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亚麻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富集纯化 被引量:46
1
作者 李加兴 李忠海 +3 位作者 刘飞 李敏利 陈双平 周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2-177,共6页
α-亚麻酸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压、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抗炎、抑制癌症的发生及转移,保护视力、提高记忆力,抗氧化、延缓衰老及减肥等生理功能。采用尿素包合法、分子蒸馏法、银离子络合法、冷冻结晶法、吸附分离法、酶... α-亚麻酸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压、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抗炎、抑制癌症的发生及转移,保护视力、提高记忆力,抗氧化、延缓衰老及减肥等生理功能。采用尿素包合法、分子蒸馏法、银离子络合法、冷冻结晶法、吸附分离法、酶浓缩法以及膜分离技术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必需脂肪酸 生理功能 分离纯化
下载PDF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性质、功能及主要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晁红娟 雷占兰 +3 位作者 刘爱琴 叶双明 王胜南 许新德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9年第10期122-130,共9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大类重要的功能性油脂,根据双键的位置主要分为ω-3系和ω-6系,其中ω-3系主要包括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辅助改善记忆等方面的卓越...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大类重要的功能性油脂,根据双键的位置主要分为ω-3系和ω-6系,其中ω-3系主要包括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辅助改善记忆等方面的卓越生理功能,已被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和保健品。本文综述了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及生理功能,阐述了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ALA、EPA和DHA的结构、来源、性质、生产技术和生理功能,归纳分析了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婴幼儿食品、休闲食品和膳食补充剂方面的主要应用,并展望了未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高含量目标产物原料品种、并不断完善分离纯化技术和制剂技术为今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Α-亚麻酸 二十碳五烯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功能性产品
下载PDF
α-亚麻酸对糖尿病大鼠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利华 张薇 +3 位作者 韦广洪 杨沛 刘军 牛晓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α-亚麻酸(ALA)对糖尿病大鼠体内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ALA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α-亚麻酸(ALA)对糖尿病大鼠体内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ALA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ALA治疗组(500μg/kg.d)。4周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血清中炎症介质TNF-α、sP-selectin和sICAM-1的含量增加,血清NO含量下降而MDA升高,同时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降低;ALA治疗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中TNF-α、sP-selectin和sICAM-1的含量(与STZ+vehicle组相比,P<0.01),增加血清NO水平并减少MDA含量,升高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与STZ+vehicle组相比,均P<0.05)。结论:ALA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炎症介质的生成,减轻氧化应激水平,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提示ALA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糖尿病 炎症介质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压榨法制备牡丹籽油的α-亚麻酸含量检测与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葛云龙 赵修华 +1 位作者 祖元刚 袁安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5-800,共6页
介绍了物理压榨法制备牡丹籽油的方法,且对制备出的牡丹籽油和市售牡丹籽调和油进行了α-亚麻酸(ALA)含量检测以及对两种牡丹籽油的抗氧化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的α-亚麻酸含量为43.12%,牡丹籽调和油α-亚麻酸含量为... 介绍了物理压榨法制备牡丹籽油的方法,且对制备出的牡丹籽油和市售牡丹籽调和油进行了α-亚麻酸(ALA)含量检测以及对两种牡丹籽油的抗氧化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的α-亚麻酸含量为43.12%,牡丹籽调和油α-亚麻酸含量为29.99%;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牡丹籽油是调和油的1.29倍;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牡丹籽油是调和油的1.51倍;对Fe 2+还原能力牡丹籽油是调和油的3.62倍;清除-OH自由基能力牡丹籽油是调和油的1.44倍。说明牡丹籽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牡丹籽调和油 Α-亚麻酸 抗氧化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齿苋提取物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 被引量:9
5
