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焊接高压空气环境下GTAW电弧特性 被引量:29
1
作者 蒋力培 王中辉 +3 位作者 焦向东 周灿丰 房晓明 马洪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自制的高压干法水下焊接模拟试验平台,首次系统研究了高压空气环境下GTAW电弧特性。结果表明,空气环境下GTAW电弧的安全压力范围可高达0.7MPa;高压空气环境下的GTAW电弧电压值为12~19V,略高于同样压力的氩气环境下氩弧值,其... 利用自制的高压干法水下焊接模拟试验平台,首次系统研究了高压空气环境下GTAW电弧特性。结果表明,空气环境下GTAW电弧的安全压力范围可高达0.7MPa;高压空气环境下的GTAW电弧电压值为12~19V,略高于同样压力的氩气环境下氩弧值,其电弧静特性在电流大于50A时呈上升特性;随着空气环境压力升高,GTAW电弧的弧柱电场强度与阴阳极压降增加,导致电弧静特性曲线上移,其上升率约为5-10V/MPa。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压空气环境下的GTAW电弧电压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可用于综合分析计算电弧长度、环境压力和焊接电流对GTAW电弧电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焊接 高压干法 空气环境 电弧
下载PDF
考虑栅片烧蚀金属蒸气的栅片切割空气电弧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飞 荣命哲 +4 位作者 吴翊 史强 刘增超 马瑞光 陈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6-504,共9页
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MHD)建立了考虑栅片烧蚀金属蒸气的三维空气电弧模型,对模型灭弧室内的的电弧跑动及切割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在传统的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中引入了金属蒸气浓度方程耦合求解用于描述灭弧室内金属蒸... 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MHD)建立了考虑栅片烧蚀金属蒸气的三维空气电弧模型,对模型灭弧室内的的电弧跑动及切割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在传统的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中引入了金属蒸气浓度方程耦合求解用于描述灭弧室内金属蒸气的对流与扩散.在计算中考虑了金属蒸气对于电弧等离子体热力学参数和输运参数的影响.通过计算获得了电弧运动及切割过程的电弧电压,温度分布,金属蒸气浓度分布,灭弧室内流场变化等,分析了由于金属蒸气存在引起的电弧等离子体电导率的变化在切割过程中对于电弧行为的影响.为了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将高速摄影仪拍摄的电弧动态过程与电弧电压的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在阴阳极交界处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在计算中体现出了的阴阳极弧根不同的运动速度,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研究表明栅片烧蚀金属蒸气会增加电弧弧根及弧根运动前方区域的电导率,这会引起栅片阴极弧根的形成领先于另一侧的阳极弧根;切割后栅片中的电流会对栅片两侧弧根运动在前面的短弧产生加速作用,而对另外一段则会制约其向前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蒸气 空气电弧 仿真分析 电弧切割
原文传递
影响空气式静电放电特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原青云 张希军 +1 位作者 刘尚合 武占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00-2506,共7页
为了提高静电放电特别是空气式静电放电试验结果的重复性,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对影响空气式静电放电(ESD)特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弧长度是影响空气式ESD特性的一个最直接因素,不同电弧长度会得到差别很大的空气式ESD事件,... 为了提高静电放电特别是空气式静电放电试验结果的重复性,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对影响空气式静电放电(ESD)特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弧长度是影响空气式ESD特性的一个最直接因素,不同电弧长度会得到差别很大的空气式ESD事件,相同放电条件下,电弧长度越短,峰值电流越大,上升时间越小;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电极的接近速度会影响到电弧长度而引入时间相关效应,进而影响空气式ESD特性,比如当放电电压一定时,接近速度越快,峰值电流越大,上升时间越小;不同的放电电极极性将产生空间极性效应或空间电荷效应,从而影响空气式ESD特性;不同的环境条件尤其是空气成分与空气湿度对空气式ESD的影响很大。这些研究成果将为空气式ESD的试验规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ESD) 空气放电 电弧长度 接近速度 极性 湿度 放电电流 上升时间 耦合电压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大容量直流快速断路器的研发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志豪 赵芳帅 +2 位作者 袁端磊 王海燕 费翔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7-423,共7页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直流快速断路器的国产化,研制了1 800 V/80 k A大容量直流快速断路器。重点介绍了直流大容量短路开断相关系统的设计,通过电磁场和动力学耦合仿真,获得了直接过流脱扣器的动态特性,通过建立空气直流电弧的磁流体动力...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直流快速断路器的国产化,研制了1 800 V/80 k A大容量直流快速断路器。重点介绍了直流大容量短路开断相关系统的设计,通过电磁场和动力学耦合仿真,获得了直接过流脱扣器的动态特性,通过建立空气直流电弧的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分析了电弧在开断过程中的运动以及弧根转移过程。基于仿真结果研制的样机按照IEC标准顺利通过了全部型式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脱扣时间和电弧转移过程对开断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时电弧转移迅速,电弧电压上升较快且不存在停滞现象,脱扣时间小于5 ms,燃弧时间在12 ms以内,具有开断100 k A短路电流的能力,从而验证了仿真对实际产品设计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磁流体动力学 空气电弧 过流脱扣器 栅片切割 牵引供电设备
