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在铝合金中的微合金化作用机理 被引量:31
1
作者 陶辉锦 李绍唐 +3 位作者 刘记立 周向 康宁 尹志民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08年第5期249-259,共11页
综述国内外含钪铝合金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论述钪的细化合金晶粒、提高再结晶温度、改善合金力学性能、提高抗腐蚀性能以及改善焊接性能的作用机理,重点介绍第一性原理、嵌入原子势模型和经验电子理论对含钪铝合金形成焓与结合能等热力学... 综述国内外含钪铝合金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论述钪的细化合金晶粒、提高再结晶温度、改善合金力学性能、提高抗腐蚀性能以及改善焊接性能的作用机理,重点介绍第一性原理、嵌入原子势模型和经验电子理论对含钪铝合金形成焓与结合能等热力学性质计算以及相稳定性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论述钪对改善铝铜系合金综合性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 铝合金 al3sc 微合金化 铝铜钪合金
下载PDF
中国的新型铝合金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岩 王祝堂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共4页
近10年来,中国进入了自主研发新型铝合金的新时代,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作者对此作简要介绍,主要有西安交通大学的抗蠕变Al-Cu-Sc系合金,中国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科技集团公司的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Al-Zn-Mg-Cu-Zr系合金,早在美国铝... 近10年来,中国进入了自主研发新型铝合金的新时代,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作者对此作简要介绍,主要有西安交通大学的抗蠕变Al-Cu-Sc系合金,中国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科技集团公司的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Al-Zn-Mg-Cu-Zr系合金,早在美国铝业协会公司注册的3个铝合金,清华大学材料系的第二代防火抑爆铝合金,含稀土及锆的铝合金,长峰集团的高电导率铝合金.这些铝合金中国都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铝合金 al-cu-sc系合金 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铝合金 第二代防火抑爆铝合金 高电导率铝合金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Al-Cu-Sc铝合金导体材料Cu、Sc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曲晨驰 刘奎仁 +4 位作者 韩庆 李斌川 王春新 高祥 陈建设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49,共7页
为改善Al-Cu-Sc铝合金导体材料的导电性及力学性能,应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的响应面法(RSM)设计实验,对Al-Cu-Sc铝合金导体材料的Cu、Sc元素含量进行优化,建立了关于Cu、Sc元素含量对合金导电率和抗拉强度影响的... 为改善Al-Cu-Sc铝合金导体材料的导电性及力学性能,应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的响应面法(RSM)设计实验,对Al-Cu-Sc铝合金导体材料的Cu、Sc元素含量进行优化,建立了关于Cu、Sc元素含量对合金导电率和抗拉强度影响的二阶响应模型。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为Cu含量0.35%,Sc含量0.24%。在该条件下进行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响应面模型有较高可信度,Al-0.35%Cu-0.24%Sc合金导电率达56.4%IACS,抗拉强度达83.25 MPa,满足对合金导电性和力学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sc合金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 二阶响应模型 成分优化
下载PDF
Al-Cu-Sc铝合金板材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崔晓磊 刘章光 +2 位作者 赵远杨 马向宇 华坤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143,共9页
以厚度为3 mm的Al-Cu-Sc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利用EBSD技术对人工时效态(T6态)和退火态(O态)板材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对T6态、O态、W态以及经过预拉伸变形和人工时效处理得到的T8态板材在室温下进行单向拉伸测试,研究不同热处理状态下... 以厚度为3 mm的Al-Cu-Sc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利用EBSD技术对人工时效态(T6态)和退火态(O态)板材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对T6态、O态、W态以及经过预拉伸变形和人工时效处理得到的T8态板材在室温下进行单向拉伸测试,研究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板材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6态和O态板材中都存在[001]方向的织构,且O态板材的织构更强。T6态板材的晶界以大角度晶界为主,O态板材的晶界以小角度晶界为主,且其晶粒尺寸远大于T6态板材。T6态和W态Al-Cu-Sc板材轧制方向与横向强度基本一样,而O态板材轧向强度明显高于横向。O态板材的强度最低,T6态板材的塑性最差,而W态板材具有最小的屈强比和最大的应变硬化指数n值,成形性能最好。此外,经过预拉伸和人工时效后得到的T8态板材强度显著提升,当预拉伸变形量为5%和7%时,T8态板材抗拉强度超过50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sc合金板材 热处理 微观组织 轧制方向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u含量对重力铸造Al-Cu-Mg-Sc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元凯 李龙飞 +3 位作者 金康 李春明 张文良 梁君宁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58,共6页
