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图像实时反馈的红外探测器光学调校系统 被引量:12
1
作者 程俊 李晓琼 韩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6-303,共8页
随着新一代红外探测器像元尺寸的不断缩小,红外探测器的光学装配精度越来越成为系统性能的关键环节,这种情况对远程观测光学系统尤为重要。结合光学装配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检测合作目标成像特征的方法,直接利用探测... 随着新一代红外探测器像元尺寸的不断缩小,红外探测器的光学装配精度越来越成为系统性能的关键环节,这种情况对远程观测光学系统尤为重要。结合光学装配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检测合作目标成像特征的方法,直接利用探测器成像结果作为反馈校准信息,通过分别计算点状、十字及圆形黑体成像目标的相关特征生成相应的六自由度对准的判决依据。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相应的基于DSP的成像信息反馈电路和高精度的六维调整平台进行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采用局部最优的判决方式,可以很好的在六维方向上实现光学装配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光学调校 调整平台 目标检测
下载PDF
区域性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及其系统规划 被引量:2
2
作者 霍力 陈宇 《广西机械》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阐述建立区域性网络制造服务平台的概念、作用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广西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区域性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
关键词 网络制造 动态联盟 服务平台 应用服务 系统规划 中小企业
下载PDF
精确制导炸弹传递对准仿真平台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盘龙 陈帅 薄煜明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3,共5页
针对某型精确制导炸弹的研制与开发,设计与实现了一个传递对准仿真研究平台。首先,分析了制导炸弹动基座传递对准的原理和流程,建立了基于GPS/INS组合对准的传递对准模型;然后,介绍了该仿真平台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该系统的跑车... 针对某型精确制导炸弹的研制与开发,设计与实现了一个传递对准仿真研究平台。首先,分析了制导炸弹动基座传递对准的原理和流程,建立了基于GPS/INS组合对准的传递对准模型;然后,介绍了该仿真平台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该系统的跑车试验方案作了说明。地面跑车试验表明,在初始位置较大的情况下,经过60秒的动基座对准,惯导的姿态角误差可降至0.16度,同时位置和速度误差也得到了有效的修正,从而证明了该仿真平台的设计是成功的,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炸弹 传递对准 仿真平台
下载PDF
基于光学基准法提高倾斜船台上惯性平台水平测量精度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凯 贾立民 +4 位作者 张群 张波 李莉 杨盛林 张世先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7-839,共3页
惯性平台安装在舰船的过程中需要将惯性平台坐标系与舰船坐标系进行对准,也就是对惯性平台进行标校。当舰船在倾斜船台上进行建造时,由船台的倾斜角度造成水平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对标校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测量舰船横摇角时,会由... 惯性平台安装在舰船的过程中需要将惯性平台坐标系与舰船坐标系进行对准,也就是对惯性平台进行标校。当舰船在倾斜船台上进行建造时,由船台的倾斜角度造成水平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对标校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测量舰船横摇角时,会由于测量仪器的摆放带来误差。为了提高倾斜船台上惯性平台的水平测量精度,在电子水平仪上设置光学基准,并通过高精度自准直经纬仪(TM5100A)对放置在基准平板及惯性平台上的电子水平仪进行方位对齐,保证其测量方位的一致性。实测结果表明:电子水平仪方位的对齐误差为2″,电子水平仪测量误差小于0.1″(计算值),从而提高了惯性平台水平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船台 水平测量误差 方位对齐 惯性平台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伺服的并联装填平台自动对准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修平 齐嘉兴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3,共5页
针对导弹装填对准过程中发射装置位姿难以准确获得以及导弹位姿高精度控制需求等问题,提出基于视觉伺服的自动对准方法。将无标定的图像视觉伺服技术应用在六自由度并联装填平台上,建立了装填平台运动学模型,给出了自动对准流程,并进行... 针对导弹装填对准过程中发射装置位姿难以准确获得以及导弹位姿高精度控制需求等问题,提出基于视觉伺服的自动对准方法。将无标定的图像视觉伺服技术应用在六自由度并联装填平台上,建立了装填平台运动学模型,给出了自动对准流程,并进行仿真计算,实现了装填平台的姿态调整和自动对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对准 图像视觉伺服 并联平台
下载PDF
空间平台下传递对准方案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凯 孟中杰 +2 位作者 鲁浩 黄攀峰 闫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51-1555,1582,共6页
提出了惯性坐标系下空间平台主惯导与有效载荷子惯导之间的传递对准方案。首先,介绍了惯性坐标下捷联惯导系统算法及其流程图。然后,推导了惯性坐标系下的传递对准状态方程,包括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方程以及姿态失准角模型方程;推导了传递... 提出了惯性坐标系下空间平台主惯导与有效载荷子惯导之间的传递对准方案。首先,介绍了惯性坐标下捷联惯导系统算法及其流程图。然后,推导了惯性坐标系下的传递对准状态方程,包括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方程以及姿态失准角模型方程;推导了传递对准姿态匹配量测方程。最后,给出了传递对准最优状态方程和降阶状态方程,并且讨论了仿真流程和仿真环境;传递对准仿真结果表明,在10s时间内,在给定的机动条件下,子惯导与主惯导的失准角估计精度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对准 空间平台 惯性导航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基于Math CAD的UVW平台对位系统运动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强强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9年第2期50-54,共5页
