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育目的表述的国民性问题——战后中、韩、日、新四国教育目的之国民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容中逵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11,67,共7页
通过比较战后中、韩、日、新四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可以发现,中国的教育目的在表述上更多体现的是意识形态性和人类共通性,相对缺乏对“中国”人和“文化性”的关注。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凸显教育目的的国民性,以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国... 通过比较战后中、韩、日、新四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可以发现,中国的教育目的在表述上更多体现的是意识形态性和人类共通性,相对缺乏对“中国”人和“文化性”的关注。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凸显教育目的的国民性,以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国民文化特性和明确的文化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国民性 比较分析
下载PDF
教育的唯一主题即生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解读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青琳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第5期62-66,共5页
怀特海作为杰出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在教育思想领域也独树一帜。其教育名著《教育的目的》一书,由六篇论文和两篇附录构成,着重从教育的目的出发,论述了教育过程中应把握的节奏,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古典课程与现代课程的协调以及大学教育管... 怀特海作为杰出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在教育思想领域也独树一帜。其教育名著《教育的目的》一书,由六篇论文和两篇附录构成,着重从教育的目的出发,论述了教育过程中应把握的节奏,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古典课程与现代课程的协调以及大学教育管理的诸多建议。这些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不仅成为流行国际的"过程教育"的先声,而且给予当时英国的教育以认真的总结与批判,体现了作者从多年教育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以及基于这些经验的价值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 教育阶段 大学
下载PDF
怀特海过程哲学视域下的教育节奏与目的论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刚成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1年第1期16-23,共8页
过程即实在,实在必定千姿百态。教育虽有基本的阶段划分,但个体自然节奏迥异。遵循共性规律并尊重个性差异的教育节奏,感受过程,是本真教育目的达成的基本前提,而真正的教育目的指导下的教育节奏也必然尊重规律、尊重个体差异。借助怀... 过程即实在,实在必定千姿百态。教育虽有基本的阶段划分,但个体自然节奏迥异。遵循共性规律并尊重个性差异的教育节奏,感受过程,是本真教育目的达成的基本前提,而真正的教育目的指导下的教育节奏也必然尊重规律、尊重个体差异。借助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中提出的“教育的节奏”这一教育原则及其分化出来的三个阶段,与教育的目的对应起来,通过浪漫阶段的随性自由与教育的无目的性、精确阶段的定向引导与教育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和综合运用阶段的自觉自为与人的自我实现三个层次的阐释,可以厘清遵循教育节奏就可实现人自我发展的教育目的这一教育之道,更有益于提升人们对教育目的的深入认识和教育理念建构,从而推动现世教育趋向于人的精神建构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教育节奏 自由 自我 自觉
下载PDF
怀特海论教育的目的 被引量:8
4
作者 阳黔花 杨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6-131,共6页
英国思想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作为机体(过程)哲学的创始人,其教育目的观深受其机体(过程)哲学的影响,同时还源于他对现代人自由的丧失和教育异化的深刻反思。怀特海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为此,教育是... 英国思想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作为机体(过程)哲学的创始人,其教育目的观深受其机体(过程)哲学的影响,同时还源于他对现代人自由的丧失和教育异化的深刻反思。怀特海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为此,教育是一种融知识在内的(文化)智慧教育,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具有责任感和崇敬感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特海 教育目的 机体(过程)哲学
下载PDF
怀特海基于生活与生命的教育目的观及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刚成 吴锐 《教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3-19,共7页
教育目的论是教育的基本理论导向,对其进行深入认识,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的科学发展。从怀特海的生平与其教育目的形成的背景出发,在分析怀特海的为了五彩缤纷的生活的教育目的论以及踏准生命成长的节拍的教育节奏论基础上,可以得到其教... 教育目的论是教育的基本理论导向,对其进行深入认识,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的科学发展。从怀特海的生平与其教育目的形成的背景出发,在分析怀特海的为了五彩缤纷的生活的教育目的论以及踏准生命成长的节拍的教育节奏论基础上,可以得到其教育目的论对我国教育的启示,即,基于生命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受教育者;基于学生生活,设置综合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基于生活与生命,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基于智力发展,把握自由和训练的节奏,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教师应有自己坚定的教育信念和对理想教育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生活教育 生命教育 劳动教育 审美教育 家庭教育
下载PDF
投资身体资本:一种新的学校体育目的观 被引量:5
6
作者 郭海霞 何志杰 潘凌云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26,138,共7页
运用逻辑学和矛盾论方法,在对历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目的的社会取向和目的泛化现象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索学校体育目的形成的基本路径和本质,研究发现:身体是学校体育的"力的作用点"。个体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与现有身体资本存量的... 运用逻辑学和矛盾论方法,在对历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目的的社会取向和目的泛化现象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索学校体育目的形成的基本路径和本质,研究发现:身体是学校体育的"力的作用点"。个体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与现有身体资本存量的有限性是学校体育多维关系中最基本的矛盾关系,它决定了学校体育目的的质的规定性是身体资本投资,最高鹄是满足个体发展需求。新的学校体育目的从满足社会需求回归到满足个体需求,从实现全面发展凝缩到实现身体发展,彰显了学校体育生命关怀的情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学校体育目的 身体资本 资本投资
