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雾灵山不同海拔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卢振启 黄秋娴 杨新兵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对雾灵山4个海拔梯度(820,995,1080,1270m)的油松(Pinustabuliformis)人工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大,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而减小... 对雾灵山4个海拔梯度(820,995,1080,1270m)的油松(Pinustabuliformis)人工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大,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而减小,枯落物总储量在29.11~47.14t/hm。之间,最大持水量在61.13~128.31t/hm2之间,有效拦蓄能力在41.00~106.74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92.50%~252.02%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R〉0.95,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2〉0.99。土壤容重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变化范围为0.66~0.95g/cm2,总孔隙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土壤层有效持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土壤人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6。由此可知,低海拔油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普遍高于高海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灵山 油松 海拔 枯落物 土壤水文
下载PDF
不同海拔对福建戴云山黄山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赵盼盼 周嘉聪 +7 位作者 林开淼 林伟盛 袁萍 曾晓敏 苏莹 徐建国 陈岳民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76-2686,共11页
温度、水分等多种环境因子随海拔梯度发生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以及土壤酶活性。然而关于中亚热带地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变化响应的研究还是相对匮乏。戴云山山脉是中国最大的黄山松种质基因基地,... 温度、水分等多种环境因子随海拔梯度发生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以及土壤酶活性。然而关于中亚热带地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变化响应的研究还是相对匮乏。戴云山山脉是中国最大的黄山松种质基因基地,本研究以中亚热带戴云山1300 m (L)、1450 m(M)、1600 m(H)的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海拔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如何变化及驱动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海拔梯度对淀积层(B)土壤的酶活性影响整体较小,在淋溶层(A)土壤中,随海拔升高,纤维素水解酶(β-葡糖苷酶(βG)、纤维素水解酶(CBH))显著降低,因此使土壤可溶性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随海拔升高有下降趋势。尽管酸性磷酸酶活性(ACP)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然而有效磷(AP)无显著变化。此外随海拔升高,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显著降低。冗余分析(RDA)结果发现,MBP和碳/氮比(C/N)是影响A层中土壤酶活性变化最重要的因子,而在B层中,土壤含水量(WC)和MBP对土壤酶活性起主要作用。研究表明,磷限制的亚热带地区,无机磷很容易被铁铝固定,MBP可以对土壤中的有效磷进行补充,成为影响本地区酶活性的主要因素。随海拔海拔降低,土壤有机碳、氮分解相关酶活性较高,从而加速了土壤碳、氮周转。因此,探究不同海拔梯度酶活性变化为预测中亚热带亚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磷养分循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酶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矮嵩草抗氧化系统的比较 被引量:25
3
作者 韩发 周党卫 +2 位作者 滕中华 朱文琰 师生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491-1496,共6页
对生长在青藏高原不同海拔自然生境下的多年生典型抗寒植物—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 的抗氧化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嵩草的叶组织中,非酶抗氧化系统物质脯氨酸 Pro 和抗坏血酸 AsA ,随着海拔升高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在抗氧化... 对生长在青藏高原不同海拔自然生境下的多年生典型抗寒植物—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 的抗氧化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嵩草的叶组织中,非酶抗氧化系统物质脯氨酸 Pro 和抗坏血酸 AsA ,随着海拔升高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在抗氧化酶系统中,过氧化物酶 POD 和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均随海拔的升高,而明显增强.但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活性有下降趋势,三者变化趋势并不一致.高海拔矮嵩草的植株与低海拔的植株相比,叶细胞内的膜脂过氧化加剧,丙二醛 MDA 含量明显增加.细胞可溶性蛋白也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根中的抗氧化系统变化与叶中的有所不同.根中AsA含量随海拔而显著升高,且较叶中的增加明显,但Pro含量则有所减少.根中的CAT和POD活性变化与叶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根中的CAT活性较叶中的变化更为明显.而根中的SOD活性变化不如叶中明显,MDA含量随海拔增高,其变化趋势比叶中的小.可见,青藏高原典型抗寒植物矮嵩草体内的两类抗氧化系统,在不同海拔条件下可能存在互补协同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是矮嵩草适应或抵抗高原极端高寒低温和强UV-B辐射等环境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矮嵩草 抗氧化系统 海拔
