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落地难的堵点及其疏通对策 被引量:91
1
作者 杨清溪 邬志辉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42-49,共8页
我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政策呈现国家政策短时间内调整较大、地方政策细则差异显著的特征。当前课后服务实践中服务人员的模糊性、教育收费的敏感性、服务时间的复杂性、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成为课后服务政策落地的现实堵点。课后... 我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政策呈现国家政策短时间内调整较大、地方政策细则差异显著的特征。当前课后服务实践中服务人员的模糊性、教育收费的敏感性、服务时间的复杂性、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成为课后服务政策落地的现实堵点。课后服务可以分为课后看护服务和课后发展服务,二者的价值取向、功能定位不一样,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也不同。为此,应及时更新国家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政策,对课后服务实施分类管理,将课后看护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管理,同时探索建立开放多元的课后发展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校 课后服务 堵点与疏通
原文传递
“双减”格局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主要形势与重点任务 被引量:86
2
作者 付卫东 郭三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6,共9页
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短板与不足。“双减”格局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成为了新的目... 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短板与不足。“双减”格局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成为了新的目标导向。课后服务与其他环节相联动,教育信息化2.0也给我国课后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特提出制定和完善课后服务实施细则、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体制机制、加强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因地制宜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推动课后服务均衡发展、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 主要形势 重点任务
下载PDF
主要发达国家中小学课后服务研究 被引量:87
3
作者 张亚飞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69,共11页
怎么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解决"三点半"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政策目标。事实上,孩子放学与家长下班作息时间不匹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相比较而言,一些发达国家对此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文化、制度和技术解决方案。虽然... 怎么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解决"三点半"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政策目标。事实上,孩子放学与家长下班作息时间不匹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相比较而言,一些发达国家对此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文化、制度和技术解决方案。虽然各国不尽一致,但在对课后服务的认识定位、经费保障机制、场所供给、内容设计、师资配置、质量监管等方面还是表现出了一些共通的特征。这些问题恰恰是全民课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发达国家的很多具体做法值得研究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半”现象 主要发达国家 课后服务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问题检视与实践超越 被引量:74
4
作者 高巍 周嘉腾 李梓怡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41,58,共8页
我国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经历了萌芽与初创、探索与发展、拓展与深化的历史进程。“双减”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发展迈向历史新阶段。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存在着诸多实践误识与价值遮蔽,主要表现在被误读的课后... 我国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经历了萌芽与初创、探索与发展、拓展与深化的历史进程。“双减”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发展迈向历史新阶段。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存在着诸多实践误识与价值遮蔽,主要表现在被误读的课后服务概念与课后服务的方向偏倚、被忽视的课后服务教师与课后服务的反向增负,以及被遗忘的课后服务立场与课后服务的价值失序。“双减”本真的政策意蕴是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价值旨归,将实现师生协同成长作为应然追求,将坚决贯彻公平原则作为基本立场。课后服务的实践进路是创建以综合性实践育人为旨趣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组建以家校社协同参与为内核的课后服务师资团队,构建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课后服务保障体系,以此来全面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 教育质量
下载PDF
“三点半现象”难题及其治理——基于学校多功能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74
5
作者 马健生 邹维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125,共8页
