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美育思政浸润式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7
1
作者 车璐 张乃丽 田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医学学术型研究生作为未来的科研型学术人才,培养的重心是学术科研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但随着科技文化交融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医患纷争、医德缺失、学术不端等负面新闻增多,改善和加强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新的挑... 医学学术型研究生作为未来的科研型学术人才,培养的重心是学术科研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但随着科技文化交融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医患纷争、医德缺失、学术不端等负面新闻增多,改善和加强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新的挑战。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解决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中“重科研、轻思政”的弊端是现实存在的需要。针对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现状,滨州医学院以美育思政浸润式培养模式探索新路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守护高校意识形态“责任田”,以交叉学科培养医学学术涵养,引领科研思维能力提升,努力塑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医学科学研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学术型研究生 美育 思政 医学 道德素养
下载PDF
美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淑红 《林区教学》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两者互助互补。美育由来已久,具有灵活性、开放性、触动性、形象性和普遍性。美育与思政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但目前高校美育仍存在受重视程度较低、功能尚未有效发挥以及美育师资... 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两者互助互补。美育由来已久,具有灵活性、开放性、触动性、形象性和普遍性。美育与思政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但目前高校美育仍存在受重视程度较低、功能尚未有效发挥以及美育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需进一步挖掘美育素材、开展美育活动、提高美育师资队伍质量,从而使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智媒时代本土党史文化资源融入上海高校美育课程思政地教改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冯鸣阳 周飞 《创意设计源》 2021年第3期4-9,共6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新的需要,高校美育课程作为审美教育培养中的重要部分,其课程思政地教改探索也愈发受到重视。以上海高校及本土的党史文化资源为对象,其路径为挖掘上海党史文化资源中的美育思...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新的需要,高校美育课程作为审美教育培养中的重要部分,其课程思政地教改探索也愈发受到重视。以上海高校及本土的党史文化资源为对象,其路径为挖掘上海党史文化资源中的美育思政元素、制定党史文化资源美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优化党史文化资源美育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并以上海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美术史课程为例,从课内、课外、以及课后的思政教学实践说明其优化过程,旨在研究智媒时代高校美育课程思政的教改实施路径与教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党史 美育 课程思政 上海高校
下载PDF
论王国维的美育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爱梅 强月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大师,是最早引入欧洲近世美育理论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阐发的中国学人,也是在近代中国倡导美育、较系统提出美育思想并把美育列为“四育”之一的第一人。其美育思想内容丰富,体系严密,可谓中国近代美育思想...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大师,是最早引入欧洲近世美育理论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阐发的中国学人,也是在近代中国倡导美育、较系统提出美育思想并把美育列为“四育”之一的第一人。其美育思想内容丰富,体系严密,可谓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开端,至今仍有针砭时弊及启迪未来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美育思想 美育
下载PDF
非遗美育融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
5
作者 谭冰 易继松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4期88-90,共3页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民族技艺是旅游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非遗文化作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美育和艺术内涵,将非遗美育融入旅游专业课程思政,既有利于提升本专业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又有利于发现学...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民族技艺是旅游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非遗文化作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美育和艺术内涵,将非遗美育融入旅游专业课程思政,既有利于提升本专业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又有利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展示学生的才华与个性,从而培养出德技并修、美技并重的高素质旅游人才。然而,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对非遗美育融入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如何融入缺乏整体的思考和具体的路径,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美育 高职旅游 课程思政 路径
下载PDF
论王朝闻美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6
作者 孙国良 汪文绮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1-108,共8页
王朝闻美育思想散见于他的美学著作中,通过对其有代表性著述的梳理和总结,认为其思想从美育的概念、美育的对象、美育的动力、美育的条件、美育的功能等五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现代中国美学思想,形成了富有创造性的美育思想。其强烈的个... 王朝闻美育思想散见于他的美学著作中,通过对其有代表性著述的梳理和总结,认为其思想从美育的概念、美育的对象、美育的动力、美育的条件、美育的功能等五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现代中国美学思想,形成了富有创造性的美育思想。其强烈的个性特征主要体现在辩证性、主体性及实践性等三方面,并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从学科价值、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三方面探讨王朝闻美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也是现代视野下学术研究的必然归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朝闻 美育思想 特征 现代价值
下载PDF
高职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以美育课程“影视之美”教学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裴娜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5-97,106,共4页
