复治疗对前牙外伤患者临床效果及整体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2月笔者科室接诊的31例前牙外伤患者,根据治疗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延期种植美学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即刻种植美学修复治疗。比较两组附着高度、整体美观、色泽及咀嚼功能,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美学效果、牙周袋深度,两组的种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牙槽嵴宽度变化量。结果:研究组附着高度、整体美观、色泽、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0d、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美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0d、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牙周袋深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种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种植体肩台处、种植体肩台下2mm、4mm、6mm测量位点牙槽嵴宽度变化量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种植体肩台下8mm位点牙槽嵴宽度变化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即刻种植美学修复治疗前牙外伤患者,患者主观满意度较高,具有更好的美学效果,患者牙周组织健康程度能得到更明显改善,安全性、成功率也较高,具有早期恢复功能、美观及治疗周期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美观度 牙槽骨吸收 前牙外伤 即刻种植美学修复 延期种植美学修复
下载PDF
拔牙位点保存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晨晨 林燕 +1 位作者 占适龙 江银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牙齿缺失后,由于生理性的改建或缺乏生理性的刺激,牙槽骨逐渐萎缩和吸收、牙槽骨高度和宽度降低,最终造成骨量不足,为后期种植和义齿修复增加了难度和风险。虽然研究证实剩余牙槽嵴的吸收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最大限度减少骨组织的吸收... 牙齿缺失后,由于生理性的改建或缺乏生理性的刺激,牙槽骨逐渐萎缩和吸收、牙槽骨高度和宽度降低,最终造成骨量不足,为后期种植和义齿修复增加了难度和风险。虽然研究证实剩余牙槽嵴的吸收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最大限度减少骨组织的吸收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位点保存(site preservation/ridge preservation/socket preservation)指凡是能够达到阻断或减少吸收及龈乳头萎缩的方法,目前有术式改良、自体移植或人工材料应用等各种尝试,但效果优劣尚无定论。本文就目前最常用的拔牙位点保存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保存 拔牙 骨吸收
下载PDF
拔牙后不同移植材料牙槽窝保存术对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玉丽 冉明 杨星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 :探究不同移植材料对拔牙后牙槽嵴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10—2019-06期间于我院口腔门诊行拔牙术、即刻牙槽嵴保存术的63例患者(135颗患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研究组(A、B、C组),且各研究组拔牙后使用不同移植材... 目的 :探究不同移植材料对拔牙后牙槽嵴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10—2019-06期间于我院口腔门诊行拔牙术、即刻牙槽嵴保存术的63例患者(135颗患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研究组(A、B、C组),且各研究组拔牙后使用不同移植材料行即刻牙槽嵴保存术。其中A组为同种异体骨移植(20例,42颗牙),B组Bio-Oss Collagen骨胶原移植(26例,55颗牙),C组Bone Ceramic人工合成骨移植(17例,38颗牙);另取同期15例患者(33颗患牙)拔牙术后不填充任何骨替代材料作为对照组D组。各组在拔牙6个月后行延期种植,比较各组种植成功率、牙槽骨高度、牙槽骨宽度、牙龈乳头高度及美学效果。结果:A、B、C 3组的种植成功率及美学效果P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高度值及高度吸收值比较,B组和C组间无差异,但均高于A组且小于对照组D组(P<0.05)。牙槽骨宽度值及宽度吸收值比较,B组和C组间无差异,但均高于A组且小于对照组D组(P<0.05)。牙龈乳头高度0~Ⅰ级及Ⅳ级的病例占比,A、B和C组间无差异,但均低于对照组D组(P<0.05);牙龈乳头高度Ⅲ级的病例占比,A、B和C组间无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D组(P<0.05)。结论:微创拔牙后牙槽嵴保存术可有助于改善骨量丢失、保存牙龈乳头高度、提高美学效果,其中同种异体植入材料在减少牙槽骨横向及纵向吸收方面的效果更佳,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牙槽嵴保存术 骨量吸收 美学效果
下载PDF
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共同危险因素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王也 林晓萍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12期794-798,共5页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量减少和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一种常见代谢性骨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就两者的流行病情况...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量减少和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一种常见代谢性骨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就两者的流行病情况、共同危险因素、相关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两者可相互影响,与骨重塑和炎症有关的RANKL RANK OPG通路、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都参与了两种疾病的过程,两者的共同危险因素有年龄增长、维生素D与钙的缺乏、吸烟等,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菌斑 牙周组织 牙槽骨 骨质疏松 骨吸收 RANKL RANK OPG信号通路 细胞因子 激素
下载PDF