根据UVW平台的结构,使用数学工具MathCAD对其运动进行了对位运动的代数分析,以A、B点在固定坐标系中位置推导出UVW平台3个轴运动值的方程,最后以代数和数值两种演算方式证明驱动关系的正确。
关键词 对位平台 对位系统 运动分析
下载PDF
触摸屏贴合设备中对位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子侠 刘永立 段青鹏 《机械管理开发》 2020年第6期7-9,共3页
在电容式触摸屏的生产制程中,对位贴合是关键工艺。因此,根据触摸屏贴合设备中视觉对位系统的原理,通过两种对位平台的优缺点对比,选择适合触摸屏贴合设备的对位平台结构,设计对位平台结构,并对平台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平台运动的位移量... 在电容式触摸屏的生产制程中,对位贴合是关键工艺。因此,根据触摸屏贴合设备中视觉对位系统的原理,通过两种对位平台的优缺点对比,选择适合触摸屏贴合设备的对位平台结构,设计对位平台结构,并对平台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平台运动的位移量。通过贴合试验,验证了对位平台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合设备 对位平台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MBD的半导体设备模型验证平台及应用
9
作者 汪杰君 任星晓 王秀秀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2年第3期203-208,212,共7页
为提高对准精度,晶圆在对准过程中,需要对设备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补偿处理。设计测校策略用于误差项的检测,但测校策略的有效性却难以在正式运用前得到验证。使用MATLAB对晶圆对准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可实现工件台带动晶圆移动,... 为提高对准精度,晶圆在对准过程中,需要对设备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补偿处理。设计测校策略用于误差项的检测,但测校策略的有效性却难以在正式运用前得到验证。使用MATLAB对晶圆对准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可实现工件台带动晶圆移动,相机拍照等基础功能。在平台中注入不同误差项,模拟真实设备运动产生的误差,此验证平台可以运行测校策略,实现误差的检验,对比注入误差,得到测校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校策略 晶圆对准 坐标系转换 验证平台
原文传递
《三国演义》中英文平行语料库的研制与创建
10
作者 刘克强 沈映梅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4-39,共6页
文章以实际创建的《三国演义》中英文平行语料库为例,介绍其设计思路、设计方案.主要探讨语料划分、标注、对齐、软件开发等问题,旨在为个人创建一本多译平行语料库提供帮助,为系统研究《三国演义》及其翻译提供一个网络平台.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平行语料库 标注 对齐 网络平台
下载PDF
基于无迹粒子滤波的飞行器再入段传递对准方法
11
作者 张峰 黄继勋 王颂邦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3-448,共6页
针对再入式飞行器再入返回前需要精确和快速的传递对准需求以及空间环境特殊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再入式飞行器空间平台对准方法,建立J2000坐标系下光纤陀螺惯组的系统状态方程,利用星敏感器输出的姿态和光纤陀螺惯组输出的姿态差值作为... 针对再入式飞行器再入返回前需要精确和快速的传递对准需求以及空间环境特殊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再入式飞行器空间平台对准方法,建立J2000坐标系下光纤陀螺惯组的系统状态方程,利用星敏感器输出的姿态和光纤陀螺惯组输出的姿态差值作为观测量,实现飞行器的"姿态"匹配传递对准算法。针对系统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的非线性特性以及单独使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方法存在滤波不稳定性和单独使用粒子滤波(PF)方法存在粒子退化导致估计误差变大的问题,提出了无迹粒子滤波(UPF)算法,采用卫星工具包(STK)软件模拟飞行器在轨运行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3s内使得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小于0.6',估计精度提高了30%,收敛时间缩短了70%,相比传统方法提高了对准的精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式飞行器 传递对准 空间平台 无迹卡尔曼滤波 粒子滤波
下载PDF
Algorithm and experiments of six-dimensional force/torque dynamic measurements based on a Stewart platform 被引量:13
12
作者 Wen Ke Du Fuzhou Zhang Xianzhi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840-1851,共12页
Stewart platform(SP) is a promising choice for large component alignment, and interactive force measurements are a novel and significant approach for high-precision assemblies. The designed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P&... Stewart platform(SP) is a promising choice for large component alignment, and interactive force measurements are a novel and significant approach for high-precision assemblies. The designed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P&O) adjusting platform, based on an SP for force/torquedriven(F/T-driven) alignment, can dynamically measure interactive forc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tical algorithm of measuring