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蒋博峰 马晨晨 +5 位作者 陈阳贵 巴燕 刘梦迪 阿丽叶.艾力 加依娜.拉兹别克 向阳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ixed-dose combination,FDC)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FDC的安全使用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区结核病定点防治医院接受治疗的4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监...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ixed-dose combination,FDC)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FDC的安全使用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区结核病定点防治医院接受治疗的4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监测其疗程中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其ADR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62.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糖尿病与ADRs的发生有关联,与未患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ADRs危险的OR=2.509(95%CI:1.226~5.135)。结论糖尿病患者是服用FDC致发生ADRs的高危人群。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结核患者,治疗期间应加强相关指标检测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不良反应 发生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师晓敏 孙晨希 +2 位作者 张正兰 乔静 张争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在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治疗中按照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对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控制的作用。方法按照比较治疗观察的形式开展探究,纳入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0月,按照双盲法分组的... 目的观察在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治疗中按照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对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控制的作用。方法按照比较治疗观察的形式开展探究,纳入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0月,按照双盲法分组的方式,取组内40例患儿开展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40例患儿则开展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治疗,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儿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患儿整体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耶鲁评分,在治疗前两组患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2、3、4周,观察组耶鲁评分均低于优势(P<0.05)。结论在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并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达到帮助患儿进行恢复的目的,能够促使患儿抽动障碍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肝扶脾针法 耳穴压豆 儿童抽动障碍 中医证候积分 不良反应 耶鲁评分 康复 发生率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情情 《智慧健康》 2023年第4期184-188,共5页
目的 研究采用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9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用达格... 目的 研究采用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9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素氮、血肌酐、UACR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eGFR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FPG、2hPG、HbA1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肾功能各项指标效果显著,可消除不良反应,有助于改善临床病症,值得借鉴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肾功能指标 血糖水平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血浆置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韦雪芸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7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9年6月在本院血液中心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121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血浆置换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将121例患者中发生血浆置换不良反应者纳为发生不良反...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9年6月在本院血液中心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121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血浆置换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将121例患者中发生血浆置换不良反应者纳为发生不良反应组(n=38),其他纳为未发生不良反应组(n=83);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如性别、年龄、职业,抗凝剂、置换液、有效循环血容量、血浆置换次数及机器报警致暂停治疗时间等,经检验初次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为自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置换危重症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21例患者接受PE治疗,其中3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0%;其中血浆过敏反应18例(14.88%),严重过敏反应3例(2.48%),低血压4例(3.31%),低血钙6例(4.96%),凝血5例(4.13%),其中严重凝血导致破膜1例(0.83%),以上不良反应均经有效处理后缓解;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职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反应组患者的抗凝剂、置换液、有效循环血容量及机器报警致暂停治疗时间与未发生不良反应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鲜冰冻血浆、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枸橼酸钠抗凝剂以及机器报警致暂停时间≥1 min是血浆置换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浆置换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浆过敏、低血压、低血钙及凝血反应,其中新鲜冰冻血浆、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枸橼酸钠抗凝剂以及机器报警致暂停时间≥1min是PE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不良反应 发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安全性评价不同研究类型间差异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晴 金鑫瑶 +4 位作者 周霞 庞稳泰 王可仪 李楠 郑文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2-721,共10页