下载PDF
空气开关电弧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伟宗 吴翊 +2 位作者 荣命哲 杨飞 周庆庆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1,23,共6页
通过仿真技术研究了空气开关电器中空气电弧。建立了电弧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并求解模型控制方程,分析了电弧运动、触头打开、电弧转移等过程。该项研究可为开关电器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空气开关 电弧 仿真 磁流体
下载PDF
金属丝段电爆过程中的沉积比能量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爱华 陈长东 +1 位作者 毕学松 朱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12-2516,共5页
金属丝在高压电场中通过丝端部与电极之间的气体放电导入电流,完成电热爆,沉积在丝段上的比能量对电爆制粉和喷涂有着重要影响。为系统认识金属丝段电爆过程中初始充电电压、丝长和直径与沉积比能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含气隙的丝段爆... 金属丝在高压电场中通过丝端部与电极之间的气体放电导入电流,完成电热爆,沉积在丝段上的比能量对电爆制粉和喷涂有着重要影响。为系统认识金属丝段电爆过程中初始充电电压、丝长和直径与沉积比能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含气隙的丝段爆炸过程的电路模型,进行一系列电热爆数值模拟,得到了适合实际电热爆过程的最佳气隙长度。在电极间距不变的条件下,对于不同初始充电电压、不同长度和直径的金属丝进行电热爆数值模拟和实际电热爆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充电电压越高,沉积在丝上的比能量越高;减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可提高金属丝上沉积的比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段电爆 电路模拟 电极间距 比能量 气隙 等离子弧
下载PDF
频率对低压断路器空气电弧燃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尹健宁 李兴文 +2 位作者 刘超 葛世伟 段建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13-3922,共10页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要求其保护用空气断路器可以开断较宽频率范围内的短路电流,而电弧动态特性直接影响了断路器的开断性能。为此以微型断路器和塑壳断路器为例,首先开展了不同频率下的电弧开断实验,得到了电弧电流、电弧电压,并计算...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要求其保护用空气断路器可以开断较宽频率范围内的短路电流,而电弧动态特性直接影响了断路器的开断性能。为此以微型断路器和塑壳断路器为例,首先开展了不同频率下的电弧开断实验,得到了电弧电流、电弧电压,并计算了整个燃弧期间内的电弧能量、归一化时间和允通能量,研究了频率对表征电弧动态特性的关键物理量的影响规律。其次,定义了归一化时间来表征栅片中的涡流对电弧运动过程的阻碍程度。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灭弧室结构对电弧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加,归一化时间增加,限流系数增加,电弧能量减小,因此,工频下设计的断路器在非工频条件下工作时,应该降容使用。该研究初步揭示了频率对空气电弧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且为宽频断路器的开发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电弧 燃弧特性 电弧能量 频率 低压断路器
下载PDF
低压断路器触头电弧非平衡态燃弧过程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静 杨光 +2 位作者 曹云东 于龙滨 樊小敏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6年第15期7-12,22,共7页
建立触头间距2.5 mm,触头间直流电压分别为380 V、500 V和800 V,环境温度300 K,混合介质(N_2和O_2)的断路器触头电弧简化模型。通过仿真得到直流低压空气电弧非平衡态燃弧过程中触头间隙的微观带电粒子密度、平均电子能量等各项微观物... 建立触头间距2.5 mm,触头间直流电压分别为380 V、500 V和800 V,环境温度300 K,混合介质(N_2和O_2)的断路器触头电弧简化模型。通过仿真得到直流低压空气电弧非平衡态燃弧过程中触头间隙的微观带电粒子密度、平均电子能量等各项微观物理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触头间空气电弧非平衡态燃弧过程以及触头间电压对空气电弧形成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电压变化与鞘层区电场强度、鞘层厚度、鞘层电子温度、弧柱长度及电子密度的关系,为完善低压电器电弧理论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电弧 微观 漂移扩散方程 非平衡态 鞘层
下载PDF
基于叠加性雷击防护的灭弧方法仿真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戴琦 王巨丰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4,共7页
当叠加性雷击连续向输电线路放电时,将会对电网运行造成毁灭性打击。提出通过诱导固相气流全程匹配叠加性雷击放电时重复建弧的灭弧方法,将实现对所有雷击工况防护全覆盖。为了验证其灭弧方法的科学有效性,首先对灭弧原理进行了扼要分... 当叠加性雷击连续向输电线路放电时,将会对电网运行造成毁灭性打击。提出通过诱导固相气流全程匹配叠加性雷击放电时重复建弧的灭弧方法,将实现对所有雷击工况防护全覆盖。为了验证其灭弧方法的科学有效性,首先对灭弧原理进行了扼要分析论证;然后建立数学模型,对固相气流在灭弧腔内的作用效果进行理论分析与量化计算;提出并建立了叠加性雷击模型并用仿真软件对两种流体耦合过程进行模拟。理论分析计算与仿真结果表明:固相气流能在1L的刚性空间内维持高达131 MPa的强压2.8 ms以上;电弧能在气流正压作用时间内可靠熄灭;深度抑制叠加性雷击发生时的重复建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性雷击 固相气流 电弧 灭弧腔 重复建孤 爆轰波 二次闪络
