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万物和谐观 被引量:8
1
作者 纳日碧力戈 邹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各民族生产生活智慧的凝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所在。万物和谐生态观是包容兼和的中华民族集体智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一种体现。万物不同但能相和,各尽其能,在历史长河中交流... 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各民族生产生活智慧的凝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所在。万物和谐生态观是包容兼和的中华民族集体智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一种体现。万物不同但能相和,各尽其能,在历史长河中交流交往、动态调适,互为环境,互构互补,彼此嵌入,达致中和,形成可持续、有活力的生态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精神 万物和谐 生态观
下载PDF
浅论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思想与现代数字化设计理念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14-116,120,共4页
"万物皆数"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重要思想,它可以解释万物,承载万物,掌控万物;现代数码科技也能够在虚拟的世界里如造物主一样营造万物,勾画秩序。在这两点之间可以找出它们的联系,分析万物皆数思想与数字化设计的某种... "万物皆数"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重要思想,它可以解释万物,承载万物,掌控万物;现代数码科技也能够在虚拟的世界里如造物主一样营造万物,勾画秩序。在这两点之间可以找出它们的联系,分析万物皆数思想与数字化设计的某种契合,解读现代高科技中数字技术的哲学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皆数 数的和谐 数字化设计 运算 建模
下载PDF
“和”文化理念与《黄帝内经》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硕 鞠宝兆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6期82-83,123,共3页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理念,《周易》《老子》《论语》《管子》《春秋繁露》等文献就有详细论述,包括万物和谐、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心身和谐各个层面,形成"和合""中庸""中和",是中国古代哲...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理念,《周易》《老子》《论语》《管子》《春秋繁露》等文献就有详细论述,包括万物和谐、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心身和谐各个层面,形成"和合""中庸""中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社会学及自然科学基本理念。《黄帝内经》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将"和"的理念广泛运用到自然、生命、疾病、治疗及养生等领域,成为中医"和"思想的源头,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和"理念与"和法"的思想基础,主要有"顺应""协调""和缓""温和""和合""交会""交媾""安和""淳和之气"等,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体自身-和谐、疾病-人体失和、养生-以和为贵、治疗-以平为期,对阴阳、脏腑、气血等各种失和,偏倾者求其平,盈亏者求其匀,相争者求其和,逆乱者求其顺,突出求"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文化理念 顺应 协调 和缓 温和 和合 交会 交媾 安和 淳和之气 中庸 中和 万物和谐 天人和谐 社会和谐 心身和谐
下载PDF
从“乐”的人生观念看苏轼的社会和谐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胜宽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9-34,51,共7页
今天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在悠久的中国文明传统中一直是志士仁人思考和谈论的热门话题。苏轼处于北宋中期士大夫积极提出政治变革主张的特殊时代,因此,通过政治改革实现社会和谐,是他关注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苏轼以人的快乐与满... 今天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在悠久的中国文明传统中一直是志士仁人思考和谈论的热门话题。苏轼处于北宋中期士大夫积极提出政治变革主张的特殊时代,因此,通过政治改革实现社会和谐,是他关注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苏轼以人的快乐与满足为人生目标与价值追求的观念,观照其社会和谐思想,发现其中的某些观点与今天所致力的和谐社会建设是相通的,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乐”的人生观 道德自觉 社会和谐 万物共生共荣 文化多元性
下载PDF
“天人”感应互动之审美心理态势
5
作者 杨文洪 《中国美学》 2020年第2期-,共11页
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美学主张,审美活动中应该追求"天人"相与合一、交相构成,在这种构成活动中,作为审美者须心如明镜,以虚灵静现万物,方能于目前、当下冥契世间万有,洞彻宇宙根源。此即所谓"以天合天""物其所物&... 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美学主张,审美活动中应该追求"天人"相与合一、交相构成,在这种构成活动中,作为审美者须心如明镜,以虚灵静现万物,方能于目前、当下冥契世间万有,洞彻宇宙根源。此即所谓"以天合天""物其所物""乘物游心""触景感物""应物斯感",要求审美者应该构筑一种超脱世俗、功利,身与物化而心与道通的审美心理态势。以"感物心动""情以物兴,物以情观",于当下的观物活动中,感物起兴,使"天人合一",从而于我与物、审美者与客体的相通相应中领悟到天地之精神、造化之玄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感应 静现万物 感物起兴 “天人合一”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哲学思想
6
作者 顾炳荣 《科技信息》 2008年第11期180-181,共2页
中国古典园林滥觞于商周,发展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世界园林文化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她不仅综合了许多种艺术形式,如,山水画、书法、建筑、雕刻、植物学、园艺学等,更重要... 中国古典园林滥觞于商周,发展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世界园林文化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她不仅综合了许多种艺术形式,如,山水画、书法、建筑、雕刻、植物学、园艺学等,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便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发展而成为世界园林奇葩的根源!用陈从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一段话来讲,研究中国园林,似应先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入手,则求其体,现究其源,然后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园论园,则所解不深。本文试再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哲学思想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哲学思想 山水比德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佛教素食与人类文明建设
7
作者 冯焕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4-21,共8页
佛教素食是素食中的一类,指不含荤(大蒜、兰葱、茖葱、慈葱、兴渠)腥(动物肉类)与酒精类饮品的饮食。佛教基于众生同体的慈悲观与因果平等的报应观,认为众生互为六亲眷属,剥夺众生的生命会遭到同等恶报,因此人应该素食;同时认为,饮食是... 佛教素食是素食中的一类,指不含荤(大蒜、兰葱、茖葱、慈葱、兴渠)腥(动物肉类)与酒精类饮品的饮食。佛教基于众生同体的慈悲观与因果平等的报应观,认为众生互为六亲眷属,剥夺众生的生命会遭到同等恶报,因此人应该素食;同时认为,饮食是一种习惯。饮食的目的是摄取营养,素食能够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因此人能够素食。为便人们易于接受与践行素食,佛教制定了从荤腥转向素食的循序渐进之道。佛教提倡素食,不仅为个人健康,也为保护动物,更是要通过尊重生命的平等价值,彰显人的慈悲,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生态和谐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素食 众生同体 慈悲的 和谐共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