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效果评估:双重差分法 被引量:38
1
作者 杨斯悦 王凤 刘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117,共8页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认为是史上最严格的一项空气污染治理政策。主要目标是控制区域PM 2.5和PM 10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明确规定了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该政策始于2013年9月,于2017年底结束。为...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认为是史上最严格的一项空气污染治理政策。主要目标是控制区域PM 2.5和PM 10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明确规定了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该政策始于2013年9月,于2017年底结束。为了科学检验《大气十条》的政策影响效应,选取该政策执行期间(2013—2017年)的1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72个处理组和53个控制组进行准自然试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该政策对控制主要空气污染物PM 2.5、PM 10、SO 2、NO 2、CO和O 3月均排放量的影响,并运用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PM 2.5、PM 10、SO 2、NO 2和CO的月均排放量都得到了显著降低,其中PM 2.5和PM 10的降幅分别是36.33%和31.8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 2.5浓度分别下降39.6%、34.3%、27.7%,三大区域PM 10的降幅分别为38.3%、31.1%、21.9%,其中,北京市PM 2.5月均浓度为57.33μg/m^3。但是O 3的排放量下降效果不显著,其含量不降反增,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新的威胁。回归结果说明,该政策对试点城市大气中PM 2.5、PM 10、SO 2、NO 2和CO的排放量下降产生了显著影响,在1%显著性水平上,月均浓度分别下降685.14%、650.72%、479.05%、359.55%和7.06%。因此,总体上可以认为该项政策已经达标完成,控制了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但是分解不同污染物、分区域或者是具体到不同城市的空气质量绝对值仍未达到国家控制标准。最后提出执行科学精细的空气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空气污染治理的长效政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大气十条 效果评估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环境健康效果评估 被引量:33
2
作者 武卫玲 薛文博 +3 位作者 王燕丽 雷宇 冯涛 蔡泽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961-2966,共6页
为了定量评估《大气十条》实施带来的环境健康效益,本文首先依据PM2.5浓度和人口数据,分析2013~2017年全国人口加权浓度的变化,其次利用Ben MAP模型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3年PM2.5基准情景和2017年PM2.5控制情景进行分析,定量分... 为了定量评估《大气十条》实施带来的环境健康效益,本文首先依据PM2.5浓度和人口数据,分析2013~2017年全国人口加权浓度的变化,其次利用Ben MAP模型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3年PM2.5基准情景和2017年PM2.5控制情景进行分析,定量分析全国31个省(市)及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减少过早死亡人数.结果表明,由于PM2.5浓度大幅下降,2013~2017年全国PM2.5人口加权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北京、天津、河北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减少过早死亡人数最多.2017年全国280个城市避免过早死亡人数有所增加,58个城市避免过早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以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PM2.5年均浓度为35μg·m^-3)作为控制情景,估算2013年全国过早死亡人数约为101 293人,2017年约为41 080人,《大气十条》的实施大约避免60 213人过早死亡.依据支付意愿法调查结果,估算增加的健康效益约为549.7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BenMAP模型 大气十条 健康效益 过早死亡
原文传递
2013~2017年中国PM_(2.5)污染防治的健康效益评估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梦娇 苏方成 +3 位作者 徐起翔 张瑞芹 魏煜 谢刘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3-522,共10页
为了评估中国大气环境治理带来的健康效益,确定健康风险评价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使用结合人群活动因子的综合暴露响应模型,对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2013~2017年可归因于PM_(2.5)的健康经济效益进行了估算,并量化了人口总量、人口老龄化、... 为了评估中国大气环境治理带来的健康效益,确定健康风险评价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使用结合人群活动因子的综合暴露响应模型,对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2013~2017年可归因于PM_(2.5)的健康经济效益进行了估算,并量化了人口总量、人口老龄化、基准死亡率和PM_(2.5)暴露浓度这4个因素对健康负担的影响贡献.结果表明,2013~2017年研究区域内PM_(2.5)人口加权浓度下降了28.73%,PM_(2.5)年均暴露浓度在35μg·m^(-3)及以下的人口比例从11.23%增加到27.91%.PM_(2.5)浓度下降使得2017年归因死亡数下降了14.43%,可避免经济损失为5588.41亿元.当PM_(2.5)暴露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μg·m^(-3))、一级标准(15μg·m^(-3))和世卫组织建议标准(10μg·m^(-3))时,归因死亡人数较基准年(2017年)将减少8.22%、55.05%和79.36%,避免经济损失3190.85、21374.38和30812.97亿元.人口总量、人口老龄化、基准死亡率和PM_(2.5)暴露浓度这4个因素对健康负担的贡献分别为-2.69%、-12.38%、1.66%和14.57%,其中污染物浓度降低是减轻健康负担的主导因素.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高PM_(2.5)浓度和高人口密度的地区,大气污染导致的健康负担仍然很重,需要实施更加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健康风险评估 驱动因素 暴露因子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原文传递
