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甲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二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媛 齐宪荣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9-224,227,共7页
目的: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methoxyl 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c acid),mPEG-PLA]二嵌段共聚物及其载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的胶束,验证共聚物的结构,并考察胶束的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 目的: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methoxyl 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c acid),mPEG-PLA]二嵌段共聚物及其载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的胶束,验证共聚物的结构,并考察胶束的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特性及其溶血性质。方法:采用辛酸亚锡催化的开环聚合法制备不同嵌段比例的mPEG-PLA二嵌段共聚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验证其结构,凝胶渗透色谱(GPC)考察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用透析法、丙酮溶剂蒸发法及丙酮挥发透析法制备空白及载ATRA胶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胶束的形态,动态光散射仪(DLS)测定其粒径分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研究其体外释放性质及溶血性质。结果:制备了5种不同嵌段比例的mPEG-PLA共聚物,TEM结果显示ATRA胶束呈类球形。胶束的粒径及载药量受制备方法、药物/嵌段共聚物比例以及嵌段共聚物性质的影响,通过筛选得到丙酮挥发透析法及嵌段共聚物/药物的比例为5∶2为最适制备条件,得到胶束的平均粒径在267.5-431.8 nm内,并随着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增大而增加;胶束的载药量在11.23%-20.01%内,包封率为31.79%-56.57%,也具有随疏水嵌段增大而增加的趋势。载药胶束在PBS-乙醇(9∶1)的释放液中48 h体外累积释药率为61.6%-94.1%,载药胶束与50%血浆混合后药物释放趋于零级,药物的释放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和载药量的减小而增加。100-150mg·L^-1的载药胶束无溶血现象,而5 mg·L^-1的ATRA溶液即出现溶血。结论:通过研究嵌段比例对mPEG-PLA嵌段共聚物载ATRA胶束一系列体外性质的影响,为选择最适的嵌段共聚物比例提供了依据。载药量,体外释放及溶血性质结果显示mPEG-PLA嵌段共聚物载ATRA胶束具有明显的增溶,缓释作用,并能够减少药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 全反式维甲酸 胶束 体外性质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丁静 戴海滨 +2 位作者 张延清 吴闯 于杏宝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2616-2617,共2页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ATRA联合As2O3治疗初治APL共39例,ATRA 40mg/d分2次口服;As2O30.1%注射液10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持续4-6h,1次/d...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ATRA联合As2O3治疗初治APL共39例,ATRA 40mg/d分2次口服;As2O30.1%注射液10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持续4-6h,1次/d。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维甲酸综合征以及肝功能变化调整ATRA和As2O3的剂量。缓解后巩固治疗: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或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交替治疗4-6个疗程,ATRA与As2O3交替治疗。结果:39例初治患者中,仅2例因剧烈头痛(排除脑出血)退出,其余37例均达到CR,CR率94.87%(37/39),取得CR的平均时间是(26.9±4.3)d,均无早期复发并持续完全缓解,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毒副作用未增加。结论:ATRA联合As2O3治疗初治APL具有疗效好,达CR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无病生存时间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亚砷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全反式及13-顺式维甲酸浓度 被引量:8
3
作者 余自成 姚帅 郁人海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全反式及 13 -顺式维甲酸浓度。方法 :色谱柱 :μBondapakC18(3 9mm× 30 0mm) ,流动相 :甲醇 -醋酸铵缓冲液 (85∶15 ) ,流速 :0 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 :340nm ,柱温 :2 2℃ ,...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全反式及 13 -顺式维甲酸浓度。方法 :色谱柱 :μBondapakC18(3 9mm× 30 0mm) ,流动相 :甲醇 -醋酸铵缓冲液 (85∶15 ) ,流速 :0 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 :340nm ,柱温 :2 2℃ ,血清样品经乙醚 2次提取 ,按内标法定量 ,内标物选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结果 :全反式及 13-顺式维甲酸的线性范围分别在 0 8~ 112 0 μg·L-1和 0 82~ 1312 μg·L-1,最低检测浓度均为 0 6μg·L-1。全反式维甲酸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 98 86 %~ 10 5 2 % ,日内、日间精密度RSD为 0 84%~ 5 5 % ,13-顺式维甲酸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 10 1 6 %~ 10 1 8% ,日内、日间精密度RSD为 1 4%~ 5 7%。结论 :本方法灵敏、准确 ,样品处理简便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顺式维甲酸 血药浓度 HPLC
下载PDF
以亚砷酸为主的方案治疗PML-RARa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嘉莳 蒋慧 +5 位作者 陆正华 杨静薇 邵静波 李红 廖雪莲 张娜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案治疗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患儿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99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APL患儿3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全反式维甲酸(ATRA)+化... 目的观察不同方案治疗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患儿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99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APL患儿3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全反式维甲酸(ATRA)+化疗组(A组)以及ATRA+亚砷酸(ATO)组(B组),根据不同的危险度分期分为低、中、高度组,分析其临床特征、诱导缓解情况、远期疗效及尿砷水平。结果1.A组93.3%(14/15例)获得血液学缓解(HCR),中位缓解时间为38(28~63)d。