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对Al-Fe合金相组成及粉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范秀风 闫永旺 +3 位作者 刘国强 霍文霞 许嘉 陈义胜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0-1332,共3页
采用真空电弧炉制备了稀土Al-Fe合金,借助扫描电镜、能谱和XRD对合金的组织、结构及粉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Fe合金由FeAl2、FeAl3和Fe2Al5等3种相组成,而稀土铝铁合金则由FeAl3、Fe2Al5和RE-Al-Fe相组成,并且RE-Al-Fe相含量随... 采用真空电弧炉制备了稀土Al-Fe合金,借助扫描电镜、能谱和XRD对合金的组织、结构及粉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Fe合金由FeAl2、FeAl3和Fe2Al5等3种相组成,而稀土铝铁合金则由FeAl3、Fe2Al5和RE-Al-Fe相组成,并且RE-Al-Fe相含量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大而增多。稀土的加入,使得合金中的晶粒得到细化,组织更加致密,粉化时间得到有效的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铝铁合金 相组成 粉化机理
原文传递
快凝Al-Fe-M-Si合金的显微结构对熔体热历史的敏感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关绍康 沈宁福 +1 位作者 汤亚力 胡汉起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823-82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成分的快凝Al-Fe-M-Si(M=Ti,Nb,Cr+Mo,W)合金显微结构对熔体热历史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熔体热历史条件下,不同成分的快凝Al-Fe-M-Si合金的显微结构有着明显差别;在1323K... 研究了不同成分的快凝Al-Fe-M-Si(M=Ti,Nb,Cr+Mo,W)合金显微结构对熔体热历史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熔体热历史条件下,不同成分的快凝Al-Fe-M-Si合金的显微结构有着明显差别;在1323K,5min至1523K,5min的熔体热历史制度范围内,只有快凝Al-Fe-W-Si合金显微结构对熔体热历史比较敏感.作者认为合金过热熔体的微观不均匀区的大小是影响快凝Al-Fe-M-Si合金显微结构对熔体热历史的敏感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敏感性 显微结构 铝合金
下载PDF
半固态成形Al-Fe基合金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波 王书生 +3 位作者 高鹤 黄宏军 栾阳 袁晓光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82-385,共4页
设计了一种Al-Fe合金的化学成分,采用半固态技术进行了成形,分析了合金铸态、电磁搅拌态、挤压态的组织,检测了合金铸态、半固态成形态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元素的加入和凝固过程中外加电磁搅拌以后,合金组织明显细化;经过半... 设计了一种Al-Fe合金的化学成分,采用半固态技术进行了成形,分析了合金铸态、电磁搅拌态、挤压态的组织,检测了合金铸态、半固态成形态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元素的加入和凝固过程中外加电磁搅拌以后,合金组织明显细化;经过半固态成形后,合金组织进一步细化,第二相长度和厚度减小,同时尖角发生钝化,且分布较均匀,力学性能比铸态提高了7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基合金 半固态成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铁、铜含量对电缆用Al-Fe-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邓显波 江新洋 王斌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35,共7页
通过金相(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电导率测量等方法研究铁、铜含量对电缆用Al-Fe-Cu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缆用Al-Fe-Cu合金在430℃热挤压时,其主要软化机制为动态回复,热挤压后组织由亚晶组成,w(Fe)=0.9%... 通过金相(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电导率测量等方法研究铁、铜含量对电缆用Al-Fe-Cu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缆用Al-Fe-Cu合金在430℃热挤压时,其主要软化机制为动态回复,热挤压后组织由亚晶组成,w(Fe)=0.9%的Al-0.9Fe-0.2Cu合金亚晶粒尺寸最小;基体内含有大量的位错,w(Cu)=0.4%的Al-0.7Fe-0.4Cu合金中位错密度最大。Fe元素对导电率及抗拉强度基本无影响,由于能形成Al3Fe硬质相,能提高合金的硬度。Cu元素基本固溶到基体中,引起晶格畸变使导电率明显降低,同时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而提高合金强度,还能降低合金退火后的伸长率。所试验的五种成分合金中,Al-0.7Fe-0.2Cu合金退火后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用al-fe-Cu合金 显微组织 抗拉强度 导电率 al-0.7fe-0.2Cu合金