原文传递
高速气流环境绝缘子污闪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学永 孙继星 +3 位作者 罗蜀彩 杨坤松 韩伟峰 高国强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13,共7页
在分析了自然环境直、交流闪络模型基础上,研究了电气化铁路间歇性高速风环境下绝缘子表面闪络的影响因素、高速气流环境、绝缘子表面气压分布不均、周围风速改变;在该环境下污秽、雾、雨将会短时间形成规律性分布,构成导电通道,产生电... 在分析了自然环境直、交流闪络模型基础上,研究了电气化铁路间歇性高速风环境下绝缘子表面闪络的影响因素、高速气流环境、绝缘子表面气压分布不均、周围风速改变;在该环境下污秽、雾、雨将会短时间形成规律性分布,构成导电通道,产生电弧,发生闪络。在干燥状态高速风环境下绝缘子表面产生电荷,不均匀分布电荷引起表面电场畸变,诱发闪络。利用流体力学知识通过分析特定粘度流体一定风速下在绝缘子表面的分布状况,从而分析绝缘子污闪。同时,由于不同速度的列车风导致边界层变化、吹弧作用会对闪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不同速度与闪络电压的关系对闪络模型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绝缘子 闪络 积污 电场 气压 吹弧
下载PDF
直流开断中触头边缘弧根停滞现象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包玉良 李静 +2 位作者 段薇 彭世东 刘树鑫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4年第4期30-37,共8页
弧根演化过程对直流空气断路器的开关效率有显著影响。基于空气电弧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对触头边缘弧根停滞的根本原因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外磁场大小和开断速度对触头边缘弧根停滞的影响。结果表明,弧根从触头转移至跑弧道是通过击穿... 弧根演化过程对直流空气断路器的开关效率有显著影响。基于空气电弧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对触头边缘弧根停滞的根本原因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外磁场大小和开断速度对触头边缘弧根停滞的影响。结果表明,弧根从触头转移至跑弧道是通过击穿完成的,触头边缘弧根停滞是弧根转移前跑弧道未达到击穿条件导致的。触头边缘弧根停滞时间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而减少,并减少速度变慢,最后趋于稳定;燃弧初期,一定范围内提高触头开断速度有利于减少弧根停滞时间,但受洛伦兹力和气流场的双重影响,过高的开断速度对减少电弧停滞时间的效果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空气电弧 触头边缘弧根停滞 磁流体动力学 开断速度
下载PDF
沿绝缘表面空气间隙击穿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健 周军 +3 位作者 黄瑞平 梅红伟 关志成 王黎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目前,针对染污绝缘表面局部电弧发展机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电击穿过程;另一种认为是热击穿过程。论证两种观点的关键在于判断局部电弧弧根处的场强是否达到弧根前端空气间隙的击穿强度。虽然关于空气间隙的击穿强度的研究工作较... 目前,针对染污绝缘表面局部电弧发展机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电击穿过程;另一种认为是热击穿过程。论证两种观点的关键在于判断局部电弧弧根处的场强是否达到弧根前端空气间隙的击穿强度。虽然关于空气间隙的击穿强度的研究工作较多,但是目前还缺少沿绝缘表面空气间隙击穿特性的研究。笔者旨在研究沿绝缘表面空气间隙的击穿特性,分析其与纯空气间隙击穿特性的差别以及海拔因素的影响,同时在试验中考虑绝缘介质表面染污状态包括洁净干燥表面、染污干燥、染污自然受潮以及染污饱和受潮等对其击穿特性的影响。试验首次测量得到了沿绝缘表面空气间隙在不同表面状态、不同气压条件下的击穿强度。测量结果表明:绝缘表面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间隙的击穿强度,且间隙越短,影响程度越大;沿绝缘表面的空气间隙击穿强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但是其随海拔下降程度要小于纯空气间隙的下降程度。通过对比局部电弧弧根附近场强的测量值和绝缘表面空气间隙的击穿强度发现:弧根前端的电场强度能够达到沿绝缘表面空气的击穿强度,说明局部电弧前段发生电击穿是可能的,因此在对污闪过程进行建模分析中需要考虑弧根前端空气间隙的电击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间隙 空气间隙 高海拔 弧根 电击穿
下载PDF
直流条件下空气与SF_6喷口电弧换热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权 杨芳 +1 位作者 祁海洋 阎究敦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1-47,共7页
空气作为来源丰富的自然气体其绝缘和电流开断性能得到了很多研究。近几年来作为Fluoroketone的稀释气体在中压开关中进行了SF_6替代试验。大量结果表明基于空气的气吹断路器故障电流开断能力远远小于SF_6断路器,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回... 空气作为来源丰富的自然气体其绝缘和电流开断性能得到了很多研究。近几年来作为Fluoroketone的稀释气体在中压开关中进行了SF_6替代试验。大量结果表明基于空气的气吹断路器故障电流开断能力远远小于SF_6断路器,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回答为什么空气电弧的时间常数远大于SF_6电弧的时间常数、其开断性能远远弱于后者的问题。文中基于可靠的实验数据对二维轴对称微分湍流电弧模型中的湍流参数首先进行了标定,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空气电弧的能量交换机理。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小电流空气喷口电弧径向和轴向散热相当,而在SF_6电弧中径向散热占绝对主导地位。两者散热机理的差异与径向温度分布(弧柱半径大小)有直接关系,而径向温度分布由物性参数ρCp通过湍流换热控制。因此,文中的研究结果为找出瞬态电弧中(开断过程)气体的不同开断能力的原因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替代气体 空气电弧 超音速喷口 伏安特性 湍流效应