原文传递
教育心理学的危机:挑战和定位 被引量:6
7
作者 戴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4,共21页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已经有百余年历史,但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教育心理学还很年轻。从内部看,它依然缺乏属于自己的核心关切、概念体系和方法论;从外部看,它面临学科不断分化带来的新挑战。在21世纪的语境下,很难再把教育心理...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已经有百余年历史,但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教育心理学还很年轻。从内部看,它依然缺乏属于自己的核心关切、概念体系和方法论;从外部看,它面临学科不断分化带来的新挑战。在21世纪的语境下,很难再把教育心理学看成是传统心理学的衍生学科,而无视它作为“设计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特质。对教育心理学的重新定位,需要确立它自身的核心关切,以有别于其他心理学科,尤其需要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重新审视。传统的用于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科学的机械还原逻辑必须让位于基于人的可塑性、开放性、选择性和成长性的生成(emergence)逻辑,同时要吸纳“设计科学”对人类学习和发展可能性的探索和优化努力,而心理行为证据则提供这种实践的可行性和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自然科学vs.设计科学 还原论vs.生成论 教育的目的 人的发展多样性
下载PDF
试论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瑞景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年第6期85-87,100,共4页
本文提出了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及其理论依据和实现手段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目标 基础音乐教育 音乐艺术修养 教材建设 美育
下载PDF
超越“目的—手段”体系:教育理论思维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5
9
作者 余庆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4-39,共6页
"目的—手段"体系是构建教育理论的一种思维模式。自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伊始,该体系始终是教育理论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方式,其理论假设建立在人的可塑性基础之上,以价值中立的立场去分析教育系统及过程。出于操作和评价的便利性... "目的—手段"体系是构建教育理论的一种思维模式。自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伊始,该体系始终是教育理论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方式,其理论假设建立在人的可塑性基础之上,以价值中立的立场去分析教育系统及过程。出于操作和评价的便利性,抽象的教育目的会细化成具体、多层次的教育目标,进而对应制度安排、教育手段等。这种方式造成了教育理论在规范、解释功能上的缺位。更新教育理论体系观,以教育实践的逻辑为基础,实现教育理论的实践化改造,有助于突破这一体系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 教育手段 “目的—手段”体系
下载PDF
论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观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卿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4-67,71,共5页
怀特海是过程教育哲学的创始人,其教育目的就是要造就有业余爱好者基本优点的专家,或者说培养既有专门知识又有文化的人才。这一教育目的观的现实依据是怀特海个人的经历,其哲学基础则是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思想。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观超越... 怀特海是过程教育哲学的创始人,其教育目的就是要造就有业余爱好者基本优点的专家,或者说培养既有专门知识又有文化的人才。这一教育目的观的现实依据是怀特海个人的经历,其哲学基础则是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思想。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观超越了历史上诸多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中对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历史意义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特海 教育目的 过程教育哲学
下载PDF
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学和课程目标关系的再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康琪 丁邦平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9-46,共8页
教育学界对教育目的问题的讨论没有间断过。我国教育学著作大都注重研究教育目的,而教学论和课程论著作却只探讨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忽视教育目的。本文结合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提出对教育目的的思考必须与教育目标以及课程和... 教育学界对教育目的问题的讨论没有间断过。我国教育学著作大都注重研究教育目的,而教学论和课程论著作却只探讨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忽视教育目的。本文结合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提出对教育目的的思考必须与教育目标以及课程和教学目标关联起来,认为建立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以及课程和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是实现教育目的、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 课程与教学目标
下载PDF
人的固有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兼论教育目的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楚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5期110-111,共2页
因有意识而获得自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固有性;人更重要更独特的方面,在于人有可能性。教育是让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的一种活动,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让人发展、创造可能性,及避免某些可能性。事实上,教育提供可能性也就是提供获得种种现实结... 因有意识而获得自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固有性;人更重要更独特的方面,在于人有可能性。教育是让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的一种活动,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让人发展、创造可能性,及避免某些可能性。事实上,教育提供可能性也就是提供获得种种现实结果的可能性,可能性让我们对现实可以有更多的期待。但教育并不需要过于介意一些似乎更现实的口号,教育越富于理想才越能表现属于它自己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固有性 可能性 现实性
下载PDF
施莱尔马赫教育理论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韬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9,共12页