高职教师在讲授美育课程“影视之美”部分时,要指导学生鉴赏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使他们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并自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思想上坚定文化自信,达到培根铸魂、立... 高职教师在讲授美育课程“影视之美”部分时,要指导学生鉴赏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使他们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并自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思想上坚定文化自信,达到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影视之美 课程思政 影视文艺作品
下载PDF
美育增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
8
作者 王琛琛 王川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4期61-64,共4页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美育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的功能。高校在增强意识形态话...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美育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的功能。高校在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过程中应将美育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不断增强美育在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美育 意识形态 审美 话语权
下载PDF
美育视域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皮全民 穆晓颖 戴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9期15-18,共4页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兼具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美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教育环节,对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正确处理专业教学与美育...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兼具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美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教育环节,对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正确处理专业教学与美育教学的关系,将美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人体解剖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蕴含丰富的美育元素,具有进行审美教育的优势。在分析医学类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美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美育视域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通过学科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和课内课外结合,推动教师、教法和教材改革,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美育 人体解剖学 课程改革 课程思政 医学教育
下载PDF
现代美育二题:全球化·跨文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新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4,83,共8页
已然在世界经济、政治大格局中发挥着日益增强话语作用的中国,美育的理念与实践与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语境密切相连,在哲学命题、思想资源、实践策略等方面,中国新美育的目标取向与实践策略建设,面临着超越18世纪西方美育、19世纪末至2... 已然在世界经济、政治大格局中发挥着日益增强话语作用的中国,美育的理念与实践与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语境密切相连,在哲学命题、思想资源、实践策略等方面,中国新美育的目标取向与实践策略建设,面临着超越18世纪西方美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美育理念与实践的新课题。本文用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知识-权力理论和文化社会学理论为工具,对这一课题的思想史情境和话语实践境况进行解剖与分析,进而论述现代新美育理想的新境界,及从中国出发的在全球视野中的新美育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美育 艺术创作 审美 全球化 跨文化 意识形态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在新形势下寓美育于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静文 《新余高专学报》 2005年第6期103-105,共3页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加强美育有其必要性。英美文学课教师应坚守 自己的阵地,充分利用英美文学作品在美育方面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以思想美、形象美、艺术美、自然美为主要内容的与 时俱进的美育,帮助...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加强美育有其必要性。英美文学课教师应坚守 自己的阵地,充分利用英美文学作品在美育方面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以思想美、形象美、艺术美、自然美为主要内容的与 时俱进的美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品位的审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美育 实施 思想美 形象美 艺术美 自然美
下载PDF
“美育+思政”模式下学生乐团建设实践路径探索——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
12
作者 李媛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6-40,共5页
美育融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塑造人,具有提升人文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力等作用,能够促进身心和谐统一和全面发展。学生艺术社团是高校实施审美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美育... 美育融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塑造人,具有提升人文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力等作用,能够促进身心和谐统一和全面发展。学生艺术社团是高校实施审美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美育的重要途径。呼伦贝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聚焦核心素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研究美育工作规律和特点,以学生乐团建设为着力点,紧扣新形势新任务、瞄准新问题、运用新举措,全面挖掘美育功能,使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素质教育新模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思政 学生乐团
下载PDF
云上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大学生美育教育融合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东 吕思思 《软件》 2022年第5期38-41,52,共5页
利用公有云服务的灵活性和成本优势,利用开源工具配合自主开发的功能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以新浪微博为试点,从主流互联网社区获取影视、动画、绘画等美育相关话题的评论数据,对评论关键词进行汇总分类和筛选,得出当下互联网用户对某作... 利用公有云服务的灵活性和成本优势,利用开源工具配合自主开发的功能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以新浪微博为试点,从主流互联网社区获取影视、动画、绘画等美育相关话题的评论数据,对评论关键词进行汇总分类和筛选,得出当下互联网用户对某作品的评价分布及趋势,以此为依据对高校美育课程进行针对性设计,从而提高课程内容的生动性以及学生参与积极性,并有助于讲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合课程思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云 大数据 爬虫工具 高校美育 课程思政
下载PDF
