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合金微电偶腐蚀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海亮 卞贵学 +3 位作者 李一哲 张泰峰 李岩 王玺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74-81,共8页
综述了铝合金微电偶腐蚀在机理研究和数值模拟两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独立微电偶的腐蚀机理表征、多元微电偶空间随机分布相互作用规律、结构/载荷因素与铝合金微电偶腐蚀驱动力间的竞争机制等3个方面进行了展望,期望为铝合金微电偶腐蚀... 综述了铝合金微电偶腐蚀在机理研究和数值模拟两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独立微电偶的腐蚀机理表征、多元微电偶空间随机分布相互作用规律、结构/载荷因素与铝合金微电偶腐蚀驱动力间的竞争机制等3个方面进行了展望,期望为铝合金微电偶腐蚀研究提供方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腐蚀 微电偶腐蚀 腐蚀模拟 金属间化合物 多元微电偶 非稳态模拟
下载PDF
粉末冶金Nb-Ti-Al合金的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特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研究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铌基耐蚀仪表结构材料(Nb-40Ti-4Al-(0.2~0.3)O合金)。结果表明:采用Nb-Al中间合金粉和Ti粉,经混合、压制成形后,于1700℃真空烧结,保温4h,可制得致密且成分均匀的单相固溶体(氧含量0.2%~0.3%)。该合金易于... 研究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铌基耐蚀仪表结构材料(Nb-40Ti-4Al-(0.2~0.3)O合金)。结果表明:采用Nb-Al中间合金粉和Ti粉,经混合、压制成形后,于1700℃真空烧结,保温4h,可制得致密且成分均匀的单相固溶体(氧含量0.2%~0.3%)。该合金易于加工成材,并且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理想的耐蚀仪表结构材料。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耐蚀材料 Nb-Ti-al合金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RECIPITAT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ON SEAWA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l-Mg ALLOY 被引量:4
3
作者 Lin, Leyun Zhang, Qihai Yang, Zhimin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1997年第1期117-120,125,共5页
INFLUENCEOFPRECIPITATESANDTHEIRDISTRIBUTIONONSEAWATERCORROSIONRESISTANCEOFAlMgALLOY①LinLeyun,ZhangQihai,Yan... INFLUENCEOFPRECIPITATESANDTHEIRDISTRIBUTIONONSEAWATERCORROSIONRESISTANCEOFAlMgALLOY①LinLeyun,ZhangQihai,YangZhiminBeijing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Mg alloy seawa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PRECIPITATE
下载PDF
喷涂功率对YSZ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抗铝硅熔体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文 薛召露 +3 位作者 刘侠 倪振航 吴朝军 张世宏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63-1471,共9页
热浸镀Al-Si合金涂层是一种有效的现代钢铁防腐涂层,但熔融Al-Si合金腐蚀已成为热浸镀Al-Si合金生产线沉没辊及其备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工作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Y2O3部分稳定ZrO2(YSZ)/NiCrAlY防护涂层,研究了喷涂功率... 热浸镀Al-Si合金涂层是一种有效的现代钢铁防腐涂层,但熔融Al-Si合金腐蚀已成为热浸镀Al-Si合金生产线沉没辊及其备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工作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Y2O3部分稳定ZrO2(YSZ)/NiCrAlY防护涂层,研究了喷涂功率对YSZ涂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和涂层在700℃下Al-Si熔体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YSZ涂层是由板条和层间柱状晶粒组成的典型层状结构,随着喷涂功率从37 kW增至46 kW,层间柱状结晶呈长大趋势;YSZ涂层主要由t-ZrO2相和少量m-ZrO2相组成,喷涂功率对涂层相组成无明显影响;喷涂功率为40 kW的YSZ涂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642.4 HV0.3和结合强度62 MPa。此外,当带有涂层的样品在700℃的Al-Si熔液中腐蚀240 h后,YSZ涂层与高温Al-Si熔液之间的界面没有反应层生成,同时Al-Si合金熔液中的Al和Si元素也未渗透进YSZ涂层内部,表明YSZ/NiCrAlY防护涂层有效地将Al-Si合金熔体阻挡在涂层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功率 YSZ涂层 力学性能 熔融al-Si合金腐蚀
原文传递
Fe_3Al-Mn合金的电化学腐蚀特性
5
作者 刘江南 王正品 +1 位作者 严文 杨德庄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31-335,共5页
为考察Mn对Fe3Al金属间化合物耐蚀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四种成分的合金在三种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特性,并对其微观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Mn的加入对Fe3Al基合金在三种介质中的腐蚀类型无显著影响;试验合金在3.... 为考察Mn对Fe3Al金属间化合物耐蚀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四种成分的合金在三种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特性,并对其微观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Mn的加入对Fe3Al基合金在三种介质中的腐蚀类型无显著影响;试验合金在3.5%NaCl溶液中以点蚀为主要特征,伴有缝隙腐蚀;在1N的NaOH和0.5N的H2SO4溶液中以均匀腐蚀为主,在0.5N的H2SO4中还伴有点蚀;当Mn的加入量适当(不致引入新相)时,可使试验合金在3.5%NaCl和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FE3al 电化学腐蚀 腐蚀速度