基于Bio-Oss Geistlich的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牙槽骨吸收及短期美学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宋勇 李想 +2 位作者 曹艳妮 王耀辉 鲍欣奇 《现代医学》 2017年第7期965-969,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Bio-Oss Geistlich的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于患者牙槽骨吸收及短期美学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牙科种植中心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拔牙窝内植入Bio-Oss Ge... 目的:分析基于Bio-Oss Geistlich的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于患者牙槽骨吸收及短期美学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牙科种植中心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拔牙窝内植入Bio-Oss Geistlich,表面覆盖Heal-RLL膜。对照组患者采用压迫止血或缝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牙位点愈合情况,牙槽骨变化及吸收情况和短期美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拔牙位点处轮廓丰满,对照组患者拔牙位点处轮廓萎缩,吸收明显;实验组患者前牙区和后牙区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患者前牙区和后牙区的骨高度吸收值、骨宽度吸收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患者对前牙美学区的美观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基于Bio-Oss Geistlich的拔牙位点保存技术能够有效保护拔牙位点,防止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同时具有较好的短期美学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 COLLAGEN 拔牙位点保存 牙槽骨吸收 美学疗效
原文传递
浓缩生长因子在拔牙后牙槽嵴位点保存中应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亚楠 李文晋 李鹏翠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367-37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浓缩生长因子应用于牙齿拔除后牙槽窝位点保存的效果,为临床中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减少拔牙位点牙槽骨吸收,促进牙槽骨再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PubMed、EMbase、CBM、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和中国... 目的:系统评价浓缩生长因子应用于牙齿拔除后牙槽窝位点保存的效果,为临床中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减少拔牙位点牙槽骨吸收,促进牙槽骨再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PubMed、EMbase、CBM、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和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收集所有将CGF用于拔牙后牙槽窝位点保存的随机对照试验。每位研究者分别提取相关数据,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所纳入文献的质量及偏倚风险。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测量数据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70篇文献,最终纳入7篇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共276名患者,292个拔牙位点;拔牙窝用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处理与拔牙窝仅使用人工骨材料或自然愈合处理在拔牙后颊侧牙槽骨吸收高度具有显著差异(3个月:SMD=-0.86;6个月:SMD=-2.52;P<0.05);腭侧牙槽骨吸收高度具有显著差异(3个月:SMD=-0.85;6个月:SMD=-1.27;P<0.05);拔牙后使用CGF组与未使用CGF组相比,牙槽骨的吸收宽度存在显著差异(SMD=-1.43,P<0.05)。结论:CGF复合人工骨材料进行拔牙后位点保存可显著降低牙槽骨吸收,提高牙槽骨成骨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 浓缩生长因子 位点保存 牙槽骨吸收 随机对照试验 牙槽嵴保存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拔牙后位点保存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蜜 丁越 张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43-249,共7页
拔牙后实行位点保存可减少甚至阻断自然愈合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牙槽嵴吸收、软组织退缩,有可能避免实行各种复杂的组织增量技术,从而可为后期种植提供良好的软硬组织条件。目前临床上位点保存技术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要提高临床中... 拔牙后实行位点保存可减少甚至阻断自然愈合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牙槽嵴吸收、软组织退缩,有可能避免实行各种复杂的组织增量技术,从而可为后期种植提供良好的软硬组织条件。目前临床上位点保存技术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要提高临床中使用此技术的成功率,需掌握位点保存效果的各影响因素。文章将对影响位点保存效果的因素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运用该技术达到预期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点保存 骨吸收 种植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种植体周炎骨缺损的类型及治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霞 路瑞芳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种植体周炎骨缺损的重建效果依赖于骨缺损形态特征,本文就种植体周炎骨缺损的形态分类及治疗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文献回顾表明,种植体周炎骨缺损形态分类包括临床分类和影像学分类,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是Renvert分类,根据骨壁数目分为四... 