Impact of China’s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ion Plan on PM2.5 chemical composition over eastern China 被引量:19
4
作者 Guannan GENG Qingyang XIAO +6 位作者 Yixuan ZHENG Dan TONG Yuxuan ZHANG Xiaoye ZHANG Qiang ZHANG Kebin HE Yang LI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872-1884,共13页
China promulgated the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ion Plan(the Action Plan)in 2013 and developed stringent control measures to mitigate 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 pollution.Here,we investigated the PM2... China promulgated the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ion Plan(the Action Plan)in 2013 and developed stringent control measures to mitigate 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 pollution.Here,we investigated the PM2.5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nges over eastern China associated with the Action Plan during 2013-2017 using satellite-based PM2.5 chemical composition data derived using CMAQ simulations and satellite inputs.The PM2.5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considerably during this time as a result of the reductions in all chemical species in PM2.5.The population-weighted mean concentrations over eastern China decreased from 11.1 to 6.7μgm-3 for SO42-,13.8-13.1μgm-3 for NO3-,7.4-5.8μgm-3 for NH4+,9.9-8.4μgm-3 for OM,4.6-3.8μg m-3 for BC and 12.9-9.6μg m-3 for other species in PM2.5.SO42-had the largest reduction of 40%,while NO3-had the lowest reduction of 5%,resulting in a greater fraction of NO3-and a smaller fraction of SO42-in PM2.5.Among the three key regions,Beijing-Tianjin-Hebei had the largest reduction in PM2.5 and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s.The decrease in SO42-concentrations was in line with the reduction of SO2 emissions,and the major driver of the SO2 emission reductions was the industrial sector.The decrease in NO3 concentrations was limited because the decrease in SO2 emissions and the stable NH3 emissions facilitated the formation of NO3-from HNO3,which partially offset the reduction in NOx emissions driven by the power sector.To mitigate PM2.5 pollution more effectively,future efforts are needed to reduce NH3 emi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chemical composition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ion pla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原文传递
基于产业结构门槛效应模型的环境政策治污效益评估——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林 肖倩冰 蓝淑菁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1-356,共16页
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是环境政策单独作用的结果,通常还与政策作用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国2006—2016年1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面板数据,以"大气十条"政策作为环境规制的代理虚拟变量,结合双重差分... 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是环境政策单独作用的结果,通常还与政策作用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国2006—2016年1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面板数据,以"大气十条"政策作为环境规制的代理虚拟变量,结合双重差分法,研究"大气十条"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利于降低京津冀晋鲁蒙、长三角、珠三角3个目标区域内城市的雾霾污染水平,并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探索该政策如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影响雾霾污染治理。进一步,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验证"大气十条"政策实施背景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对雾霾污染治理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回归结果显示:(1)双重差分回归中,全样本下,"大气十条"的政策效果不显著;分区域样本下,政策对京津冀晋鲁蒙区域产生了显著的雾霾治理效应,而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没有产生明显的政策效果。(2)中介效应模型中,京津冀晋鲁蒙区域"大气十条"政策主要通过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作用于雾霾污染治理,且为部分中介效应;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作用于雾霾污染治理则为完全中介效应;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不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3)面板门槛回归中,京津冀晋鲁蒙与周边区域样本、长三角与周边区域样本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均存在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十条”政策 环境规制 雾霾污染 双重差分法 门槛效应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