B组94.1%(16/17例)患儿获得HCR,中位缓解时间为29(10~42)d,较A组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P=0.002)。2.A组与B组患儿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60.0±12.6)%和(81.9±9.5)%,5年总生存期(OS)比率分别为(72.2±11.9)%和(94.1±5.7)%,B组患儿的5年EFS率及5年OS率均高于A组患儿20%以上,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5、2.88,P=0.28、0.16)。3.低中危组与高危组患儿5年EFS率分别为(74.0±10.1)%和(64.8±14.3)%,5年0s率分别为(84.7±8.1)%和(71.3±14.1)%,高危组患儿的5年EFS率及5年OS率均低于低中危组患儿的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0.36,P=0.71、0.55)。4.ATO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心电图异常及肝损害,经对症治疗可好转。通过尿砷浓度检测监测体内ATO蓄积情况,停药后尿砷浓度明显下降,远期随访未发现ATO相关的神经系统毒性及第二肿瘤。结论以ATRA联合ATO为主的治疗方案可替代以传统化疗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远期随访未发现ATO相关的神经系统毒性及第二肿瘤。按照危险度治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PML-RARa融合基因 全反式维甲酸 亚砷酸 儿童
原文传递
五子衍宗丸对NTDs胎鼠神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樊慧杰 李艳彦 +3 位作者 王永辉 陈文超 王悦尧 柴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3-146,共4页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丸对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诱导的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胎鼠模型神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以雌雄2∶1比例合笼,阴栓阳性者为孕鼠。将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丸对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诱导的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胎鼠模型神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以雌雄2∶1比例合笼,阴栓阳性者为孕鼠。将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五子衍宗丸先给组、五子衍宗丸和ATRA同时干预组、五子衍宗丸后给组,后3组又各分为高、中、低剂量3个亚组(4.20,2.10,1.05 g·kg-1)。在胚胎7 d时,模型组、五子衍宗丸先给组的3个亚组、五子衍宗丸和ATRA同时干预组的3个亚组、五子衍宗丸后给组的3个亚组均给孕鼠灌胃50 mg·kg-1ATRA 1次。在胚胎11 d时,处死孕鼠取出胚胎,制成横切片后进行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各组神经管发育情况和计算神经管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光镜下观察HE染色结果,正常组神经管发育良好,闭合完全;模型组神经管发育不良,闭合不全;五子衍宗丸中、高剂量先给组,五子衍宗丸中、高剂量和ATRA同时干预组神经管发育较好,管壁可见完整的神经上皮层、套层、边缘层,神经上皮细胞排列较致密有序;五子衍宗丸中、高剂量后给组和五子衍宗丸低剂量各组神经管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细胞数量减少、排列无序。光镜下观察TUNEL染色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五子衍宗丸高剂量先给组凋亡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凋亡指数增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五子衍宗丸中、高剂量先给组,五子衍宗丸中、高剂量和ATRA同时干预组凋亡指数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五子衍宗丸中、高剂量后给组和五子衍宗丸低剂量各组凋亡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五子衍宗丸可抑制NTDs胎鼠模型神经管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子衍宗丸 神经管畸形 全反式维甲酸 凋亡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对于难治性ITP的疗效观察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文宾 王兆钺 +4 位作者 曹丽娟 赵小娟 朱明清 白霞 阮长耿 《血栓与止血学》 2010年第1期15-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加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CD 4^+CD 25^(high)T)细胞表达和辅助性T(Th)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RITP患者ATRA治疗前后及17例正常人外周血CD 4... 目的探讨加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CD 4^+CD 25^(high)T)细胞表达和辅助性T(Th)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RITP患者ATRA治疗前后及17例正常人外周血CD 4^+ CD 25^(high)T细胞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IL)-10、IL-4、IL-2、干扰素γ(IFN-γ)。结果ATRA对RITP的总有效率为53.6%,有效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达109.1±30.1×10~9/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有效组经ATRA治疗后CD 4^+ CD 25^(high)T细胞阳性率及血清TGF-β1与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IL-4则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L-2和IL-10治疗前后未见异常。结论ATRA对半数以上RITP患者有效,可能是通过提高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促进了RITP患者免疫紊乱向生理性平衡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全反式维甲酸 调节性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介素4 干扰素Γ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HepG2细胞分化和降低软琼脂克隆形成 被引量:8
7
作者 谢斌 左莉 +6 位作者 江志奎 徐大林 朱华庆 周青 胡若磊 桂淑玉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分化、软琼脂克隆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ATRA处理HepG2,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甲胎蛋白(AFP)等分化指标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ATRA对He...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分化、软琼脂克隆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ATRA处理HepG2,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甲胎蛋白(AFP)等分化指标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ATRA对HepG2增殖的影响;软琼脂培养法观察HepG2的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骨桥蛋白(OPN)表达变化。结果ATRA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分化,使代表肝细胞恶变的γ-GT比活力、AFP分泌量明显下降。