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贸易调整渠道到金融调整渠道--国际金融外部调整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范小云 肖立晟 方斯琦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4-206,共13页
传统的开放宏观经济学认为一国的外部财富是贸易调整的结果,但是随着各国持有外部资产负债总量的迅速攀升,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所产生的估值效应对外部财富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近年来,众多学者基于估值效应发展了一个新的外部调整渠道—... 传统的开放宏观经济学认为一国的外部财富是贸易调整的结果,但是随着各国持有外部资产负债总量的迅速攀升,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所产生的估值效应对外部财富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近年来,众多学者基于估值效应发展了一个新的外部调整渠道——金融调整渠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一国外部失衡调整的理解和认识。本文试图系统地评述这一外部调整机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所有关注中国国际收支以及全球失衡问题的国内外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调整渠道 外部调整 估值效应 汇率 资产收益率
原文传递
新出口退税机制对人民币汇率之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冰松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9期134-135,共2页
通过研究出口退税机制的变化轨迹,探讨开放经济条件下,新机制对我国外贸进出口,外汇收支和人民币汇率的经济学作用机理,着重分析进出口退税机制调整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进而建议以静制动,维持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
关键词 出口退税 新税制 结构性调整 名义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
下载PDF
美国净对外负债前景与美元汇率调整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晓 周学智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42,共14页
本文首先对美国的商品贸易账户、收入账户和国际投资头寸估值效应的主要决定因素进行考察,进而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历史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净对外负债的前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十年,如果美元加权汇率保持稳定或上升,将会给... 本文首先对美国的商品贸易账户、收入账户和国际投资头寸估值效应的主要决定因素进行考察,进而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历史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净对外负债的前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十年,如果美元加权汇率保持稳定或上升,将会给美国对外负债的调整造成压力;如果美元加权汇率贬值10%-20%,那么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美国的净国际投资头寸与当期名义GDP之比将有可能在20%-30%之间达到最高点,并在此之后保持稳态,而且存在进一步改善的可能性。所以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汇率调整有可能是美国对外负债调整的最优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常账户 收入账户 估值调整 汇率 美国净对外负债
原文传递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军 《新疆财经》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我国长期实施汇率低估以及固定汇率制度,使我国的经济结构遭到扭曲,产业结构不能得到优化,影响了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 我国长期实施汇率低估以及固定汇率制度,使我国的经济结构遭到扭曲,产业结构不能得到优化,影响了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使人民币升值1.9%。这一决定的实施能够使汇率水平逐渐向均衡汇率水平靠拢,汇率的形成机制逐渐得到完善,而且能够使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有序调整,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调整 产业结构 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下载PD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djustment for China:A Financial Valuation Approach 被引量:7
5
作者 Luke Deer Ligang Song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13年第1期1-25,共25页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djustment is the process whereby valuation shifts from asset price and currency changes result in relatively durable net wealth transfers across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balance sheets. Thisp...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djustment is the process whereby valuation shifts from asset price and currency changes result in relatively durable net wealth transfers across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balance sheets. Thispaper applies a financial valuation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direction and the broad extent of rec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djustments on China international balance sheet. We estimate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sheet losses resulting from the valuation shifts over the period 2005 2010 and reveal that international currency shifts over the past decade have also generated a range of non-balance sheet financial and monetary adjustment pressures for China. This paper also evaluates how China's evolv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policy arrangements could better mitigate China's exposure t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djustments. These arrangements include a more effective currency mechanism and the mechanisms to internationalize the RMB to buffe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valuation sh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hange rate regime financial valuation approac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djustment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原文传递