原文传递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社会经济影响对比 被引量:15
6
作者 董战峰 高晶蕾 +2 位作者 严小东 郝春旭 葛察忠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0-388,共9页
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建立了包含产业内部关联波及效应和居民消费诱发效应的投入产出宏观闭模型.在此基础上测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完全实施所需投资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GDP、就业的... 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建立了包含产业内部关联波及效应和居民消费诱发效应的投入产出宏观闭模型.在此基础上测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完全实施所需投资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GDP、就业的正负效应及重点区域不同行业的影响,并对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五年期间项目实施将拉动京津冀地区GDP增加35.66×10~8元,增加就业岗位约40 808个;拉动长三角地区GDP增长2 782.03×10~8元,增加就业岗位约238285个;拉动珠三角地区GDP增长852.85×10~8元,增加就业岗位约74 758个.在短期(2013—2017年)内,长三角地区所获总收益远大于珠三角与京津冀地区.从行业影响看,三大地区实施"计划"后受益的行业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与"计划"直接关联的行业.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所获得的直接效益远大于珠三角地区,侧面反映出珠三角地区服务业水平要整体高于长三角及京津冀地区;而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因对交通行业投资较大,故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要远大于京津冀地区.研究显示,不同地区投资所获的效益受到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在未来产业发展中,京津冀地区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应多考虑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应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制造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重点区域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中国空气颗粒物污染改善背景下的人群健康收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于浩 冯利红 +1 位作者 侯常春 曾强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8年第5期81-84,共4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空气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空气颗粒物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巨大。我国政府曾在若干次重大活动期间,实施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获得了短期的空气颗粒物污染改善状况,并在2013和20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空气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空气颗粒物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巨大。我国政府曾在若干次重大活动期间,实施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获得了短期的空气颗粒物污染改善状况,并在2013和2018年分别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期明显改善我国空气质量。2017年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收尾阶段,全国74个主要城市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地区空气颗粒物浓度显著下降,但相关健康影响研究正在起步阶段。基于上述背景此文汇总了近期国内有关研究,就我国空气颗粒物污染短期和长期的改善背景下人群健康收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颗粒物 空气质量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健康收益
原文传递
北京市“大气十条”实施的空气质量改善效益 被引量:12
8
