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枪法在植物转基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保山 《科技信息》 2008年第17期312-313,共2页
基因枪法是是指用钨粉或金粉包裹外源DNA,而后依靠基因枪装置,利用高压氦气冲击波加速微弹去穿透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使外源DNA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组中,从而达到稳定遗传和表达的目的。它多用于对农杆菌不敏感的物种和... 基因枪法是是指用钨粉或金粉包裹外源DNA,而后依靠基因枪装置,利用高压氦气冲击波加速微弹去穿透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使外源DNA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组中,从而达到稳定遗传和表达的目的。它多用于对农杆菌不敏感的物种和基因型,用外源DNA包被的钨粒对大豆茎尖分生组织进行轰击,获得大豆转基因植株,此后,这一技术便很快在大豆中得到了应用。虽然它有缺点,但可与其他转基因技术结合使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轰击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它们之间并不是相斥的M相反,通过结合两种方法的特性,互相取长补短,就有可能提高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枪 GmDR EB基因 农杆菌
下载PDF
博落回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卓奕秀 柳亦松 +3 位作者 谢红旗 黄鹏 徐敏 曾建国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博落回是一种重要且应用广泛的药源植物,市场前景广阔。现以博落回无菌苗叶片为材料,通过优化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两种抗生素的浓度,初步建立了博落回遗传转化体系,同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MtDREB1C基因导入博落回,获得卡那霉素抗性植株... 博落回是一种重要且应用广泛的药源植物,市场前景广阔。现以博落回无菌苗叶片为材料,通过优化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两种抗生素的浓度,初步建立了博落回遗传转化体系,同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MtDREB1C基因导入博落回,获得卡那霉素抗性植株。随机抽取50株转基因植株进行PCR鉴定,其中3株成功扩增出了目的条带,经初步统计,获得博落回阳性苗的概率是6%。实验结果表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作为博落回遗传改良的新途径,为博落回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 农杆菌 MT DREB1C 抗生素 遗传转化 体系建立 植物基因工程
下载PDF
Regeneration of intergeneric somatic hybrids by protoplast fusion between Onobrychis viciaefolia and Medicago sativa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子勤 贾敬芬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1997年第4期363-370,共8页
Protoplast fusion was induced between sainfoin and alfalfa by an improved polyethyleneglycol (PEG) method. The intergeneric somatic calluse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complementation of hydroxyproline-resistance of sainf... Protoplast fusion was induced between sainfoin and alfalfa by an improved polyethyleneglycol (PEG) method. The intergeneric somatic calluse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complementation of hydroxyproline-resistance of sainfoin and hormone autonomy growth of alfalfa transformation cell line. 17 somatic hybrid plantlets were regenerat-ed. PEG could induce the tight agglutination of protoplasts. During diluting and washing process, cyclization of the linked membrane and formation of vesicle-like 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resulting in protoplast fusion. 5%-10% glycerol supplemented in the fusion inducing solution markedly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of heterogeneous fusion. Better fus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when mixed protoplast suspension was dripped in petri dishes in which PEG solution was previously placed. Chromosome number of regenerated hybrid buds varied from 30 to 60. The genome of hybrids in-cluded the small chromosome from sainfoin and two chromosomes with two clear constrictions from alfalfa. The hybrid-ity of obtained hybrid calluses was confirmed by their isozyme banding patterns and their nopaline synthetase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xyproline-resistant cell line of sainfoin (Hyp^r) agrobaeterium tumefaciens 702 transformed cell line of alfalfa (M_(7)) PEG glycerol vesicle protoplast fusion somatic hybrid plant let.
