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用Al-10Si-4Cu-0.7Mg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
1
作者 曹义 张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2-104,108,共4页
对Al-10Si-4Cu-0.7Mg合金进行了500℃×5 h固溶+不同时间深冷+170℃×8 h时效处理。采用SEM、拉伸试验、硬度测试、摩擦磨损试验等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Al-10Si-4Cu-0.7Mg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10 h深冷+... 对Al-10Si-4Cu-0.7Mg合金进行了500℃×5 h固溶+不同时间深冷+170℃×8 h时效处理。采用SEM、拉伸试验、硬度测试、摩擦磨损试验等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Al-10Si-4Cu-0.7Mg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10 h深冷+时效态的Al-10Si-4Cu-0.7Mg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分别为358 MPa和158 HV,比T6态合金的分别提高了17.4%和27.4%,另外高、低载荷下耐摩擦磨损性能也比T6态合金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T6态Al-10Si-4Cu-0.7Mg合金相比,固溶+10 h深冷+时效态的合金组织中Si相数量明显增多,更为细小均匀,未溶的第二相也明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0si-4cu-0.7mg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6态Al-10Si-5Cu-0.75Mg合金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光磊 李玉山 +2 位作者 李超 赵国师 司乃潮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0-625,共6页
利用UMT-2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T6态Al-10Si-5Cu-0.75Mg合金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采取SEM、XRD、EDS等方法分析了合金在不同转速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合金的磨损率随转速和载荷的增加而增大,但在800 r/min的高转速下仍... 利用UMT-2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T6态Al-10Si-5Cu-0.75Mg合金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采取SEM、XRD、EDS等方法分析了合金在不同转速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合金的磨损率随转速和载荷的增加而增大,但在800 r/min的高转速下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15 N高载荷时的磨损率相对于5 N低载荷时只增加了291%,仍属于轻微磨损;摩擦系数的平均值在0.35~0.40范围内变化,且随时间的变化不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另外,磨损机制由低速轻载时的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向高速重载时的剥层磨损、氧化磨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0si-5cu-mg合金 磨损率 摩擦系数 磨损机制
原文传递
热处理对铸造Al-10Si-5Cu-0.75Mg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玉山 司乃潮 +2 位作者 刘光磊 司松海 魏超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7,共8页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万能拉伸试验机、布氏硬度计等分析和测试了Al-10Si-5Cu-0.75Mg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探讨了合金热处理过程中析出相的溶解过程和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合金最佳热处理工艺为500℃×8 ...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万能拉伸试验机、布氏硬度计等分析和测试了Al-10Si-5Cu-0.75Mg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探讨了合金热处理过程中析出相的溶解过程和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合金最佳热处理工艺为500℃×8 h固溶,190℃×6 h人工时效;合金抗拉强度、硬度、伸长率与铸态相比分别提高了40%、62%、29%。固溶过程产生的强化主要是来自Al_2Cu相的溶解,时效过程产生的强化主要是由于析出相θ'对位错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0si-5cu-0.75mg合金 热处理 析出相 溶解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