作者 卢亚灵 范朝阳 +2 位作者 蒋洪强 牛传真 李勃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0-2739,共10页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等政策措施实施以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显著.为科学评估"大气十条"的效果,以北京市为例,采用疾病成本法、人力资本法和市场价值法核算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人体健康、农业、建筑材...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等政策措施实施以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显著.为科学评估"大气十条"的效果,以北京市为例,采用疾病成本法、人力资本法和市场价值法核算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人体健康、农业、建筑材料和清洁损失减少的效果,并通过货币化北京市"大气十条"的政策收益,从而肯定地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积极成效.结果表明:(1)政策实施以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改善效益稳定增长,2013~2017年分别达到-19.82、-18.93、157.07、152.64和223.30亿元,在当年GDP占比分别为-0.85‰、-0.81‰、6.68‰、6.16‰和8.77‰.5 a实施的总效益为494.26亿元,占GDP总值的4.11‰.(2)改善效益以健康损失改善效益和清洁损失改善效益为主,体现了颗粒物浓度降低带来的明显效果.(3)北京16个行政区大多在政策后期达到较高效益,其中延庆区、密云区、平谷区、昌平区、通州区、石景山区和朝阳区这7个区连续5 a改善指数为正,朝阳区和海淀区等由于人口密集,大气污染暴露人口多,获得效益稍差.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北京市"大气十条"实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改善效益 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北京市
原文传递
空气污染治理与公众健康--来自“大气十条”政策的证据 被引量:12
9
作者 范丹 叶昱圻 王维国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0-74,共15页
为探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的健康效应,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及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双重差分法(Logit-DID),从微观与宏观两个维度考察"大气十条"政策... 为探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的健康效应,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及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双重差分法(Logit-DID),从微观与宏观两个维度考察"大气十条"政策的健康改善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并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探讨环境健康不平等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大气十条"实施带来显著的健康效应,该政策不仅能有效控制与空气污染高度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占比,还能够间接降低受空气污染影响较小的疾病病情。其作用机理主要通过控制PM2.5浓度改善公众健康,同时该政策对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烟(粉)尘等其他污染物浓度的下降起到了协同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环境福利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大气十条"政策显著降低了疾病高发人群的发病率,且对女性、城镇居民和低、高年龄段等疾病高发人群的健康影响更显著。本文为政府构建环境健康公平发展路径,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十条” 健康效应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空气污染治理——基于城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1 位作者 李晶晶 焦建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6,共8页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空气污染治理 异质性分析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环境效果模拟 被引量:10
11
作者 薛文博 王金南 +3 位作者 杨金田 雷宇 付飞 宁淼 《中国环境管理》 2015年第2期25-30,共6页
本研究利用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和MEIC排放清单建立全国大气污染物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利用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修订建立2012年全国大气污染物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结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本研究利用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和MEIC排放清单建立全国大气污染物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利用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修订建立2012年全国大气污染物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结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研究工作,测算了《计划》实施后在污染源综合治理、落后产能淘汰、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对SO2、NOx、颗粒物、VOCs的减排量,同时对污染物新增量进行了预测,建立了《计划》实施后全国大气污染物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利用CMAQ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分析了《计划》实施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计划》实施后,将可以减少641万吨SO2、859万吨NOx、547万吨颗粒物(不含扬尘污染控制)、627万吨VOCs,全国、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区域PM2.5年均浓度将分别比2012年下降22.08%、33.99%、23.98%、24.04%。如果《计划》要求全部落实,可以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大气污染 PM2.5 CMAQ
下载PDF
