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林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婷 金花 武春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37-140,共4页
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有: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业压力、不喜欢所学专业、经济困难、人际困扰等,其解决这些压力的主要依靠力量有:自己、同学或朋友、家人和老师。学校相关部门... 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有: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业压力、不喜欢所学专业、经济困难、人际困扰等,其解决这些压力的主要依靠力量有:自己、同学或朋友、家人和老师。学校相关部门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努力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大学生 心理压力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农林高等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吕悦风 孙华 许俊杰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第1期94-99,共6页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较强,既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人文地理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又强调学生结合实践锻炼培养规划与设计方面的能力素养。然而现阶段农林高等院校受限于自身规模、所处地域以及发展特点的限制,在人文地理与城...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较强,既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人文地理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又强调学生结合实践锻炼培养规划与设计方面的能力素养。然而现阶段农林高等院校受限于自身规模、所处地域以及发展特点的限制,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人才培养无法与社会需求形成有效对接。在国家"强化能力培养、建设一流学科"的政策导向之下,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坚持农科定位、践行实践理念、完善管理章程、实现综合发展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为农林类院校相关专业进一步明确教学实践思路,打造一流学科提供了相应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城乡规划专业 实践教学 农林高等院校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林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 被引量:7
3
作者 赵聘 商宪丽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新农科建设的提出引导地方农林高校要调整育人方式与方向,地方农林高校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资源,形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路径,确保人才培养既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又能满足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要。结合新农科建设的背景... 新农科建设的提出引导地方农林高校要调整育人方式与方向,地方农林高校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资源,形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路径,确保人才培养既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又能满足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要。结合新农科建设的背景,本文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角度出发,对地方农林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具体实施进行系统的探索,提出构建产教融合下的专业群,依托专业群提升育人能力和育人质量,有效支撑学生专业素养的强化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新农科 农林高校 专业群
下载PDF
农林类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程伟 陈遇春 王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10178-10179,共2页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杨陵职业技术学院307名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农林类高职生这一群体中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占12.05%;SCL-90各因子分值均高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而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男女生样本Z检验的结果差异...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杨陵职业技术学院307名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农林类高职生这一群体中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占12.05%;SCL-90各因子分值均高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而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男女生样本Z检验的结果差异并不显著;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类 高职大学生 SCL-90 Z检验
下载PDF
新林科建设背景下林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雷鸣 安勇 +2 位作者 田佳滨 田智 孙海英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期192-196,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3所农林高校551名林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现状,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林学专业本科生整体专业认同感较低,个人兴趣、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与就业保障是影响林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3所农林高校551名林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现状,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林学专业本科生整体专业认同感较低,个人兴趣、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与就业保障是影响林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农林高校可通过采取注重宣传引导、优化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就业保障等措施,有效提升林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林科 农林高校 专业认同感 人才培养 林学专业本科生
下载PDF
浙江农林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高焕沙 薛群慧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年第9期76-83,共8页
随着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农林类院校如何开展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建设成为人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认真总结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待完善之处,探讨研究农林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 随着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农林类院校如何开展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建设成为人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认真总结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待完善之处,探讨研究农林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通过对375名相关师生实证调查,获取了一手数据,在整理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农林类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为农林类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旅游管理专业 特色研究 专业建设
下载PDF
农林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启示
7
作者 肖晗 林辉 陈心怡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调查某农林院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卡特尔16PF)对596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测试调查,应用SPSS 26.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该农林院校部分硕士研究生心... 目的调查某农林院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卡特尔16PF)对596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测试调查,应用SPSS 26.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该农林院校部分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素养Y1得分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均值(P<0.01),但在性别、年级、本科学校综合程度、学位和是否为一流学科5个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硕士研究生忧虑性因子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为一流学科稳定性和兴奋性因子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素养得分211院校显著高于民办院校(P<0.01);农林类硕士研究生与理工类硕士研究生常模比较,稳定性因子、兴奋性因子和紧张性因子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6.67%的研究生读研前后心理健康素养得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农林院校硕士研究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随着学期的升高其心理压力值不断增大,研究生阶段平均每学期的心理压力值比本科期间平均水平升高41.17%。接近一半的硕士研究生读研后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本文依据调查访谈结果构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动态场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研究生 心理健康
地方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彭真 王立国 《科教导刊》 2019年第15期45-47,共3页
随着休闲旅游、森林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农林院校开展旅游专业特色建设成为热点关注的问题,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作为建设重点已成为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随着休闲旅游、森林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农林院校开展旅游专业特色建设成为热点关注的问题,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作为建设重点已成为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教育的必要性,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及教学实施的要点,提出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旅游管理专业 创新创业课程
下载PDF
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卢宏亮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56-60,共5页
随着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开始成为我国农林院校开设的热点专业之一。论述了农林院校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必要性和旅游管理专业在农林院校的发展现状,并从资金投入、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 随着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开始成为我国农林院校开设的热点专业之一。论述了农林院校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必要性和旅游管理专业在农林院校的发展现状,并从资金投入、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以及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塑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旅游管理 专业建设
下载PDF
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荷花 李明贤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期90-91,共2页
本文分析我国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方案与一本院校趋同现象、专业方向偏重"通才"培养、学生实践教学与实习流于形式、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等问题,并提出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高等农林院校 金融学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校深化校企合作路径优化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
11
作者 仇欢欢 王喜鹊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7期70-74,共5页