在重力铸造条件下制备了不同Cu含量(4%~6%,质量分数,下同)Al-Cu-Mg-Sc合金,采用500℃×4 h+520℃×6 h的双级固溶,水冷后进行175℃×5 h时效。通过维氏硬度测试、室温拉伸性能测试试验、扫描电镜分析(SEM)等手段,研究了不... 在重力铸造条件下制备了不同Cu含量(4%~6%,质量分数,下同)Al-Cu-Mg-Sc合金,采用500℃×4 h+520℃×6 h的双级固溶,水冷后进行175℃×5 h时效。通过维氏硬度测试、室温拉伸性能测试试验、扫描电镜分析(S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Cu含量对试验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而优化Al-Cu-Mg-Sc铝合金成分。结果表明,经热处理后,随Cu含量从4.26%提高至5.58%,Al_(2)Cu析出相含量持续提高,热处理后合金屈服强度从191 MPa提升至216 MPa,抗拉强度从323 MPa提升至355 MPa,伸长率维持在13%附近。然而,当Cu含量较高时(6.13%),微观组织中Al_(2)Cu相体积分数较高,固溶后进入基体的Al_(2)Cu相数目有限,有大量Al_(2)Cu相残留在晶界处,经过时效处理后,合金的强化效果不能随Cu含量的增加而继续提升。因此整体上,随Cu含量提高,时效态高Cu含量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先增加随后趋于平稳,断后伸长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Cu含量为5.58%的铸造Al-Cu-Mg-Sc铝合金时效后获得最佳综合性能,其硬度为117 HV,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355 MPa、216 MPa,断后伸长率为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sc合金 cu含量 析出强化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Al-Cu-Mg-Sc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各向异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旺珍 孙有平 +2 位作者 何江美 胡一杰 万斯雨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123,共5页
采用显微组织分析、室温拉伸性能测试、XRD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状态Al-Cu-Mg-Sc合金板材在不同取向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终轧态及终时效态合金板材在与轧制方向呈0°方向上的强度均比30°、45°、60&... 采用显微组织分析、室温拉伸性能测试、XRD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状态Al-Cu-Mg-Sc合金板材在不同取向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终轧态及终时效态合金板材在与轧制方向呈0°方向上的强度均比30°、45°、60°和90°方向上的强度高,且伸长率也高。终时效态合金板材的各向异性指数IPA值较终轧态的小,性能较为均匀,RD方向(0°)的Rm、Rp0. 2和A分别为622. 85 MPa、529. 38 MPa和13. 33%,综合性能最优。两种状态下第二相析出情况的差异影响合金板材平面各向异性。Schmid因子分析表明,终轧态含有(110)[111]和(001)[310]织构组分,而终时效态含有(110)[111]、(001)[310]和(011)[100]织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sc合金 平面各向异性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预拉伸及蠕变时效处理对Al-Cu-Li-Sc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江茫 肖锎 +2 位作者 刘伟 唐启东 徐进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3-60,共8页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仪和拉伸试验等研究了预拉伸以及蠕变时效处理对Al-Cu-Li-Sc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进行预拉伸处理能够促进合金中的T_(1)相和θ′相的析出,抑制δ′和σ(Al_(5)Cu_(6)...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仪和拉伸试验等研究了预拉伸以及蠕变时效处理对Al-Cu-Li-Sc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进行预拉伸处理能够促进合金中的T_(1)相和θ′相的析出,抑制δ′和σ(Al_(5)Cu_(6)Mg_(2))相的析出,并能够减少晶界析出相数量和抑制无沉淀析出带(PFZ)的形成,从而提高合金强度。预拉伸处理后再进行蠕变时效处理能够进一步调控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提升合金力学性能;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以及伸长率分别可达550 MPa、583 MPa以及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sc合金 预拉伸 蠕变时效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终轧温度对大应变轧制Al-Cu-Mg-Sc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旺珍 孙有平 +2 位作者 何江美 胡一杰 冯旭辉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4-1027,共4页
采用显微组织分析、拉伸试验和XRD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终轧温度对大应变轧制Al-Cu-Mg-Sc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Cu-Mg-Sc合金中主要存在S相、θ相以及少量Al3Sc相,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终轧时,显微组织均呈带状特征,... 采用显微组织分析、拉伸试验和XRD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终轧温度对大应变轧制Al-Cu-Mg-Sc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Cu-Mg-Sc合金中主要存在S相、θ相以及少量Al3Sc相,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终轧时,显微组织均呈带状特征,且细小第二相粒子也明显沿轧制方向分布。终时效处理后,合金中析出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第二相。终轧温度在200℃以下时,合金抗拉强度变化较小;经200℃终轧+150℃×4h终时效处理后,Al-Cu-Mg-Sc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伸长率分别为622.85MPa和1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sc合金 终轧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含Sc超高强Al-Zn-Cu-Mg-Sc-Zr合金的热压缩变形流变应力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文斌 潘清林 +3 位作者 梁文杰 何运斌 刘俊生 李运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7-782,共6页
