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肉类成分种属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
作者 何玮玲 黄明 张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07,共4页
肉与肉制品的掺杂、掺假是食品质量控制面临的重要挑战。食品中肉类成分的鉴别与分析技术已逐步形成了分别以蛋白质检测和以核酸检测为基础的方法体系,其鉴别精度可达属与亚属水平,检测灵敏度也达到了纳克级。近年来,食品中肉类成分的... 肉与肉制品的掺杂、掺假是食品质量控制面临的重要挑战。食品中肉类成分的鉴别与分析技术已逐步形成了分别以蛋白质检测和以核酸检测为基础的方法体系,其鉴别精度可达属与亚属水平,检测灵敏度也达到了纳克级。近年来,食品中肉类成分的定量检测与溯源又成为了本领域中的新研究热点。本文综述食品中肉类成分种属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应用荧光定量PCR对食品中肉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的现状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掺假 种属鉴别 定量
下载PDF
PCR技术在肉类掺假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9
2
作者 刘帅帅 李宏 +1 位作者 罗世芝 刘云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280-284,共5页
当前,对研究者、消费者、食品工业和政策制定者等各个方面来说,食品的真伪都是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肉类工业。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等特点,在肉类掺假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目前肉制品... 当前,对研究者、消费者、食品工业和政策制定者等各个方面来说,食品的真伪都是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肉类工业。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等特点,在肉类掺假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目前肉制品鉴定的方法,包括蛋白和核酸两个层次,用于肉制品鉴定的各种目的基因的选择。回顾了PCR技术在国内外肉类产品掺假鉴定中的重要应用。指出了PCR技术在肉制品鉴定中的不足,与各种新技术(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等)有机结合将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肉类 掺假 鉴定
下载PDF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应用于橄榄油的掺假鉴别 被引量:38
3
作者 李淑静 赵婷 +2 位作者 葛含光 张敏 俞子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09-116,共8页
建立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测定橄榄油等油类中可挥发组分的检测方法,样品在60℃条件孵化10 min通过顶空直接进GC-IMS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软件实验室分析浏览器(library analysis viewer,L... 建立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测定橄榄油等油类中可挥发组分的检测方法,样品在60℃条件孵化10 min通过顶空直接进GC-IMS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软件实验室分析浏览器(library analysis viewer,LAV)内置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建立的气相离子迁移谱检测方法可以对橄榄油等植物油中挥发组分进行检测分析;通过PCA主成分分析可以将特级初榨橄榄油与其他油类(果渣油和其他植物油)进行分离,并可以对果渣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精炼棕榈油、花生油和大豆油的掺假进行判别分析,掺假鉴别率可以低至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橄榄油 掺假 鉴别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免疫学检测肉类制品掺假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4
作者 马永征 马冬 +2 位作者 白娣斯 李海运 夏晨溪 《肉类研究》 2012年第9期26-29,共4页
由于价格、原料、过敏原和宗教等原因,市场上肉类掺假的现象非常普遍。针对这种肉类掺假产生了多种检测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以ELISA为主的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 肉类 掺假 鉴定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羊肉中鸭肉掺假的鉴别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莹莹 张颖颖 +5 位作者 丁小军 李静 赵文涛 陈伟 马燕红 郭文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4-209,共6页
利用蛋白组学的方法研究了5种常见的食用肉中相对种属特征性多肽,在找到的特征性多肽的基础上,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对羊肉与鸭肉混合物种特征性的多肽进行了验证与定量研究。将鸭肉按照1%、5%、10%、20%、50%比例... 利用蛋白组学的方法研究了5种常见的食用肉中相对种属特征性多肽,在找到的特征性多肽的基础上,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对羊肉与鸭肉混合物种特征性的多肽进行了验证与定量研究。将鸭肉按照1%、5%、10%、20%、50%比例掺加到羊肉中,选择羊肉定量多肽5条,鸭肉定量多肽5条,进行定量分析,线性相关系数为0.99以上,检出限可以达到0.5%。研究表明,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构建的多肽识别技术可以快速、灵敏、准确地检测出羊肉中的鸭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肉类掺假 多肽识别 鸭肉 羊肉
下载PDF
肉类掺假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守云 袁明美 +2 位作者 封聪 冯雪松 姜泓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1,共6页