下载PDF
稀土Y与喷射沉积技术对铝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戴琨 汪志刚 +1 位作者 王和斌 叶洁云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122,共10页
普通凝固条件下得到的铸造Al-Fe合金中存在粗大的针状或片状初生富铁相,严重割裂基体,引起应力集中,恶化合金性能。利用稀土Y对Al-6Fe合金进行微合金化处理,结合快速凝固技术,并辅以热挤压技术,获得较常规凝固条件下更加细小均匀的显微... 普通凝固条件下得到的铸造Al-Fe合金中存在粗大的针状或片状初生富铁相,严重割裂基体,引起应力集中,恶化合金性能。利用稀土Y对Al-6Fe合金进行微合金化处理,结合快速凝固技术,并辅以热挤压技术,获得较常规凝固条件下更加细小均匀的显微组织,以解决铝铁合金中粗大的针片状富铁相割裂基体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Y抑制了初生富铁相生长的趋势,将粗大针片状富铁相细化为菱形和短棒状,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合金的第二相尺寸;稀土Y微合金化结合快速凝固技术,使得铝铁合金中形成了细小弥散的三元Al-Fe-Y金属间化合物,极大细化了第二相,在改善组织形貌的同时提升了合金的硬度和屈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Y合金 喷射沉积 快速凝固 热挤压 稀土Y 初生富铁相
下载PDF
液态Al_(80)Fe_(20)合金的中程有序结构 被引量:4
6
作者 丛红日 边秀房 +1 位作者 李辉 王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4,共6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与X射线衍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Al80Fe20合金熔体的微观结构,发现在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Q=17.5nm-1)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预峰(FSDP),且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这被认为是熔体中存在中程有序(MRO)的标志.通过...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与X射线衍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Al80Fe20合金熔体的微观结构,发现在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Q=17.5nm-1)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预峰(FSDP),且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这被认为是熔体中存在中程有序(MRO)的标志.通过对化学短程序参数(CSRO)α及Bhatis-Thornton(BT)结构因子的分析计算,发现熔体中存在较强的化学序,并认为正是这种化学序导致了中程有序结构的产生.Faber-Ziman(FZ)偏结构因子的SFe-Fe(Q)和SAl-Fe(Q)在Q=17.5nm-1处分别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也是熔体中存在着超结构的表征.给出了体系的配位数及代表中程有序的原子团簇的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80fe20合金熔体 中程有序结构 分子动力学模型 结构因子 预峰 X射线衍射 铝铁合金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高强韧铝合金的异质结构调控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林研 司丞 +3 位作者 徐京豫 刘泽 张诚 柳林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09-1518,共10页
同时采用共晶成分设计和晶粒细化的策略,通过异质结构调控提升SLM成形的Al-Fe系列合金的强韧性。结果表明,SLM成形AlFe_(5)合金呈现柱状粗晶和等轴细晶并存的组织结构,其中细晶的体积分数较低,整体显微结构未表现出明显的非均匀性;随着Z... 同时采用共晶成分设计和晶粒细化的策略,通过异质结构调控提升SLM成形的Al-Fe系列合金的强韧性。结果表明,SLM成形AlFe_(5)合金呈现柱状粗晶和等轴细晶并存的组织结构,其中细晶的体积分数较低,整体显微结构未表现出明显的非均匀性;随着Zr元素的添加,SLM成形AlFe_(5)Zr_(1)合金中细晶体积分数增加,呈现粗、细晶交替分布的非均匀异质结构。同时,SLM成形AlFe_(5)和AlFe_(5)Zr_(1)合金在纳米尺度均呈现胞状结构特征。这种纳米级胞状结构、过饱和Fe元素及高位错密度主导的强化机制使得SLM成形Al-Fe-Zr系列合金的屈服强度达400 MPa,且异质结构可进一步提升AlFe_(5)Zr_(1)合金的应变强化能力,使其抗拉强度达450 MPa。原位断裂韧性测试结果表明,异质结构可促使裂纹在扩展过程中发生偏折和尖端钝化,从而增加裂纹扩展阻力,使AlFe_(5)Zr_(1)合金具有优异的断裂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Zr合金 选区激光熔化(SLM) 异质结构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Al-5%Fe-xNi合金的组织演变与热学性能
8