下载PDF
北京山地不同海拔人工油松林枯落物及其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28
4
作者 鲁绍伟 陈波 +3 位作者 潘青华 李少宁 张玉平 任翠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8,70,共6页
本文对北京山地4个海拔梯度(480,540,690,820m)的人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先升高而后减小,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 本文对北京山地4个海拔梯度(480,540,690,820m)的人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先升高而后减小,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大,枯落物总储量在10.63~31.42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17.27~37.17t/hm2之间,有效拦蓄能力在6.72~28.71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64.32%~185.77%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对数关系(R〉0.93),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0.73)。土壤容重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变化范围为0.97~1.22g/cm3,总孔隙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土壤层有效持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6)。综合分析各项因子,低海拔地区的油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普遍高于高海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北京山地 油松 海拔 枯落物 土壤水文
下载PDF
山区小流域不同海拔和坡位土壤养分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郜文军 王印传 +1 位作者 霍习良 杨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3期248-252,共5页
通过对河北省易县观坐岭小流域不同海拔和坡位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测定分析,得出了该小流域土壤在不同海拔和坡位的肥力状况。结果表明:随海拔降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有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40%和35%;土壤速效磷和... 通过对河北省易县观坐岭小流域不同海拔和坡位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测定分析,得出了该小流域土壤在不同海拔和坡位的肥力状况。结果表明:随海拔降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有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40%和35%;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化比较复杂,主要与土壤母质有关。不同坡位土壤养分表现出向下汇集的趋势,下坡位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上坡位和中坡位养分含量,但有机质变化趋势相反,是人为活动的影响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拔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不相关;各养分含量间,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之间分别呈相关关系,速效磷与速效氮相关显著,与速效钾无相关性。在不同坡位上,土壤养分间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海拔 坡位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四裂红景天与长鳞红景天叶片中抗氧化系统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22
6
作者 汪晓峰 任红旭 孙国钧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1-337,共7页
以分布于乌鲁木齐河源区天山中段不同海拔高度的四裂红景天 (Rhodiolaquadrifida) (35 0 0~ 380 5m)及长鳞红景天 (R .gelida) (380 5~ 4 0 10m)为试材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红景天在一连续的海拔梯度上种内及种间叶片膜脂过氧化及抗氧... 以分布于乌鲁木齐河源区天山中段不同海拔高度的四裂红景天 (Rhodiolaquadrifida) (35 0 0~ 380 5m)及长鳞红景天 (R .gelida) (380 5~ 4 0 10m)为试材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红景天在一连续的海拔梯度上种内及种间叶片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保护系统的变化 ,初步探讨植物对于高山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 ,分布于海拔较高的长鳞红景天其叶片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明显高于分布海拔较低的四裂红景天 ,而两种红景天种内膜脂过氧化水平则没有随海拔升高呈现出明显差异。此外 ,抗氧化保护酶CAT ,POD ,SOD ,GR和ASA_POD的活性与非酶促抗氧化剂ASA、GSH的含量不仅在种间存在有明显差异 ,长鳞红景天中明显高于四裂红景天 ,而且在两种红景天种内亦随海拔升高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表明当海拔升高时 ,虽然环境条件渐趋恶劣 ,对植物造成的氧化胁迫增强 ,但红景天脂膜保护系统的功能亦相应加强 ,从而增强了其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其中以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最为显著 :在 380 5m以下海拔区 ,于四裂红景天叶片中均未检测到该酶活性 ,而分布海拔较高的长鳞红景天叶片中该酶活性则随海拔升高明显增强 ,推测POD可能在红景天适应特殊生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亦可能与高海拔区长鳞红景天取代四裂红景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裂红景天 长鳞红景天 叶片 抗氧化系统 海拔梯度 丙二醛 抗氧化保护酶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对紫色马铃薯产量、品质及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郑顺林 张仪 +5 位作者 李世林 李德林 李文光 王晓琴 郭刚金 袁继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0-1423,共4页