随着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肉类掺假鉴别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包括感官鉴定技术、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及生物质谱技术等。在这些... 随着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肉类掺假鉴别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包括感官鉴定技术、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及生物质谱技术等。在这些技术中,感官鉴定技术操作简单,但准确度还有待改进。ELISA技术已有商品化试剂盒,由于受蛋白活性的影响,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PCR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结果重复性好等优势,但操作繁琐耗时。生物质谱技术通过多肽鉴定肉类掺假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常见肉类成分的检测技术,并对各种肉类掺假鉴别技术进行总结与分析,期望为肉类食品安全监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掺假 鉴别技术 感官鉴定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 聚合酶链式反应 生物质谱
下载PDF
蜂蜜淀粉酶在鉴别蜂蜜掺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军生 何仁 +2 位作者 江权燊 韦建辉 阎柳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62,共4页
针对蜂蜜掺假和造假的问题,本文通过测定蜂蜜粗蛋白、蛋白质含量和淀粉酶值,研究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蜂蜜淀粉酶值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客观公正的鉴别真假蜂蜜的方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37℃、45℃)下贮存,天然蜂... 针对蜂蜜掺假和造假的问题,本文通过测定蜂蜜粗蛋白、蛋白质含量和淀粉酶值,研究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蜂蜜淀粉酶值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客观公正的鉴别真假蜂蜜的方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37℃、45℃)下贮存,天然蜂蜜的淀粉酶值和蛋白质的含量逐渐下降,而假蜂蜜中的淀粉酶值和蛋白质的含量基本不变。通过跟踪测定蜂蜜淀粉酶值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可以检测蜂蜜产品的质量,也可以鉴别真假蜂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蜂蜜掺假 淀粉酶值 鉴别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DNA检测法在肉类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任秀 骆海朋 崔生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年第1期93-97,共5页
肉类食品是我国人民食品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和经营单位为了追逐利润,时有将价格便宜的肉品掺入或替代高价格的肉品中进行加工和销售。为保护消费者对食品消费的知情权和规范肉类市场的秩序,食品生产、流通等监管部门应对肉类识别... 肉类食品是我国人民食品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和经营单位为了追逐利润,时有将价格便宜的肉品掺入或替代高价格的肉品中进行加工和销售。为保护消费者对食品消费的知情权和规范肉类市场的秩序,食品生产、流通等监管部门应对肉类识别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建立相应的规范识别方法。目前用于肉类掺假鉴别的方法有组织学、化学、免疫学和基于DNA序列的检测方法等。本文主要针对ELISA检测方法和DNA检测方法在肉类识别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并对我国肉类识别标准方法的缺陷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 DNA 肉类 掺假 鉴别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的食品真实属性鉴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9
作者 俞邱豪 张九凯 +1 位作者 叶兴乾 陈颖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7-664,共8页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上的食品掺假造假现象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主要的食品掺假手段包括假冒物种及品种、冒充或虚标原产地、原料品质以次充好、掺入杂劣质及...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上的食品掺假造假现象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主要的食品掺假手段包括假冒物种及品种、冒充或虚标原产地、原料品质以次充好、掺入杂劣质及违禁原料等。因此亟须建立切实有效的食品真实属性鉴别方法。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将代谢组学研究平台应用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对食品中尽可能多的代谢产物从整体角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食品真实属性鉴别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工具。该文综述了基于代谢组学的食品物种及品种鉴别、产地溯源、品质分级和掺假掺杂识别等真实属性鉴别研究,为进一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利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掺假 真实属性 产地溯源 品质鉴定 食品 综述
下载PDF
肉及其加工制品的掺假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施姿鹤 Josef VOGLMEIR 刘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19-326,共8页
肉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而成为广大消费者饮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肉及肉制品的加工生产中掺假问题频繁发生。因此开发出能够对肉及肉制品的掺假进行有效鉴别的技术与方法对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 肉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而成为广大消费者饮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肉及肉制品的加工生产中掺假问题频繁发生。因此开发出能够对肉及肉制品的掺假进行有效鉴别的技术与方法对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产品和消费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对掺假鉴别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对相应掺假鉴别技术的要求也不同。本文阐述了目前用于肉及肉制品掺假检测的常见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免疫和质谱技术,基于DNA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以及基于无损检测的传感器和光谱技术。