作者 莫丽玲 江民浩 杜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82,共9页
通过传统铸造法制备Al-5%Fe-xNi(x=0%,1.5%,5%,7.5%,10%,质量分数,下同)合金,观察Ni加入后合金中初生相的形态和尺寸变化,分析合金凝固过程的转变情况以及Ni加入对初生相和共晶组织的影响,探讨Ni含量对合金组织及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通过传统铸造法制备Al-5%Fe-xNi(x=0%,1.5%,5%,7.5%,10%,质量分数,下同)合金,观察Ni加入后合金中初生相的形态和尺寸变化,分析合金凝固过程的转变情况以及Ni加入对初生相和共晶组织的影响,探讨Ni含量对合金组织及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的初生相由不规则块状转变为针状。当Ni含量超过5%时,共晶组织减少,初生相转变为规则排列的Al_(9)FeNi相。Ni的加入显著改变合金的凝固过程,使得初生相析出反应由L→Al_(13)Fe_(4)转变为L→Al_(9)FeNi或L+Al13Fe4→Al9FeNi,共晶析出反应由L→α-Al+Al_(13)Fe_(4)逐渐转变为L+Al_(13)Fe_(4)→α-Al+Al9FeNi和L→Al3Ni+α-Al+Al9FeNi。随着Ni含量的增加,析出相体积分数增大,合金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随之降低,热膨胀系数从Al-5%Fe的19.9×10^(-6)K^(-1)(@25~200℃)降至Al-5%Fe-10%Ni的17.6×10^(-6)K^(-1)(@25~200℃)。采用通用有效介质理论(GEMT)模型和修正的Turner模型分别对合金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进行预测,发现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Ni合金 组织演变 热导率 热膨胀 量化分析
下载PDF
快速凝固Al-Fe-Ce合金的相变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嘉婧 张晴 +2 位作者 詹载雷 白云亮 严彪 《上海有色金属》 CAS 2015年第4期148-152,共5页
采用相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组织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力学性能检测(显微硬度)等结合的方法,对单辊旋铸法制备的快速凝固Al-6.87Fe-3.95Ce合金薄带的急冷态和退火态进行相变与热稳定性能的分析.亚稳相Al_(10)Fe_2Ce和平衡相Al_(13)Fe... 采用相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组织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力学性能检测(显微硬度)等结合的方法,对单辊旋铸法制备的快速凝固Al-6.87Fe-3.95Ce合金薄带的急冷态和退火态进行相变与热稳定性能的分析.亚稳相Al_(10)Fe_2Ce和平衡相Al_(13)Fe_3Ce的晶格参数以及晶格结构已被确定.棒状的亚稳相Al_(20)Fe5Ce也在TEM中被观察到.稳定相Al_(13)Fe_3Ce是亚稳相Al_(10)Fe_2Ce和Al_(20)Fe5Ce经过热处理后不完全转变而形成.结果表明:在退火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明显的析出相出现,并且出现了长大趋势;显微硬度也随退火温度变化而变化,在340℃出现最高峰值,说明该合金在340℃能保持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Ce合金 快速凝固 退火处理 显微硬度 相变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Al_(65)Fe_(25)Ni_(10)合金粉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奇志 欧阳义芳 +2 位作者 钟夏平 杜勇 贺跃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11-2013,共3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热分析仪(DTA)等研究了Al65Fe25Ni10元素混合粉末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球磨5h后的粉末样品退火处理后生成Al5Fe2和Al3Ni2金属间化合物。球磨500h后得到纳米尺...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热分析仪(DTA)等研究了Al65Fe25Ni10元素混合粉末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球磨5h后的粉末样品退火处理后生成Al5Fe2和Al3Ni2金属间化合物。球磨500h后得到纳米尺寸的Al(Fe,Ni)无序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纳米晶 al-fe-Ni合金
下载PDF
微量Cu和形变热处理对Al-Fe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海生 闵洁 +1 位作者 王云 邓可月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4-880,共7页