"三点半现象"是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而产生的困扰家庭、学校与政府的问题。相较于校外机构而言,学校能更高效、安全地提供令人安心的服务。综合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我国学校需要提供"课后服务",... "三点半现象"是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而产生的困扰家庭、学校与政府的问题。相较于校外机构而言,学校能更高效、安全地提供令人安心的服务。综合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我国学校需要提供"课后服务",以满足家长对于多样化学校服务的需求。反思我国治理"三点半现象"提供的社会服务功能比较单一、时间比较短、学校自主权弱化等问题,应将"三点半现象"的治理纳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议题。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家校共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存量资源,鼓励提供多样化社会服务;规范收费政策,鼓励社会参与,扩大学校自主管理的可能与空间;合理支付教师课后服务报酬,调动教师积极性,维护课后服务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半现象” 课后服务 学校功能 教育治理
原文传递
课后服务的性质与课后服务的改进——基于我国小学“三点半难题”解决的思考 被引量:73
6
作者 刘宇佳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1,共7页
课后服务是为学生课后活动提供的服务,由政府经费补贴、学校酌情收费、教师获取适当劳酬的课后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课后服务不仅具有解决小学“三点半难题”的本体价值,还具有预防校园欺凌、践行素质教育、保证教育公平的育人价值... 课后服务是为学生课后活动提供的服务,由政府经费补贴、学校酌情收费、教师获取适当劳酬的课后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课后服务不仅具有解决小学“三点半难题”的本体价值,还具有预防校园欺凌、践行素质教育、保证教育公平的育人价值和增加人民幸福感、缓解社会矛盾的发展价值。我国已形成了学校、学校家委会、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和社区主导的四种课后服务基本方式,也存在部分地区未开展课后服务、服务性质定位不明确、服务主体权责不明、服务的教育功能彰显不够、课后服务配套缺失等问题。改进课后服务还需明确定性收费、建立公正合理的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重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遵循自愿原则的同时对亟需服务群体给予优先保障,严格教育目标取向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加强课后服务过程管理与课后服务质量评估,健全课后服务统筹配套管理制度、整体联动化解课后服务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半难题” 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改进
下载PDF
治理视角下小学生课后托管的制度设计 被引量:69
7
作者 吴开俊 孟卫青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63,共9页
小学生课后托管是一个日益引起广泛关注的公共问题。通过对广州市小学生课后托管社会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课后托管社会需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儿童放学后仍偏于一种个体性的而非团体性的活动方式;课后托管的责任归属模糊,父母对依... 小学生课后托管是一个日益引起广泛关注的公共问题。通过对广州市小学生课后托管社会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课后托管社会需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儿童放学后仍偏于一种个体性的而非团体性的活动方式;课后托管的责任归属模糊,父母对依托公立学校的公益性课后在校托管服务有强烈需求,而学校教育人员对此存在明显的心理抵触,更希望通过市场途径解决;不同利益群体对儿童课后托管服务定位的主导性偏好仍是学业辅导,而忽略其课外教育功能。在治理视角下,完善我国小学生课后托管,政府应将小学生课后托管定位为一项福利并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领域;坚持以财政拨款支持的公立学校作为小学生课后托管体系的主要提供者;鼓励公益性组织参与;确立公益性课后托管服务的功能定位是一种基础性托管服务;逐步规范校外托管,完善托管服务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小学生 课后托管 公共服务
原文传递
中小学课后服务能促进教育公平吗——基于东中西部6省(自治区)32个县(区)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3
8
作者 张伟平 付卫东 +1 位作者 李伟 曾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23,共8页
中小学课后服务由学校发挥主渠道作用,让所有学生接受同等质量的教育,对于保障教育公平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课后服务保障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整体比... 中小学课后服务由学校发挥主渠道作用,让所有学生接受同等质量的教育,对于保障教育公平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课后服务保障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整体比例不高,且参与率随着家庭经济条件升高而升高,低收入家庭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比例偏低,课后服务未能完全保障教育起点公平;中低收入家庭学生在参加作业、自主阅读、娱乐、拓展训练、兴趣小组等方面的比例与高收入家庭学生大致相当,但参加音乐、美术和科学类课后服务的比例偏低,课后服务部分保障了教育的过程公平;参加课后服务让原本因为不同经济条件导致的成绩差异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缩小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学生在教育结果上存在的不平等,课后服务基本保障了教育的结果公平。该文认为课后服务作为非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其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但课后服务由学校供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条件造成的不平等。因此,有必要扩大课后服务范围,保障低收入群体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突出育人导向,加大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开展素质教育的支持力度,让课后服务在减轻作业辅导和课外培训负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 教育不平等 教育起点公平 教育过程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