作者 辛海量 侯银环 +2 位作者 李敏 路金才 凌昌全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马齿苋提取物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为马齿苋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方法:根据以下色谱条件进行分析。色谱柱:Shi m-pack CLC-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保护柱:D...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马齿苋提取物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为马齿苋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方法:根据以下色谱条件进行分析。色谱柱:Shi m-pack CLC-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保护柱:DIKMA EasyGuard C18(10mm×4.6mm);流动相:甲醇-乙腈-0.5%磷酸水溶液(602218);柱温:26℃;检测波长:210nm;流速:1.1ml/min;进样量:25μl。结果:α-亚麻酸的回归方程为A=2.9158×107C+12250.9,r=0.9999,线性范围为0.0162-0.1944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亚油酸回归方程为A=1.3664×107C-9759.39,r=0.9999,线性范围为0.0169-0.2030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单、准确、快速,可作为马齿苋提取物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中草药提取物 Α-亚麻酸 亚油酸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下载PDF
亚油酸和α-亚麻酸对脂肪干细胞活力及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媛 赵馨怡 +4 位作者 张靖伟 简路洋 梁帅 王晗 王际辉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3-327,共5页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对脂肪干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油红O染色法和甘油三酯质量摩尔浓度测定法检测亚油酸和α-亚麻酸对脂肪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MTT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α-亚麻酸能够显著增强细胞活力...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对脂肪干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油红O染色法和甘油三酯质量摩尔浓度测定法检测亚油酸和α-亚麻酸对脂肪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MTT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α-亚麻酸能够显著增强细胞活力,但在较高浓度(60μmol/L)体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而亚油酸能够显著抑制脂肪干细胞活力。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亚油酸和α-亚麻酸均能促进脂肪干细胞成脂分化;与α-亚麻酸相比,亚油酸对脂肪干细胞成脂分化的促进作用更强,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 Α-亚麻酸 脂肪干细胞 细胞活力 成脂分化
下载PDF
α-亚麻酸对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孙丽君 胡继君 +4 位作者 管一春 武文斌 马晓娟 宋娜 齐若凡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9期5002-5005,共4页
目的探讨适宜浓度α-亚麻酸(ALA)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2月在该院接受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15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ICSI周期中未成熟卵母细胞... 目的探讨适宜浓度α-亚麻酸(ALA)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2月在该院接受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15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ICSI周期中未成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ALA组(A组)、成熟卵泡液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3组细胞在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培养液中培养24h,观察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情况及胚胎发育情况。同时测定卵母细胞培养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A组24h成熟率高于B组,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卵母细胞ICSI后2PN卵裂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2PN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和SOD活力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DA含量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促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提高胚胎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 Α-亚麻酸 氧化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桑蚕蛹的脂质营养组成 被引量:7
8
作者 孟祥河 潘秋月 +1 位作者 何晋浙 孙培龙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分析桑蚕蛹脂类营养组成,综合评价其营养价值。方法分别采用GC、TLC、HPLC法分析氯仿/甲醇萃取的蚕蛹脂质脂肪酸、生育酚、甾醇、磷脂含量及组成。结果蚕蛹的总脂质含量32.79%,蚕蛹油中最主要的脂肪酸有α-亚麻酸、油酸、棕榈酸、... 目的分析桑蚕蛹脂类营养组成,综合评价其营养价值。方法分别采用GC、TLC、HPLC法分析氯仿/甲醇萃取的蚕蛹脂质脂肪酸、生育酚、甾醇、磷脂含量及组成。结果蚕蛹的总脂质含量32.79%,蚕蛹油中最主要的脂肪酸有α-亚麻酸、油酸、棕榈酸、其次为亚油酸和硬脂酸。甾醇中胆固醇含量最高,其次为β-谷甾醇,分别占总甾醇的67.35%、19.21%。菜油甾醇、菜籽甾醇含量甚微。蚕蛹油中总生育酚含量为486mg/kg,其中α-,γ(+β)及δ-生育酚分别占总甾醇的44.85%、44.57%和10.85%.蚕蛹磷脂种类丰富,总磷脂水平为1.17mg/goil,其中磷酯酰胆碱含量最高(41.8%)。结论蚕蛹油含有丰富的功能因子,尤其富含α-亚麻酸、α-生育酚、β-谷甾醇及卵磷脂,是潜在的高营养价值的食用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蛹 Α-亚麻酸 Β-谷甾醇 磷脂 维生素E