根据目前已发表的血必净注射液不同临床研究类型,综合分析比较其安全性评价结果间的差异。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等6个文献数据库,搜... 根据目前已发表的血必净注射液不同临床研究类型,综合分析比较其安全性评价结果间的差异。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等6个文献数据库,搜索有关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系统评价及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的所有文献,全面、客观地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安全性,并对不同研究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共纳入211篇文献,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患者共46384例,累计发生不良反应423例。包括随机对照研究191篇、队列研究3篇、系统评价15篇、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2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随机对照研究2.54%(常见)、队列研究2.31%(常见)、系统评价0.95%(偶见)、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0.50%(偶见)。423例不良反应中超一半发生于皮肤及附件系统(151例)、心血管系统(68例)及胃肠系统(65例),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心悸、血压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其中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血必净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时ADR发生率最高,系统评价研究显示血必净注射液用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时ADR发生率最高。研究类型不同可导致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间的显著差异,样本量、研究目的、质量控制是造成结果偏倚的主要因素。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因其大样本、高质量的特点成为当前较好的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模式,而全生命周期管理更能客观反映药物安全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安全性 不良反应 发生率 文献分析
原文传递
长托宁用于剖宫产术中欣母沛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管锦生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6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长托宁用于剖宫产术中欣母沛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在使用欣母沛前1~2 min快速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 mg和长托宁0.5 mg(长托宁0.5 mg... 目的:观察长托宁用于剖宫产术中欣母沛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在使用欣母沛前1~2 min快速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 mg和长托宁0.5 mg(长托宁0.5 mg加入规格为100 ml的格拉司琼注射液中)。B组在使用欣母沛前1~2 min快速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 mg(规格为100 ml)。观察两组产妇注射欣母沛前后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记录其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产妇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欣母沛后,两组心率、血压均有升高,呼吸均有加快,SpO2均有下降,但是B组生命征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生命征变化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可以减少剖宫产术中欣母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欣母沛 格拉司琼 剖宫产术 不良反应 发生率
下载PDF
丹参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蔡灯塔 焦文温 《现代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270-271,274,共3页
目的:了解丹参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750例使用丹参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750例使用... 目的:了解丹参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750例使用丹参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750例使用丹参红花注射液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50例,占6.67%;年龄在66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50.00%;以静脉注射以及静脉滴注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分别有46.00%和38.00%;而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以1 h以内居多,占70.00%;不良反应类型主要集中于皮肤系统;给药剂量为14.4 mg/kg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58.00%。结论:丹参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自身因素、药物自身因素、给药方式等相关,应用该药时需加强管理、规范应用,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注射液 不良反应 发生率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淑清 《智慧健康》 2019年第24期95-96,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8例黄疸患儿,奇偶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采用长时少次蓝光疗法)和观察组(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每组39例,对比对照...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8例黄疸患儿,奇偶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采用长时少次蓝光疗法)和观察组(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每组39例,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治疗后第48小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胆红素浓度对比,P>0.05。治疗后第96小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胆红素浓度对比,P<0.05。对照组皮疹、腹泻、奶量减少、脱水、体温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33.33%)高于观察组(7.69%),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92%)低于观察组(92.31%),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 新生儿黄疸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上海地区云南白药胶囊临床安全性监测报告
9
作者 黄昱 杨铁毅 +7 位作者 刘新泉 王秀会 邵擎东 高强 郑春伟 周琦 梅一南 章如新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718,共7页
目的:探究云南白药胶囊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群体安全性,寻找可能诱发云南白药胶囊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15年6月—2016年12月上海地区8家医院的骨科、消化科、耳鼻喉科、... 目的:探究云南白药胶囊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群体安全性,寻找可能诱发云南白药胶囊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15年6月—2016年12月上海地区8家医院的骨科、消化科、耳鼻喉科、妇科、外科和眼科等科室接受云南白药胶囊治疗的患者共1 496例进行跟踪研究,对云南白药胶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并分析其与云南白药胶囊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整个研究过程中共收集到不良反应事件47例,最终判定出4例与云南白药胶囊有关,包括胃肠道不适2例,恶心呕吐1例,皮肤过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267%,属偶见级别。结论: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海地区8家医院内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白药胶囊 安全性 不良事件 不良反应发生率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导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诊断