国际工程承包中的价格调整风险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吕文学 潘婧 徐青扬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列入价格调整公式同样存在着较大的调价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价格指数、调价项、价格调整权重系数的选择风险,如果在价格调整公式中加入了汇率因素,则又增加了货币汇兑的风险。针对价格调整公式中的汇率因素,分析了汇率...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列入价格调整公式同样存在着较大的调价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价格指数、调价项、价格调整权重系数的选择风险,如果在价格调整公式中加入了汇率因素,则又增加了货币汇兑的风险。针对价格调整公式中的汇率因素,分析了汇率标价方法、汇率因子如何影响调价结果,并提出了汇率风险控制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调整公式 汇率风险 价格指数
下载PDF
SDR权重调整对人民币汇率与汇率预期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龚秀国 王琳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SDR权重调整相关公告为基础,运用事件分析法探讨SDR权重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水平的影响,以及不同公告类型的异质性。研究发现:SDR权重调整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均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SDR权重...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SDR权重调整相关公告为基础,运用事件分析法探讨SDR权重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水平的影响,以及不同公告类型的异质性。研究发现:SDR权重调整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均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SDR权重调整使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在窗口期内出现了明显的汇率升值预期,且汇率升值预期与汇率回升时间高度重合。从不同公告类型看,人民币汇率对金额调整公告的反应更为即时,对权重调整公告的反应存在“时滞效应”。SDR权重调整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市场情绪,进而影响汇率预期发挥作用的。鉴于此,应加强外汇预期管理,丰富人民币外汇产品和工具,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在SDR当中的作用,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R权重调整 人民币汇率 汇率预期 事件分析法
原文传递
人民币汇率失衡与调整问题研究
8
作者 李宝瑜 张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7,共7页
目前,学术界在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上存在着分歧。尤其是对均衡汇率的测算,在方法上存在不足。多数模型的设计实质上是把名义汇率或实际有效汇率的平滑值当作了均衡汇率,而非真正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均衡汇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多目标两... 目前,学术界在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上存在着分歧。尤其是对均衡汇率的测算,在方法上存在不足。多数模型的设计实质上是把名义汇率或实际有效汇率的平滑值当作了均衡汇率,而非真正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均衡汇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多目标两阶段估值”的方法来测算均衡汇率:在第一阶段,依据实现均衡汇率的各个目标,分别估算不同目标条件下的均衡汇率;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估算的均衡汇率和实现均衡汇率的各目标建立计量模型,得到均衡汇率精算值。在深入分析汇率失衡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后果的基础上,依据均衡汇率的计算结果,本文认为,提升汇率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和根本利益,而且在现阶段政府还不应该放弃对汇率调整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汇率 汇率调整 经济增长方式 根本利益
下载PDF
美联储调息与人民币汇率变化研究
9
作者 江世银 刘莹 李洁 《金融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3-13,共11页
为改善高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2022年美联储宣布加息,不仅影响美国国内而且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开放型经济国家。为提高实证分析结论的准确性,通过构建VAR模型,以此轮美联储加息为背景,选取2006年1月至2023年8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以及美... 为改善高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2022年美联储宣布加息,不仅影响美国国内而且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开放型经济国家。为提高实证分析结论的准确性,通过构建VAR模型,以此轮美联储加息为背景,选取2006年1月至2023年8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以及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等数据,逐步研究美联储调整利率后部分变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调息的直接影响效果最为显著,且短期的影响效应大于长期。为此,在新发展阶段下,应建立强大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适时干预外汇市场,以促进汇率改革与人民币汇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联储调息 人民币汇率 传导机制 防范对策
下载PDF
财富的国际转移与美国高消费时代的调整——基于国际资产负债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达 孙中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1,共7页
美元的霸权地位以及美国特殊的国际资产负债结构为美国攫取巨额国际转移财富提供了条件。另外,美国国际资产负债结构特征也表明,在全球实体经济失衡的同时,全球虚拟经济层面同样存在失衡,这种"双重失衡"的局面为全球经济调整... 美元的霸权地位以及美国特殊的国际资产负债结构为美国攫取巨额国际转移财富提供了条件。另外,美国国际资产负债结构特征也表明,在全球实体经济失衡的同时,全球虚拟经济层面同样存在失衡,这种"双重失衡"的局面为全球经济调整增加了困难。据此类推,这次危机不仅打击了美国的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也打击了美国的货币霸权。国际货币地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国际货币合作将更加困难。美国通过价值渠道获得国际转移财富的持续性也将受到冲击,因此美国的高消费时代将难逃调整的厄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产负债 国际财富转移 价值调整 汇率变动