下载PDF
“双减”视域下课后服务的难点与进路 被引量:61
9
作者 都晓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双减”政策彰显科教兴国战略目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制教育资本无序扩张。目前,“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难点在学生方面体现为课外补习负担能否真正减轻、多样化需求能否真正得到满足、学习力和发展力能否得到提升;在教师方面... “双减”政策彰显科教兴国战略目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制教育资本无序扩张。目前,“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难点在学生方面体现为课外补习负担能否真正减轻、多样化需求能否真正得到满足、学习力和发展力能否得到提升;在教师方面体现为工作负担有可能加重、心理负担有可能加剧、角色负担有可能加码;在提质增效方面体现为课后服务覆盖面不广、实效性不强、监管力度不大等问题。探析“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进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筑牢“立德树人”工程;坚持“以教师为主体”,提升教师对课后服务参与黏性和创造性;坚持以“双减”为契机,切实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课后服务 中小学生 难点 路径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研究述论 被引量:60
10
作者 都晓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61,共12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均有广阔的现实土壤,国内外学术界已对其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课后服务的研究轨迹和图景进行梳理,文本认为,现有研究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均有广阔的现实土壤,国内外学术界已对其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课后服务的研究轨迹和图景进行梳理,文本认为,现有研究在理论层面主要聚焦课后服务的产生根源、发展历程、概念界定以及功能效用等方面;在实践层面主要集中于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以及服务实践比较等方面。文本在当前中国“双减”背景下对国内外课后服务进行全景式扫描,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积极研判与探索,旨在为推动新时代中国课后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课后服务 国内外 青少年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4
11
作者 张丽峰 章碧玉 张学兵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11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等方法,对课后延时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问题:政策及法律法规不健全,阻碍服务体系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缺失,服务效果甚微;转向目标不清晰,发展空间受限;评价机制不完善,抑制服务均...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等方法,对课后延时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问题:政策及法律法规不健全,阻碍服务体系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缺失,服务效果甚微;转向目标不清晰,发展空间受限;评价机制不完善,抑制服务均衡发展;支持主体单一,服务吸引力弱化等。对策: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形成服务保障;完善实施方案及监管制度,提升发展质量;明确转向目标,推进统筹发展;建立合理评价机制,为发展厘清障碍;加强合作和引入机制,增强服务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双减”政策 课后延时 体育服务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课后服务治理的理论逻辑、现实境遇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3
12
作者 刘慧琴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85,共9页
推行课后服务是破解“三点半难题”的主要途径,课后服务治理是实现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推动义务教育质量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应然要求。但当今开展课后服务面临着责任主体意愿低下、管理制度乏力、... 推行课后服务是破解“三点半难题”的主要途径,课后服务治理是实现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推动义务教育质量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应然要求。但当今开展课后服务面临着责任主体意愿低下、管理制度乏力、监督体系不完善、人财物保障不足等现实境遇。其实践路径以构建课后服务治理长效机制为切入点,从完善顶层设计、强化过程实施、完善支持体系、注重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完善课后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 “三点半难题” 中小学治理 长效机制
下载PDF
小学生课后服务优化反思--基于W市中心城区小学的现实考察 被引量:42
13
作者 刘宇佳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82,共12页
