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arcticaLC2000:The new Antarctic land cover database for the year 2000 被引量:5
1
作者 HUI FengMing KANG Jing +6 位作者 LIU Yan CHENG Xiao GONG Peng WANG Fang LI Zhan YE YuFang GUO ZiQ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86-696,共11页
Antarctica plays a key role in global energy balance and sea level change.It has been conventionally viewed as a whole ice body with high albedo i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or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and the differe... Antarctica plays a key role in global energy balance and sea level change.It has been conventionally viewed as a whole ice body with high albedo i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or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land cover has usually been overlooked.Land cover in Antarctic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rivers of changes in the Earth system.Detailed land cover information over the Antarctic region is necessary as spatial resolution improves in land process models.However,there is a lack of complete Antarctic land cover dataset derived from a consistent data source.To fill this data gap,we have produced a database named Antarctic Land Cover Database for the Year 2000(AntarcticaLC2000) using Landsat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ETM+) data acquired around 2000 and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MODIS) images acquired in the austral summer of 2003/2004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for the 1:100000-scale.Three land cover typ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map,separately,ice-free rocks,blue ice,and snow/firn.This classification legend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land cover systems in Antarctica(LCCSA) and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land surface types and the potential of satellite data.Image classification was conducted through a combined usage of computer-aided and manual interpretation methods.A total of 4067 validation sample unit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visual interpretation in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anner.An overall accuracy of 92.3%and the Kappa coefficient of 0.836 were achieved.Results show that the areas and percentages of ice-free rocks,blue ice,and snow/firn are 73268.81 km2(0.537%),225937.26 km2(1.656%),and 13345460.41 km2(97.807%),respectively.The comparisons with other different data proved a higher accuracy of our product and a more advantageous data quality.These indicate that AntarcticaLC2000,the new land cover dataset for Antarctica entirely derived from satellite data,is a reliable product for a broad spectrum of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wdrift process air-snow interaction Ice core dating Ultrasonic sounder Post depositional process
原文传递
山东半岛一次强冷流降雪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林曲凤 吴增茂 +2 位作者 梁玉海 朱先德 苏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8-914,共7页