six-dimensional F/T based on the screw theory for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external forces during alignment. Dynamic gravity deviations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a compens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he P&O number was optimized as well.Given the specific appearance of repeated six-dimensional F/T measurements, an approximate cone shape was used for spatial precision analysis. The magnitudes and directions of measured F/Ts can be evaluated by a set of standards, in terms of accuracy and repeatability. Experiments were also performed using a known applied load, and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algorithm was able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F/T. A comparison between precision analysis experiments with or without assembly fixtures was perform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varies under different P&O sets and higher loads lead to poorer accuracy of dynamic gravity compensation. In addition, the preferable operation range has been discussed for high-precision assemblies with smaller dev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gravity compensation F/T-driven alignment Precision analysis P&O adjusting platform Six-dimensional F/T
原文传递
联动共创:情境差异下基于播客的跨平台知识交流研究
13
作者 严炜炜 黄馨 张敏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6-206,F0003,共12页
[研究目的]聚焦情境差异下基于播客的用户跨平台知识交流行为,对其行为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此过程所呈现的跨平台知识共创模式及效果,有助于完善网络平台知识共创机制,为平台及用户提供实践指导。[研究方法]以1 169档播客为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聚焦情境差异下基于播客的用户跨平台知识交流行为,对其行为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此过程所呈现的跨平台知识共创模式及效果,有助于完善网络平台知识共创机制,为平台及用户提供实践指导。[研究方法]以1 169档播客为研究对象,分别获取垂直类平台150 497条和综合类平台7 494条知识交流数据,并实现跨平台用户对齐,从跨平台用户特征、知识交流主题、情感倾向等方面开展跨平台知识交流前后的比较分析。[研究结论]垂直类播客平台与综合类平台基于跨平台用户实现联动,产生了行为复杂度和内容创新度不同的五类跨平台知识共创模式,提升了播客的知识价值和正向传播效应;跨平台知识共创效果与平台情境差异关联密切,亦存在用户类型差异的影响,其中高影响力生产者用户在跨平台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创新性、正向情感倾向性以及跨平台身份表征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平台知识交流 知识共创 跨平台用户对齐 平台情境差异 播客
下载PDF
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宇 许超 +2 位作者 李威 李曦 刘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由于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会受到传播距离的影响,存在串行干扰和噪声,致使天线方向图与实际数值不一致。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通过5G新空口多波束基站、多波束基站天线自动对准平台以及... 由于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会受到传播距离的影响,存在串行干扰和噪声,致使天线方向图与实际数值不一致。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通过5G新空口多波束基站、多波束基站天线自动对准平台以及多波束采集控制平台三部分,设计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硬件结构;并在系统硬件结构基础上设计系统软件部分,采用多波束形成方法设计5G新空口多波束赋形接收和发射子系统,获取天线方向图。在子系统内,通过5G新空口混合时空编码,采用QR分解构建多波束分解信道矩阵,消除编码过程中存在的串行干扰;根据信道分解结果,采用基于通道映射的方法提取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通过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构建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多波束成形是向中心点聚拢的,天线方向最大值为0,与理想图完全重合,能够实现多波束稳定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系统 5G新空口 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 多波束基站 天线自动对准平台 天线方向图
下载PDF
UVW对位平台运动学分析及轨迹规划
15
作者 黄梦涛 樊鑫锋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4-881,共8页
为控制UVW对位平台匀速运动,对平台做了运动学分析,并针对速度下降问题,设计轨迹规划方案。首先,以自由度为基础建立平台二维平面模型,求解位置正反解公式,分析奇异位形,构建三维工作空间。然后,对常用的同步定速法做轨迹分析,由运动轨... 为控制UVW对位平台匀速运动,对平台做了运动学分析,并针对速度下降问题,设计轨迹规划方案。首先,以自由度为基础建立平台二维平面模型,求解位置正反解公式,分析奇异位形,构建三维工作空间。然后,对常用的同步定速法做轨迹分析,由运动轨迹散点图可知:当旋转角绝对值|θ|增大至15°时,平台运动末端速度与初始速度比值下降为0.935,意味着|θ|增大可降低平台运动速度。最后,结合平台自由度与速度变化规律,设计出等角速度瞬心法。通过对比可知,使用等角速度瞬心法平台运动速度保持恒定,消除了旋转角θ引起的速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W对位平台 旋转角 等角速度瞬心法