基于2012—2018年内江市PM2.5化学组分变化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杨 罗彬 +3 位作者 杨文文 郝宇放 麦麦提·斯马义 谢绍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3-571,共9页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气十条》").基于《气十条》实施前期(2012年5月-2013年5月)和实施后期(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四川省内江市采集的PM2.5及其化学组分,以及2013-2018年空气自动监测站...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气十条》").基于《气十条》实施前期(2012年5月-2013年5月)和实施后期(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四川省内江市采集的PM2.5及其化学组分,以及2013-2018年空气自动监测站在线监测数据,通过比较分析PM2.5中WSIIs(water-soluble inorganic ions,水溶性离子)和6项常规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来评估《气十条》实施效果,同时应用PMF(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正矩阵因子分析法)模型解析WSIIs源变化以探究空气污染源的改变.结果表明:①2018年内江市ρ(SO2)、ρ(NO2)、ρ(PM10)、ρ(PM2.5)、ρ(O3)和ρ(CO)年均值分别为9.4μg/m^3、23.9μg/m^3、53.1μg/m^3、34.9μg/m^3、140.0μg/m^3和1.1 mg/m^3,6项污染物首次全部达到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②《气十条》实施后期ρ(PM10)和ρ(PM2.5)分别为(74.5±55.1)(63.0±47.0)μg/m^3,较实施前期分别下降了36%和20%,说明《气十条》的实施明显改善了空气质量.PM2.5中ρ(SO42-)和ρ(NO3-)分别下降了47%和25%,表明SO2和NOx的排放均得到有效控制;PM2.5中ρ(K+)和ρ(Mg2+)分别增加了66%和92%,这与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和生物质燃烧有关,因此应加强对重点时段特殊事件的管控.③相较《气十条》实施前期,实施后期ρ(PM2.5)/ρ(PM10)由0.69升至0.84,SOR(sulfate oxidation ratio,硫氧化率)由0.22增至0.25,说明PM2.5和二次污染占比增加.④PMF模型解析结果发现,与《气十条》实施前期相比,实施后期的燃煤-工业源、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和扬尘源对ρ(PM2.5)的贡献量下降,生物质燃烧源对ρ(PM2.5)的贡献量增加;燃煤-工业源和二次硫酸盐对ρ(PM2.5)的贡献率之和大幅下降,二次硝酸盐和生物质燃烧的贡献率均升高.研究显示,《气十条》的实施使内江市燃煤和工业排放得到显著控制,但机动车和生物质燃烧尚需严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气十条》 水溶性离子 内江市
下载PDF
天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减排效益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茂辉 徐媛 +4 位作者 岳亚云 刘胜楠 杨多堃 翟华欣 李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131,共8页
为定量评估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减排效益,研究依据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通过梳理2013-2017年活动水平数据,分析主要防治措施的逐年减排效益,以期为大气环境管理政策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2013-2017... 为定量评估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减排效益,研究依据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通过梳理2013-2017年活动水平数据,分析主要防治措施的逐年减排效益,以期为大气环境管理政策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2013-2017年天津市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对PM2.5的累计减排量为5.7万t,减排比例为52.5%;对PM10的累计减排量为10.6万t,减排比例为53.6%;对SO2的累计减排量为11.7万t,减排比例为75.2%;对NOx的累计减排量为17.8万t,减排比例为48.8%;对CO的累计减排量为65.3万t,减排比例为44.9%;对VOCs的累计减排量为7.0万t,减排比例为36.6%。PM2.5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艺污染的防治,其次是工业锅炉的防治;PM10的减排主要得益于扬尘源的防治,其次是工艺污染的防治;SO2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业锅炉的防治,其次是供暖锅炉的防治;NOx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业锅炉的防治,其次是供暖锅炉的防治;CO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业锅炉的防治,其次是工艺污染的防治;VOCs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艺污染的防治。控工艺污染和控移动源的减排比例相对较小,将是天津市下一步污染物减排潜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常规污染物 减排效益 天津市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投融资需求及影响评估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战峰 袁增伟 《中国环境管理》 2016年第2期47-51,共5页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国务院于2013年9月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本研究测算了实施该行动计划所需投入资金,并定量评估了可能给中国...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国务院于2013年9月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本研究测算了实施该行动计划所需投入资金,并定量评估了可能给中国带来的社会、经济、健康等影响。结果表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直接投资共计需要资金约1.84万亿元,其中优化能源结构、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的投资需求约分别为2844亿元、14 067.66亿元、915.44亿元和615.72亿元;2017年全国因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而减少的慢性死亡人数平均约为11.0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0.15‰,各地损失寿命年限均有所下降,即寿命有延长趋势;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为正效应,在2013—2017年,计划的实施将拉动我国GDP增长约20 403.01亿元,增加就业岗位约291.13万个。本研究对政策评估研究及未来大气污染治理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政策评估 投入产出分析 环境政策 环境管理
下载PDF
