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58
1
作者 张曼夏 季猛 +4 位作者 李伟 刘华存 王彦杰 张林 潘开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8-604,共7页
弄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其有机碳的变化,可为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和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主要造林树种巨桉和水杉人工林,以及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临近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地利... 弄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其有机碳的变化,可为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和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主要造林树种巨桉和水杉人工林,以及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临近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0-20 cm、20-40 cm和40-60 cm不同土壤层次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分配与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0.25 mm)的含量在土壤团粒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且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农地转变为林地后,>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以及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团聚体有机碳尤以在0-40cm土层>2mm粒径中的含量增加倍数为大.相比农耕地,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巨桉和水杉人工林各土层土壤>2 mm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比例增加了5.96%-47.57%,而<0.053 mm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比例减少了0.95%-33.28%.0-6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总有机碳储量以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最高,而农耕地为最低.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退耕还巨桉和水杉林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储量,但与天然林次生林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结合有机碳
原文传递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变化特征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心怡 周聪 +2 位作者 冯文瀚 陈金林 蒋翔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性状的重要指标,对土壤孔隙、持水、保水等状况都有重要影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除了反映土壤固碳状况外,还与团聚体的稳定性能密切相关,研究森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状况,旨在为合理利用土壤、提高人工林水源涵... 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性状的重要指标,对土壤孔隙、持水、保水等状况都有重要影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除了反映土壤固碳状况外,还与团聚体的稳定性能密切相关,研究森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状况,旨在为合理利用土壤、提高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提供依据。为此,以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具有重要影响,成熟林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贡献率均分别大于幼龄林、中龄林;不同林龄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粒径>0.25 mm)为主,占59.57%~80.97%,粒径<0.053 mm的仅占0.80%;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也以大团聚为主,其中以2~0.25 mm粒级贡献率最高,达58.43%;另外,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MWD呈显著正相关,且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即随土层加深而下降。因此,土壤有机碳对团聚体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不同林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变化规律为成熟林>幼龄林>中龄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龄 团聚体特征 团聚体有机碳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提升不同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差异性 被引量:26
3
作者 陆太伟 蔡岸冬 +3 位作者 徐明岗 高强 孙楠 张文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83-2193,共11页
基于收集已发表文献数据,建立具备相同有机碳分组方法(湿筛法)、相对独立的43篇文献的319组成对数据,利用Meta整合分析法研究不同耕地类型、种植制度及土壤质地条件下施肥对各粒径团聚体(>2、2~0.25、0.25~0.053、<0.053 mm)有机... 基于收集已发表文献数据,建立具备相同有机碳分组方法(湿筛法)、相对独立的43篇文献的319组成对数据,利用Meta整合分析法研究不同耕地类型、种植制度及土壤质地条件下施肥对各粒径团聚体(>2、2~0.25、0.25~0.053、<0.053 mm)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均显著提升了土壤总有机碳(TSOC)及>2、2~0.25、0.25~0.053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有机肥对总有机碳的提升幅度(38.0%)是化肥(8.8%)的4.3倍,而对各级团聚体有机碳的提升幅度(39.7%~72.3%)是化肥(4.3%~15.8%)的4.6~9.2倍(P<0.05)。对于<0.053 mm团聚体有机碳而言,施用化肥无影响,但有机肥能显著提升其有机碳含量。在同一条件不同粒径下,与不施肥相比,一年两熟、旱地、砂土及黏土下施用有机肥对2~0.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其他粒径。在同一粒径不同条件下,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对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提升幅度(P<0.05)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2~0.25 mm:砂土>壤土、黏土;旱地>水田、水旱轮作;0.25~0.053 mm和<0.053 mm: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旱地>水田、水旱轮作。施用化肥与施用有机肥结果类似,但差异不显著。施用化肥显著降低了水田中<0.053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降低幅度为16.4%。>0.25和<0.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与TSO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TSOC每增加1.00g·kg^(-1)时,>0.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幅度(0.61 g·kg^(-1))要高于<0.25 mm粒径(0.23 g·kg^(-1))。可见,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累积,尤其是大团聚体(>0.25 mm),而不同条件下,尤其在旱地及质地较轻的砂土中,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累积更应该考虑有机肥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团聚体有机碳 耕地类型 土壤质地 整合分析法