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体系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联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联合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的校企合作为例,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校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高校四新建设要求,分析当前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体系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联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联合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的校企合作为例,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校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高校四新建设要求,分析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综合考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基本逻辑,提出优化农林高校校企合作的路径,即:校企双主体育人体系和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下的开放、融合、共享的地方院校新农科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顶层设计,强化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深度融合人才链与产业链,构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运营生态;汇聚校企创新要素,优化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乡村振兴 校企合作 路径
下载PDF
报考农林类院校硕士研究生考研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亚栋 王兰珍 冯艺佳 《高等农业教育》 2019年第5期85-89,共5页
以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影响考研动机与需求两大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学生考研动机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学生自身的因素;二是外部因素。在学生自身因素中,女生和往届生的择校主要动机是提升... 以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影响考研动机与需求两大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学生考研动机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学生自身的因素;二是外部因素。在学生自身因素中,女生和往届生的择校主要动机是提升学历和求职需要。外部因素中,影响学生择校的主要因素是学科特色、学校实力和导师实力。其中导师的实力、奖助学金的力度、宿舍环境是学生择校的主要考察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研动机 择校 农林类院校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地方农林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长滨 岳晓禹 《科教导刊》 2018年第33期31-32,43,共3页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质量与健康的关系。近几年来,全国以农业类院校为主,其他综合性、师范类、轻工类、医学类等高校都相继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虽然各个学校都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但是还存在实践教...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质量与健康的关系。近几年来,全国以农业类院校为主,其他综合性、师范类、轻工类、医学类等高校都相继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虽然各个学校都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但是还存在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实践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过程形式化、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中"工"与"学"相脱离等现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从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条件的优化到实践考核体系的编制、实施、监督等一系列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农牧类应用型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采用"实践+论文"的导师制教学方式,采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企业服务"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符合农林院校的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食品安全 本科专业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产学研用”模式在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超 冯若楠 +1 位作者 胡建宏 郭超 《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第6期52-54,共3页
随着时代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逐渐显现,双创人才的培养也引起各大高校的广泛重视。我校作为农林类院校,如何结合农林院校办学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经过总结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实行进展,吸取国外教育经验... 随着时代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逐渐显现,双创人才的培养也引起各大高校的广泛重视。我校作为农林类院校,如何结合农林院校办学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经过总结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实行进展,吸取国外教育经验,提出"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将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系统性结合,对农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农林院校 教育模式
下载PDF
典型工科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洪伟 陈仕光 许二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23期69-72,共4页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仲恺给排水)为例,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农林院校中典型工科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采用调研和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仲恺给排水是服务广东乡村振兴的先锋,粤港澳大湾区的乡村振...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仲恺给排水)为例,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农林院校中典型工科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采用调研和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仲恺给排水是服务广东乡村振兴的先锋,粤港澳大湾区的乡村振兴需要仲恺给排水,仲恺给排水亦需以乡村振兴为载体,大力推进专业改革,两者之间存在互惠共生的关系;仲恺给排水在现阶段应“科产教”融合地开展专业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研究认为,师资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是仲恺给排水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专业 农林院校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农林类院校园林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爱青 潘健 《黄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伴随"全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政策的出台,很多地方高校大力开展学科专业转型发展建设,针对多元化、层次化的园林专业许多业内专家学者提倡创新性模块化教学方式,在此背景下结合农林类院... 伴随"全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政策的出台,很多地方高校大力开展学科专业转型发展建设,针对多元化、层次化的园林专业许多业内专家学者提倡创新性模块化教学方式,在此背景下结合农林类院校的园林专业特征和当前此专业的教学现状,以黄山学院园林专业为例,深入研究了适合地方应用型本科的园林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类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园林专业 模块化 教学体系
下载PDF
农林高校实践育人研究:热点聚焦及趋势 被引量:2
17
作者 安艳霞 何云峰 高志强 《高等农业教育》 2020年第3期17-25,共9页
实践育人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农林高校的实践育人情况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通过对文献的研读、整理、分析后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林高校实践育人的模式、成效、路径、人才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研究内容多侧重对某一... 实践育人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农林高校的实践育人情况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通过对文献的研读、整理、分析后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林高校实践育人的模式、成效、路径、人才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研究内容多侧重对某一高校实践育人成效进行经验介绍,缺乏对农林高校实践性课程、实践育人共同体及横向比较研究,有待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和理论研究,拓展研究方法,扩展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业高校 实践育人 模式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基于新文科视角的农林类院校学生对农意识调查与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日语专业学生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凌心如 张秀娟 郭圣琳 《科教导刊》 2022年第2期40-43,共4页
本研究以农林类院校华南农业大学日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学生对农科专业及课程的认识、就业规划、日语与农科如何结合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就日语专业学生对农意识进行研究并提出改善措施。本研究可为农林类院校日语专业进行教学改... 本研究以农林类院校华南农业大学日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学生对农科专业及课程的认识、就业规划、日语与农科如何结合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就日语专业学生对农意识进行研究并提出改善措施。本研究可为农林类院校日语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学生视角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类院校 日语 对农意识 复合型人才
下载PDF
农林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三农”人才培养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翔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5期89-91,共3页
农林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三农”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共青团主责主业、深化共青团改革、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共青团组织应通过搭建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平台,构建服务“三农”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有效... 农林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三农”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共青团主责主业、深化共青团改革、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共青团组织应通过搭建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平台,构建服务“三农”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有效提升农林高校“三农”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共青团组织 大学生 “三农”人才培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in Tibet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
作者 Hengliang W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8期90-94,共5页
Both the state and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always care about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 the context of mass entrepre... Both the state and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always care about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 the context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the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of Tibet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unique historical mission.A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cultivat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ve talents of Tibet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disciplines,the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of Tibet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unique and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Through the overall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in Tibet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made clear problems and obstacl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in Tibet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came up with scientific,reasonable,and feasible recommendations,to provide support for 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in Tibet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ven other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CONSTRU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