下载PDF
一种用于光电平台的传递对准方案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昇 卢广山 +1 位作者 张晓鸿 陈洪亮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0,共4页
针对某机载光电平台高精度长航时测姿问题,设计一种载机主惯导与光电平台子惯导之间的动基座传递对准方案。方案采用主子惯导间的速度+方位角匹配模式,利用反馈校正方式来实现对MEMS惯导的长时间高精度的对准。文中给出了对准算法的数... 针对某机载光电平台高精度长航时测姿问题,设计一种载机主惯导与光电平台子惯导之间的动基座传递对准方案。方案采用主子惯导间的速度+方位角匹配模式,利用反馈校正方式来实现对MEMS惯导的长时间高精度的对准。文中给出了对准算法的数学模型、数据同步的方法等,并经仿真表明:在1800s时间内,飞机自由飞行条件下,MEMS子惯导的姿态、航向的对准误差均可控制在0.1°左右。说明本方案可行,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对准 惯性导航 卡尔曼滤波 光电平台
下载PDF
UVW平台在平板显示贴附类设备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钦华 衡利斌 +1 位作者 郭鹏 杨成春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6年第5期29-34,46,共7页
为了满足在平板显示贴附类设备中对高精度贴合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平面3-PRP型并联机构UVW工作平台,并对平台的自由度进行了分析,利用解析法给出了平台精确的运动学正反解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平台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平台的... 为了满足在平板显示贴附类设备中对高精度贴合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平面3-PRP型并联机构UVW工作平台,并对平台的自由度进行了分析,利用解析法给出了平台精确的运动学正反解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平台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平台的各种误差中,PRP支链的对心误差是导致运动学正反解误差的关键,是影响平台精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附 视觉对位系统 UVW平台 并联机构 运动正反解 误差补偿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3D印花网版对位的移动平台误差补偿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培 李培波 +1 位作者 谢瑶 孙以泽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2-288,308,共8页
为提高3D印花网版的对位精度,对三自由度移动平台进行误差补偿。建立动平台的输出误差模型,并根据网版对位的原理,得到对位的综合误差模型。对三自由度移动平台进行运动学标定,辨识出几何参数的实际值。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补偿综合误差... 为提高3D印花网版的对位精度,对三自由度移动平台进行误差补偿。建立动平台的输出误差模型,并根据网版对位的原理,得到对位的综合误差模型。对三自由度移动平台进行运动学标定,辨识出几何参数的实际值。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补偿综合误差,并用Matlab软件仿真得到各支链驱动进给量的修正量以及补偿效果图。结果表明:进给量的修正量范围为-6~6mm;优化前的综合误差范围为0.21~1.96mm,且随进给量变化而变化,优化后的综合误差保持在0.10mm左右。最后,使用改进的对版机进行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印花 对位精度 三自由度移动平台 误差模型 运动学标定 粒子群优化
下载PDF
基于ARM的毫米波天线自动对准平台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春华 陈维锋 +1 位作者 郭勇 任文骅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1期97-100,共4页
在毫米波中继通信设备中,为提高对准精度,缩短对准时间,满足快速反应的要求,并结合毫米波波瓣窄,方向性强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毫米波天线自动对准平台系统的设计方案。在天线对准过程中,将复杂的的空间搜索转换成两个简单的水平和垂... 在毫米波中继通信设备中,为提高对准精度,缩短对准时间,满足快速反应的要求,并结合毫米波波瓣窄,方向性强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毫米波天线自动对准平台系统的设计方案。在天线对准过程中,将复杂的的空间搜索转换成两个简单的水平和垂直搜索,简化了搜索控制算法。采用基于ARM的32位微处理器LPC2294进行控制,用步进电机驱动平台和毫米波设备转动,实现毫米波通信设备的快速准确对准。毫米波中继通信设备在国内还处于研发改进阶段,所以该对准平台系统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天线 ARM μC/OS-Ⅱ 嵌入式RISC处理器 自动对准平台
下载PDF
“铁路各设计阶段数字选线平台”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柳世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7,共4页
研究目的:数字地球平台(如Google Earth)提供了全球丰富的数字地形和数字影像资料。在铁路项目前期研究中,如何快速获取研究区域内的地形高程数据,构建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应用CAD、可视化、人机交互等技术,是实现线路交互式联动可视化... 研究目的:数字地球平台(如Google Earth)提供了全球丰富的数字地形和数字影像资料。在铁路项目前期研究中,如何快速获取研究区域内的地形高程数据,构建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应用CAD、可视化、人机交互等技术,是实现线路交互式联动可视化,完成线路选线设计的基础。本文阐述了"铁路各设计阶段数字选线平台"在新建铁路项目前期研究,尤其在缺少矢量化地形图的国外铁路项目中的应用过程,以实际项目证明了软件的应用价值。为类似软件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研究结论:(1)"铁路各设计阶段数字选线平台"已广泛应用于我院承担的国内外前期项目研究的选线设计工作中,从而实现了将传统的二维静态设计提升为三维动态设计,显著提高线路设计的效率和水平;(2)"铁路各设计阶段数字选线平台"的应用,可大大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球平台 铁路各设计阶段数字选线平台 联动交互式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