同时也对目前已知方法所存在的鉴别盲区和新的掺假鉴别技术的开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肉类及其加工制品掺假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 掺假 鉴别 蛋白质组学 DNA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纯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吴静珠 刘翠玲 +1 位作者 李慧 孙晓荣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快速鉴别花生油掺伪鉴别技术的现状,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纯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实验分别配制了掺入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和调和油的4类掺伪花生油样品共40个,纯花生油样品5个,采集样品近红外全谱,通过支持向量... 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快速鉴别花生油掺伪鉴别技术的现状,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纯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实验分别配制了掺入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和调和油的4类掺伪花生油样品共40个,纯花生油样品5个,采集样品近红外全谱,通过支持向量机技术建立纯花生油掺伪鉴别模型.结果表明,选取径向基函数为支持向量机核函数,通过网格搜索和k折校验法确定核参数γ为1,惩罚参数c为1 024,建立纯花生油掺伪鉴别模型的识别率和预测率均达到100%,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花生油掺伪快速检测技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花生油 掺伪鉴别 近红外光谱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蜂蜜掺假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水芳 朱向荣 单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53-356,359,共5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蜂蜜掺假的鉴别技术,简要介绍了感官分析、花粉分析、理化指标分析及同位素率质谱、色谱、光谱、核磁共振技术在蜂蜜掺假鉴别上的应用及研究概况,并对蜂蜜掺假鉴别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蜂蜜 掺假 鉴别技术
下载PDF
基于LAMP法快速检测羊肉及其制品中的猪、鸭和羊源性成分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向丽 刘垚 +2 位作者 谭贵良 张璜 曹炜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建立肉制品中猪、鸭和羊源性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对市售羊肉片、羊肉卷、羊肉串进行猪、鸭和羊源性成分检测分析。方法针对猪、鸭和羊线粒体Cytb基因分别设计2条外引物、2... 目的建立肉制品中猪、鸭和羊源性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对市售羊肉片、羊肉卷、羊肉串进行猪、鸭和羊源性成分检测分析。方法针对猪、鸭和羊线粒体Cytb基因分别设计2条外引物、2条内引物和2条环引物,优化LAMP反应条件,对猪、鸭和羊源性成分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对羊肉制品进行上述动物源性成分监测。结果在0.2μmol/L外引物(F3和B3)、1.6μmol/L内引物(FIP和BIP)、0.8μmol/L环引物(FLP和BLP)、1 mol/L甜菜碱、6 mmol/L Mg SO4、1.6 mmol/L d NTP等参数的优化条件下,LAMP法对肉制品中猪、鸭和羊源性成分的检测灵敏度达0.5%。SYTO-9荧光染料的荧光实时检测结果与SYBR Green I染料肉眼观察结果一致。调查发现,该批市售羊肉及制品中存在掺假现象,掺假率为34.5%。结论 LAMP法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的特点,能有效地对肉制品中的猪、鸭和羊源性成分进行检测,可作为羊肉制品掺假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动物源性成分 肉制品 掺假 鉴别 核酸提取 食品安全 羊肉
原文传递
乳及乳制品蛋白质掺假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光 王加启 +5 位作者 卜登攀 哈斯额尔敦 刘庆生 孙鹏 刘开朗 雒秋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06-312,共7页
阐述两类方法、一个原则:乳及乳制品蛋白质掺假特异性检测方法和乳及乳制品蛋白质掺假非特异性检测方法;任何一种乳品蛋白质掺假检测方法的建立都要以某一特定蛋白质差异性为依据的原则。
关键词 乳制品 蛋白质掺假 特异性检测 非特异性检测 差异性
下载PDF
蜂蜜掺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青 王毕妮 +2 位作者 梁艳 陈卫军 曹炜 《中国蜂业》 2008年第10期35-37,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同位素比值分析法,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双果糖酐检测法,傅立叶转换-拉曼光谱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在蜂蜜掺假检测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蜂蜜 掺假 鉴别
下载PDF
蜂蜜的主要成分及其鉴别技术 被引量:16
16
作者 岳锦萍 徐雨欣 +2 位作者 范佳慧 邢璇 任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9期5138-5145,共8页
蜂蜜是一种成分高度复杂的天然保健食品,富含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蜂蜜成分易受蜜源种类、采蜜季节、贮藏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随着国内外消费者对蜂蜜需求的不断增大,蜂蜜质量问题频繁出现,如向蜂蜜中添加糖... 蜂蜜是一种成分高度复杂的天然保健食品,富含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蜂蜜成分易受蜜源种类、采蜜季节、贮藏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随着国内外消费者对蜂蜜需求的不断增大,蜂蜜质量问题频繁出现,如向蜂蜜中添加糖浆,以杂花蜜或劣质蜜充当优质的单花蜜等,严重影响蜂蜜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何科学检测蜂蜜品质是目前我国乃至国际蜂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蜂蜜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对现阶段国内外的蜂蜜真伪鉴别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准确、快速鉴别蜂蜜真伪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掺假 主要成分 鉴别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郝杰 姜洁 +1 位作者 毛婷 孙晓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2587-2595,共9页