“大气十条”政策的节能降碳效果评估与创新中介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少林 王齐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85-1997,共13页
为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政策)的节能降碳效果与作用机制,在测度2003~2017年281个地级和以上城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CO_(2)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大气十条”政策对节能降碳的影响、创新中介... 为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政策)的节能降碳效果与作用机制,在测度2003~2017年281个地级和以上城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CO_(2)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大气十条”政策对节能降碳的影响、创新中介效应和城市异质性.结果表明:(1)“大气十条”政策促进全样本城市能耗强度显著下降17.60%,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19.99%,在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克服内生性和安慰剂、动态时间窗和反事实、三重差分和PSM-DID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上述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大气十条”政策通过绿色发明型专利为载体的直接创新中介效应实现节能降碳效果,创新引致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间接创新中介效应实现节能效果.(3)异质性分析表明,“大气十条”政策对煤炭消费大省的节能降碳幅度分别大于非煤炭消费大省0.86%和3.25%;对老工业基地城市的降碳幅度大于非老工业基地36.43%,但节能效果小于非老工业基地8.93%;对非资源型城市的节能降碳幅度分别大于资源型城市31.30%和74.95%.(4)结果显示,须强化煤炭消费大省、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等重点地区的创新投入和产业结构升级力度,以充分发挥“大气十条”政策的节能降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十条”政策 节能降碳 创新中介效应 绿色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大气十条”政策如何重塑中心-外围产业空间布局?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赵斌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7-78,共12页
“大气十条”政策是改善空气质量、重塑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抓手。选取2005—2019年2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以试点地区为代表的中心地区,“大气十条”政策既是抑制生产性企... “大气十条”政策是改善空气质量、重塑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抓手。选取2005—2019年2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以试点地区为代表的中心地区,“大气十条”政策既是抑制生产性企业进入的阻力,也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进入的动力,且高铁开通和本土市场规模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大气十条”政策对外围地区的生产性企业进入和生产性服务企业进入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呈现出随地理阈值上升抑制→促进→抑制→无影响的空间衰减特征。进一步地,生产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区位选址变化,形成中心“主服务、辅生产”和外围“主生产、辅服务”的产业空间布局,及形成明显的区域产业协同集聚差异。该研究为“大气十条”政策提供新的证据,也为地区内优化产业结构和地区间产业分工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十条”政策 生产性企业 生产性服务企业 产业集聚 中心-外围
下载PDF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郑州市冬季PM_(2.5)浓度及化学组成影响
17
作者 徐艺斐 袁明浩 +2 位作者 王晶晶 陶杰 周伟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49-3857,共9页
基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前后,在污染严重的冬季(2013年和2018年12月同期),采集郑州市监测站的PM_(2.5)样品,分析PM_(2.5)化学组成,通过对比分析PM_(2.5)中的EC、OC、水溶性离子和金属元素的浓度变化来评估PM_(2.5)浓度及化学... 基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前后,在污染严重的冬季(2013年和2018年12月同期),采集郑州市监测站的PM_(2.5)样品,分析PM_(2.5)化学组成,通过对比分析PM_(2.5)中的EC、OC、水溶性离子和金属元素的浓度变化来评估PM_(2.5)浓度及化学组成的变化,同时选取不同阶段重污染过程,探究PM_(2.5)浓度及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郑州市冬季ρ(PM_(2.5))平均值由2013年的(215.38±107.28)μg·m^(-3)下降至2018年的(77.45±49.81)μg·m^(-3),下降率高达64%.(2)PM_(2.5)中EC、K^(+)、SO_(4)^(2-)和Cl^(-),分别下降了85%、80%、78%和72%;OC、NH_(4)^(+)和NO_(3)^(-)下降幅度较小,分别为50%、41%和32%.(3)与2013年冬季相比,2018年冬季OC/EC的值升高了2.6倍,二次有机碳在OC中占比升高至57%;同时,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的值分别升高了1.5倍和1.0倍,表明郑州市二次污染较为严重,二次转化程度升高.(4)NO_(3)^(-)/SO_(4)^(2-)(质量比)由2013年的0.8±0.2升高至2018年2.5±1.0,表明郑州市移动源贡献上升并且超过固定源成为冬季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5)不同阶段重污染过程对比结果显示,与2013年相比,2018年重污染过程中PM_(2.5)浓度下降显著,峰值浓度下降了61%,主要化学组成由OC、NO_(3)^(-)、SO_(4)^(2-)和NH_(4)^(+)变为OC、NO_(3)^(-)和NH_(4)^(+).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一次排放源管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二次生成对PM_(2.5)贡献呈现升高趋势,因此未来需要关注二次生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PM_(2.5) 化学组成 二次生成 重污染过程