原文传递
基于GC-MS技术的甘草总黄酮对伊立替康致肠炎小鼠的血浆代谢组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覃一枫 魏崴 +3 位作者 杭晓敏 唐于平 康安 蒋建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5836-5842,共7页
目的评价甘草总黄酮对伊立替康致肠炎小鼠的药效学影响,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伊立替康致肠炎模型小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观察甘草总黄酮对差异性代谢物的调节作用,对甘草总黄酮减轻伊立替康胃肠道毒性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目的评价甘草总黄酮对伊立替康致肠炎小鼠的药效学影响,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伊立替康致肠炎模型小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观察甘草总黄酮对差异性代谢物的调节作用,对甘草总黄酮减轻伊立替康胃肠道毒性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环丙沙星)组和甘草总黄酮组,ip伊立替康制备肠炎模型,通过体质量、结肠长度、病理观察评价甘草总黄酮减轻伊立替康胃肠道毒性的作用,同时采用GC-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寻找伊立替康致肠炎小鼠血浆内变化的相关差异性代谢物,并使用MetaboAnalyst软件构建代谢通路,从代谢组学的角度评价甘草总黄酮对伊立替康的减毒效应。结果甘草总黄酮可显著改善伊立替康给药后导致的小鼠体质量减轻、结肠变短及肠道损伤等现象,且有效地逆转了伊立替康导致的小鼠血浆代谢紊乱,主要包括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及糖类代谢,显著回调了月桂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单甘油酯和油酸单甘油酯等7种中长链脂肪酸。结论甘草总黄酮主要通过调节亚油酸及α-亚麻酸代谢起到减轻伊立替康胃肠道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总黄酮 GC-MS 伊立替康 代谢组学 差异性代谢物 胃肠道毒性 亚油酸 Α-亚麻酸
原文传递
亚力克对大鼠定量脑电图及海马神经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建春 宋培贞 库宝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066-1067,T001,共3页
目的ALEC(亚力克)是由α-亚麻酸(A)、L-赖氨酸(L)、维生素E(E)及维生素C(C)组成的复方,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脑组织中乳酸含量为指标,确定4者比例(ALEC为432187188),研究ALEC对大鼠在局限性缺血、缺氧状态下的脑细胞保护作用。方法用定... 目的ALEC(亚力克)是由α-亚麻酸(A)、L-赖氨酸(L)、维生素E(E)及维生素C(C)组成的复方,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脑组织中乳酸含量为指标,确定4者比例(ALEC为432187188),研究ALEC对大鼠在局限性缺血、缺氧状态下的脑细胞保护作用。方法用定量方法分析在体皮层脑电(ECoG)在正常供气与停止呼吸情况下的变化,采用电凝阻断一侧中动脉造成局限性脑缺血模型及判断药物的脑保护作用。结果ALEC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能延长大鼠急性反复性缺氧皮层脑电消失/振幅达最低时间,缩短脑电恢复时间。ALEC可减少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24h后海马CA1区细胞死亡数。结论ALEC对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力克 大鼠 定量脑电图 海马神经细胞 Α-亚麻酸 L-赖氨酸 维生素C 脑缺血 脑梗塞
下载PDF
蚕蛹油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健 丁晓雯 +2 位作者 孙玉侠 任美燕 罗金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39-342,共4页
蚕蛹油富含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能,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本文综述蚕蛹油脂肪酸组成及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蚕蛹的深加工、蚕蛹油保健功能... 蚕蛹油富含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能,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本文综述蚕蛹油脂肪酸组成及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蚕蛹的深加工、蚕蛹油保健功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油 保健功能 Α-亚麻酸
下载PDF
不同脂肪酸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体质量和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荣欣 李婧 +8 位作者 刘钊 杨雪艳 刘英华 徐庆 张永 张新胜 王觐 于晓明 薛长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47-250,279,共5页