本文以紫色马铃薯紫云1号为供试材料,2011年在四川宝兴县,在不同海拔高度2500、1800、800 m条件下,分析了紫色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方案及最适生态区,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紫色马铃薯产量、品质及花青素含量的影响,为紫色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 本文以紫色马铃薯紫云1号为供试材料,2011年在四川宝兴县,在不同海拔高度2500、1800、800 m条件下,分析了紫色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方案及最适生态区,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紫色马铃薯产量、品质及花青素含量的影响,为紫色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紫色马铃薯产量、粗蛋白,淀粉、花青素含量呈不断增加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呈不断降低趋势,不同海拔下产量、粗蛋白、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紫色马铃薯块茎表层花青素含量普遍高于中间薯肉,海拔主要影响薯块表层花青素含量。紫云1号宜在高海拔地区种植,其产量、品质较好,在低海拔地区种植,应注意株型控制,适当控制营养生长,促进地下块茎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 花青素 海拔 品质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处云南松生态弹性及生长衰退过程 被引量:18
8
作者 申佳艳 李帅锋 +2 位作者 黄小波 王绍武 苏建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共11页
【目的】研究影响金沙江流域云南松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及不同海拔处云南松的生态弹性和生长衰退历史,为预测未来极端干扰事件对云南松生长动态的影响提供依据,为该区森林保护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用生长锥钻取金沙江流域永仁县不同海... 【目的】研究影响金沙江流域云南松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及不同海拔处云南松的生态弹性和生长衰退历史,为预测未来极端干扰事件对云南松生长动态的影响提供依据,为该区森林保护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用生长锥钻取金沙江流域永仁县不同海拔处云南松树轮样芯,建立不同海拔树轮年表。利用树木径向生长变化百分率研究云南松生长衰退历史,用抵抗力和恢复力指标判断云南松的生态弹性,用响应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海拔云南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限制云南松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在低海拔区(1845 m)和中海拔区(2340 m)为生长季初期3—5月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干旱强度以及生长旺季的降水量及干旱强度,在高海拔区(2740 m)为生长季初期的干旱强度及生长旺季7月的平均气温;过去近150年中,研究区域云南松在1884—1886、1897—1900、1903—1906、1947—1949和2009—2011年间发生了生长衰退;相同时段的径向生长衰退现象在低海拔区域最明显,高海拔区次之,中海拔区较弱;不同海拔的云南松对相同年份极端干旱事件的生态弹性不同,抵抗力表现为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恢复力表现为低海拔>高海拔>中海拔;随年份后延,低海拔区云南松应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抵抗力在增强,恢复力在下降,中海拔区云南松的抵抗力稳定,恢复力在2012年极端干旱事件时增强,高海拔区云南松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在研究期内稳定。【结论】接近云南松林分布气候界限环境的树木更易发生径向生长衰退,位于水热条件适宜环境下的云南松抵抗极端事件干扰的能力更强,接近云南松林生长极限环境的树木受极端事件干扰后的恢复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年轮 海拔 生态弹性 生长衰退
下载PDF
冀北山地5个海拔梯度油松林枯落物与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引 黄永梅 +1 位作者 周长亮 梁文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为了研究冀北山地5个海拔梯度(910,1 050,1 160,1 320,1 450 m)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纯林水源涵养功能,利用浸泡法对林分的枯落物层的持水量与拦蓄能力进行了研究,利用环刀法和双环法对土壤层蓄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 为了研究冀北山地5个海拔梯度(910,1 050,1 160,1 320,1 450 m)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纯林水源涵养功能,利用浸泡法对林分的枯落物层的持水量与拦蓄能力进行了研究,利用环刀法和双环法对土壤层蓄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变化规律一样,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后增大,最大持水率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增大的趋势,总蓄积量变动范围为32.14~41.97 t/hm^2,最大持水量为67.31~103.95 t/hm^2,有效拦蓄能力为48.16~84.69 t/hm^2,最大持水率范围为196.85%~253.34%,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有较好的拟合关系,R>0.96。土壤容重随海拔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范围为0.96~1.20 g/cm^3,总孔隙度随海拔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土壤层有效持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枯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