10
作者 张敏 薛万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3060-3063,共4页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导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01/2016-05华中科技大学医院诊治的住院患者150例,根据阿司匹林药物剂量不同分为3组,即:50mg组、150mg组及300mg组,每组50例.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记...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导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01/2016-05华中科技大学医院诊治的住院患者150例,根据阿司匹林药物剂量不同分为3组,即:50mg组、150mg组及300mg组,每组50例.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记录患者的使用阿司匹林的原因、治疗过程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50例阿司匹林服用患者疾病类型相对较多,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23.3%、21.3%及20.0%;50 mg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150 mg组的16.0%及300 mg组的26.0%(P<0.05).结论:阿司匹林临床上使用较多,导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根据患者需要调整药物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消化系统 不良反应 发生情况 药物剂量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3
11
作者 许加素 彭晓琳 李洪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5079-5081,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PCI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PCI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用药根据病情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HA/ACC)制定的冠心病治疗指南。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注射液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充分溶解,在15 min内缓慢静脉滴完,待病情得到缓解后按照胺碘酮的负荷量3 mg/kg,以1 mg/min的滴速缓慢静脉滴注,6 h后再以0.5 mg/min的滴速维持,24 h总量为1 200 mg,连续静脉滴注3 d+口服胺碘酮片0.2 g,tid,1周后减至0.2 g,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R、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LVESD、LVEDD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EF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较好,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胺碘酮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我国全血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Meta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杨俊鸿 陈敏 +1 位作者 何涛 黄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76-38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全血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和发生特征,为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库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和WanFang Data,收集观察时间≥6个月的有关中国大陆全血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全血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和发生特征,为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库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和WanFang Data,收集观察时间≥6个月的有关中国大陆全血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时间至2020年6月。通过参考文献追溯和手工检索方法补充文献。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6篇文献,共计3 769 415名献血者,其中38 403例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血献血者总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95%CI(1.19,1.54)]。地域亚组分析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2%[(95%CI(1.26,1.78)]、1.26%[(95%CI(0.87,1.70)]和0.76%[(95%CI(0.74,1.21)],存在地域差异(P<0.01)。男性和女性全血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9%[(95%CI(0.99,1.39)]和1.26%[(95%CI(1.05,1.48)],女性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P<0.01)。18~24岁、25~40岁、41~55岁年龄段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7%[(95%CI(1.82,2.52)]、0.98%[(95%CI(0.82,1.14)]和0.76%[(95%CI(0.61,0.91)](P<0.01)。18~24岁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25~40岁年龄段(P<0.01)和41~55岁年龄段献血者(P<0.01)。初次和重复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7%[(95%CI(1.35,1.79)]和0.63%[(95%CI(0.56,0.70)],初次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重复献血者(P<0.01)。献血量<400 mL和400 mL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0%[(95%CI(0.90,1.30),P<0.001]和0.87%[(95%CI(0.71,1.03),P<0.001],且<400 mL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400 mL献血者(P<0.01)。结论我国献血不良反应监测需要通过统一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标准、加强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知识培训、加快信息化建设来探索全国性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 献血不良反应 献血反应 发生率 系统综述 META分析
下载PDF
2017~2020年北京市献血反应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0
13