下载PDF
大电流空气电弧栅片烧蚀数值模拟与分析
14
作者 王钰洁 许诺 王立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45-2652,共8页
电网输配电容量不断增加对低压断路器的开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压断路器开断大电流时,电弧烧蚀灭弧栅片产生的金属蒸汽会极大的影响断路器开断性能,阻碍断路器发展并且不利于电网安全运行。因此,建立了开断电流为10 kA的栅片烧蚀... 电网输配电容量不断增加对低压断路器的开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压断路器开断大电流时,电弧烧蚀灭弧栅片产生的金属蒸汽会极大的影响断路器开断性能,阻碍断路器发展并且不利于电网安全运行。因此,建立了开断电流为10 kA的栅片烧蚀模型,研究了栅片烧蚀特性。模型考虑了栅片阴极端和阳极端不同的电弧能量注入,栅片材料的熔化、蒸发以及栅片表面形貌变化,并将弧根运动引入模型中。利用此模型计算了铁栅片烧蚀质量以及温度和熔化材料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栅片阴极端温升大小和范围均小于栅片阳极端的值。栅片表面熔化区域尺寸和位置随着弧根的移动而改变。栅片阳极端熔沸点来临时刻分别是2.19 ms和2.89 ms,烧蚀质量为1.84 mg。而栅片阴极端熔点来临时刻为4.12 ms,温度始终低于栅片材料沸点,烧蚀质量近乎为0。该文得到了单次开断下栅片两端烧蚀形貌,为研究多次开断下栅片烧蚀引起的栅片间短弧长度和移动路径变化对断路器开断性能的影响献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流 空气电弧 开断性能 灭弧栅片 烧蚀
下载PDF
激光干涉法在空气间隙放电参数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旋 曾嵘 +1 位作者 庄池杰 陈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73-2078,共6页
空气间隙放电现象物理过程复杂,利用先进手段对其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搭建了一套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Mach-Zehnder干涉仪放电参数测量系统,利用干涉条纹图像可推算测试区域的折射率分布,进而可得到温度、粒子密度等热物理参... 空气间隙放电现象物理过程复杂,利用先进手段对其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搭建了一套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Mach-Zehnder干涉仪放电参数测量系统,利用干涉条纹图像可推算测试区域的折射率分布,进而可得到温度、粒子密度等热物理参数。以空气电弧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尖–板电极交流电弧(约0.1 A)和电焊机直流电弧(30 A)进行诊断实验,建立局部热力学平衡模型,得到其温度和电子密度等参数的径向分布,前者的弧心温度约为3 000~6 000 K,后者的弧心温度约为12 000 K。另外,还初步得到了空气间隙放电通道的干涉条纹图像。实验结果验证了激光干涉法在空气放电参数测量研究中的可行性,为该方法在长空气间隙放电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法 MACH-ZEHNDER干涉仪 空气电弧 局部热力学平衡模型 电弧温度 长空气间隙放电
下载PDF
Fluid-chemical modeling of the near-cathode sheath formation process in a high current broken in DC air circuit breaker
16
作者 彭世东 李静 +3 位作者 段薇 曹云东 刘树鑫 黄浩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23-538,共16页
When the contacts of a medium-voltage DC air circuit breaker(DCCB) are separated,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of the arc is determined by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near-electrode sheath. Therefore, the voltage drop thr... When the contacts of a medium-voltage DC air circuit breaker(DCCB) are separated,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of the arc is determined by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near-electrode sheath. Therefore, the voltage drop through the near-electrode sheath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build up the arc voltage, which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current-limiting performance of the DCCB. A numerical model to describe the near-electrode sheath formation process can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arc formation, and thus provide a method for arc energy regulation. In this work, we establish a two-dimensional axisymmetric time-varying model of a medium-voltage DCCB arc when interrupted by high current based on a fluid-chemical model involving 16 kinds of species and 46 collision reactions. The transient distributions of electron number dens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 number density, net space charge density, axial electric field, axial potential between electrodes, and near-cathode sheath are obtained from the numerical model.