观察Al-Fe合金的显微组织并测量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研究了Cu元素和形变热处理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铸态Al-Fe-Cu合金组织中,Cu元素在基体内均匀分布,而Fe元素在晶界处偏析;挤压态的Al-0.7Fe-0.2Cu合金其性能最优:导电率为59.9... 观察Al-Fe合金的显微组织并测量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研究了Cu元素和形变热处理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铸态Al-Fe-Cu合金组织中,Cu元素在基体内均匀分布,而Fe元素在晶界处偏析;挤压态的Al-0.7Fe-0.2Cu合金其性能最优:导电率为59.90%IACS,抗拉强度为108 MPa,硬度为31.2HV;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Al-0.7Fe-0.2Cu合金的抗拉强度急剧降低,在400℃退火时其抗拉强度最低(100 MPa),伸长率最高(31.3%);在250℃退火时导电率出现峰值(62.61%IACS)。在退火Al-0.7Cu-0.2Cu合金中有许多细小针状的θ(Al2Cu)相析出,并与位错交互缠结。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合金中的位错密度降低,晶粒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Cu合金 抗拉强度 导电率 伸长率 θ(al2Cu)析出相
原文传递
动力电池及其铝箔产业的新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勇 王祝堂 余东梅 《铝加工》 CAS 2023年第1期3-12,共10页
对世界动力电池及电池铝箔产业近1年来的新进展作了简要的概述,而对中国2021年8月以来电池铝箔项目建设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在此期间,在建与投产的电池项目有近30个,规划生产能力约3 800 kt/a。华夏大地上电池铝箔项目建设如雨春笋般... 对世界动力电池及电池铝箔产业近1年来的新进展作了简要的概述,而对中国2021年8月以来电池铝箔项目建设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在此期间,在建与投产的电池项目有近30个,规划生产能力约3 800 kt/a。华夏大地上电池铝箔项目建设如雨春笋般地冒出,其中最大的是联晟新材料有限公司霍林郭勒市的800 kt项目。中国是世界电池铝箔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尤其是与日本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电池箔 al-fe-Mn合金
下载PDF
液态Al_(80)Fe_(20)在快速冷却中的MD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丛红日 边秀房 +1 位作者 李喜珍 李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4-419,共6页
通过Tight-binding(TB)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Al80Fe20合金熔体的中程有序结构以及快速凝固过程中体系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发现在倒空间,其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都出现了一个预峰.在平衡态(1450K),模拟结果得到了X射线衍射实验的进一... 通过Tight-binding(TB)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Al80Fe20合金熔体的中程有序结构以及快速凝固过程中体系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发现在倒空间,其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都出现了一个预峰.在平衡态(1450K),模拟结果得到了X射线衍射实验的进一步印证,这被认为是体系中存在中程有序的标志.随着温度的降低,预峰的高度逐渐增大,说明体系中原子团簇尺寸越来越大.通过运用键对分析技术和键取向序参数,发现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二十面体短程有序单元.在对平衡态化学短程序参数α的计算过程中,得到了负值的α,证实了熔体中存在着较强的化学序.在FZ偏结构因子中,SAl-Fe(Q)在400K的第二峰较之SAl-Al(Q)和SFe-Fe(Q)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劈裂,表明在非晶形成能力方面,Al、Fe元素之间的轨道杂化作用比Al元素或Fe元素单独作用要强.从BT偏结构因子中我们也发现,表征化学序的SCC(Q)在17.5nm-1左右处出现了第一峰,而这个峰位恰是总结构因子中出现预峰的峰位.因此可推断,正是体系中的化学序导致了中程有序结构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冷却 MD模拟 al80fe20合金熔体 铝铁合金 快速凝固 分子动力学 中程有序 结构因子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快速凝固 Al-8.23Fe-3.62Ce 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越 王国志 +1 位作者 张永昌 师昌绪 《材料科学进展》 CSCD 1989年第6期505-510,共6页