下载PDF
兰州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品种配置试验 被引量:16
10
作者 温健 陈光荣 +7 位作者 樊廷录 王立明 杨如萍 董博 张国宏 杨桂芳 南琴霞 牛建彪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7期25-30,共6页
在兰州市皋兰县城关镇明星村(海拔1 754 m)、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海拔1 879 m)和永登县柳树镇柳树村(海拔2 032 m)不同海拔条件下,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3个紧凑型玉米品种(巡天1102、金穗3号和龙源3号)和6个熟期接近... 在兰州市皋兰县城关镇明星村(海拔1 754 m)、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海拔1 879 m)和永登县柳树镇柳树村(海拔2 032 m)不同海拔条件下,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3个紧凑型玉米品种(巡天1102、金穗3号和龙源3号)和6个熟期接近的大豆品种(系)(冀豆17、中黄30、齐黄36、陇黄2号、晋豆19和XD2015-6)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筛选兰州市不同海拔条件下适宜于机械化作业的玉米、大豆间作品种,以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因生育特性的差异,各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在不同海拔条件下不同,间作玉米品种金穗3号在皋兰、榆中和永登表现均最好,产量平均分别为12 561.8 kg/hm^2、11 954.3 kg/hm^2和11 011.8 kg/hm^2,间作大豆品种晋豆19在皋兰和榆中产量最高,分别为1 941.7 kg/hm^2和1 691.7 kg/hm^2;中黄30和XD2015-6在较高海拔的永登县则表现较好,产量分别是1 523.1、1 505.2 kg/hm^2。综合考虑玉米、大豆适宜机械收获的农艺指标及产值和效益,建议在该区域选用玉米品种金穗3号和大豆品种中黄30或XD2015-6间作组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 品种配置 海拔 效益 兰州地区
下载PDF
滇东红壤区不同海拔高度带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尹梅 洪丽芳 +3 位作者 付利波 陈华 王劲松 苏帆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9,共5页
根据滇东红壤地区玉米"3414"田间试验的结果,分析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玉米相对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建立滇东红壤区不同海拔段高度带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以缺素区与当地最佳施肥区玉米相对产量﹤75%,75%~90%,90%~95... 根据滇东红壤地区玉米"3414"田间试验的结果,分析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玉米相对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建立滇东红壤区不同海拔段高度带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以缺素区与当地最佳施肥区玉米相对产量﹤75%,75%~90%,90%~95%和﹥95%为标准,划分土壤养分的等级。滇东红壤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带的碱解氮含量等级可划分为高、中和低等级;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级划分为极高、高和中等。不同海拔高度带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值不同,特别是中海拔段有效磷的各个等级数值与高、低海拔段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土壤养分 丰缺指标 产量 海拔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烤烟碳氮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炳清 许嘉阳 +4 位作者 黄化刚 杨永霞 杨双剑 连培康 许自成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为探讨贵州乌蒙烟区不同海拔的烤烟特色形成的分子机理,本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的烤烟碳氮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液泡转化酶(VIN)基因在烤烟移栽后50 d的中海拔表达较强,移栽后60 d高海拔表达比较活跃,烤烟成... 为探讨贵州乌蒙烟区不同海拔的烤烟特色形成的分子机理,本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的烤烟碳氮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液泡转化酶(VIN)基因在烤烟移栽后50 d的中海拔表达较强,移栽后60 d高海拔表达比较活跃,烤烟成熟期低海拔表达略强。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在烤烟旺长期高海拔表达较强,烤烟成熟期低海拔表达较强,中海拔表达较弱。在4个取样时期,海拔越高,蔗糖磷酸化酶(SPP)基因表达越强,高海拔地区烟叶的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I)基因表达均最强。淀粉分支酶(SBE)基因在烤烟移栽后50、60和70 d高海拔下表达较强,在移栽后80 d低海拔下表达相对较强。从同一时期不同海拔的结果分析,烤烟硝酸还原酶(NR)基因表达强度随海拔降低而逐渐增强。谷氨酰胺合成酶(GS1-3和GS1-5)基因表达在4个取样时期表现为低海拔强于中、高海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海拔 碳氮代谢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减量施氮对系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牛建彪 陈光荣 +7 位作者 樊廷录 王立明 杨如萍 董博 张国宏 杨桂芳 温健 南琴霞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7期37-42,共6页