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n density in the arc column increases, then decreases, and then stabilizes during the near-cathode sheath formation process, and the arc column's diameter gradually becomes wider. The 11.14 V–12.33 V drops along the17 μm space charge layer away from the cathode(65.5 k V/m–72.5 k V/m) when the current varies from 20 k A–80 k A.The homogeneous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in the near-cathode sheath core,but the electron number density at the near-cathode sheath periphery can increase as the magnetic field increases and the homogeneous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will lead to arc diffusion. The validity of the numerical model can be proven by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cathode sheath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 arc fluid-chemical model high current DC air circuit breaker(DCCB)
下载PDF
Research on arc root stagnation when small current is interrupted in self-excited circuit breaker 被引量:4
17
作者 Shidong PENG Jing LI +2 位作者 Yundong CAO Chongyang HUANG Shuxin LIU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4-25,共12页
The self-excited DC air circuit breaker(SE-DCCB)has been widely used in urban rail transit due to its excellent stability.It can realize forward and reverse interruption,but has difficulty interrupting small currents ... The self-excited DC air circuit breaker(SE-DCCB)has been widely used in urban rail transit due to its excellent stability.It can realize forward and reverse interruption,but has difficulty interrupting small currents due to the phenomenon of arc root sticking at the entrance of the arc chamber in the splitting process,which is known as arc root stagnation.A coupling model of the self-excited magnetic field and magnetohydrodynamics is established for the SE-DCCB with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The magnetic field,temperature and airflow distribution in the arc chamber are investigated with an interrupting current of 150 A.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rection and magnitude of the magnetic blowout force are the dominant factors in the arc root stagnation.The local high temperature of the arc chamber due to arc root stagnation increases the obstruction effect of the airflow vortex on the arc root movement,whi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arc duration time of small current interruption.Based on the research,the structure of the magnetic conductance plate of the actual product is improved,which can improve the direction and magnitude of the magnetic blowout force at the arc root so as to restra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irflow vortex effectively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arc root stagnation when the small current is interrupt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ircuit breaker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for a small current interruption range from 100 A to 35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excited DC air circuit breaker small current interruption magnetic blowout force arc root stagnation airflow vortex
下载PDF
Research on an Arc Air-Lubricating Oil Radiator Equipped in Internal Surface of Air Intake for the Aero Engine 被引量:2
18
作者 CAI Huikun WENG Zeju +2 位作者 LIAO Yidai GU Kaixuan WANG Junjie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687-696,共10页