小学生课后服务区域发展经验是优化我国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宝贵资源。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W市中心城区小学生课后服务管理的现实考察发现,课后服务主体以学校和在职教师为主,课后服务对象基本遵循学生自愿原则;课后服务制度建设状况... 小学生课后服务区域发展经验是优化我国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宝贵资源。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W市中心城区小学生课后服务管理的现实考察发现,课后服务主体以学校和在职教师为主,课后服务对象基本遵循学生自愿原则;课后服务制度建设状况良好,但家长、教师等群体对课后服务相关规定与办法的熟悉度有待增强;课后服务内容较丰富,能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与要求,但课后服务形式相对单一;课后服务经费与时间管理极大程度满足了家长与学生需求,但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课后服务的多元价值获得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可,但还需进一步规范课后服务质量管理。优化我国小学生课后服务,要从鼓励多主体参与、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明确准公共产品属性、健全课后服务制度,拓展内容与形式、发挥课后服务育人功能,合理分摊课后服务成本、维护教师获取报酬权,制定课后服务管理标准、坚持动态评估保证质量等方面着紧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 “三点半难题” 课后服务管理 现状调查
下载PDF
北欧四国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实践、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40
14
作者 贾利帅 刘童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北欧地区课后服务的发展与欧洲提升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两性平等,协调家庭与工作,促进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背景密切相关。北欧地区具有较为完善的课后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供需平衡。课后服务以政府提供为主;课后服务设置了... 北欧地区课后服务的发展与欧洲提升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两性平等,协调家庭与工作,促进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背景密切相关。北欧地区具有较为完善的课后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供需平衡。课后服务以政府提供为主;课后服务设置了内容丰富的课程,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配备了充足且优质的师资;服务费用由国家大力补贴;形成了政府主导,第三方参与的课后服务监管体系。北欧地区课后服务的活动内容、师资配备、收费制度和监管情况虽略有差异,但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灵活且可负担的服务项目;健全的质量监督体制等共通的特征。为此,可以将北欧四国的课后服务作为反思平台,思考我国课后服务的走向。我国可加强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建的服务体制;注意服务对象向弱势群体倾斜;服务内容以学生全人发展为导向;打造专业化的课后服务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 北欧四国 中小学 经验启示
下载PDF
我国小学“三点半难题”的现状、问题及治理 被引量:39
15
作者 刘宇佳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2,共7页
我国小学"三点半难题"是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产物,是在为中小学生减负、规范中小学管理过程中衍生出的教育性问题,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社会性难题。为应对"三点半难题",现阶段... 我国小学"三点半难题"是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产物,是在为中小学生减负、规范中小学管理过程中衍生出的教育性问题,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社会性难题。为应对"三点半难题",现阶段主要形成了无人看管、老人接送、课后托管和父母接管四种办法。但这些办法非但没有彻底解决学生"监管真空期"的难题,反而引发出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教育负效果等新问题。综合治理"三点半难题",必须在思想层面秉承教育公平的理念,明确其公共福利的性质定位;在制度层面形成以政府担当为主导,以公立学校为主体,支持校外机构发展,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在实践层面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合理确定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坚持动态监评;形成思想、制度、实践层层推进,学校、家长、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半难题” 学校管理 学生管理 课后服务 课后托管
下载PDF
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东中西部6省(区)32个县(区)的调查 被引量:39
16
作者 付卫东 周威 刘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6,共9页
近年来,在双职工家庭的增加及教育减负呼声的双重叠加之下,“三点半之困”成为困扰学生及家长的教育难题,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课后服务是治理该难题的重要举措。已有研究对课后服务理论及实践有关问题进行论述,但仍缺乏针对学生满意度的... 近年来,在双职工家庭的增加及教育减负呼声的双重叠加之下,“三点半之困”成为困扰学生及家长的教育难题,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课后服务是治理该难题的重要举措。已有研究对课后服务理论及实践有关问题进行论述,但仍缺乏针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分析。该文基于全国6省12市32县(区)的实地调查,对学生的课后服务满意度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学生对课后服务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个体因素如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健康水平能显著影响其满意度,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父亲及自我教育期望、学校质量均能显著正向影响其满意度,主动参与的学生满意度更高。此外,课后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存在地域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导向”明显,中部地区“成绩导向”为主,而西部地区“动机导向”更为显著;农村地区满意度多受“不可掌控”因素影响,而城市地区受“自我可控”因素影响更大。据此,该文提出健全课后服务机制、创新课后服务模式、定制课后服务内容、加强课后服务评估以及关爱相对弱势群体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课后服务 满意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法国儿童托管教育:课外活动中心运作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34