利用高空和地面的常规观测和天气加密观测资料,以及MM5V3.6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的模拟结果,对2003年1月3~5日山东半岛北部地区发生的暴雪过程进行了中尺度特征研究。实况资料表明:在高空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控制下。不断入侵的冷... 利用高空和地面的常规观测和天气加密观测资料,以及MM5V3.6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的模拟结果,对2003年1月3~5日山东半岛北部地区发生的暴雪过程进行了中尺度特征研究。实况资料表明:在高空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控制下。不断入侵的冷空气作用下,受渤海暖海面的热力作用和山东半岛地形作用,产生了中尺度的海岸锋。在强冷平流、海岸锋锋生及半岛地形的摩擦抬升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这次强冷流降雪。海岸锋环流形成的对流云能引起降水量的局部增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海岸锋生过程及其产生的沿岸辐合带是形成山东半岛冷流暴雪的主要原因,同时海岸锋同低层大气重力波耦合形成了海岸锋陷波。本文给出了山东半岛北岸海岸锋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冷流降雪 中尺度特征分析 海岸锋陷波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大气气溶胶和新雪中可溶性离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明军 周平 +2 位作者 李忠勤 赵淑惠 金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148,共8页
在2007年4月、8月和10月三个时段内,分昼夜采集了23个气溶胶样品和7个新降雪样品,对样品中的可溶性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春、夏、秋三个季节气溶胶平均载量为86.22neq/m3,分析显示1号冰川存在... 在2007年4月、8月和10月三个时段内,分昼夜采集了23个气溶胶样品和7个新降雪样品,对样品中的可溶性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春、夏、秋三个季节气溶胶平均载量为86.22neq/m3,分析显示1号冰川存在NH4HSO4和(NH4)2SO4气溶胶,并有少量NH4NO3气溶胶存在。气溶胶和新雪样品中可溶性离子成分变化趋势相似,气溶胶浓度升高,新雪样品的浓度也会有所升高,反之亦然。气溶胶和新雪中Ca2+、Mg2+、Na+、Cl-、K+的相关性很好,说明雪中这些离子的浓度基本能反映大气中的状况;对气相和颗粒相并存的NH4+和NO3-来说,雪中的离子浓度和大气中的离子浓度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气溶胶 气雪转换 可溶离子
下载PDF
海洋影响下的山东半岛冷流降雪 被引量:8
4
作者 于群 周发琇 王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为探讨山东半岛北部冷流降雪的气候条件及其形成机理,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有效地分离出系统性降雪和局地降雪即冷流降雪.通过回归和合成分析揭示了冷流降雪多发时典型的环流特征是低层温度场落后高度场,强冷平流伴随冷槽加深,西... 为探讨山东半岛北部冷流降雪的气候条件及其形成机理,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有效地分离出系统性降雪和局地降雪即冷流降雪.通过回归和合成分析揭示了冷流降雪多发时典型的环流特征是低层温度场落后高度场,强冷平流伴随冷槽加深,西北风加强.在此环流背景下,低层大气层结不稳定、充分的热量、水汽输送是局地降雪的主要气候原因.根据热力、水汽和层结等条件的分析表明,12月具备最佳降雪条件,与观测事实一致.沿海边界层的斜压结构、陆面摩擦与地形强迫,使上升运动加强,形成了半岛局地降雪特有的空间分布型.进一步分析表明,低频重力内波有可能成为激发对流,组织降雪的动力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流降雪 海-气相互作用 海-陆相互作用 山东半岛
下载PDF
2005年12月3~4日山东半岛暴雪准静止对流云带演变的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朱先德 吴增茂 +1 位作者 周淑玲 袁海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8-16,共9页
2005年12月3~4日山东半岛发生了一次强降雪过程,文登最大雪深达到了35 cm,产生此次暴雪的对流云带主要位于烟台和威海沿岸区域,呈西北-东南走向排列。利用气象常规观测和雷达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模拟结果对该降水过程进行了分... 2005年12月3~4日山东半岛发生了一次强降雪过程,文登最大雪深达到了35 cm,产生此次暴雪的对流云带主要位于烟台和威海沿岸区域,呈西北-东南走向排列。利用气象常规观测和雷达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模拟结果对该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准静止对流云维持了近12 h,并且对流最强时云高在烟台附近海域达到了500 hPa。这次强暴雪是在有利的大尺度背景条件下,在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受暖湿的渤海和半岛地形影响下产生的。又由于海陆温差较大和风场的非地转性切变,在山东半岛北岸形成海岸锋,它的产生和存在增加了半岛的局部降水量,其次级环流的产生和维持决定了雪暴落区的分布。同时,夜间产生的陆风也对对流云的产生和维持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海岸锋 冷流暴雪 对流有效位能 对流云带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一次强冷流降雪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苏博 吴增茂 +1 位作者 李刚 袁海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9,共9页
利用NCAR/PSU的中尺度大气非静力模式MM5对2005年12月20~21日发生在山东半岛的强冷流降雪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Doppler雷达资料着重分析了产生此次暴雪的热力、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高空槽后持续侵入的冷空气在渤海暖湿海面增温增... 利用NCAR/PSU的中尺度大气非静力模式MM5对2005年12月20~21日发生在山东半岛的强冷流降雪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Doppler雷达资料着重分析了产生此次暴雪的热力、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高空槽后持续侵入的冷空气在渤海暖湿海面增温增湿,在上冷下暖的层结条件下形成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大量堆积,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的次级环流的上升支触发了潜在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为暴雪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中-β垂直涡旋的不断增长为对流的发展起到了增强作用;山东半岛东部的低风速区的少动对暴雪区的水汽与能量的辐合堆积及对流云带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海岸锋锋生是山东半岛北岸降雪云团的移动的原因,且海岸锋在冷流降雪的中尺度结构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组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流降雪 高低空急流耦合 低风速区 海岸锋