作者 高文蕊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17~2020年北京市无偿献血过程中献血反应发生率和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了解献血反应的高发人群及情景,探讨预防措施,力争用良好的献血体验保留更多的多次献血者。方法回顾2017~2020年北京市无偿献血1 047 036人次的献血资料... 目的通过对2017~2020年北京市无偿献血过程中献血反应发生率和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了解献血反应的高发人群及情景,探讨预防措施,力争用良好的献血体验保留更多的多次献血者。方法回顾2017~2020年北京市无偿献血1 047 036人次的献血资料,统计献血反应发生率,收集性别、采血地点、血型、献血次数等因素,分析献血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 2017~2020年,在1 047 036人次无偿献血中,共2 163人次献血反应,占0.21%(2 163/1 047 036)。以性别分类,女性献血反应发生率是男性的两倍;以年龄分类,18~25岁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占所有年龄组的47.8%(1 034/2 163);以采血地点分类,不同献血环境下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接近,但献血点发生的献血反应案例占比达65.51%(1 417/2 163);以血型分类,不同血型的献血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以献血次数分类,多次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最低,初次献血者产生的献血反应案例占比高达66.07%(1 429/2 163);以发生时间分类,献血后30min内发生的献血反应案例占比为43.64%(944/2 163);以献血反应类别分类,B类以全身表现为主的不良反应占比为73.05%(1 580/2 163)。结论献血反应与性别、年龄、采血地点、献血次数、发生时间、献血反应类别等因素有关,要更加关注女性、年轻人和初次献血者,改善献血环境,献血后留观30 min,与血型因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反应 发生率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美金刚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英 金露 +3 位作者 王小同 康翰林 袁海 谭艳娟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2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评价美金刚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应用"美金刚""阿尔茨海默病"及"临床试验"等关键词,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NKI、CBM-disc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篇文献运用Review mana... 目的评价美金刚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应用"美金刚""阿尔茨海默病"及"临床试验"等关键词,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NKI、CBM-disc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篇文献运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美金刚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意识混沌、头痛、头晕、行走不稳及激惹。共纳入6项美金刚治疗AD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美金刚组与安慰药组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OR=0.94,95%CI0.78~1.14,P=0.53),头痛发生率差异(OR=1.37,95%CI0.51~3.67,P=0.54),头晕发生率的差异(OR=1.04,95%CI0.72~1.5,P=0.84),行走不稳发生率的差异(OR=1.01,95%CI0.7~1.46,P=0.97)均差异无显著性;意识混沌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有显著性(OR=1.70,95%CI0.54~0.96,P=0.03);美金刚组激惹发生率较低,差异有极显著性(OR=0.70,95%CI0.52~0.93,P=0.01)。结论美金刚是治疗AD较为安全的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金刚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下载PDF
耳石复位与药物联合仰卧位摇头法治疗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申会利 钱蔚颖 张芳君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观察耳石复位与药物联合仰卧位摇头法治疗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BPPV)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S-BPPV患者1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耳石复位联... 目的:观察耳石复位与药物联合仰卧位摇头法治疗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BPPV)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S-BPPV患者1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仰卧位摇头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首次治疗成功率、中转手术治疗率、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首次治疗成功率明显增高,中转手术治疗率与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共18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症状彻底消失;随访3个月期间,观察组平均复发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走路不稳与情感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石复位与药物联合仰卧位摇头法治疗S-BPPV效果显著,可降低复发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复位 药物 仰卧位摇头法 首次治疗成功率 中转手术治疗率 复发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基于群案信息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嘉瑞 张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收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群案报告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方法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群案文献56篇,涉及16个中药注射剂品种,67299...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收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群案报告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方法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群案文献56篇,涉及16个中药注射剂品种,67299名用药患者,1348例不良反应,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品种是华蟾素注射剂(43.28%),最低的是莪术油注射剂(0.25%);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损害、循环和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受中药注射质量、论文发表性偏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全面分析,客观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发生率
下载PDF
创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罗虎成 高烽华 +2 位作者 于艳文 夏永刚 宋任浩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期361-362,共2页