目的比较6种脂肪酸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体质量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分别用含2%的辛酸(C8∶0)、癸酸(C10∶0)、油酸(C18∶1)、α-亚麻酸(C18∶3)、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1... 目的比较6种脂肪酸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体质量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分别用含2%的辛酸(C8∶0)、癸酸(C10∶0)、油酸(C18∶1)、α-亚麻酸(C18∶3)、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12周时检测血脂及脂蛋白相关指标。结果研究12周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均显著增加,辛酸(C8∶0)、癸酸(C10∶0)、油酸(C18∶1)对控制体质量增加的作用较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差异显著(P<0.05);6种脂肪酸均显示出不同程度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HDL-C/LDL-C)增加的作用。辛酸(C8∶0)、癸酸(C10∶0)和α-亚麻酸(C18∶3)降低TC和LDL-C及升高HDL-C/LDL-C比值的作用比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显著(P<0.05)。结论中链的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较长链的SFA降低小鼠体质量和血脂的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酸 癸酸 油酸 Α-亚麻酸 棕榈酸 硬脂酸 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胶红酵母生产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庄荣玉 王如晨 +6 位作者 邱晓挺 车嘉豪 李勇勇 张蔚筱 杨文鸽 史咏梅 吴祖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8-329,共12页
胶红酵母为红酵母属物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广泛存在于不同生态系统环境中。其菌体含有蛋白质、天然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虾青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是很有潜力的工业生产菌株。本文重点综... 胶红酵母为红酵母属物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广泛存在于不同生态系统环境中。其菌体含有蛋白质、天然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虾青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是很有潜力的工业生产菌株。本文重点综述了胶红酵母在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虾青素和ω-3系列的α-亚麻酸功能性食用油脂等生物活性物质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高产菌株筛选、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发酵工艺和提取工艺等,介绍了其在共培养漆酶、角质酶和全细胞生物转化先导化合物制备新型药物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红酵母 类胡萝卜素 Α-亚麻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漆酶 角质酶 生物催化剂
下载PDF
日粮添加α-亚麻酸对育肥猪肌肉脂肪酸组成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14
作者 范国强 张海 +2 位作者 栗艳飞 刘春雪 杨晓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7-915,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α-亚麻酸对育肥猪肌肉脂肪酸组成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120日龄杜×长×大三元猪进行分栏喂养,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头,分别为对照组(CON)和添加α-亚麻酸...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α-亚麻酸对育肥猪肌肉脂肪酸组成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120日龄杜×长×大三元猪进行分栏喂养,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头,分别为对照组(CON)和添加α-亚麻酸组(ALA)。CON组饲喂基础日粮,ALA组饲喂含5 g·kg^(-1) α-亚麻酸的基础日粮。饲喂至162日龄时在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6头猪屠宰并采样分析。[结果]相较于CON组,ALA组猪平均终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未见显著差异,但料重比降低7.7%,ALA组猪背最长肌肉色、滴水损失无显著变化。在血液生化指标中,ALA组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相较于CON组显著降低(P<0.05)。对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LA组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 SFA)含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n-3 PUFA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C18:3n-3(ALA)、C20:5n-3(DPA)含量显著升高(P<0.05),n-3 PUFA总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与CON组相比,ALA组结肠内容物中瘤胃球菌科、毛螺菌科、韦荣氏菌科、丁酸球菌科的丰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氨基酸球菌科、产粪甾醇真细菌、脱硫弧菌、消化链球菌科、坦纳菌科、梭状芽胞杆菌科和克里斯滕森菌科的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日粮添加5 g·kg^(-1) α-亚麻酸改善了育肥猪肌肉脂肪酸组成,降低了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提高了n-3 PUFA含量并降低了n-6 PUFA/n-3 PUFA的比值,显著促进了育肥猪肠道中瘤胃球菌科、毛螺菌科、韦荣氏菌科等常见的短链脂肪酸(SCFA)产生菌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 Α-亚麻酸 背最长肌 脂肪酸组成 肠道菌群 生长性能
下载PDF