下载PDF
稻草覆盖和香根草篱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成艳红 武琳 +5 位作者 孙慧娟 钟义军 孙永明 章新亮 黄尚书 黄欠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18-3524,共7页
基于植物篱和秸秆覆盖控制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香根草篱(H)、稻草覆盖(M)、香根草篱+稻草覆盖(HM)水保措施下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常规等高农作模式(CK)相比,草篱、稻草覆盖、草篱+稻... 基于植物篱和秸秆覆盖控制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香根草篱(H)、稻草覆盖(M)、香根草篱+稻草覆盖(HM)水保措施下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常规等高农作模式(CK)相比,草篱、稻草覆盖、草篱+稻草覆盖模式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高0.07—2.42 g/kg。草篱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在篱内效果显著,随着与草篱距离增大影响减弱。草篱和稻草覆盖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结合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同,草篱主要增加>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结合有机碳含量,稻草覆盖增加<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结合有机碳含量。综合来看,草篱和稻草覆盖相结合对改善坡面土壤结构作用稳定。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时,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粒径>2mm的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59);随着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0.25—0.053 mm和<0.053 mm微小团聚体碳含量相关性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覆盖 香根草篱 红壤 水稳性团聚体组成 团聚体结合碳
下载PDF
耕作方式与玉米秸秆条带还田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苏思慧 王美佳 +3 位作者 张文可 隋鹏祥 王沣 齐华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1-847,共7页
通过3年的耕作和秸秆条带还田试验,研究了行间旋耕秸秆还田(T1S1)、行间翻耕秸秆还田(T2S1)、行间旋耕秸秆不还田(T1S2)和行间翻耕秸秆不还田(T2S2)四种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0~40 cm土... 通过3年的耕作和秸秆条带还田试验,研究了行间旋耕秸秆还田(T1S1)、行间翻耕秸秆还田(T2S1)、行间旋耕秸秆不还田(T1S2)和行间翻耕秸秆不还田(T2S2)四种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0~40 cm土层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2 mm和0.25~2 mm大团聚体含量及有机碳贡献率,相应地减少了<0.053 mm黏砂粒含量及其有机碳贡献率,提高了0~40 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及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秸秆还田条件下,旋耕处理0~40 cm土层团聚体MWD和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均高于翻耕处理,但各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及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略低于翻耕处理;行间旋耕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各土层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含量、MWD及其有机碳贡献率,与其它处理相比明显改善了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措施 秸秆条带还田 水稳性团聚体 团聚体有机碳
原文传递
蚯蚓粪施用量对黄土区典型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彦霈 邵明安 王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98,共9页
为探究蚯蚓粪施用量对黄土区典型土壤团聚体及其结合碳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土柱培养试验,研究了黄绵土(CS)、黑垆土(DS)和风沙土(AS)团聚体和有机碳的数量及稳定性对不同蚯蚓粪施用量(0、1%、3%和5%)的响应。结果表明,施用蚯蚓粪后粒径不... 为探究蚯蚓粪施用量对黄土区典型土壤团聚体及其结合碳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土柱培养试验,研究了黄绵土(CS)、黑垆土(DS)和风沙土(AS)团聚体和有机碳的数量及稳定性对不同蚯蚓粪施用量(0、1%、3%和5%)的响应。结果表明,施用蚯蚓粪后粒径不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在CS和DS中降低了9.2%~24.7%和7.0%~21.3%;AS中在3%和5%用量条件下减少了25.9%~34.0%。3%用量蚯蚓粪对CS、DS和AS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和粒径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提高有显著作用,但用量增加至5%后效果未进一步改善。施用1%~5%用量蚯蚓粪可使土壤有机碳增加17.9%~66.9%,同时也提高了各级团聚体结合碳含量。施用蚯蚓粪后,不大于0.25mm团聚体对总有机碳贡献率在CS和DS中降低了21.4%~41.1%和15.7%~20.4%,3%和5%用量处理间没有差异。各级团聚体中易氧化碳含量随蚯蚓粪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综合考虑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对蚯蚓粪施用量的响应可知,3%用量蚯蚓粪即可有效提升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稳定性。研究可为合理利用蚯蚓粪对黄土区土壤结构进行改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聚体 土壤 有机碳 蚯蚓粪 黄土 易氧化碳 团聚体结合碳
下载PDF