目的分析创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铜城人民医院实施输血治疗的4654例创伤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54例输血患者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83例(1.78... 目的分析创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铜城人民医院实施输血治疗的4654例创伤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54例输血患者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83例(1.78%),其中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分别占74.7%(62/83)、24.1%(20/83)和1.2%(1/83)。2有输血史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无输血史者(3.10%比1.57%),女性有妊娠史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无妊娠史者(3.94%比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不同血液制剂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血史、妊娠史、不同类型血液制剂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输血史及妊娠史与创伤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有关,滤白细胞成分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成分输血、加强输血前筛查等是避免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输血不良反应 发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福州地区全血献血不良反应哨点监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文钦 陈齐 +1 位作者 曾嘉 黄霞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血液中心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开展的特点,对该中心血液安全监测过程中上报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者的特征要素和献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为有效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的哨点监测和保障献血者安全的改进工作提供数据支... 目的探讨福建省血液中心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开展的特点,对该中心血液安全监测过程中上报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者的特征要素和献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为有效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的哨点监测和保障献血者安全的改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以2019~2021年福州地区全血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238894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三年的报告发生率和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者的基本情况以及献血不良反应种类等;以2021年所有全血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和发生诱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三年里238894例献血者中共报告8248例献血不良反应,总体献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发生率3.45%(8248/238894),献血不良反应分类中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占比98.46%(8125/8252);献血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女性(4.17%)高于男性(2.92%),初次(5.38%)高于再次(1.58%),献血地点为献血车的献血者(4.39%)高于献血屋/方仓(2.02%)和站内(1.39%),高校团体(6.93%)高于社会团体(1.90%)和个人(1.85%)。2021年报告3195例献血不良反应的数据分析显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在“献血时”占70.86%(2264/3195),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占比最高的是空腹(21.03%),其次为疲劳(19.98%)和紧张(12.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年龄(18~22)岁、初次献血、献血车献血、医院动员方式献血是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的报告标准、数据收集方式、反馈渠道及高校团体献血者的占比会直接影响报告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福州地区献血不良反应以DRVR为主,主要由空腹、紧张、疲劳引起。低龄、初次献血、献血车环境、医院动员献血是献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安全监测 献血不良反应 报告发生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385例PD-1抗肿瘤治疗的安全性研究及风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杨波 王梦娇 +5 位作者 胡丽丽 王来成 李倩 孔飞飞 吕冬梅 沈佳妮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47-450,460,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产PD-1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PD-1安全用药提供预判因素和经验。方法收集某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所有使用PD-1药物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类型、既往病史、PD-1品类等信息,开展随访... 目的探讨国产PD-1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PD-1安全用药提供预判因素和经验。方法收集某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所有使用PD-1药物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类型、既往病史、PD-1品类等信息,开展随访,鉴别和评估irAE种类和严重程度。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385例,irAE 134例(34.81%),非irAE 251例(65.19%),≥3级irAE 29例(7.53%)。单因素分析显示,irAE的发生率与年龄,吸烟,原患疾病类型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患者发生irAE的风险增加1.590倍(95%CI:1.006,2.512),吸烟患者风险增加1.920倍(95%CI:1.021,3.611),呼吸系统疾病较易发生irAE,风险增加2.061倍(95%CI:1.205,3.527),相比信迪利、替雷利珠与特瑞普利,卡瑞利珠发生irAE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年龄<65岁、吸烟、呼吸系统疾病为PD-1安全用药的高危因素,卡瑞利珠发生近期irAE风险偏高,应重视该类人群irAE的监护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发生率 安全性评估 风险因素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我国儿童输血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
20
作者 李泽 张嘉懿 +1 位作者 马佳 贺沁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儿童输血反应发生率,为其预防和提早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方法,查找有关国内儿童输血反应发生率的研究文...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儿童输血反应发生率,为其预防和提早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方法,查找有关国内儿童输血反应发生率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文献数据,并根据AHRQ质量评价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索文献共870篇,最终纳入研究文献13篇,总输血病例1812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儿童总体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79%[95%CI(0.54%,1.04%)];不同类型血液制品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红细胞0.34%[95%CI(0.15%,0.54%)]、血小板2.94%[95%CI(1.60%,4.28%)]、血浆0.31%[95%CI(0.19%,0.43%)];不同类型输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发热反应0.22%[95%CI(0.13%,0.31%)],过敏反应0.46%[95%CI(0.30%,0.61%)]。结论我国儿童总体输血反应发生率较低,但血小板输注反应率较高,在临床用中需进一步进行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反应 儿童 发生率 META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血液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