原文传递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后我国城市大气PM_(2.5)浓度下降程度与中老年人精神健康状态改善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志虎 曹茹 +2 位作者 黄婧 潘小川 李国星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6-162,共7页
[背景]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颗粒物暴露与人群抑郁状况和认知能力有关联。2013—2017年我国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简称:“大气十条”)政策,以降低大气颗粒物浓度。但目前对我国大气颗粒物浓度下降程度与中老年人精神健康状态改... [背景]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颗粒物暴露与人群抑郁状况和认知能力有关联。2013—2017年我国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简称:“大气十条”)政策,以降低大气颗粒物浓度。但目前对我国大气颗粒物浓度下降程度与中老年人精神健康状态改善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分析“大气十条”政策实施后,我国城市大气颗粒物浓度下降状况与中老年人群的抑郁程度和认知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队列2011年及2018年调查数据,基于各城市对“大气十条”实际响应程度(研究期间各城市PM_(2.5)动态变化轨迹),使用纵向聚类方法进行分组;响应程度越高,代表该市PM_(2.5)浓度下降幅度越大。将受访者分配到对政策不同响应程度的组别,包括低响应程度A组(对照组),中响应程度B组和高响应程度C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并考虑潜在的个体及城市级别的时变混杂以估计“大气十条”政策实施后PM_(2.5)浓度改善程度与我国中老年人的抑郁程度和认知功能变化的关系。抑郁程度采用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10条目量表进行衡量,共计10题,总分0~30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认知功能参照国际中老年人认知功能测试问卷,包含记忆与认知状态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共计31题,总分0~31分,得分越高认知功能越好。选择结局相对完整的样本进行分析,其中抑郁分析纳入10729人,认知分析纳入4510人。[结果]纵向聚类结果显示,PM_(2.5)浓度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群(即高响应程度C组)基线PM_(2.5)浓度最高,主要分布于京津冀、成渝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在2011年,3组中老年人群的抑郁程度、认知水平均未见差异(Kruskal Wallis检验,P_(抑郁)=0.864,P_(认知)=0.239)。相比于2011年,2018年低(A)、中(B)响应组人群的抑郁程度和认知水平均存在差异(配对Wilcox检验,均P<0.001);高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抑郁 认知 纵向聚类 双重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扩散的逻辑——以“大气十条”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月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3-30,共8页
政策扩散是政策创新在地方政府间传播被其他地方政府接受并采纳的过程,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研究的关键方向。府际关系在政策扩散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力作用。文章以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 政策扩散是政策创新在地方政府间传播被其他地方政府接受并采纳的过程,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研究的关键方向。府际关系在政策扩散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力作用。文章以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为例,分析政策创新在全国迅速扩散过程中府际关系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自主空间的拓展是政策创新的行动前提;中央政府"东重西轻"的倾斜分权在"大气十条"政策扩散的时空特征中体现明显;尽管地方政府在中央放权让利过程中获得了较多的自主权限,但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仍是"中央主导"型,中央政府在政策创新和政策变迁过程中依然占有绝对多的主导权。此外,随着政策系统的逐渐开放,公众、非官方组织等力量在政策扩散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扩散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投资需求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战峰 高晶蕾 +1 位作者 郝春旭 葛察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9-1164,共6页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减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对京津冀地区典型行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实施《计划》的投资需求...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减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对京津冀地区典型行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实施《计划》的投资需求核算方法体系,对京津冀地区实施《计划》所需的投资需求进行了测算,并对现有的投融资进展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实施《计划》直接投资共计需要2 490.29亿元。其中,能源结构优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投资需求分别为636.55亿、769.14亿、1 084.60亿元。从京津冀地区投融资实施进展来看,尚存在已有投资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偏窄、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等问题,建议京津冀地区加大投入水平,加快完善投融资机制,并根据投资需求制定更为清晰的投融资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投资需求分析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