原文传递
不同温度培养对根癌农杆菌生长及水稻幼胚再生的影响
4
作者 石少华 周永国 +2 位作者 胥剑雄 褚玉甲 李建粤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83-188,共6页
设计26,30,34,36,38,40℃6个温度对根癌农杆菌进行培养.结果显示:根癌农杆菌在38℃和40℃条件下无法生长;将水稻幼胚经26℃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分别放置在农杆菌不能耐受的38℃和40℃环境中培养,并设计了7,14,21,28d不同培养时间,同时以2... 设计26,30,34,36,38,40℃6个温度对根癌农杆菌进行培养.结果显示:根癌农杆菌在38℃和40℃条件下无法生长;将水稻幼胚经26℃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分别放置在农杆菌不能耐受的38℃和40℃环境中培养,并设计了7,14,21,28d不同培养时间,同时以26℃常规培养温度作为对照,分析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培养对水稻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稻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经过38℃所有时间及40℃部分时间(7,14d)下模拟抗性筛选培养,仍然能够正常生长,而且经38℃、14d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率比26℃常规培养提高63.17%,统计分析两者达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幼胚 根癌农杆菌 不同温度培养 愈伤组织 再生
下载PDF
建立高效胡萝卜遗传转化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高岐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2年第7期1-2,6,共3页
胡萝卜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生物工程受体植物,其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已经相继建立起来。在综合大量相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高效胡萝卜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主要因素,以期为该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遗传转化体系 胡萝卜 农杆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籼稻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元风 刘彦卓 +4 位作者 王金花 罗文永 毛兴学 李玲 李晓方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37-743,748,共8页
研究了抗生素种类、继代和菌液浓度对农杆菌介导籼稻转化的影响,并将反义蜡质基因导入4个高产、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籼稻品种中。结果显示,羧苄青霉素的抑菌效果优于头胞霉素,其适宜浓度为250 ̄350mg/L;4个品种继代愈伤比初代愈伤能获得更... 研究了抗生素种类、继代和菌液浓度对农杆菌介导籼稻转化的影响,并将反义蜡质基因导入4个高产、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籼稻品种中。结果显示,羧苄青霉素的抑菌效果优于头胞霉素,其适宜浓度为250 ̄350mg/L;4个品种继代愈伤比初代愈伤能获得更高的抗性愈伤得率;各个品种转化有其最佳的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值),茉莉新占和绿黄占为1.0,粤香占和矮秀占为0.6。应用此优化的农杆菌转化体系,我们得到了转化植株;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水稻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根癌农杆菌 基因转化 反义WX基因 根癌农杆菌介导 籼稻品种 遗传转化 羧苄青霉素 直链淀粉含量 菌液浓度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传波 郭嘉 +3 位作者 陶蕊 李海华 邢少辰 袁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6期71-75,共5页
为了提高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转化率,建立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菌株EHA105侵染玉米自交系7922的胚性愈伤组织,以β-葡萄糖苷酶基因(GUS)为报告基因研究几种因素对遗传转化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农杆菌浓度OD600=0.6... 为了提高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转化率,建立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菌株EHA105侵染玉米自交系7922的胚性愈伤组织,以β-葡萄糖苷酶基因(GUS)为报告基因研究几种因素对遗传转化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农杆菌浓度OD600=0.6时,GUS瞬时表达率最高为35.3%;(2)当侵染时间为15min时,GUS瞬时表达率最高为37.3%;(3)当共培养时间为3天和恢复培养时间为4天时,GUS瞬时表达率最高为29.1%。因此选择农杆菌浓度OD600=0.6,侵染时间15min,共培养3天和恢复培养4天,为最佳遗传转化条件。通过优化影响遗传转化体系的因素,初步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法 玉米 胚性愈伤 转化体系
下载PDF
共转化法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燕丽 崔继哲 +1 位作者 张亮 于胜楠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1-94,共4页