ATRA可降低HepG2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并使OPN表达减少。结论ATRA是HepG2有效的分化诱导剂,并可抑制HepG2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与OPN表达减少有关,为ATRA诱导分化治疗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药理学 细胞分化 肝细胞/药物疗法 全反式维甲酸 软琼脂 骨桥蛋白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HL-60细胞的分化过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明杰 王钊 +1 位作者 孙素琴 吴庆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8-692,共5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人白血病细胞HL60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向粒细胞分化的过程。结果表明,分化后的HL60细胞FTIR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体现在与蛋白质、脂类、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相关的特征性谱带上。细胞内...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人白血病细胞HL60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向粒细胞分化的过程。结果表明,分化后的HL60细胞FTIR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体现在与蛋白质、脂类、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相关的特征性谱带上。细胞内脂类物质烃链增长,含量增加。指纹图谱区域(900~1300cm-1)的谱带随着分化进程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其中,核酸含量相对增加,并在1052和1153cm-1附近出现了新的谱峰,二阶导数谱进一步发现在1022cm-1处出现新峰,这说明蛋白糖基化,磷酸化以及核酸氢键加强作用在HL60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计算一些图谱参数,并与硝基四唑氮蓝(NBT)还原实验相比较,证明红外图谱的变化与分化程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HL-60细胞 分化 ATRA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卢永刚 张洁 +2 位作者 谭晶 郭峰 郭永章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5-81,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MeJA是否具有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MTT法进行茉莉酸甲酯有效作用浓度筛选,确定MeJA作用浓度(1/2IC5)0;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不同浓度MeJA作用不同时间... 目的初步探讨MeJA是否具有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MTT法进行茉莉酸甲酯有效作用浓度筛选,确定MeJA作用浓度(1/2IC5)0;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不同浓度MeJA作用不同时间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效和量-效依赖关系;MeJA工作浓度(1/2IC5)0为4.3μmol/L,作为后续实验中MeJA的工作浓度;HE染色见各处理组出现不同程度贴壁细胞数量减少,悬浮细胞增多;透射电镜发现部分细胞出现细胞连接消失,微绒毛消失,胞质密度增加,可见大量凋亡小体形成.结论MeJA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全反式维甲酸 HEPG2人肝癌细胞 增殖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韦惠琴 钟卫一 《医学综述》 2014年第6期1088-1090,共3页
目前,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首选药物。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ATRA能抑制部分致癌基因的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增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促进上皮细胞分化与生长,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角化过程,... 目前,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首选药物。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ATRA能抑制部分致癌基因的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增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促进上皮细胞分化与生长,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角化过程,减少皮脂的分泌,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一系列优点。它已成为各种皮肤病、部分恶性血液病、某些肿瘤及血管相关疾病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在实体瘤中临床应用进展
11
作者 阮聪 钱佳佳 +3 位作者 杜琼 翟青 孙晓敏 徐蕊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4年第7期697-702,共6页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的临床首选药物。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ATRA可通过抑制肿瘤干细胞的免疫逃逸效应以及促进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分化等机制来维持...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的临床首选药物。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ATRA可通过抑制肿瘤干细胞的免疫逃逸效应以及促进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分化等机制来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微环境,进而增强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在实体瘤中的疗效。该文就ATRA在实体瘤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实体瘤 肿瘤干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敬如 黄复生 王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7-809,共3页
目的通过制备不同配方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对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活性药物含量及包封率,并进行加速试验检测其初步稳定性。结果3组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包封率分别为33.98%、42.11... 目的通过制备不同配方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对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活性药物含量及包封率,并进行加速试验检测其初步稳定性。结果3组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包封率分别为33.98%、42.11%、70.34%,各配方稳定性好,冻干前后及0℃、25℃、40℃放置后活性药物含量无显著改变。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脂质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血管粥样硬化病变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育盛(综述) 杨剑 曾春雨(审校)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期375-378,共4页