采用Gleeblel500热模拟机在应变速率为0.001~10/s、温度为380-470℃、真应变为0-0.7的条件下,研究了实验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热压缩变形时存在较明显的稳态流变特征,当ε〈1/s时,流变应力开始随应变增加而增... 采用Gleeblel500热模拟机在应变速率为0.001~10/s、温度为380-470℃、真应变为0-0.7的条件下,研究了实验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热压缩变形时存在较明显的稳态流变特征,当ε〈1/s时,流变应力开始随应变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趋于平稳,呈动态回复特征;当ε≥1/s时,流变应力均出现了明显的峰值应力,为连续动态再结晶特征。带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可描述合金高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σ解析表达式中A、α和n值分别为5.952×10^8/s、0.021MPa^-1和5.397;热变形激活能Q为157.9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cu-Mg-sc-Zr合金 热压缩变形 流变应力:Zener-Hollomon参数 热变形激活能
下载PDF
时效工艺对Al-Zn-Cu-Mg-Sc-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文斌 潘清林 +2 位作者 肖艳苹 何运斌 刘晓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53,共7页
通过透射电镜分析、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测试,研究了单级时效、双级时效和回归再时效(RRA)工艺对含Sc超高强Al-Zn-Cu-Mg-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20℃×8 h+160℃×16 h)双级时效处理后,合金的强度大幅下降,而电导... 通过透射电镜分析、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测试,研究了单级时效、双级时效和回归再时效(RRA)工艺对含Sc超高强Al-Zn-Cu-Mg-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20℃×8 h+160℃×16 h)双级时效处理后,合金的强度大幅下降,而电导率显著升高;其晶内组织开始粗化,晶界析出相呈断续状分布,无沉淀析出带(PFZ)形成。经(120℃×24 h预时效+180℃×30min回归处理+120℃×24 h终时效)RRA处理后,合金既能保持接近T6态的强度,也能获得较高的电导率;其晶内析出组织与T6态的组织类似,而晶界析出相则聚集、粗化,与过时效的组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cu-Mg-sc-Zr合金 单级时效 双级时效 回归再时效(RRA) 力学性能 组织
原文传递
时效对超高强含Sc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亮 潘清林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0,共4页
采用维氏硬度测量、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下Al-Zn-Cu-Mg-Sc-Zr合金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显著的时效硬化效应,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达到时效硬度峰值的时间缩短。合... 采用维氏硬度测量、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下Al-Zn-Cu-Mg-Sc-Zr合金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显著的时效硬化效应,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达到时效硬度峰值的时间缩短。合金适宜的时效制度为120℃24h。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维氏硬度分别为696N/mm2、654N/mm2、11.1%和211.2HV。合金中主要强化相为GP区和η′相,主要强化作用为沉淀强化及弥散强化。时效过程中Al3Sc和Al3(Sc,Zr)质点表现出较强的热稳定性;合金抗晶间腐蚀能力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cu-Mg-sc-Zr合金 时效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的Al-Cu-Mg-Sc-Zr合金均匀化电导率预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英 尹志民 +1 位作者 侯延辉 王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61-1766,共6页
采用电导率测量、X线衍射物相分析研究不同均匀化处理条件下Al-Cu-Mg-Sc-Zr合金的电导率和组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Al-Cu-Mg-Sc-Zr铸态合金中固溶体过饱和程度较高,电导率较低;在360℃以下均匀化,亚稳的过饱和固溶体析出平衡相θ和S... 采用电导率测量、X线衍射物相分析研究不同均匀化处理条件下Al-Cu-Mg-Sc-Zr合金的电导率和组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Al-Cu-Mg-Sc-Zr铸态合金中固溶体过饱和程度较高,电导率较低;在360℃以下均匀化,亚稳的过饱和固溶体析出平衡相θ和S,基体固溶体过饱和程度下降,电导率上升;在360℃以上均匀化,平衡相逐渐回溶入固溶体基体,基体固溶体过饱和程度上升,电导率下降。在此基础上,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权值和阈值进行训练,建立以均匀化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与电导率高度非线性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均匀化工艺参数与电导率之间的内在规律,泛化检测点电导率相对误差为-0.006~0.006,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sc-Zr合金 均匀化 电导率 BP神经网络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下载PDF
多级均匀化处理对Al-Cu-Li-Sc-Zr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心弈 张勇 +1 位作者 邓运来 郭晓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69,共10页
通过DSC测定Al-Cu-Li-Sc-Zr合金中Al_(3)(Sc,Zr)弥散相的析出温度,为确定Al_(3)(Sc,Zr)弥散相粒子析出的保温温度与保温时间,制定四种三级均匀化制度。随后将四种均匀化样品经过热轧、固溶、时效等处理后进行室温拉伸对比其力学性能,并... 通过DSC测定Al-Cu-Li-Sc-Zr合金中Al_(3)(Sc,Zr)弥散相的析出温度,为确定Al_(3)(Sc,Zr)弥散相粒子析出的保温温度与保温时间,制定四种三级均匀化制度。随后将四种均匀化样品经过热轧、固溶、时效等处理后进行室温拉伸对比其力学性能,并通过样品的时效硬化曲线计算表观激活能,采用SEM与EDS分析均匀化后样品的第二相形貌与成分,EBSD表征固溶后样品的晶粒取向特征。结果表明:多级均匀化处理过程中第二阶段温度为460℃的均匀化制度相比于410℃的均匀化制度更利于Al_(3)(Sc,Zr)弥散相粒子的析出,在细化晶粒组织、抑制再结晶的同时,也促进后续时效处理过程中含Li强化相的析出,通过晶界强化、织构成分以及析出相的复合作用提升合金力学性能。另外,由于Al_(3)(Sc,Zr)弥散相粒子的析出,热变形退火后合金中大量亚晶微观组织得以保留,合金在室温拉伸过程中变形均匀,伸长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sc-Zr合金 三级均匀化处理 表观激活能 亚晶
