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伦理学的首次系统传入——高一志《修身西学》之来源再探 被引量:4
1
作者 谭杰 《国际汉学》 CSSCI 2019年第4期70-77,200,共9页
高一志(Alfonso Vagnone,1566—1640)的《修身西学》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一部拉丁文大学教材《科因布拉伦理学评论》的基本结构,但舍弃了其中繁复的辩论,仅在前三卷依靠《天主实义》补充相关背景知识,简单介绍了若干基本概念,并在余下几... 高一志(Alfonso Vagnone,1566—1640)的《修身西学》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一部拉丁文大学教材《科因布拉伦理学评论》的基本结构,但舍弃了其中繁复的辩论,仅在前三卷依靠《天主实义》补充相关背景知识,简单介绍了若干基本概念,并在余下几卷详细陈述了十一种感情和四枢德。其中后四卷关于四枢德的写作,高一志参考了莱修斯的拉丁文著作《论正义、法律及其他枢德》。《修身西学》所呈现的伦理学,是一种弱化了理论、强调实践方面的感情控制和德性修习的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一志《修身西学》 伦理学 西学东渐 《天主实义》
原文传递
晚明山西绛州的西学译著与跨文化社群
2
作者 谭杰 《肇庆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5-41,共7页
晚明传教士高一志与韩霖、段衮等山西绛州地方士人形成了一个既本地化又国际化的跨文化社群,合作完成十余部西学译著。由于韩霖和其他奉教家族的人脉关系和金钱投入,这一译书事业罕见地获得了当地官府的大力支持,并在小学童蒙教育、&qu... 晚明传教士高一志与韩霖、段衮等山西绛州地方士人形成了一个既本地化又国际化的跨文化社群,合作完成十余部西学译著。由于韩霖和其他奉教家族的人脉关系和金钱投入,这一译书事业罕见地获得了当地官府的大力支持,并在小学童蒙教育、"大学"教育和乡民教化三个方面深度参与地方教育事业。晚明绛州的译书活动,有赖高一志与本地士人组成的跨文化社群才得以成行;而这一跨度十余年的译书活动,又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这一跨文化社群,并大力推动了其融合中西的地方教育事业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一志 西学东渐 晚明 社群 绛州
下载PDF
高一志的教育背景及学术活动研究
3
作者 段春生 《基督宗教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21-141,共21页
学界对明末清初利玛窦(MatteoRicci,S.J., 1552-1610)、艾儒略(Giuglio Aleni, S.J., 1582-1649)、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S.J., 1591-1666)等在华耶稣会士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研究成果,但对他们在欧洲所接受的教育背景缺... 学界对明末清初利玛窦(MatteoRicci,S.J., 1552-1610)、艾儒略(Giuglio Aleni, S.J., 1582-1649)、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S.J., 1591-1666)等在华耶稣会士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研究成果,但对他们在欧洲所接受的教育背景缺乏相关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考察1599年耶稣会《教育计划》(Ratio Studiorum)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及课程设置,以研究来华会士的学术背景和知识结构。其次,研究高一志的教育背景,考察他在义大利都灵学院(TurinCollege)与米兰佈雷拉学院(Brera College)接受教育的整个流程,在米兰的教学活动,在南京学习汉语及儒家经典;并将他的教育背景与其译著作品及学术活动进行互动性连接,分析其中的教育思想与所呈现的历史意义。最后,研究高一志与绦州一带亲近西学与西教的儒家士人的互动,考辨其教育思想在本地的实践及影响。希望拙文有助于学界对在华耶稣会士于欧洲接受教育的背景有较深入的瞭解,并对他们在各领域的思想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一志 教育 《教育计划》 学术活动
原文传递
高一志《童幼教育》中的友谊观
4
作者 寒梅 陈彦辉(译) 杨雪樱(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27-134,156,共9页
高一志是中国晚明时代最多产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他的教育学专著《童幼教育》被认为是“中西方在教育学领域交流的最早证明”,从教和学两个角度探讨儿童教育中的问题,其中第二卷第九章着重论述友谊问题。欧洲哲学和中国哲学都有关于友... 高一志是中国晚明时代最多产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他的教育学专著《童幼教育》被认为是“中西方在教育学领域交流的最早证明”,从教和学两个角度探讨儿童教育中的问题,其中第二卷第九章着重论述友谊问题。欧洲哲学和中国哲学都有关于友谊的论述,中国明代是男性友谊观的黄金时代;利玛窦友谊观对高一志产生重要影响,他也借用儒家经典表述自己的友谊观;高一志《交友》篇充分体现了他对中欧古代传统思想的吸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一志 《童幼教育》 《交友》篇 利玛窦 友谊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