共转化法是实现多基因在同一受体植株中转化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在植物多基因代谢途径和获得去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现今已经形成以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两大方法为主体的共转化系统。全面介绍了这两种方法在共... 共转化法是实现多基因在同一受体植株中转化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在植物多基因代谢途径和获得去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现今已经形成以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两大方法为主体的共转化系统。全面介绍了这两种方法在共转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同时分析了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因工程 共转化 基因枪 农杆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麦几个影响因素的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志清 郑有良 +3 位作者 王丕武 魏育明 颜泽洪 刘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6,24,共7页
选用四川省近年来选育的3个小麦新品种川农16、川麦32和川育16幼胚及愈伤组织,针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中筛选剂种类、剂量,预处理方式,侵染时间等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an不能抑制幼胚愈伤的生长,平均愈伤诱导率达87%... 选用四川省近年来选育的3个小麦新品种川农16、川麦32和川育16幼胚及愈伤组织,针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中筛选剂种类、剂量,预处理方式,侵染时间等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an不能抑制幼胚愈伤的生长,平均愈伤诱导率达87%,愈伤组织生长良好。川农16的幼胚在含不同G418剂量的MS2中生长受抑制,但愈伤诱导率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说明G418不能很好地抑制住幼胚生长,未能筛选出合适的选择浓度。川农16和川麦32的幼胚在含不同L-PPT剂量的MS2培养基中,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L-PPT浓度为3mg/L时就能完全抑制幼胚的生长,因此在小麦遗传转化诱导愈伤和继代阶段L-PPT合适的筛选浓度是2~3mg/L。侵染时间对不同基因型幼胚愈伤诱导率表现不一致,川农16在1h时表现较高的诱导率;侵染前对幼胚进行高渗处理和乙酰丁酰酮(AS)处理后,愈伤诱导率与未经处理相比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基因型对不同处理的反应也表现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杆菌转化 筛选剂 预处理 侵染时间
下载PDF
毛状根培养在植物化学成分和重组药物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辛萍 王有志 孙世芹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50-2752,共3页
毛状根培养是由发根农杆菌转化植物建立起来的体系,具有激素自养、生长迅速、化学成分含量与原植物相当或高于原植物及生物合成能力相对稳定等优点,近年来已在多种植物中建立,并开始用于重组药物蛋白的合成,不但为植物化学成分的大规模... 毛状根培养是由发根农杆菌转化植物建立起来的体系,具有激素自养、生长迅速、化学成分含量与原植物相当或高于原植物及生物合成能力相对稳定等优点,近年来已在多种植物中建立,并开始用于重组药物蛋白的合成,不但为植物化学成分的大规模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使那些在细菌、酵母菌和哺乳动物体内难以表达的药物蛋白的合成成为了可能。文章系统综述了近年来毛状根培养在植物化学成分和重组药物蛋白研究方面的进展和成果,以期为毛状根培养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状根 发根农杆菌 植物化学成分 重组药物蛋白
下载PDF
ATM法转黄萎病菌的条件优化及转GFP的单孢的获得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强 沈晨杰 +1 位作者 吴鹏 左开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485-488,500,共5页
黄萎病菌入侵棉花植株过程是病菌-宿主互作研究的一个热点与难题。为了研究黄萎病菌的入侵机理,本研究的目的是优化农杆菌的转化真菌方法并将GUS-GFP转入到黄萎病菌中获得转报道基因(GUS-GFP)的黄萎病病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农杆菌AGL-... 黄萎病菌入侵棉花植株过程是病菌-宿主互作研究的一个热点与难题。为了研究黄萎病菌的入侵机理,本研究的目的是优化农杆菌的转化真菌方法并将GUS-GFP转入到黄萎病菌中获得转报道基因(GUS-GFP)的黄萎病病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农杆菌AGL-1为侵染菌系,以pCAMBIA1304-PV2作为转化载体,ATM方法转化黄萎病菌的最佳条件为:农杆菌与黄萎病的共培养时间为48h,筛选的潮霉素浓度为50μg·mL-1,转化后培养温度22~25℃,培养时间为3~7d。黄萎病菌的转化率约为60~19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转化 GFP 黄萎病菌
下载PDF
玉米冷响应基因ZmCyp40克隆及其遗传转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春艳 刘宏魁 +6 位作者 吴颖 单晓辉 苏胜忠 李世鹏 李贺 韩俊友 原亚萍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4-439,共6页
从抗冷玉米自交系W9816中克隆冷响应基因ZmCyp40,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编码389个氨基酸,与高粱中的同源基因亲缘关系较近。qRT-PCR分析玉米自交系W9816低温(4℃)处理0 h、3 h、6 h、12 h、24 h和48 h后其根、茎、叶中基因ZmCyp4... 从抗冷玉米自交系W9816中克隆冷响应基因ZmCyp40,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编码389个氨基酸,与高粱中的同源基因亲缘关系较近。qRT-PCR分析玉米自交系W9816低温(4℃)处理0 h、3 h、6 h、12 h、24 h和48 h后其根、茎、叶中基因ZmCyp40表达情况,发现ZmCyp40在玉米不同部位冷响应表达趋势不同,但均受冷诱导表达。构建ZmCyp40过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优良自交系Y423的幼胚和愈伤。PCR检测转化植株,ZmCyp40阳性植株率为5.9%。qRT-PCR分析发现部分阳性植株中ZmCyp40基因的表达量有极显著的升高,可用于进一步的功能分析及玉米抗冷性状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冷胁迫 ZmCyp40基因 农杆菌介导法 遗传转化