代谢组学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临床诊断、环境保护和植物育种等工作中。随着食品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常规的符合性检验出现局限性的情况下,代谢组学技术... 代谢组学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临床诊断、环境保护和植物育种等工作中。随着食品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常规的符合性检验出现局限性的情况下,代谢组学技术显示出了巨大应用潜力,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食品掺假及品质鉴别、食品产地溯源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组学技术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全景分析、技术灵活等特点,可以作为现行食品安全评价标准的有力补充,也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疑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概念、分类、研究平台和统计方法。重点阐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控中的应用,为后续相关领域内的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食品安全 掺假鉴别 产地溯源
下载PDF
同位素比率质谱技术对蜂蜜掺假的鉴别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鑫 陈小珍 +2 位作者 刘柱 蒋鑫 张东雷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7-871,共5页
本文扩展了同位素比率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完善了液相色谱联用同位素比率质谱(LC-IRMS)测定蜂蜜中多种糖组分δ13C值的方法。通过对3种糖浆、3种掺糖蜜和纯正蜂蜜测定结果和图谱的多重比较,发现单纯的使用元素分析联用同位素比率质谱(HT... 本文扩展了同位素比率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完善了液相色谱联用同位素比率质谱(LC-IRMS)测定蜂蜜中多种糖组分δ13C值的方法。通过对3种糖浆、3种掺糖蜜和纯正蜂蜜测定结果和图谱的多重比较,发现单纯的使用元素分析联用同位素比率质谱(HT-IRMS)进行测定,无法完全鉴别出掺糖蜜,但是结合LC-IRMS的测定结果则能有效的对以上3种方式的掺假进行鉴别。对6种特制蜂蜜进行测定并判定,判定结论与实际制样情况相符。该技术手段丰富了鉴别掺假蜂蜜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比率质谱 多信息 蜂蜜 掺假鉴别
下载PDF
Orbitrap高分辨质谱用于保健食品中15种非法添加减肥类药物的筛查鉴定 被引量:14
19
作者 谭会洁 郭常川 +4 位作者 邢晟 赵艳霞 张迅杰 石峰 巩丽萍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9-976,共8页
建立了筛查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5种减肥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Orbitrap高分辨质谱联用法和TraceFinder筛查数据库。样品以甲醇为提取溶剂,上清液过滤后直接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质谱采用Full MS/dd-MS 2扫描模式,正负离子同时检... 建立了筛查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5种减肥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Orbitrap高分辨质谱联用法和TraceFinder筛查数据库。样品以甲醇为提取溶剂,上清液过滤后直接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质谱采用Full MS/dd-MS 2扫描模式,正负离子同时检测。将采集的数据文件导入TraceFinder筛查软件,利用软件构建了化合物数据库及筛查方法进行快速、自动、高精度筛查,确定样品中是否违法添加了减肥类药物,并对阳性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显示出优异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系数( r )均大于0.998,回收率范围为79.7%~95.4%,精密度在3.3%~8.7%之间。应用该方法对29批保健食品进行了测定,在6批阳性样品中检出了4种化合物。该方法可实现自动、高精度筛查鉴定,为打击非法添加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 非法添加药物 保健食品 筛查 鉴定
下载PDF
肉及肉制品分子生物学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宗梦 赵良娟 +1 位作者 王永芳 张宏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405-409,共5页
2013年初随着欧洲"马肉丑闻"这一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掺假这一全球性问题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以及各国政府的关注。用于食品真伪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经典的普通PCR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以及近年来逐步发展... 2013年初随着欧洲"马肉丑闻"这一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掺假这一全球性问题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以及各国政府的关注。用于食品真伪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经典的普通PCR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以及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子指纹技术等。此外,基因芯片技术、多重PCR技术等可提高检测通量的新型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向着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方向发展的同时,用于样品初筛的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的开发也将成为未来食品真伪鉴别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肉及肉制品真伪鉴别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掺假 肉种鉴别 PCR 实时定量PCR 分子指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