下载PDF
中国贸易失衡调整路径实效的比较研究——基于2008-2013年月度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威 王方舟 陈继勇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2,共10页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等,研究2008-2013年人民币汇率与内外需求调整对中国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失衡治理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仅对中国一般贸易失衡改善有效,外部需求调整对加工贸易失衡改善有效,...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等,研究2008-2013年人民币汇率与内外需求调整对中国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失衡治理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仅对中国一般贸易失衡改善有效,外部需求调整对加工贸易失衡改善有效,而调整国内需求对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失衡改善均有效。由于当前中国贸易顺差调整应以减少加工类商品出口为主,因此需以扩大内需和调整外需治理失衡,人民币汇率升值则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实效 内外需求 人民币汇率 加工贸易
原文传递
出口退税、汇率调整与出口企业的最优销量——基于相互市场古诺模型的分析
12
作者 王根蓓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0-87,共8页
文章利用冰山假说把国内税率、出口退税率以及汇率政策因素纳入存在多个国内与外国企业的相互市场古诺模型,分析了以国内税、出口退税与汇率为核心的策略性贸易政策对出口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优出口销量与国内销售的影响,并且以这种比较... 文章利用冰山假说把国内税率、出口退税率以及汇率政策因素纳入存在多个国内与外国企业的相互市场古诺模型,分析了以国内税、出口退税与汇率为核心的策略性贸易政策对出口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优出口销量与国内销售的影响,并且以这种比较静态分析为基础,对各种单一政策与多项政策组合的调整效力进行排序。这些分析得出如下的结论:就单一政策的调整效力而言,出口退税优于国内税收与汇率政策;就政策组合的调整效力而言,出口退税与国内税组合优于国内税与汇率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市场古诺模型 出口退税 汇率调整 最优销量
下载PDF
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及其高通胀成员国的调整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平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8-44,共7页
本文实证分析了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的总体适应性和部分高通胀成员国存在的真实汇率自动调整机制,并利用已有的文献成果,总结探讨了这些成员国的高通胀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统一货币政策操作有其坚实的经济基础,进而呈现出总体的适应性,但... 本文实证分析了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的总体适应性和部分高通胀成员国存在的真实汇率自动调整机制,并利用已有的文献成果,总结探讨了这些成员国的高通胀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统一货币政策操作有其坚实的经济基础,进而呈现出总体的适应性,但是,统一货币政策与部分高通胀的非核心成员国的需要之间,也存在局部矛盾。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些高通胀成员国存在着自动逆向调节其物价乃至产出水平的地区调整机制———真实汇率机制;Balassa—Samuelson效应在部分高通胀国家的通胀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货币政策 真实汇率机制 Balassa--Samuelson效应
原文传递
经常账户变动对实际有效汇率的非对称影响及潜在渠道探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明 刘瑶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1-1532,共22页
本文参考Obstfeld and Rogoff(2005)三国模型,实证检验了经常账户调整对一国实际有效汇率走向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经常账户顺差增加或逆差缩减驱动经济体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第二,经常账户调整对一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具有国别间的非... 本文参考Obstfeld and Rogoff(2005)三国模型,实证检验了经常账户调整对一国实际有效汇率走向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经常账户顺差增加或逆差缩减驱动经济体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第二,经常账户调整对一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具有国别间的非对称性与时变效应;第三,制造业规模的大小、估值效应同样影响经常账户对实际有效汇率的传导。本文最重要的政策建议是,各国需要密切关注经常账户调整对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构成的冲击,避免两者联动造成贸易条件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常账户调整 实际有效汇率 估值效应
原文传递
汇率制度改革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调整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晓峰 朱九锦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3,61,共4页
本文首先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和协整理论,分别测算1994年-2006年和1994年~2005年第2季度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得到相关变量的协整关系式和误差修正模型。笔者通过比较发现: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的新汇率制度可以显... 本文首先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和协整理论,分别测算1994年-2006年和1994年~2005年第2季度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得到相关变量的协整关系式和误差修正模型。笔者通过比较发现: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的新汇率制度可以显著加快汇率回到均衡水平的速度,调整速度从过去每季度调整0.21增加到现在的每季度调整0.35,这说明我国这次汇率制度改革是十分成功的,可以显著加快人民币汇率回到均衡水平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汇率 BEER 调整速度 汇率制度改革
下载PDF
汇率波动模型与人民币汇率调整新趋势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建良 袁振恒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57-60,共4页
文章对四种汇率波动模型进行简要介绍与说明,指出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和开放决定了入世后人民币汇率的制度调整也应是渐进式的,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实行目标区汇率制。
关键词 汇率波动模型 人民币汇率 汇率制度 目标汇率制 入世
下载PDF