王国维美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嵘 郦晓宁 《安顺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1-62,74,共3页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在文学、哲学、美学、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将美学与伦理学、教育学相比较,确定了美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开始了中国美学的自觉。王国维开创的近代美育,既包含西方美育...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在文学、哲学、美学、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将美学与伦理学、教育学相比较,确定了美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开始了中国美学的自觉。王国维开创的近代美育,既包含西方美育的科学因素,又含有中国传统美育的伦理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美学 美育 思想 理想
下载PDF
基于美育教育的《园林植物基础》“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15
作者 周荣 叶漪舟 黎彩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25-29,共5页
《园林植物基础》是风景园林专业为大一学生开设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有比较抽象、极其庞杂的园林植物基础知识,比较难学,加上大一新生学习进入懈怠期,这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开展了基于美育教育的《园林植物基础》“课程... 《园林植物基础》是风景园林专业为大一学生开设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有比较抽象、极其庞杂的园林植物基础知识,比较难学,加上大一新生学习进入懈怠期,这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开展了基于美育教育的《园林植物基础》“课程思政”路径探索,将美育渗透到专业课程,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修改了教学大纲,把课程思政总任务分解到各章,明确每章的美育思政目标并设定落实方法,在第一和第二课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美育思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基础 美育教育 课程思政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新课程·新理念·新观照——兼论朱光潜先生的语文美育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晓林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2X期164-166,共3页
语文美育在新课程理念下受到了高度重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却并非如此,观照朱光潜先生的语文美育思想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综观其语文美育思想,语文美育应当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语文美育应当极端重视对言语形式的感悟;语文美育应当重视... 语文美育在新课程理念下受到了高度重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却并非如此,观照朱光潜先生的语文美育思想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综观其语文美育思想,语文美育应当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语文美育应当极端重视对言语形式的感悟;语文美育应当重视文学在语文美育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教学 美育思想
下载PDF
论伊格尔顿对《审美教育书简》的接受
17
作者 莫小红 赵宇倩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0-73,共4页
席勒审美教育思想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重要的思想资源,伊格尔顿认为席勒以艺术和审美解决现代性危机、构建审美的自由王国、逐步实现从审美自由到政治自由的过渡的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领导权的体现。在《审美意识形态》一书中,伊格尔... 席勒审美教育思想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重要的思想资源,伊格尔顿认为席勒以艺术和审美解决现代性危机、构建审美的自由王国、逐步实现从审美自由到政治自由的过渡的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领导权的体现。在《审美意识形态》一书中,伊格尔顿进一步指出:审美活动和美学理论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审美话语实质上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审美教育书简》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重建方案。通过对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创造性解读、批判性吸收,伊格尔顿强化了审美的政治潜能和意识形态性,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现代政治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格尔顿 《审美教育书简》 席勒 审美意识形态
下载PDF
美育与体育结合初探
18
作者 杨文英 庞国志 《体育研究与教育》 1999年第4期25-27,共3页
美育与体育在教育中的目标和途径各有其特点,二者的相互交融和渗透是培养、塑造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探讨美育在体育应用过程中制约美育教育的一些主客观因素,能促进美育在体育教育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审美意识 教师形象 运动环境
下载PDF
论戴维·斯旺格美育思想的三重面相——以《美育论集》为中心
19
作者 刘阳 《美育学刊》 2018年第6期6-16,共11页
美国学者戴维·斯旺格(David Swanger)出版于20世纪末的《美育论集》不仅阐释了审美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而且以移情为核心提出独特的美育认识论,并沿此厘清了美育与道德教育的深度纠缠。这一美育思想,对新世纪我国美育的现代性发... 美国学者戴维·斯旺格(David Swanger)出版于20世纪末的《美育论集》不仅阐释了审美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而且以移情为核心提出独特的美育认识论,并沿此厘清了美育与道德教育的深度纠缠。这一美育思想,对新世纪我国美育的现代性发展具有积极借鉴意义,也在主要的两点上留有值得进一步研讨的问题,一是对美育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存在某种简单化理解,二是忽视了移情论仍内含着的二元论思维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斯旺格 美育思想 意识形态 移情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审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路探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芳 叶瑞庭 《当代继续教育》 2016年第2期84-88,共5页
本文从分析审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缘由切入,分析了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及其原因,阐释审美教育融入其中的联动效应: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赋予审美教育导向性、深刻性、思想性,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给予思想政... 本文从分析审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缘由切入,分析了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及其原因,阐释审美教育融入其中的联动效应: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赋予审美教育导向性、深刻性、思想性,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动性、情感性、创造性,两者相互借力,最大程度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共同促进他们良好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贯通、思辨性与审美性共进三个方面,探析了审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融入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