施莱尔马赫是现代教育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从对启蒙时代教育学的批判出发,以辩证法和诠释学为方法论构建起教育行动的理论体系,以此回应了“教育应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在某一方面对社会有用的公民”的时代问题。施莱尔马赫的理论将... 施莱尔马赫是现代教育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从对启蒙时代教育学的批判出发,以辩证法和诠释学为方法论构建起教育行动的理论体系,以此回应了“教育应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在某一方面对社会有用的公民”的时代问题。施莱尔马赫的理论将教育视为整个教育一代的责任,他们应当支持受教育的未成年人成长为具有个体独特性的公民,参与整个社会的实践。在其教育目的论中,施莱尔马赫从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分别论述了这一观点,社会需要得到保留和改善,在个体层面就要完成个体性和普遍性的教育。与此相对应,在教育行动形式的理论中,施莱尔马赫论述了支持与阻止的辩证关系及其与个体性和普遍性的对应关系。施莱尔马赫的教育理论注重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建构教育的目的和行动原则,其辩证和诠释相结合的方法论开辟了教育学知识演进的另一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莱尔马赫 教育理论 辩证法 诠释学 教育目的 教育行动形式
下载PDF
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温泉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4-67,共4页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成人高等教育也应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本文结合社会、经济、政策、教育等方面,通过对学生、学校...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成人高等教育也应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本文结合社会、经济、政策、教育等方面,通过对学生、学校、社会诸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成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提出了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提升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教育目的 发展对策
下载PDF
通识教育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聪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1-102,共2页
由于体育类高校学科门类相对单一,学生知识结构失衡、精神哲思模糊、功利心偏重,通识教育在其中显得更为重要,体育类院校的管理层和教师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改进目前通识教育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促进通识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体育专业 教育目标
下载PDF
先秦鲁国与希腊雅典教育比较研究
16
作者 宋海斌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6,共6页
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们分别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和鲁国又分别是古典时期希腊和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 ,双方虽然相隔遥远 ,但其文化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创造的 ,无论是哲学、史学 ,还是教育和艺术都达到了一个高... 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们分别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和鲁国又分别是古典时期希腊和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 ,双方虽然相隔遥远 ,但其文化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创造的 ,无论是哲学、史学 ,还是教育和艺术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鲁国 古希腊 教育 教育目的 产婆术 比较研究 教育内容 教育对象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老子思想对现当代教育的启示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3-4,共2页
老子的思想主张无为、无我、示弱、寡欲,老总提倡的"仁"要出自本心,是一种天性使然的自然流露。老子被西方学者视为中国哲学的鼻祖、中国文化的流觞,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研究老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中心&qu... 老子的思想主张无为、无我、示弱、寡欲,老总提倡的"仁"要出自本心,是一种天性使然的自然流露。老子被西方学者视为中国哲学的鼻祖、中国文化的流觞,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研究老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中心"和"自由学习"等创新性的学习理论,故老子的哲学思想至今仍对多学科领域具有极其深远的研究价值及实用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
下载PDF
教育为什么要培养节俭的美德 被引量:2
18
作者 约翰·怀特 张生祥 金生鈜(译) 《现代教育论丛》 2022年第3期5-13,I0001,共10页
本文从虚构的主人公西尔维娅的生命微叙事出发,在对她不同时期因不同原因、以不同方式所过的节俭生活进行哲学分析的基础上,阐述选择节俭生活方式的内在和外在理由,讨论节俭教育的有关哲学和教育主张,论证教育培养节俭美德的必要性。同... 本文从虚构的主人公西尔维娅的生命微叙事出发,在对她不同时期因不同原因、以不同方式所过的节俭生活进行哲学分析的基础上,阐述选择节俭生活方式的内在和外在理由,讨论节俭教育的有关哲学和教育主张,论证教育培养节俭美德的必要性。同时,对基于公正原则而提出的节俭教育观加以矫正,并提出教育培养节俭美德对应对威胁人类生存和地球可持续性的气候危机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俭 教育目的 正义 全球气候变化 福祉
下载PDF
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9
作者 付秀丽 《西南教育论丛》 2008年第4期83-85,共3页
怀特海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教育理论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本文着重从他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过程和大学教育的理念方面的论述出发,评述他... 怀特海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教育理论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本文着重从他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过程和大学教育的理念方面的论述出发,评述他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教育的节律 普通教育 专业教育 大学教育
下载PDF
现代大学人文教育目标之我见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洪霞 《天津电大学报》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人文教育是现代大学重要教育内容,要根据人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确立人文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 现代大学 人文教学 教育目标 人文精神 大学生 全面发展 人生观 价值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