用硬度、室温拉伸和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时效处理对快速凝固 Al-8.23Fe-3.62Ce 合金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573K 时效6h,合金中无明显的沉淀析出和相长大.时效30h,其抗张强度不降低。在高于673K 的温度下长期时效,沉淀相很快脱... 用硬度、室温拉伸和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时效处理对快速凝固 Al-8.23Fe-3.62Ce 合金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573K 时效6h,合金中无明显的沉淀析出和相长大.时效30h,其抗张强度不降低。在高于673K 的温度下长期时效,沉淀相很快脱溶并聚集长大,导致合金室温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时效处理 凝固
原文传递
Al-Fe-Si合金基体及强化相Al_(12)(Fe,X)_3Si价电子结构分析
15
作者 屈华 刘伟东 刘玉颖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7-612,共6页
基于EET理论,计算了Al-Fe-Si合金基体与强化相Al12Fe3Si,Al12(Fe,X)3Si的价电子结构,探讨了价电子结构与合金强化、合金相稳定性的关系及合金元素X对强化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体α-Al相比,强化相Al12Fe3Si,Al12(Fe,X)3Si... 基于EET理论,计算了Al-Fe-Si合金基体与强化相Al12Fe3Si,Al12(Fe,X)3Si的价电子结构,探讨了价电子结构与合金强化、合金相稳定性的关系及合金元素X对强化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体α-Al相比,强化相Al12Fe3Si,Al12(Fe,X)3Si的nA值分别增强了248%,208%~231%,位错运动阻力分别增大2.48倍和2.08~2.31倍,从合金相价电子结构参数nA看,溶质原子固溶强化作用弱于析出相的强化作用;合金元素V,Cr,W,Mo,Mn的加入改变了Al12Fe3Si的价电子结构,使其原子状态组数σN增加了2个数量级,使合金相的稳定性增强,进而延缓了粗化速度;V,Cr,W,Mo,Mn对Al12Fe3Si相稳定性影响的强弱顺序为Cr(Mn)→W(M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Si合金 al12fe3Si 价电子结构 强化 稳定性
原文传递
粉末粒度对快速凝固Al-8.32Fe-3.4Ce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春 陈桂云 +1 位作者 王国志 张永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26-29,共4页
用金相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观察了尺寸不同的Al-Fe-Ce合金粉末的形貌与组织结构,并通过室温和高温拉伸、高温热暴露等试验对比了由不同粒度的粉末制成的Al-8.32Fe-3.4Ce合金性能及组织。研究结果发现,由细小粉末热挤压成形的试样,室温... 用金相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观察了尺寸不同的Al-Fe-Ce合金粉末的形貌与组织结构,并通过室温和高温拉伸、高温热暴露等试验对比了由不同粒度的粉末制成的Al-8.32Fe-3.4Ce合金性能及组织。研究结果发现,由细小粉末热挤压成形的试样,室温拉伸强度高达560MPa,而粗大粉末制成的试样强度只有450MPa。两种试样经热暴露后的拉伸性能也有很大差距。这充分表明了反映急冷速度的粉末粒度对合金和组织性能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铝铁铈合金 粉末粒度
下载PDF
Al-Fe-Sc合金压缩蠕变行为及形貌演变研究
17
作者 熊定明 张嘉艺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3-1049,共7页
通过压缩蠕变测试及Al-Fe-Sc合金形貌观察,研究了不同压缩蠕变参数对合金蠕变行为及形貌的影响。实验采取压缩蠕变参数:70和90 MPa压应力,90,120和150℃蠕变温度。发现Al-Fe-Sc合金在70 MPa/90,120和150℃条件下,稳态蠕变速率为1.57... 通过压缩蠕变测试及Al-Fe-Sc合金形貌观察,研究了不同压缩蠕变参数对合金蠕变行为及形貌的影响。实验采取压缩蠕变参数:70和90 MPa压应力,90,120和150℃蠕变温度。发现Al-Fe-Sc合金在70 MPa/90,120和150℃条件下,稳态蠕变速率为1.57×10^(-7),1.37×10^(-5)和3.35×10^(-6)s^(-1),硬度为HV 40.58,HV 35.16和HV 42.32;在90 MPa/90,120和150℃条件下,稳态蠕变速率为1.79×10^(-6),1.36×10^(-5)和7.60×10^(-6)s^(-1),硬度为HV 45.54,HV 34.46和HV 50.34。样品形貌随温度的升高和压力的增大由各向异性趋向于多种取向,锯齿状晶粒晶界越明显。透射电镜(TEM)图像显示Al_(3)Sc沉淀相弥散分布在亚晶粒中和亚晶界处,强烈地阻碍了位错和晶界的移动,起到强化力学性能和抑制压蠕变变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Sc合金 压缩蠕变 稳态蠕变速率 微观形貌
原文传递
快速凝固Al-8.32Fe-3.4Ce高温铝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春 宋治鉴 张永昌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高温 铝合金 凝固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C and AC Magnetic Fields on the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s of Al-Fe-Si Alloys
19
