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朱相林 《中国勘察设计》 2007年第12期31-34,共4页
公路景观设计中应遵循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从人的体验出发,充分考虑到速度因素对景观形式、景观尺度、景观组合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运用各种手段,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各种景观要素,从而体现公路空间的美学特点和司乘人员的视觉特性,使公路... 公路景观设计中应遵循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从人的体验出发,充分考虑到速度因素对景观形式、景观尺度、景观组合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运用各种手段,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各种景观要素,从而体现公路空间的美学特点和司乘人员的视觉特性,使公路成为一条方便、快捷、靓丽的运输通道和人造风景线。从公路景观设计现状入手,对公路动态景观设计及其元素、基于动态特性的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高效、经济、人性化的公路景观设计理论,以提高公路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公路 动态特性 美感特性 景观敏感度
下载PDF
基于SBE-SD法的清式家具雕刻图案美感度影响因素探究
2
作者 朱龄 高婧淑 +2 位作者 傅雷 把小宁 吕九芳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为探究清式家具雕刻图案的审美要素和规律,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SBE法和SD法对清式家具雕刻图案进行美感度评价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图主次和布局协调感直接影响清式家具雕刻图案的美感度评价值,而动态关系、尺... 为探究清式家具雕刻图案的审美要素和规律,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SBE法和SD法对清式家具雕刻图案进行美感度评价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图主次和布局协调感直接影响清式家具雕刻图案的美感度评价值,而动态关系、尺度比例和元素丰富度则为间接影响,且元素丰富度的影响程度略高于尺度比例。线性回归方程构建的数学模型分别为Y_(SBE)=0.555A_(3)(构图主次)+0.419A_(5)(布局协调感)和Y_(SBE)=0.27A_(6)(动态关系)+0.239A_(1)(尺度比例)=0.27A_(6)(动态关系)+0.218A_(4)(元素丰富度)。研究结果对于探究清式家具雕刻图案的美学规律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式家具 雕刻图案 SBE法 SD法 美感度
下载PDF
教师审美敏感力的实践困境及其破解——基于“审美敏感”的视角
3
作者 国建文 肖李 《美育学刊》 2023年第4期98-104,共7页
教师审美敏感力是教师审美素养的构成性要素,具有敏锐察觉审美问题、及时把握美育契机、自觉进行审美反思等实践特征。但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在学校教学的时间、空间、主题以及对象等方面,教师审美敏感力的发挥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可尝试... 教师审美敏感力是教师审美素养的构成性要素,具有敏锐察觉审美问题、及时把握美育契机、自觉进行审美反思等实践特征。但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在学校教学的时间、空间、主题以及对象等方面,教师审美敏感力的发挥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可尝试从明晰教师审美敏感力的边界、对教师进行审美引导以及完善相应的外在保障等方面破解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审美 审美敏感力 实践困境 阿多诺
下载PDF
论审美对象
4
作者 皮运汤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2-27,共6页
古人认为,美就是味、滋味、意味,其主要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将我们通常分离开来加以研究的美、美感、审美对象连成了一体;并且,味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晶,它既不是客体本身,又不是主体本身,只有在审美活动中,相对于审美主体,才出现了审美对... 古人认为,美就是味、滋味、意味,其主要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将我们通常分离开来加以研究的美、美感、审美对象连成了一体;并且,味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晶,它既不是客体本身,又不是主体本身,只有在审美活动中,相对于审美主体,才出现了审美对象;相对于审美对象,才出现了审美主体。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审美对象具有“现量”性(当下生成性)、感应性、虚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感受 审美主体 审美对象 “现量”性 感应性 虚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