种植体周炎骨缺损的重建效果依赖于骨缺损形态特征,本文就种植体周炎骨缺损的形态分类及治疗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文献回顾表明,种植体周炎骨缺损形态分类包括临床分类和影像学分类,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是Renvert分类,根据骨壁数目分为四壁骨袋、三壁骨袋、二壁骨袋、一壁骨袋及骨开裂,对种植体周炎的治疗计划具有指导意义。种植体周炎的治疗需根据种植体周骨缺损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轻度骨缺损的种植体周炎采用非手术治疗;重度骨缺损的种植体周炎建议拔除种植体;而中度骨缺损的种植体周炎,根据骨缺损形态进一步判断:对于四壁骨袋、三壁骨袋及骨开裂,多采用骨再生性手术治疗,对于浅的二壁骨袋、一壁骨袋以及水平骨吸收,多采用骨切除性手术。但是大部分种植体周炎同时存在多种骨缺损形态,需联合应用骨再生性手术和骨切除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炎 骨缺损 牙槽骨吸收 水平骨吸收 重直骨吸收 骨开裂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后牙拔除后牙槽嵴骨形态变化的CBCT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钟飞 陈宁 《口腔生物医学》 2018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使用CBCT观察后牙拔除后牙槽嵴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为临床种植和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门诊须拔除后牙的患者42人,共68颗患牙,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拍摄CBCT,测量患牙拔除前后牙槽嵴骨高度和宽度,分析后牙拔除后牙槽骨的形态... 目的:使用CBCT观察后牙拔除后牙槽嵴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为临床种植和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门诊须拔除后牙的患者42人,共68颗患牙,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拍摄CBCT,测量患牙拔除前后牙槽嵴骨高度和宽度,分析后牙拔除后牙槽骨的形态变化。结果:68颗后牙拔除后6个月牙槽嵴高度平均下降(1.15±0.46)mm;颊侧降低(1.83±1.87)mm,舌侧降低(0.99±0.50)mm。男性降低(1.29±0.31)mm,女性降低(0.69±0.27)mm。颊侧与舌侧、男性与女性的牙槽骨高度降低量之间差异显著。牙槽嵴宽度在牙槽嵴顶等6个平面平均减小量分别为(1.93±1.55)、(1.34±1.23)、(0.98±0.97)、(0.45±0.53)、(0.19±0.32)、(0.06±0.17)mm,各平面牙槽嵴水平向吸收均有差异。结论:后牙拔除后牙槽嵴在水平向和垂直向骨吸收明显,颊侧骨壁吸收重于舌侧,男性在垂直向骨吸收重于女性;在牙槽嵴顶部骨吸收最多,中部其次,基底部基本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牙槽嵴 骨吸收 CBCT
下载PDF
保存上前牙拔牙窝水平骨量的临床新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蒋析 林野 +6 位作者 张宇 邸萍 陈波 胡秀莲 罗佳 任抒欣 欧阳思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5-179,共5页
目的:介绍1种使用微型钛支架、不需要植骨材料、进行上前牙美学区域牙槽嵴保存的临床新技术,并评价该技术的可行性,以及保存拔牙窝水平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全身情况良好、无牙周病或者牙周病史... 目的:介绍1种使用微型钛支架、不需要植骨材料、进行上前牙美学区域牙槽嵴保存的临床新技术,并评价该技术的可行性,以及保存拔牙窝水平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全身情况良好、无牙周病或者牙周病史、单颗上颌中切牙不能保留、无急性炎症、需要拔除后延期种植修复、拔牙窝骨壁完整、邻牙健康的患者9例(女性6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26.0±5.7)岁(18~34岁),施行局部麻醉后微创拔除患牙,翻开唇侧软组织瓣,在唇侧骨板外使用微型钛支架支撑软组织,不使用任何植骨材料,复位并缝合软组织瓣,拔牙窝自然二期愈合。术后随访观察拔牙窝的愈合情况,并在拔牙术前和牙槽嵴愈合4个月后种植术前,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检查,通过专用软件进行影像学测量,评估该方法保存上颌中切牙拔牙窝水平骨量的临床效果。结果:9例拔牙窝在随访期内均正常愈合,拔牙前测量牙槽嵴顶牙槽骨水平向宽度为(7.51±0.48)mm(6.92~7.82 mm),术后4个月测量缺牙区牙槽嵴顶中点处水平向骨宽度为(6.81±0.44)mm(6.04~7.38 mm),保存的水平骨量为拔牙前的90.87%±2.91%(87.28%~95.60%)。结论:在拔牙窝唇侧使用微型钛支架来支撑软组织不影响拔牙窝的正常愈合,且在不使用任何植骨材料的情况下能较为有效地保存拔牙位点的水平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质丢失 骨吸收 牙种植 美学 牙科 牙槽嵴保存
下载PDF
拔牙矫治后前牙区牙槽骨变化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谢飘 唐镇 刘剑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6期452-456,共5页
正畸治疗牙齿移动过程中,传统观点认为牙槽骨会跟随牙齿以1:1的比例改建,张力侧骨新生、压力侧骨吸收以维持牙槽骨的平衡。但是近年研究显示,一些正畸治疗后的患者出现了骨丧失,说明牙槽骨并不是即刻跟随牙齿发生等比例改建。前牙大范... 正畸治疗牙齿移动过程中,传统观点认为牙槽骨会跟随牙齿以1:1的比例改建,张力侧骨新生、压力侧骨吸收以维持牙槽骨的平衡。但是近年研究显示,一些正畸治疗后的患者出现了骨丧失,说明牙槽骨并不是即刻跟随牙齿发生等比例改建。前牙大范围移动后周围牙槽骨形态的变化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回顾既往文献,就正畸患者拔牙矫治后前牙区牙槽骨变化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综述结果表明,前牙大范围移动后,前牙牙根舌/腭侧根颈部位点处的牙槽骨较易出现骨缺损。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不同于以往采用二维影像对牙槽骨进行研究,现多使用锥形束CT进行测量分析,其结果更加精确,但目前基于锥形束CT的前牙区牙槽骨形态变化的多因素研究较少。基于三维影像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前牙区牙槽骨长期变化的对比研究,以及不同骨面型、牙齿移动方式等与牙槽骨改建的相关性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矫治 前牙内收 牙槽骨改建 牙槽骨高度 牙槽骨厚度 骨新生 骨吸收 头颅侧位片 锥形束CT
下载PDF
对比即刻种植和延迟种植术后牙槽骨的吸收情况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国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8期110-113,共4页