下载PDF
一次雪面降温引起的异常寒冷天气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鸣盛 张廷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本文通过两次同日期而不同年份的异常寒冷天气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内蒙东部雪面空气降温形成的强冷高压。计算了雪面辐射引起的近地面气层降温,其结果与实况很接近。参照气团垂直减温率算得雪面空气的净降温值。强冷高压在北高南低地形... 本文通过两次同日期而不同年份的异常寒冷天气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内蒙东部雪面空气降温形成的强冷高压。计算了雪面辐射引起的近地面气层降温,其结果与实况很接近。参照气团垂直减温率算得雪面空气的净降温值。强冷高压在北高南低地形上气流顺坡南下,在津京冀近地面气层形成了超低空急流,促使当地气温剧烈下降,且其降温强度与内蒙的雪面降温值非常吻合。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面 降温 冷高压 超低空急流 寒潮
下载PDF
中山站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湍流通量的输送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曲绍厚 高登义 《南极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2-10,共9页
本文根据作者随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队(1994-1996年)赴中山站夏考期间,使用TMT(系留式气象塔)观测系统,在中山站、冰盖和海冰等三个点上观测到的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和气压等大气要素的廓线资料,利用相似理论的... 本文根据作者随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队(1994-1996年)赴中山站夏考期间,使用TMT(系留式气象塔)观测系统,在中山站、冰盖和海冰等三个点上观测到的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和气压等大气要素的廓线资料,利用相似理论的通量-廓线关系,给出这三个观测点上的动量通量、曳力系数和感热通量,在近中性条件下,中山站粗糙度高度为2.9cm,冰盖与海冰点二者粗糙度高度差不多,分别为2.8×10-2cm和3.6×10-2cm,曳力系数则分别为5.06×10-3、1.34×10-3和1.41×10-3。结果表明,即使在中山站地区这样一个尺度范围内,由于下垫面的热力学特性、地形、地貌、地势和地理位置等的差异,无论是大气边界层结构还是湍流通量等的输送特性都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南极地区的大气边界层结构和冰(雪)-气交换特征都是比较复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湍流通量 中山站 输送特征
下载PDF
2008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概述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小玲 郭艳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8-111,共4页
2008年,全球表面气温为有器测记录以来的第十暖年。年初,暴风雪、严寒、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席卷欧洲东南部经中亚至中国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北美也频繁遭受暴风雪的袭击;中国北方出现严重冬春连旱;夏季,东亚、南亚、欧洲中东部、美国密... 2008年,全球表面气温为有器测记录以来的第十暖年。年初,暴风雪、严寒、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席卷欧洲东南部经中亚至中国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北美也频繁遭受暴风雪的袭击;中国北方出现严重冬春连旱;夏季,东亚、南亚、欧洲中东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年内,澳大利亚持续干旱。5月,拉尼娜事件结束。1月,北半球积雪面积达到历史最大值。200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异常偏少,大西洋飓风活动接近常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表面气温 拉尼娜 暴风雪 洪水 热带气旋
下载PDF
山东半岛冷流降雪中心位置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建华 崔宜少 +1 位作者 褚昭利 杨海燕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年第B09期10-13,共4页
山东半岛的冷流降雪一般出现在烟台、威海地区,且同一次过程两地区降雪量往往有较大的差别。通过对几次强降雪过程的对比发现:低层风场的辐合是冷流降雪的主要触发机制,低层环境风场对辐合带的引导作用对降雪的中心位置起到了关键性的... 山东半岛的冷流降雪一般出现在烟台、威海地区,且同一次过程两地区降雪量往往有较大的差别。通过对几次强降雪过程的对比发现:低层风场的辐合是冷流降雪的主要触发机制,低层环境风场对辐合带的引导作用对降雪的中心位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辐合线移动方向取决于环境风场。在纬线方向上,西北风偏北分量多的时候烟台地区往往是降雪中心,西北风偏西分量多的时候降雪中心一般东移到威海地区;在经线方向上,风速偏小的时候北部沿海地区是降雪中心,风速相对较大时风场辐合线南伸到内陆地区,加上山脉迎风坡的气流抬升作用,内陆的牟平和文登地区成为冷流降雪的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冷流降雪 中心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