6种富含α-亚麻酸食用油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消化特征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福妮 王卫飞 +3 位作者 穆利霞 王思远 廖森泰 邹宇晓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α-亚麻酸(ALA)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具有多重作用。旨在确定ALA在食用油脂中的物质基础与其功能的构效关系,实现精准的膳食脂质营养,对6种富含ALA食用油脂的总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情况、甘油... α-亚麻酸(ALA)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具有多重作用。旨在确定ALA在食用油脂中的物质基础与其功能的构效关系,实现精准的膳食脂质营养,对6种富含ALA食用油脂的总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情况、甘油三酯分子构成、脂质伴随物和消化特性等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6种富含ALA食用油脂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ALA,其中:紫苏籽油、亚麻籽油和牡丹籽油的ALA含量较高;不同富含ALA食用油脂甘油三酯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蚕蛹油的ALA主要分布在sn-2位,牡丹籽油和火麻仁油的ALA主要分布在sn-1,3位;不同富含ALA食用油脂甘油三酯的分子结构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富含ALA食用油脂的脂质伴随物主要为维生素E和甾醇,其中沙棘籽油的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均高于其余5种食用油脂;富含ALA食用油脂的消化程度和消化速率均低于非富含ALA食用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食用油脂 脂肪酸 分子结构 脂质伴随物 消化特征
下载PDF
α-亚麻酸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海天 焦菲 王兰桂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8-412,共5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是大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缺失导致的一种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目前无法治愈,治疗药物效果局限且只能延缓病情。最新研究表明α-亚麻酸能延长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生存期。文中围绕α-亚麻酸在肌萎缩侧索... 肌萎缩侧索硬化是大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缺失导致的一种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目前无法治愈,治疗药物效果局限且只能延缓病情。最新研究表明α-亚麻酸能延长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生存期。文中围绕α-亚麻酸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α亚麻酸 脂肪酸类 不饱和
原文传递
α-亚麻酸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和FGF2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引刚 张莹 +2 位作者 白莉敏 高砚丽 祝松涛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0期1418-1424,1432,共8页
目的探讨α-亚麻酸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建立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哮喘S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OVA组(哮喘模型大鼠)、OVA+40 mg/kg ALA组(采用40 mg... 目的探讨α-亚麻酸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建立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哮喘S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OVA组(哮喘模型大鼠)、OVA+40 mg/kg ALA组(采用40 mg/kg的α-亚麻酸治疗哮喘模型大鼠)、OVA+80 mg/kg ALA组(采用80 mg/kg的α-亚麻酸治疗哮喘模型大鼠)和OVA+Dex组(采用0.25 mg/kg的地塞米松治疗哮喘模型大鼠),每组10只。各组大鼠均连续治疗处理7 d。通过HE染色评价肺组织形态。通过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和IL-10的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或qRT-PCR检测肺组织FGF23、FGFR4、Klotho、E-cadherin和α-SMA的表达。结果与OVA组相比,OVA+40 mg/kg ALA组、OVA+80 mg/kg ALA组和OVA+Dex组大鼠肺组织病变均明显减轻。与OVA组相比,OVA+40 mg/kg ALA组、OVA+80 mg/kg ALA组和OVA+Dex组大鼠BALF中IFN-γ和IL-10的水平升高,而IL-4和IL-17降低(均P<0.05)。与OVA组相比,OVA+40 mg/kg ALA组、OVA+80 mg/kg ALA组和OVA+Dex组大鼠血清中TC、TG和LDL水平降低,而HDL升高(均P<0.05)。与OVA组相比,OVA+40 mg/kg ALA组、OVA+80 mg/kg ALA组和OVA+Dex组大鼠肺组织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α-SMA降低(均P<0.05)。与OVA组相比,OVA+40 mg/kg ALA组、OVA+80 mg/kg ALA组和OVA+Dex组大鼠肺组织FGF23和FGFR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Klotho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α-亚麻酸可抑制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和上皮-间充质转化、改善脂代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纠正Th1/Th2和Treg/Th17的失衡及调节FGF23-Klotho-FGFR4信号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哮喘 气道炎症 上皮-间充质转化 脂代谢 FGF23-Klotho-FGFR4信号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的5种不饱和脂肪酸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晓云 刁飞燕 李启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898-905,共8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亚油酸、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的含量。方法样品先采用氢氧化钾...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亚油酸、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的含量。方法样品先采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进行皂化处理,再用三氟化硼甲醇溶液甲酯化,经HP-FFAP色谱柱(30m×0.53 mm,1.0μm)分离测定。结果 EPA甲酯、DHA甲酯、DPA甲酯、亚油酸甲酯、α-亚麻酸甲酯分别在0.03927~1.178、0.04200~1.260、0.03449~1.035、0.08368~1.255、0.08482~4.241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0039、0.0042、0.0034、0.0042、0.0042 mg/mL;加标回收率在91.1%~10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适用于保健食品中亚油酸、α-亚麻酸、EPA、DPA和DHA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亚油酸 Α-亚麻酸 二十碳五烯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二十二碳五烯酸 保健食品