作者 Ban Chunyan, Liu Na, Wang Na, Han Yi, Ba Qixian, Cui Jianzhong Key Laboratory of National Education Ministry for Electromagnetic Processing of Materials,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3期102-106,共5页
The effects of the DC and AC magnetic fields on the phase composition,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ternary Al-Fe-Si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The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s of the alloy solidified with and withou... The effects of the DC and AC magnetic fields on the phase composition,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ternary Al-Fe-Si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The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s of the alloy solidified with and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fields were confirmed by DSC and structural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Si rati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reaction type, which in turn affects the phase composition, morphology. As for the alloy with the Fe/Si ratio 1.2, the elongated needle-like Al3Fe phase was the dominant phase in the dendritic regions with the minor amount of Chinese script-like α-AlFeSi. As for the alloy with the Fe/Si ratio 0.2, the Chinese script-like α-AlFeSi was the dominant phase, accompanied with a small amount of needle-like β-AlFeSi and granular Si. In these Al-Fe-Si alloys, the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metallics formed in the interdendritic regions was achiev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C magnetic field. However, the intermetallic phases were accumulated towards the sample center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C magnetic field. This was attribute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iron-containing cluster and silicon-containing cluster at the melt center. Furthermore, the amount of Chinese script-like α-AlFeSi was increased remarkably in the former alloy under AC magnetic field, while in the latter alloy, the amount of β-AlFeSi and Si was increased under AC magnetic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Si alloy DC MAGNETIC FIELD AC MAGNETIC FIELD MORPHOLOGY distribution
原文传递
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Al_(70)Fe_(25)Ni_5合金
20
作者 曹奇志 欧阳义芳 +1 位作者 张晶 李建映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5-37,共3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仪(DTA)等研究了Al70Fe25Ni5元素混合粉末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球磨0.5h后有部分非晶生成,球磨5h后的粉体,退火处理后生成Al5Fe2和Al3Ni2金属间化合物....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仪(DTA)等研究了Al70Fe25Ni5元素混合粉末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球磨0.5h后有部分非晶生成,球磨5h后的粉体,退火处理后生成Al5Fe2和Al3Ni2金属间化合物.球磨500h后得到纳米金属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纳米晶 al-fe-Ni合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