生态恢复对石漠化地区土壤有机碳累积特征及其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龙启霞 蓝家程 姜勇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390-7402,共13页
为从土壤碳组分对团聚体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的角度去解析生态恢复下土壤有机碳积累特征及其机制,以典型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措施(次生林,15—20a;花椒林,15—20a)和对照耕地(>50 a)为研究对象,测定0—10 cm和10—20 cm土层... 为从土壤碳组分对团聚体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的角度去解析生态恢复下土壤有机碳积累特征及其机制,以典型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措施(次生林,15—20a;花椒林,15—20a)和对照耕地(>50 a)为研究对象,测定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EOC)、矿物结合有机碳(MOC)、非活性有机碳(NLOC)、团聚体、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研究了生态恢复对SOC及组分、团聚体以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耕地相比,生态恢复显著增加0—20 cm土层SOC及组分的含量与储量(MOC除外),含量与储量的增幅范围为10.4%—151.7%和6.3%—134.5%,其中POC、EOC含量和储量增幅最大,且POC、EOC与SOC相关性较强;(2)生态恢复显著提高>2 mm团聚体数量、MWD和MGD,其中以次生林0—10 cm土层的增幅最大(379.3%、172.0%、265.2%);(3)生态恢复显著增加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幅随团聚体粒径增大而减小,然而生态恢复后>2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显著上升,<2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显著减小,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转为以>2 mm团聚体贡献为主,且>2 mm团聚体数量的显著增加是>2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高的主要原因;(4)土壤SOC、POC、EOC、NLOC与>2 mm团聚体数量、MWD、MGD、>2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POC、EOC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较强(P<0.01)。此外,从土壤有机碳及组分、团聚体数量及稳定性、>2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增幅来看,自然恢复措施(次生林)较人工种植恢复措施(花椒林)增幅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碳组分 团聚体组成 稳定性 团聚体结合有机碳
下载PDF
林龄对刺槐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8
作者 白晓雄 李妍 +4 位作者 胡斯乐 董立国 张敏 王迎 余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9-5268,共10页
探究刺槐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细菌群落的变化特征,可为提升土壤质量与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8年生、18年生和30年生)和刚撂荒的农耕地(CK)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适湿度筛分法获得不同粒径团聚体,测... 探究刺槐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细菌群落的变化特征,可为提升土壤质量与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8年生、18年生和30年生)和刚撂荒的农耕地(CK)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适湿度筛分法获得不同粒径团聚体,测定其有机碳含量和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各林龄土壤团聚体均以>0.25 mm粒径为主,含量为92.74%—95.78%。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着林龄的增加显著提高,以30年生林地最高,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较CK显著增加48.19%和91.38%(P<0.05)。(2)各林龄均以<0.25 mm粒径有机碳含量最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2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随着林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3)团聚体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组成。随着林龄的增加,各粒径团聚体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先降低后增加,18年生林地最低。酸杆菌门变化趋势与放线菌门相反。变形菌门无明显变化。土壤有机碳、pH、全氮和全磷是影响团聚体细菌群落的主要因素。(4)>2 mm和2—0.25 mm粒径团聚体中,己科河菌门(Rokubacteria)对团聚体稳定性影响最大,既对团聚体稳定性产生直接正效应,又通过增加有机碳的含量间接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在<0.25 mm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最大,有机碳含量越高,团聚体稳定性越强。综上,营造刺槐人工林有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可作为该区域生态恢复的有效措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人工林可通过改变土壤团聚体细菌群落和有机碳含量从而影响团聚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团聚体分布 团聚体稳定性 细菌群落 团聚体有机碳
下载PDF
黑土坡耕地侵蚀和沉积对物理性组分有机碳积累与损耗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方华军 杨学明 +2 位作者 张晓平 梁爱珍 申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7-474,共8页
以侵蚀和沉积过程明显的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地形部位表层和典型剖面土壤不同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POC)以及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对土壤有机碳(SOC)损失、迁移和累积过程的影响。研究... 以侵蚀和沉积过程明显的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地形部位表层和典型剖面土壤不同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POC)以及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对土壤有机碳(SOC)损失、迁移和累积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坡三个侵蚀部位表层土壤大团聚体、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以及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随侵蚀速率增加而减小;沉积部位(尤其是坡脚)POC含量和POC/SOC较低,而MOC含量和MOC/SOC较高。始终处于沉积状态的坡脚部位,各粒级有机碳组分的深度分布均表现出土壤累积和埋藏特征,并随着粒级的减小累积现象趋于明显。上述结果反映了土壤侵蚀优先使与细颗粒和微团聚体结合的SOC迁移流失,并在低洼的沉积区累积;埋藏层中的侵蚀物质(如微团聚体、颗粒态有机质)通过深埋作用和重新团聚作用形成稳定的大团聚体,最终促进SOC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稳性团聚体 颗粒态有机碳 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 黑土