17
作者 邹燕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6,共6页
法国儿童出生率和妇女就业率的上升让儿童在校外时间接受家庭以外的托管需求日渐增加。法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托管工作,主要通过"课外活动中心"进行。它是家庭和学校之外的教育空间对儿童教育的补充,通过各种校外活动进行公民... 法国儿童出生率和妇女就业率的上升让儿童在校外时间接受家庭以外的托管需求日渐增加。法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托管工作,主要通过"课外活动中心"进行。它是家庭和学校之外的教育空间对儿童教育的补充,通过各种校外活动进行公民道德、合作精神和集体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我国儿童托管可借鉴法国的经验,探索儿童托管的具体策略与途径,加强政府的投入和监管,推动我国儿童托管教育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课外活动中心 托管教育 课外活动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发展与调适——基于陕西省中小学课后服务调研结果的研判 被引量:20
18
作者 龙宝新 李莎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4,共10页
“双减”政策实施满周年后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发展正进入质变升级期,品质待提升、机构待参与、课程待融合、标准待建设是其显著特征。基于陕西访谈调研成果,本着“用数据说话”精神,构建学校课后服务效能分析框架与优质课后服务形成链,并... “双减”政策实施满周年后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发展正进入质变升级期,品质待提升、机构待参与、课程待融合、标准待建设是其显著特征。基于陕西访谈调研成果,本着“用数据说话”精神,构建学校课后服务效能分析框架与优质课后服务形成链,并据此对中小学课后服务发展状况进行了研判。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发展面临三大问题亟待解决,即专业化与现实化的纠结、主体性与主导性的模糊、赋权赋能与制度嵌入的滞后等问题。从目标定位、主体参与、宏观治理角度入手开展系统调适,是当前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持续、健康、优质发展的可行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学校课后服务 质变期 面临问题 系统性调适
下载PDF
作为课后服务者的教师:可为、难为与应为 被引量:23
19
作者 裴艳晖 杨英杰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87,共7页
教师是课后服务的提供者,校内教师更承担了课后服务的主要工作。师资情况是影响课后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支撑。但学校课后服务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是一个独立的工作领域,教师具有“再专业化”... 教师是课后服务的提供者,校内教师更承担了课后服务的主要工作。师资情况是影响课后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支撑。但学校课后服务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是一个独立的工作领域,教师具有“再专业化”的必要性。教师可以通过服务内容的课程化有效衔接常规课程,通过服务形式的多样化真正实现全人教育,通过服务标准的专业化完满彰显教师形象,通过服务态度的仁爱化自然架构心灵桥梁。据此,应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促进课后服务内容结构化与体系化;突破教师的自我设限,实现课后服务形式个性化与多样化;设计教师的执行模型,统筹课后服务标准人文性与专业性;强化教师的责任认同,力求课后服务态度达观化与仁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课后服务 课程化 全人教育 仁爱 课程能力
下载PDF
从并举到融合:“五育”融合之源、之难与之序 被引量:16
20
作者 朱丽桢 段兆兵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8,共6页
“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更深理解和实践细化,一方面彰显了新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追寻,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活动整体育人功能这一教育本质的回归。然而,“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一... “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更深理解和实践细化,一方面彰显了新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追寻,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活动整体育人功能这一教育本质的回归。然而,“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五育”融合教育面临并举之难、融合之难、评价之难。破解“五育”融合之难,就必须建立“五育”融合之序。作为对教育整体育人价值的遵循和追求,“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系统落实涉及多个方面:以课程融合为载体,实现对“五育”融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教育改革为途径,培养“五育”融合思维,实现教育过程的“五育”融合;以评价优化为导向,实现对五育融合的价值引导;以课后服务为补充,实现“五育”融合教育影响的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五育”融合 人的全面发展 课程融合 融合思维 评价优化 课后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