下载PDF
铸造方法对Al-Li-Cu-Mg-Sc-Zr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一笑 吴国华 +2 位作者 张亮 张小龙 李沛森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7-1101,共5页
采用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砂型低压铸造制备了Al-2Li-2Cu-0.5Mg-0.2Sc-0.2Zr合金,研究了不同铸造方法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铸造方法制备合金的组织主要由α-Al相、δ′-Al_(3)Li、θ-Al_(2)Cu、T_(1)-Al_(2)CuLi... 采用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砂型低压铸造制备了Al-2Li-2Cu-0.5Mg-0.2Sc-0.2Zr合金,研究了不同铸造方法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铸造方法制备合金的组织主要由α-Al相、δ′-Al_(3)Li、θ-Al_(2)Cu、T_(1)-Al_(2)CuLi等相构成。冷却速率和压力改变了析出相密度,主要为含Sc相和富Cu析出相。随着冷却速度和压力增加,其组织得到细化,金属型铸造晶粒尺寸约为34.85μm,砂型低压铸造的晶粒尺寸约为42.42μm。金属型铸造的抗拉强度为277MPa,低压铸造的伸长率可达到1.5%。通过对断口分析,发现金属型铸造和砂型低压铸造合金均含有大量的韧窝,而砂型铸造合金中韧窝含量较少,这主要与合金的晶粒尺寸、第二相尺寸与密度、内部缺陷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i-cu-Mg-sc-Zr合金 铸造 力学性能 组织
原文传递
Combined Effects of Pre-deformation and Preaging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Cu-Mg Alloy with Sc and Zr Addition
15
作者 郭宇航 ZHAO Naiqin +3 位作者 SHI Chunsheng HE Chunnian LI Jiajun 刘恩佐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8年第3期680-687,共8页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pre-deformation and pre-aging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Cu-Mg alloy with Sc and Zr addition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pre-deformation can enhance the p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pre-deformation and pre-aging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Cu-Mg alloy with Sc and Zr addition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pre-deformation can enhance the peak-aging strength, as well as tensile and yield strength, effectivel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finer and more dispersive precipitation. Pre-aging process before pre-deformation can increase the elongation while maintaining higher strength with a discontinuous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es at grain boundary. The precipitates of bean-like Al3(Sc, Zr) particles further strengthen the alloy via pinning the dislocations which are formed during pre-deformation process and hindering the dislocation motion. Furthermore, pre-deformation and pre-aging accelerate the kinetics of precipitation due to preferential sites provided by the disloc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GPB zones' size and distribution. The synergism of pre-deformation and pre-aging achieves a combination of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horter peak-aging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eformation pre-ag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al-cu-Mg-sc-Zr alloy
下载PDF
时效对超高强含钪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邹亮 潘清林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0年第6期24-27,57,共5页
采用维氏硬度测量、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下Al-Zn-Cu-Mg-Sc-Zr合金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具有显著的时效硬化效应,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达到时效硬度峰值的时间缩短。合金... 采用维氏硬度测量、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下Al-Zn-Cu-Mg-Sc-Zr合金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具有显著的时效硬化效应,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达到时效硬度峰值的时间缩短。合金适宜的时效制度为120℃/24 h。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维氏硬度分别为696 MPa、654 MPa、11.1%和211.2 HV。合金中主要强化相为GP区和η′相,主要强化作用为沉淀强化及弥散强化。时效过程中Al3Sc和Al3(Sc,Zr)质点表现出较强的热稳定性;合金抗晶间腐蚀能力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钪al-Zn-cu-Mg-sc-Zr合金 时效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