下载PDF
施肥对棕壤团聚体组成及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安婷婷 汪景宽 李双异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7-409,共3页
施用有机肥可以改进土壤的团聚体结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湿筛法分离团聚体,通过测定各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分析施肥对棕壤团聚体分布和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耕作引起了富碳的大团聚体减少,贫碳的微团聚体增... 施用有机肥可以改进土壤的团聚体结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湿筛法分离团聚体,通过测定各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分析施肥对棕壤团聚体分布和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耕作引起了富碳的大团聚体减少,贫碳的微团聚体增多,自然土壤>250μm的团聚体显著高于施肥(OM和CK)处理,单位土壤团聚体的含量增加了约20%,而施肥处理微团聚体含量与自然土壤相比增加了约18%,微团聚体占绝对优势。(2)团聚体碳含量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加而增加,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比微团聚体碳含量增加9~28g.kg-1。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施有机肥(OM)增加了土壤中大团聚体的数量,促进了大团聚体的形成,并且显著增加了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3)长期施用有机肥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固定,且新固定的碳主要集中在>2000μm和2000~250μm的团聚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聚体 团聚体碳 棕壤 施肥
下载PDF
铁路边坡不同坡位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传人 艾应伟 +3 位作者 郭培俊 潘丹丹 房晨 肖宇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95,101,共6页
针对遂渝铁路遂宁站附近以岩石碎片为基质进行修复的切挖铁路边坡,以临近自然边坡为对照,研究不同坡位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铁路边坡含水量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自然边坡含水量表现为坡中>坡上=坡下。铁路边坡... 针对遂渝铁路遂宁站附近以岩石碎片为基质进行修复的切挖铁路边坡,以临近自然边坡为对照,研究不同坡位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铁路边坡含水量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自然边坡含水量表现为坡中>坡上=坡下。铁路边坡和自然边坡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在坡下达到最大值。铁路边坡不同坡位的土壤颗粒含量在<0.25mm粒径范围内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在0.25~1mm为坡下>坡中=坡上,在>5mm为坡中>坡上=坡下;自然边坡土壤颗粒含量在<0.25mm粒径表现为坡上=坡下>坡中,在1~2mm为坡下>坡上=坡中,在>5mm为坡中>坡上>坡下。铁路边坡不同坡位间颗粒有机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在0.25~0.5mm为坡上>坡中=坡下,在0.5~1mm为坡上=坡下>坡中,在1~2mm为坡下>坡上,坡中与坡上、坡下差异不显著,在3~5mm为坡下>坡中=坡上,在2~3mm,>5mm均为坡下=坡中>坡上;自然边坡除<0.25mm的颗粒有机质含量在各坡位间无差异外,其余粒径的颗粒有机质含量均表现为坡中>坡上=坡下。自然边坡含水量、水稳定团聚体含量和颗粒有机质含量均高于铁路边坡,而平均重量直径(MWD),<0.25mm范围内土壤颗粒含量和坡上、坡中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低于铁路边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边坡 团聚体颗粒有机质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坡位
下载PDF
秸秆全量还田下沼液替代化肥对潮土团聚体及结合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威 吴大付 +4 位作者 唐蛟 殷金忠 潘飞飞 张喜焕 李俊娜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7-857,共11页
【目的】通过探究黄淮海平原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长期沼液替代化肥对潮土水稳性团聚体及结合有机碳影响,以期为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碳积累及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方法】采集长期持续进行不同沼液替代化肥处理... 【目的】通过探究黄淮海平原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长期沼液替代化肥对潮土水稳性团聚体及结合有机碳影响,以期为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碳积累及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方法】采集长期持续进行不同沼液替代化肥处理(不施肥对照,CK;单一施用沼液,BS;单一施用化肥,CF;以及沼液半量替代化肥,BSCF)的表层(0~20 cm)土壤,利用湿筛法分离水稳性团聚体并测定不同粒径团聚结合有机碳分布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各施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了外源有机碳投入,增加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组成比例,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其中沼液半量替代化肥处理> 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质量组成比例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最高,而团聚体破碎率和分形维数最低。不同处理团聚体结合有机碳含量随粒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0.25~2 mm粒径最高。同时各施肥处理均增加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 0.25 mm粒径大团聚体结合有机碳贡献率,降低<0.053 mm粒径粘粉粒结合有机碳的贡献率。【结论】在黄淮海平原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通过沼液半量替代化肥不仅有利于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和团聚体稳定性的提高,达到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而且能够调控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有机碳贡献率,达到平衡土壤有机碳的维持和养分的释放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沼液 水稳性团聚体 结合有机碳