2016年在兰州地区不同海拔条件下,研究了玉米/大豆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间作)和氮肥水平(不施氮、传统施氮和减量施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传统施氮(CN)和减量施氮(RN)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在... 2016年在兰州地区不同海拔条件下,研究了玉米/大豆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间作)和氮肥水平(不施氮、传统施氮和减量施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传统施氮(CN)和减量施氮(RN)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在皋兰、榆中、永登3个试验点,单作玉米在传统施氮(CN)条件下产量较高,分别为13 478.49、12 974.21、11 073.12 kg/hm^2;而间作玉米在减量施氮(RN)条件下产量较高,分别是12 387.02、11 994.41、10 879.27 kg/hm^2;单作大豆和间作大豆均在减量施氮(RN)条件下产量最高;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总产量均以减量施氮(RN)条件下最高,分别是14 024.07、13 533.68、12 306.86 kg/hm^2。可见,减量施氮下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的系统产量并未降低,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适宜在该区域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减量施氮 产量 海拔
下载PDF
海拔高度对人参多糖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寅秀 赵岩 +3 位作者 陈文学 杨琦 王健 张连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6-798,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海拔与生长时间对人参多糖量的影响。方法采集我国人参主产地长白山地区不同生长时间、不同海拔的人参,水煮法提取人参根中的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人参多糖的量,比较其量随海拔的变化规律。结果人参多糖的量随生长时间... 目的了解不同海拔与生长时间对人参多糖量的影响。方法采集我国人参主产地长白山地区不同生长时间、不同海拔的人参,水煮法提取人参根中的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人参多糖的量,比较其量随海拔的变化规律。结果人参多糖的量随生长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00~800 m,人参多糖的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海拔950~1 450 m人参多糖的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同海拔的抚松地区人参多糖量高于集安地区。结论人参多糖的量与种植海拔和生长时间有密接关系,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多糖 多糖 海拔 生长时间 长白山地区
原文传递
不同海拔高度的烤烟淀粉合成动态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永霞 石冰瑾 +3 位作者 王霄龙 冯琦 张松涛 崔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6,共5页
对云烟87在贵州毕节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发育时期叶片的超微结构、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栽后35-50 d(移栽前期)高海拔地区烟叶淀粉含量稍高,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和淀粉分支酶基因(SBE... 对云烟87在贵州毕节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发育时期叶片的超微结构、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栽后35-50 d(移栽前期)高海拔地区烟叶淀粉含量稍高,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和淀粉分支酶基因(SBE)的表达较强,但叶绿体淀粉粒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移栽后65-95 d,淀粉含量急剧增加,叶绿体淀粉粒体积和数量均增加,GBSSI和SBE的表达也较强;移栽后95 d,高海拔地区烟叶叶绿体已充分降解,中海拔地区的开始降解,低海拔地区叶绿体仍保持完整;一定海拔范围内,在烟叶发育前期,海拔高度越高,淀粉积累越多,发育后期高海拔地区烟叶叶绿体降解充分,且GBSSI和SBE的表达减弱,说明高海拔导致淀粉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海拔高度 淀粉 超微结构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部队驻军官兵牙周健康调查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蒲东全 刘鲁川 +3 位作者 宋远雄 张海元 毛永利 朱立强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海拔高度、不同驻守时间驻军人员的牙周健康状况。方法:以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叶城、西藏林芝、拉萨、那曲、日喀则驻军官兵l300人为调查样本,按照海拔分为平原、2900m、3700m、4500m组和高原驻守时间:...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海拔高度、不同驻守时间驻军人员的牙周健康状况。方法:以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叶城、西藏林芝、拉萨、那曲、日喀则驻军官兵l300人为调查样本,按照海拔分为平原、2900m、3700m、4500m组和高原驻守时间:1年组、2~4年组、5~9年组、≥10年组,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基本方法,检查官兵口腔4个象限的第一、二磨牙;右侧上颌中切牙和左侧下颌中切牙的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结果:平原组和1年组(2900m、3700m、4500m)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原组和2~4年组(2900m、3700m、4500m)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9年、≥10年组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2900m、3700m、4500m的各自1年组与2~4年、5~9年、≥10年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不同海拔驻军官兵牙周袋深度的患病率和附着丧失的程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高原驻守时间延长呈升高的趋势。