Due to huge-power aircraft development and more electronic devices applied onboard,high heat flow density and uneven thermal distribution are becoming new problems.One new try is adding an air-lubricating oil radiator... Due to huge-power aircraft development and more electronic devices applied onboard,high heat flow density and uneven thermal distribution are becoming new problems.One new try is adding an air-lubricating oil radiator as the secondary cooling component but there are still few reports on its research.Therefore,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ly-design plate-fin air-lubricating oil radiator different from tube-fin or shell-tube conventionally used in previous engine system.This radiator is arc,and equipped in internal surface of air intake.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on fin performance.Their results agreed well with average error of 13%on thermal resistance.Then heat and flow behaviors of oil side were presented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sizes of flowing passage.According to all research,optimized radiator is gained with fin spacing of 3.76 mm,fin thickness of 2 mm,single flowing path with width of 13 mm and gradient inlet and outlet.Its heat dissipation of 28.35 k W and pressure loss of 2.2 MPa can meet actual working requirements.The research proves an air-lubricating oil radiator with arc structure and layout mode of internal surface to be feasible,which is a new but efficient cooling scheme and can lead to an innovative but wide use in modern aircraf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 engine air-lubricating oil radiator arc plate-fin radiator oil flowing path internal surface of air intake
原文传递
直流空气断路器缩小弧区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宁佐清 罗锦华 《船电技术》 2004年第2期28-29,共2页
本文论述了直流空气断路器缩小弧区研究的意义,根据电弧及弧焰的特点,阐述两种缩小弧区的方法,并简单介绍了一些研究试验的情况。
关键词 船舶工程 船舶配电系统 直流空气断路器 电弧 弧焰 短路分断能力 缩小弧区
下载PDF
Cathode Erosion of Graphite and Cu/C Materials in Airarcs
20
作者 Zhang Chengyu Qiao Shengru +3 位作者 Liu Yiwen Yang Zhimao Wang Yaping Yong Guo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18-20,共3页
Cathode erosion of graphite and Cu/C was studied in direct current arcs, which were ignited between two electrodes comprised of two kinds of carbon materials and a tungsten anode in air. The arced zones on the cathode... Cathode erosion of graphite and Cu/C was studied in direct current arcs, which were ignited between two electrodes comprised of two kinds of carbon materials and a tungsten anode in air. The arced zones on the cathode surface were investigated by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lso, the cathode erosion rates of the investigated material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wo distinct zone can be seen on both cathodes. The eroded area was located at the zone just opposite to the anode and surrounded by a white zone. The arced surface on the Cu/C containing 9.3 % Cu is rou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graphite. Many particles with various sizes distributed on the Cu/C. The vaporization of Cu can lower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reduce the cathode erosion. Therefore, the cathode erosion rate of the Cu/C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graph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 composite GRAPHITE air arc cathode eros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