原文传递
沼渣沼液混施对潮土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影响
13
作者 王慧敏 唐蛟 +3 位作者 吕利娟 郝跃鑫 殷金忠 吴大付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土壤肥力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沼渣沼液混施对黄淮海平原潮土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影响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根据等碳量原则,设置不同沼渣沼液混施比例(100%沼渣,90%沼渣+10%沼液,80%沼渣+20%沼液,70%沼渣+30%沼液和... 为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土壤肥力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沼渣沼液混施对黄淮海平原潮土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影响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根据等碳量原则,设置不同沼渣沼液混施比例(100%沼渣,90%沼渣+10%沼液,80%沼渣+20%沼液,70%沼渣+30%沼液和60%沼渣+40%沼液)及对照不施肥处理进行6个月的盆栽试验,测定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结合有机碳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沼渣沼液混施比例对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组成和结合有机碳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相较于对照,各混施处理大团聚体质量组成比例(WR0.25)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90%沼渣与10%沼液混施处理占比最大,为57.40%.此外,团聚体结合总有机碳含量随沼渣配施比例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80%沼渣与20%沼液混施处理下达到最高值,为16.5 g/kg.各配施处理均提高>0.25 mm粒径大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贡献率.因此,可通过80%~90%沼渣与10%~20%沼液混施促进潮土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和结合有机碳含量,从而达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机碳固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 沼液 水稳性团聚体 结合有机碳 潮土
下载PDF
岩溶槽谷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蓝家程 沈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5-775,共11页
为揭示岩溶槽谷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结构、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碳库管理水平的影响,该研究选取了弃耕地、林地和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测定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土壤有机碳(SOC)、团聚体有机碳以及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结果表明... 为揭示岩溶槽谷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结构、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碳库管理水平的影响,该研究选取了弃耕地、林地和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测定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土壤有机碳(SOC)、团聚体有机碳以及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结果表明:(1)与弃耕地相比,林地和草地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重量直径(MGD)和2~5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林地和草地土壤团聚体组成以2~5 mm为主,弃耕地以0.5~1 mm和<0.25 mm为主,表明退耕还林还草能够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2)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现出林地>草地>弃耕地,随团聚体粒级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林地和草地以2~5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最大,弃耕地则以<0.25 mm团聚体贡献为主,表明弃耕地转变为林地和草地后,土壤SOC积累主要归功于2~5 mm有机碳含量的增加,以及团聚体由小粒径向大粒径转变。(3)与弃耕地比较,林地和草地土壤SOC、EOC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均显著提高,其中土壤EOC含量和CPMI变化较为明显;土壤EOC可作为土壤碳库早期变化的有效指标,CPMI能够良好地表征植被恢复对土壤SOC和EOC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槽谷区 植被恢复 团聚体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东北黑土不同组分有机碳的近红外光谱测定 被引量:9
15
作者 范如芹 杨学明 +5 位作者 张晓平 申艳 梁爱珍 时秀焕 魏守才 陈学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9-353,共5页
不同颗粒组分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且对不同农艺措施响应不同,因此了解其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SOC对土壤肥力的贡献。本研究旨在评价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spectroscopy,NIRS)预测黑土不同颗粒组分... 不同颗粒组分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且对不同农艺措施响应不同,因此了解其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SOC对土壤肥力的贡献。本研究旨在评价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spectroscopy,NIRS)预测黑土不同颗粒组分SOC(水稳性团聚体结合碳、颗粒态有机碳及不同大小粒级有机碳)的潜力。土壤样品(n=136)采集于东北典型黑土带上,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模型(n=100),并用独立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n=36)。结果表明:NIR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水稳性团聚体结合碳含量(R2=0.69-0.82,RPD=1.2-1.8);对矿质结合态SOC(<53μm)(R2=0.97,RPD=5.4)及细粒级SOC(<20μm)(R2=0.93,RPD=3.8)预测结果较好,对颗粒态有机碳(>53μm)和粗粒级SOC(>20μm)预测结果不理想。NIRS在简化黑土不同颗粒组分SOC的测定,特别是矿质结合态(<53μm)SOC,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团聚体结合态碳 颗粒态有机碳 偏最小二乘法 黑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