全反式维甲酸是维生素A在体内的天然衍生物,既往发现其在胚胎发育、视觉形成、免疫功能、诱导正常分化等生理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临床上也应用于皮肤病、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全反式维甲酸作为一种重要的... 全反式维甲酸是维生素A在体内的天然衍生物,既往发现其在胚胎发育、视觉形成、免疫功能、诱导正常分化等生理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临床上也应用于皮肤病、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全反式维甲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调节血管内皮凋亡、血管平滑肌增殖、氧化应激、炎症浸润等多种功能,可能能够作用于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而起抑制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现就近年来全反式维甲酸在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血管 粥样硬化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佳鑫 海广范 +3 位作者 贾岩龙 夏武 陈永凤 刘巨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7-790,共4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I)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FL-I,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TRA(0.1μmol/L、1μmol/L、10μmol/L)作用3d对HFL-I增殖能力的影响。5μg/L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刺激0h、6h、...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I)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FL-I,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TRA(0.1μmol/L、1μmol/L、10μmol/L)作用3d对HFL-I增殖能力的影响。5μg/L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刺激0h、6h、12h、24h、48h、72h后,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刺激0d、1d、3d、5d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蛋白表达。不同浓度ATRA干预,24h后RT-PCR方法检测α-SMA mRNA表达,3d后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α-SMA蛋白表达。结果:(1)MTT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ATRA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HFL-I细胞的增殖(P<0.05)。(2)5μg/L TGF-β_1诱导后,HFL-I细胞中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3)ATRA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下调TGF-β_1诱导的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ATRA能够抑制HFL-I细胞的增殖和TGF-β_1诱导的分化,该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肌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全反式维甲酸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维生素D_3对肺癌原代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英田 白雪丽 李怀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用维生素D3(VD3)逆转肺癌细胞多药耐药、提高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机制。方法将ATRA、VD3联合作用于培养后的人肺癌原代细胞,观察肺癌原代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用维生素D3(VD3)逆转肺癌细胞多药耐药、提高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机制。方法将ATRA、VD3联合作用于培养后的人肺癌原代细胞,观察肺癌原代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水平。结果人肺癌原代细胞MRP、LRP呈高表达;ATRA及VD3作用后肺腺癌原代细胞MRP、LRP表达量明显降低,肺鳞癌MRP、LRP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顺铂化疗的敏感性提高。结论MRP、LRP在肺癌尤其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可反映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ATRA或VD3可下调肺腺癌MRP、LRP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肺腺癌的化疗敏感性;但对肺鳞癌MRP、LRP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ATRA和VD3联用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维生素D3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肺耐药蛋白
下载PDF
罗格列酮和全反式维甲酸对多发性骨髓瘤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海雯 陈萍 +9 位作者 李炳宗 傅晋翔 李军 张晓慧 刘睿 范银银 张宏 Howard C.H. Chow Anska Y. H. Leung Raymond Liang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52-657,共6页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GZ)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多发性骨髓瘤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RGZ和ATRA或RGZ+ATRA处理U266细胞24h,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U266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GZ)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多发性骨髓瘤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RGZ和ATRA或RGZ+ATRA处理U266细胞24h,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U266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将U266细胞接种于4周龄Balb/c裸鼠一侧肩胛部皮下,接种1周后分别以RGZ和RGZ+ATRA腹腔注射干预,连续给药21d。第21天处死裸鼠,剥离皮下肿瘤并称重,将肿瘤组织分别进行HE和CD34、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未经处理的对照组U266细胞中VEGFmRNA高表达;经RGZ处理后,VEGF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经RGZ+ATRA处理后,VEGFmRNA的表达水平较RGZ组更低。U266细胞接种后,在裸鼠皮下均可形成肿瘤。腹腔用药后,RGZ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分别为(785±262)mm3和(1748±365)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RGZ+ATRA组移植瘤的体积和再量分别为(154±89)mm3和(626±102)mg3均明显低于RGZ组(均P〈0.05)。