原文传递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体系
13
作者 刘永巍 田红刚 +3 位作者 孟昭河 孟巧霞 李春光 张景龙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3期11-13,21,共4页
简要回顾了水稻转基因发展的历程;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的流程,分析了几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目的基因转化水稻的影响因素:农杆菌菌系及Vir基因的活化、水稻基因型和培养基种类、农杆菌侵染外植体的时间、共培养的方式、共培养时间、... 简要回顾了水稻转基因发展的历程;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的流程,分析了几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目的基因转化水稻的影响因素:农杆菌菌系及Vir基因的活化、水稻基因型和培养基种类、农杆菌侵染外植体的时间、共培养的方式、共培养时间、选择标记与报告基因的选择、选择压;最后提出了水稻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化 根癌农杆菌
下载PDF
抑菌剂和筛选剂对香蕉受体系统的影响
14
作者 范武波 赵辉 +2 位作者 朱芸 彭明 曾会才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0-736,共7页
本研究将抑制农杆菌生长的两种抑菌剂头孢霉素和特泯丁,以及3种筛选剂潮霉素B、卡那霉素和PPT除草剂,以不同浓度添加到香蕉的3种受体系统中,研究它们对香蕉组织生长与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抑菌剂和筛选剂对香蕉再生体系的影响... 本研究将抑制农杆菌生长的两种抑菌剂头孢霉素和特泯丁,以及3种筛选剂潮霉素B、卡那霉素和PPT除草剂,以不同浓度添加到香蕉的3种受体系统中,研究它们对香蕉组织生长与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抑菌剂和筛选剂对香蕉再生体系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香蕉再生体系对相同抑菌剂和筛选剂的敏感性也不同,因此不同香蕉再生体系需要选择不同的抑菌剂与筛选剂的最佳的配比和组合配比。3种筛选剂在香蕉的3种再生体系中的筛选能力顺序都为:PPT>潮霉素B>卡那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受体系统 基因转化 农杆菌抑菌剂 筛选剂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乳管高效表达焦磷酸酶基因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15
作者 于波 吴华玲 曾日中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95-500,共6页
巴西橡胶树橡胶生物合成过程中,焦磷酸酶(PPase)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其在乳管中的表达,有可能促进橡胶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橡胶树产量。笔者以巴西橡胶树叶片为材料提取DNA,用特异引物经PCR扩增获得了378bp的REF... 巴西橡胶树橡胶生物合成过程中,焦磷酸酶(PPase)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其在乳管中的表达,有可能促进橡胶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橡胶树产量。笔者以巴西橡胶树叶片为材料提取DNA,用特异引物经PCR扩增获得了378bp的REF启动子片段,该片段序列与NCBI报道的REF序列间的同源性分别是98.68%和99.47%。以胶乳为材料提取总RNA,用特异引物经RT-PCR方法获得了2310bp的V-PPase基因片段,该片段序列与NCBI报道的V-PPase基因序列一致。然后通过酶切和连接,将REF启动子和V-PPase基因重组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中,构建了含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Ⅱ)的乳管高效表达V-PPase基因的载体pC1301RV,然后用冻融法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为进一步通过转基因技术转化橡胶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焦磷酸酶 REF启动子 表达载体 根癌农杆菌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鱼腥草遗传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6
作者 董燕 张莹 +2 位作者 来慧丽 周联 王培训 《中医药信息》 2010年第4期27-32,共6页
目的:研究鱼腥草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以提高转化效率,获得转基因植株。方法:通过分析GUS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和外植体愈伤分化情况比较菌株质粒组合、菌液浓度、侵染时间、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转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鱼腥草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以提高转化效率,获得转基因植株。方法:通过分析GUS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和外植体愈伤分化情况比较菌株质粒组合、菌液浓度、侵染时间、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转化的影响,应用PCR和Southern blot技术鉴定转基因植株基因组中的外源基因。结果:菌液浓度A600为0.3、26℃侵染15min条件下侵染,添加乙酰丁香酮有利于转化,适宜的预培养时间和共培养时间与菌株/质粒组合有关,农杆菌LBA4404/pBI121优于EHA105/pCAMBIA1305.2组合。经条件优化,转化外植体的GUS染色阳性率在60%~80%之间,经鉴定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鱼腥草基因组中。结论:通过影响因素的优化研究,获得了鱼腥草转基因植株,为培育鱼腥草基因工程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农杆菌 转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