目的:对比即刻种植和延迟种植术后牙槽骨吸收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3月在本院行义齿种植与修复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即刻种植术,对照组予延迟种植术。对比两组种植体稳定性、... 目的:对比即刻种植和延迟种植术后牙槽骨吸收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3月在本院行义齿种植与修复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即刻种植术,对照组予延迟种植术。对比两组种植体稳定性、种植有效率及术后2年时X片显示种植体周围的牙槽骨吸收程度。结果:完成修复后的1、3、6个月,两组组内不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一时段组间种植体稳定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种植有效率分别为96%、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X片检查牙槽骨吸收情况显示,两组同一性别的上颌前牙区、上颌磨牙区、下颌前牙区、下颌磨牙区的牙槽骨吸收程度和总体吸收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和延迟种植术后均能获得很好的疗效,牙槽骨的吸收程度相当,但即刻种植能减少患者二次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延迟种植术 种植体稳定系数 种植有效率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壳寡糖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及Th17/Treg平衡和OPG/RANKL/RAN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黎 刘育菘 +1 位作者 吴芸菲 符起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壳寡糖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及Th17/Treg平衡和OPG/RANKL/RANK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壳寡糖低剂量组、壳寡糖中剂量组、壳寡糖高剂量组和甲硝唑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作为对照组。分... 目的:探讨壳寡糖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及Th17/Treg平衡和OPG/RANKL/RANK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壳寡糖低剂量组、壳寡糖中剂量组、壳寡糖高剂量组和甲硝唑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作为对照组。分组处理后,评估牙龈指数、牙槽骨吸收值;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7、TGF-β、RAN-KL、OP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OPG、RANKL mRNA表达水平。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周组织呈现牙周膜纤维束断裂、排列紊乱,毛细血管扩张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牙龈指数、牙槽骨吸收值、Th17/Treg比值、血清RANKL及IL-17水平、牙周组织RANKL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OPG及TGF-β水平、牙周组织OPG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壳寡糖低,中、高剂量组和甲硝唑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牙龈指数、牙槽骨吸收值Th17/Treg比值、血清RANKL及IL-17水平、牙周组织RANKL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OPG及TGF-β水平、牙周组织OPG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壳寡糖各组呈剂量依赖性,壳寡糖高剂量组与甲硝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寡糖可促使Th17/Treg平衡恢复正常,上调OPG表达,下调RANKL表达,抑制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Th17/Treg平衡 OPG/RANKL/RANK通路 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熊果酸调控AMPK/SIRT1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玉玮 李丁新 +2 位作者 赵飞 齐宝明 高志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A组(150 mg/kg)、UA+AMPK抑制剂组(150 mg/kg+0.2 mg/kg);模型组、UA组、UA+AMPK抑...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A组(150 mg/kg)、UA+AMPK抑制剂组(150 mg/kg+0.2 mg/kg);模型组、UA组、UA+AMPK抑制剂组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处理。连续给药2周后,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检测大鼠牙槽骨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BC)、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小梁数目(Tb.N);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对大鼠牙周组织进行破骨细胞计数;检测大鼠牙周组织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AMPK、磷酸化AMPK(p-AMPK)、SIRT1、乙酰化NF-κB p65(Ac-NF-κB p65)、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牙槽骨表面不平整,牙槽骨高度明显降低,有较多骨吸收陷窝,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牙周膜纤维排列紊乱,牙槽骨CEJ-ABC、Tb.Sp、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RANKL、Ac-NF-κB p65、NF-κB p65、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Tb.N、Tb.Th、牙周组织OPG、p-AMPK/AMPK、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UA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牙槽骨吸收减少,牙周纤维排列较整齐,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牙槽骨CEJ-ABC、Tb.Sp、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RANKL、Ac-NF-κB p65、NF-κB p65、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Tb.N、Tb.Th、牙周组织OPG、p-AMPK/AMPK、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AMPK抑制剂可逆转UA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抑制作用。结论:UA可通过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抑制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促进牙槽骨的修复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牙周炎大鼠 牙槽骨吸收 牙周组织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下载PDF