结论:高原驻军官兵的的牙周炎患病率较高,建议加强官兵卫生知识的教育普及和部队卫勤人员的口腔卫生保健能力,加强牙周疾病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口腔流行病学 海拔高度 抽样调查 部队官兵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牛宰后牛肉AMPK活性及能量代谢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雅媛 宋仁德 +3 位作者 韩玲 高永芳 余群力 马君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70-374,380,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海拔高度生长的牛宰后牛肉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与糖酵解指标,以探讨宰后肌肉生理机理,测定了玉树牦牛(海拔4 500 m)、甘南牦牛(海拔3 000 m)和西门塔尔杂交肉牛(海拔1 500 m)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AMPK活性、AMP... 为了研究不同海拔高度生长的牛宰后牛肉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与糖酵解指标,以探讨宰后肌肉生理机理,测定了玉树牦牛(海拔4 500 m)、甘南牦牛(海拔3 000 m)和西门塔尔杂交肉牛(海拔1 500 m)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AMPK活性、AMPK基因(PRKAA1、PRKAA2)mRNA表达量、糖酵解和能量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12~168 h时间内,AMPK活性从小到大依次为西门塔尔杂交牛、甘南牦牛、玉树牦牛;西门塔尔杂交牛PRKAA1基因的表达量比甘南牦牛和玉树牦牛略低;西门塔尔杂交牛PRKAA2基因表达量显著小于甘南牦牛和玉树牦牛(P<0.05);72~168 h时间内,乳酸含量和游离葡萄糖含量从小到大依次为西门塔尔杂交牛、甘南牦牛、玉树牦牛,p H值、肌糖原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西门塔尔杂交牛、甘南牦牛、玉树牦牛;成熟前期ATP、ADP、AMP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西门塔尔杂交牛、甘南牦牛、玉树牦牛。高海拔品种牛肉机体PRKAA1和PRKAA2基因表达量高时,AMPK被激活从而活性增加,ATP的浓度水平降低,AMP生成量增加,加速组织内的糖酵解,增加肌肉乳酸含量,降低p H值,进而影响牛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海拔高度 AMPK 糖酵解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关帝山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伟文 梁文俊 魏曦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3-1112,共10页
了解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规律,为揭示土壤-海拔生态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山西吕梁关帝山自然保护区八道沟和柴禄沟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法取样,测定土壤总氮、有效钾、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土壤... 了解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规律,为揭示土壤-海拔生态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山西吕梁关帝山自然保护区八道沟和柴禄沟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法取样,测定土壤总氮、有效钾、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土壤总磷和铵态氮含量,分析土壤养分水平和垂直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1)关帝山八道沟、柴禄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77.38 g/kg、55.38 g/kg,两区域有机质含量充沛,其余土壤各养分含量也相对较高。(2)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两区域土壤养分,得出除柴禄沟土壤有机质含量拟合程度不高外,两区域的土壤其余养分拟合模型理想,八道沟土壤总氮和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小于柴禄沟。(3)分析两区域典型林分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可知,两区域土壤各养分含量表现为在东北方向上占绝对优势。八道沟土壤各养分空间分布较为复杂。(4)根据土壤各类养分含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养分两两之间存在相关性,具有协同效应。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磷与土壤铵态氮呈极显著负相关性。(5)对土壤养分含量随海拔梯度变化分析可知,土壤养分含量大体上均随海拔梯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土壤总氮和有机质含量随海拔梯度变化趋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海拔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下载PDF
Serum testosterone levels and excessive erythrocytosis during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 to high altitudes 被引量:8
19
作者 Gustavo F Gonzales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68-374,共7页