下载PDF
Al-Mn非晶合金镀层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建忱 马丽杰 于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2-175,共4页
研究了在普通钢板上熔盐电解沉积AlMn非晶合金,通过实验确定了电解AlMn非晶合金的熔盐电解液,讨论了电流密度、电镀温度等参数对电流效率及AlMn非晶合金镀层的成分、结构、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2... 研究了在普通钢板上熔盐电解沉积AlMn非晶合金,通过实验确定了电解AlMn非晶合金的熔盐电解液,讨论了电流密度、电镀温度等参数对电流效率及AlMn非晶合金镀层的成分、结构、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20~25mA/cm2、镀液的MnCl2量在1.5%~3.5%、电解温度为180~250℃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锰合金 电解沉积 非晶态合金 镀层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研究ZnAl、ZnAlRE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妍 黄楚宝 宋人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1003-1006,共4页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锌中掺入不同量Al、RE的锌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硬度以及电化学行为的变化,并试图从合金结构上给予解释。
关键词 锌铝稀土合金 腐蚀 氯化钠溶液
下载PDF
预轧制变形对2091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仁顺 陈想平 王佐义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6-51,共6页
时效前对Al-Li-Cu-Mg-Zr(2091)合金进行冷轧和温轧变形,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预轧制变形提高了合金的应力腐蚀抗力。冷轧变形量为20%以及温轧... 时效前对Al-Li-Cu-Mg-Zr(2091)合金进行冷轧和温轧变形,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预轧制变形提高了合金的应力腐蚀抗力。冷轧变形量为20%以及温轧温度为180℃时,合金都具有最低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对合金应力腐蚀抗力与显微组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 预变形 轧制 铝锂合金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Mg-Al-Pb alloy in 3.5% NaCl solution
9
作者 文利 余琨 +5 位作者 房洪杰 熊汉青 尹翔 朱化龙 马家骥 姜大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2475-2482,共8页
An investigation on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Mg-5%Pb alloy, Mg-6%Al alloy and Mg-6%Al-5%Pb alloy(mass fraction) in 3.5% Na Cl(mass fraction) solu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and corroded mo... An investigation on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Mg-5%Pb alloy, Mg-6%Al alloy and Mg-6%Al-5%Pb alloy(mass fraction) in 3.5% Na Cl(mass fraction) solu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and corroded morphology observation, in which solid solution and the as-aged state of each alloy were compared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lead and aluminium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loys. The X-ray diffraction(XRD)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make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The electrochem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rrosion of Mg-5%Pb alloy is predominated by homogeneous pitting and dissolution of PbCl_2 film due to Cl ions attack, while corrosion crevice propagates along grain boundaries in solid solution of Mg-6%Al alloy and the micro galvanic corrosion also plays vital role in Mg_(17)Al_(12) phase containing experimental alloys. The co-existence of lead and aluminium in magnesium alloy increases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and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as well.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olid solution and the as-aged state demonstrates that Mg_2 Pb and Mg_(17)Al_(12) somewhat increase corrosion resistance but lighten anodic polarization by facilitating corrosion product flaking of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Pb alloy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corrosion solid solution as-aged stat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