牙周炎中M1型巨噬细胞与破骨细胞形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俊辉 林婷婷 孙瑶 《口腔生物医学》 2021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探究牙周炎中M1型巨噬细胞与破骨细胞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取2月龄C57BL/6J小鼠,丝线结扎建立右侧上颌牙周炎模型,左侧上颌作为自身对照。术后7 d收样,Micro-CT扫描分析牙槽骨吸收情况,苏木素-伊红(HE)、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 目的:探究牙周炎中M1型巨噬细胞与破骨细胞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取2月龄C57BL/6J小鼠,丝线结扎建立右侧上颌牙周炎模型,左侧上颌作为自身对照。术后7 d收样,Micro-CT扫描分析牙槽骨吸收情况,苏木素-伊红(HE)、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CD80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及M1型巨噬细胞数量及位置情况,实时定量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Nos等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及破骨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Osca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蛋白酶K(Ctsk)、Trap等破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对M1型巨噬细胞与破骨细胞的相关基因表达、M1型巨噬细胞与破骨细胞的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对M1型巨噬细胞与破骨细胞定位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小鼠牙周炎模型,上颌牙周炎侧牙槽骨骨组织参数明显下降(P<0.05);牙周炎侧M1型巨噬细胞及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牙周炎侧Il-1β、Il-6、Tnf-α、iNos等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及Oscar、Mmp9、Ctsk、Trap等破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较对照侧高(P<0.05);牙周炎中破骨细胞相关基因与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M1型巨噬细胞数量与破骨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TRAP染色和iNOS免疫荧光共染结果显示,破骨细胞位于的牙槽骨表面周围有较多M1型巨噬细胞分布。结论:牙周炎时,M1型巨噬细胞和破骨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且呈显著正相关,牙槽骨周围的M1型巨噬细胞和牙槽骨表面的破骨细胞具有相邻的定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M1型巨噬细胞 破骨细胞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调节骨代谢及其靶向治疗在口腔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静 张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36-3742,共7页
背景: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偶联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和活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是调节骨代谢的关键因子,影响着免疫系统、骨的再生和重塑,与牙槽骨的生理性及病理性改建密切相关。目的:分析总结... 背景: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偶联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和活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是调节骨代谢的关键因子,影响着免疫系统、骨的再生和重塑,与牙槽骨的生理性及病理性改建密切相关。目的:分析总结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通路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及其靶向治疗在口腔领域应用研究中的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骨保护素,抗RANKL抗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牙周炎,正畸牙移动,种植,牙齿萌出,根尖周病变,牙槽骨吸收”,英文检索词为“OPG,anti-RANKL antibody,RANKL,periodontitis,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implant,tooth eruption,periapical lesion,alveolar bone resorption”,最终纳入63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通过靶向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牙槽骨吸收来治疗口腔疾病;②局部和全身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可以抑制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根尖周病变的进展,且其在预防正畸后复发、增强正畸支抗和种植体骨结合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③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通过靶向促进破骨细胞分化来治疗口腔疾病;④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可以加速正畸牙移动、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正畸并发症的发生;⑤虽然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存在局限性,但是可以通过合理应用如应用前排除危险因素,应用期间定期口腔维护、避免创伤性牙槽手术等措施来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抗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