Populations living at high altitudes (HAs), particularly in the Peruvian And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mixture of subjects with erythrocytosis (16 g dl-1〈haemoglobin (Hb)≤21 gdl-1) and others with excessive er... Populations living at high altitudes (HAs), particularly in the Peruvian And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mixture of subjects with erythrocytosis (16 g dl-1〈haemoglobin (Hb)≤21 gdl-1) and others with excessive erythrocytosis (EE) (Hb〉21 g dl-1). Elevated haemoglobin values (EE) are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 a condition reflecting the lack of adaptation to HA. According to current data, native men from regions of HA are not adequately adapted to live at such altitudes if they have elevated serum testosterone levels. This seems to be due to an increased conversion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phate (DH EAS) to testosterone. Men with erythrocytosis at HAs show higher serum androstenedione levels and a lower testosterone/androstenedione ratio than men with EE, suggesting reduced 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17beta-HSD) activity. Lower 17beta-HSD activity via A4-steroid production in men with erythrocytosis at HA may protect against elevated serum testosterone levels, thus preventing EE. The higher conversion of DHEAS to testosterone in subjects with EE indicates increased 17beta-HSD activity via the A5-pathway. Currently, there are various situations in which people live (human biodiversity) with low or high haemoglobin levels at HA. Antiquity could be an important adaptation component for life at HA, and testosterone seems to participate in thi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 DHEA HAEMOGLOBIN high altitudes MEN OESTRADIOL women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不同海拔岷江冷杉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10
20
作者 靳翔 徐庆 +1 位作者 刘世荣 姜春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31-1840,共10页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碳稳定同位素技术是研究树轮气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海拔高度岷江冷杉树轮样本资料,提取该树轮稳定碳同位素(δ13C)和去趋势序列(DS),研究其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序列对气候要素(降水、月...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碳稳定同位素技术是研究树轮气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海拔高度岷江冷杉树轮样本资料,提取该树轮稳定碳同位素(δ13C)和去趋势序列(DS),研究其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序列对气候要素(降水、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响应关系,初步揭示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川西亚高山森林岷江冷杉树木生长对气候因子变化(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等)的响应方式。主要结论有:(1)岷江冷杉树轮δ13C组成变化范围为-23.33‰—-26.31‰,平均值为-24.91‰,变异系数为-0.011—-0.038,并表现出较强的一阶自相关;其对环境变化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表明岷江冷杉树轮δ13C组成在年际变化中较为稳定。(2)低海拔的岷江冷杉树轮δ13C分馏主要与当年8月月平均相对湿度和当年12月月平均温度相关性显著(P<0.05);高海拔岷江冷杉树轮δ13C分馏主要与上一年8月月平均相对湿度和当年4月月平均温度相关性显著(P<0.05);中海拔的岷江冷杉树轮δ13C分馏主要与上一年1、11月月平均温度和当年2、11月月平均温度相关性显著(P<0.05),冬季温度是中海拔区岷江冷杉树木生长的限制因子,且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川西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岷江冷杉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到气温的制约,从生物学基础上阐明了树木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冬季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植物生长期的提前,植物生长旺盛,抗旱能力减弱;同时证明了建群种岷江冷杉对雨水的依赖很小,这有利于植物生存,且维持了该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该研究弥补了我国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气象台站稀少、观测资料时间短缺,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岷江冷杉树木径向生长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冷杉 树木年轮 碳稳定同位素 海拔高度 气候响应 亚高山森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