下载PDF
Docosahexaenoic Acid in Breast Milk Reflects Maternal Fish Intake in Iranian Mothers 被引量:1
19
作者 Beheshteh Olang Majid Hajifaraji +6 位作者 Mohamed Atiya Ali Sophie Hellstrand Mohammad Palesh Ebrahim Azadnyia Zinat Kamali Birgitta Strandvik Agneta Yngve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2年第4期441-446,共6页
To estimate essential fatty acid (FA) and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LCPUFA) concentrations in early breast milk (BM) in relation to habitual fish intake. BM was collected within 72-hours after delivery fr... To estimate essential fatty acid (FA) and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LCPUFA) concentrations in early breast milk (BM) in relation to habitual fish intake. BM was collected within 72-hours after delivery from consecutively included mothers, 60 in Guilan (coastal) and 60 in Kermanshah (inland) provinces. Mothers were interviewed to com-plete a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The FA composition was measur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others in the coastal area had higher intake of fish/seafood. Consumption of saturated fat was higher in Kermanshah and olive intake was higher in Guilan. High fish/seafood intake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and lower arachidonic acid (AA)/DHA ratio in BM.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linoleic and α-linolenic acid concentrations in BM between the provinces. N-3 FA and DHA concent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uilan than Kermanshah, but total n-6 FAs and AA did not differ and were high in both provinces. The ratios of total n-6/n-3 and AA/DHA in BM of mothers from Guila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Kermanshah. The LCPUFA status in BM in two Iranian provinces was generally good and DHA was higher and the AA/DH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mothers with high fish int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sential FATTY acidS Docosahexaenoic acid Arachidonic acid Linoleic acid alpha-linolenic acid
下载PDF
亚力克对小鼠脑损伤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影响:随机正交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潘建春 宋培贞 库宝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0期2808-2809,共2页
目的亚力克(ALEC)是由α-亚麻酸(A)、L-赖氨酸(L)、维生素E(E)及维生素C(C)组成的复方,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脑组织中乳酸含量为指标,确定4者比例(ALEC为432187188)。研究ALEC对小鼠脑损伤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目的亚力克(ALEC)是由α-亚麻酸(A)、L-赖氨酸(L)、维生素E(E)及维生素C(C)组成的复方,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脑组织中乳酸含量为指标,确定4者比例(ALEC为432187188)。研究ALEC对小鼠脑损伤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持续性缺氧脑损伤模型。结果小鼠经持续性低氧处理后,脑组织中GSH含量及GSH-PX、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t=2.5665~6.9902,2.2195~8.1458,1.4817~12.2546),缺氧前给予ALEC高、中、低3个剂量,均可增加脑组织中的GSH含量及活性。其中高、中剂量组作用明显,低剂量组可增加脑组织中GSH含量,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性低氧脑损伤可致脑组织中GSH含量及GSH-PX、SOD活性降低,ALEC可对抗这种下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力克 小鼠 脑损伤 还原型谷胱甘肽 随机正交试验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缺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