全球产出调整分析框架下汇率升值的产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永亮 吴辰星 俞萍萍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19,共17页
研究目标:评估世界几种主要货币升值对各国GDP的作用效应以及对各国各行业增加值的作用效应。研究方法: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建立全球产出调整分析框架,应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数据,对货币升值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货币升值对... 研究目标:评估世界几种主要货币升值对各国GDP的作用效应以及对各国各行业增加值的作用效应。研究方法: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建立全球产出调整分析框架,应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数据,对货币升值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货币升值对国内外GDP具有不同方向的作用效应,批发贸易等行业对汇率升值敏感。研究创新:推导建立了全球产出调整分析框架以及汇率变动引致全球产出调整分析框架。研究价值:依据全球各国分行业增加值变动模型、全球各国GDP变动模型,可以计算由于成本冲击、需求冲击等因素导致的全球各国各行业增加值变动水平以及各个生产环节增加值变动水平,该项技术为进一步细化研究全球经济联系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产出调整分析框架 全球价值链 汇率 行业 WIOD
原文传递
资本账户政策对人民币汇率调整路径的影响——基于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理论与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婧屹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116,共7页
本文构建了中国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引入了度量不同资本账户政策工具的指标,用中国和国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资本账户政策对人民币汇率调整路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实现完全可兑换初期,人民币实际汇率会出现过度升... 本文构建了中国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引入了度量不同资本账户政策工具的指标,用中国和国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资本账户政策对人民币汇率调整路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实现完全可兑换初期,人民币实际汇率会出现过度升值的现象,之后逐渐贬值至长期均衡水平;若政府希望避免初期人民币大幅度的升值,并放缓调整速度,建议在资本账户实现完全可兑换后,降低资本账户项下的交易成本,尤其是降低流出资本的交易成本;在资本账户实现完全可兑换前,政府应同时取消对流入和流出资本的限额管制。但如政府先取消对流出资本的限额管制,反而会增大人民币实际汇率过度升值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调整路径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资本账户开放 人民币汇率 限额管制
下载PDF
央行外汇市场调节对汇率预期的影响——基于学习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艳丽 周值光 曾启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77,共10页
央行市场调节对汇率预期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市场存在的学习效应。本文利用1999—2019年不同期限人民币汇率预期月度数据,通过"央行前期调节是否成功"和"央行政策措施是否一致"反映市场的学习效应,分析了学习效应在... 央行市场调节对汇率预期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市场存在的学习效应。本文利用1999—2019年不同期限人民币汇率预期月度数据,通过"央行前期调节是否成功"和"央行政策措施是否一致"反映市场的学习效应,分析了学习效应在央行外汇市场直接调节对汇率预期管理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当央行前期对即期市场的调节不成功或央行政策措施不一致时,央行当期的调节无法对汇率预期进行有效引导;当央行前期调节成功或者央行政策措施一致时,当期调节对汇率预期影响的有效性明显增强。相对于政策的一致性,央行前期调节成功对当期调节效果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本文认为,为提高预期管理的有效性,央行需要重视市场的学习效应,运用多种预期管理措施,并尽可能保证政策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外汇调节 汇率预期 学习效应
原文传递
Dynamic Transition of Exchange Rate Regime in China 被引量:1
20
作者 Naoyuki Yoshino Sahoko Kaji Tamon Asonuma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14年第3期36-55,共20页
Thepaper considers the optimal transition path for China's exchange rate regime. How can China successfully make the shift from the current dollar peg regime to a more desirable regime, whether a basket peg or a flo... Thepaper considers the optimal transition path for China's exchange rate regime. How can China successfully make the shift from the current dollar peg regime to a more desirable regime, whether a basket peg or a floating regime?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develop a dynamic small open economy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e construct four transition policies based on a basket peg or a floating regime and compare the welfare gains of these policies relative to maintaining the dollar peg regime. Two main results are derived from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using Chinese data from 1999Q1 to 2010Q4. First, following a gradual adjustment to a basket peg regime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path for China to take, with minimal welfare lo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shift in the exchange rate regime. Second, a sudden shift to the basket peg is the second best solution, and is superior to a sudden shift to floating because the monetary authority can efficiently determine optimal weights to attach to currencies in the basket to achieve policy goals once they adopt a basket peg reg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renminbi Chinese exchange rate regime dynamic adjustment transition pat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