各组裸鼠移植瘤中均有VEGF蛋白的表达,其中对照组VEGF蛋白的平均染色强度(IS)为2.20±0.40,明显高于RGZ组(1.48±0.37,P〈0.01);RGZ+ATRA组的Is为0.58±0.26,明显低于RGZ组(P〈0.01)。各组裸鼠移植瘤中均有CD34的表达,其中对照组CD34表达最强,微血管密度(MVD)为(56.4±15.2)个/高倍视野,明显高于RGZ组[(44.6±11.2)个/高倍视野,P〈0.05];RGZ+ATRA组CD34表达最弱,MVD为(21.5±8.6)个/高倍视野,明显低于RGZ组(P〈0.01)。结论RGZ和ATRA存体内环境中也能发挥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和生长的作用。通过抑制骨髓瘤细胞中VEGF的表达从而阻断血管形成,可能也足RGZ和ATRA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罗格列酮 全反式维甲酸 裸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无血清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斌 郑启新 +2 位作者 周静 郭晓东 吴永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2-474,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与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联合诱导体外无血清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用含2%Utroser G的UltraCULTURE无血清培养体系体外扩增大鼠BMSCs,免...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与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联合诱导体外无血清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用含2%Utroser G的UltraCULTURE无血清培养体系体外扩增大鼠BMS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其表面标志,用以全反式维甲酸与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为主要成分的复合诱导液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体和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诱导后的神经细胞。结果经全反式维甲酸、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后的BMSCs表现为神经细胞形态特征,诱导后的细胞可存活14 d以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NSE和GFAP均有阳性表达,前者阳性率为65.6%,后者阳性率为12.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与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可在体外高效、稳定地诱导无血清培养的B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骨髓基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神经细胞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文宾 王兆钺 +4 位作者 曹丽娟 赵小娟 朱明清 白霞 阮长耿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加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CD4+CD25highT)细胞表达和辅助性T(Th)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RITP患者ATRA治疗前后及17名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 目的探讨加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CD4+CD25highT)细胞表达和辅助性T(Th)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RITP患者ATRA治疗前后及17名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0(IL-10)、IL-4、IL-2、干扰素γ(IFN-γ)。结果ATRA对RITP总有效率为53.6%。治疗有效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从(25.7±9.6)×109/L升至(109.1±30.1)×109/L(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组治疗后患者CD4+CD25highT细胞阳性率及血清TGF-β1、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IL-4则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2和IL-10在治疗后未见改变。结论ATRA对半数以上RITP患者有效,可能是通过提高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促进了RITP患者的免疫紊乱向生理性平衡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全反式维甲酸 调节性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介素4 干扰素Γ
原文传递
口服维A酸后出现发疹性黄瘤病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玉玲 白彦萍 +3 位作者 宋佩华 朴珉贞 刘久利 杨顶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23-424,共2页
报告1例维A酸所致的发疹性黄瘤病。患儿女,11岁,因服用维A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个月余,诱发全身泛发性黄色丘疹和结节,伴有血清三酰甘油升高,皮损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发疹性黄瘤病。停用维A酸,服用降脂药物,并配合饮食控制后,皮疹... 报告1例维A酸所致的发疹性黄瘤病。患儿女,11岁,因服用维A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个月余,诱发全身泛发性黄色丘疹和结节,伴有血清三酰甘油升高,皮损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发疹性黄瘤病。停用维A酸,服用降脂药物,并配合饮食控制后,皮疹大部分消退,血脂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A酸 发疹性黄瘤病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桂淑玉 王银凤 +3 位作者 程英 周青 陈飞虎 汪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肺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TRA对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和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程度;观察MLCK抑制剂ML-7是否影响A549细...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肺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TRA对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和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程度;观察MLCK抑制剂ML-7是否影响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1 mg.L-1 ATRA处理的A549细胞和细胞对照以及溶剂对照细胞相比,细胞的迁移距离无明显变化,而10 mg.L-1ATRA可明显降低细胞的迁移距离(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10 mg.L-1 ATRA可明显降低A549细胞ML-CK的表达和MLC磷酸化(P<0.05);ML-7可明显降低A549细胞迁移(P<0.05)。结论 ATRA通过降低MLCK的表达和MLC磷酸化,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人肺腺癌A549细胞 迁移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表达 细胞划痕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