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ncer risk in IBD: How to diagnose and how to manage DALM and ALM 被引量:6
1
作者 Helmut Neumann Michael Vieth +2 位作者 Cord Langner Markus F Neurath Jonas Mudt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7期3184-3191,共8页
The risk of developing neoplasia leading to colorectal cancer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ulcerative colitis (UC) and most likely in Crohn's disease. Several endoscopic surveillance strategies have been implemen... The risk of developing neoplasia leading to colorectal cancer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ulcerative colitis (UC) and most likely in Crohn's disease. Several endoscopic surveillance strategi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identify these lesions. The main issue is that colitisassociated neoplasms often occurs in flat mucosa, often being detected on taking random biopsies rather than by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lesions via endoscopic imaging. The standard diagnostic procedure in long lasting UC is to take four biopsies every 10 cm. Image enhancement methods, such as chromoendoscopy and virtual histology using endomicroscopy, have greatly im- proved neoplasia detection rates and may contribute toreduced random biopsies by taking targeted "smart" biopsies. Chromoendoscopy may effectively be performed by experienced endoscopists for routine screening of UC patients. By contrast, endomicroscopy is often only available in selected specialized endoscopic centers. Importantly, advanced endoscopic imaging has the poten- tial to increase the detection rate of neoplasia whereas the interplay between endoscopic experie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histological biopsy evaluation allows the physician to make a proper diagnosis and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therapeutic approach. Colitis-associated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s may occur in flat mucosa of endoscopically normal appearance or may arise as dysplasia-associated lesion or mass (DALM), which may be indistinguishable from sporadic adenomas in healthy or non-colitis mucosa [adenoma-like mass (ALM)]. The aim of this review was to summarize endoscopic and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ALM and ALM in the context of therapeutic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rohn’s dis- ease Endoscopy Colitis Dysplasia-associated lesion or mass adenoma-like mass ENDOMICROSCOPY Ulcerative colitis ENDOMICROSCOPY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Probe-bas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Integrat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Endoscope-bas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Narrow band imaging CHROMOENDOSCOPY Cancer DYSPLASIA
下载PDF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影响胃癌细胞侵袭、上皮-间充质转化的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啸飞 路夷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PLAGL2)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胃癌细胞侵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LAGL2 mRNA和蛋白在胃癌... 目的观察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PLAGL2)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胃癌细胞侵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LAGL2 mRNA和蛋白在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和人胃癌MKN-28、BGC-823、NCI-N87、SGC-7901细胞株中的表达。将PLAGL2小干扰RNA(siRNA)转染SGC-7901细胞,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PLAGL2 mRNA和蛋白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敲低PLAGL2对细胞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敲低PLAGL2对EMT相关分子标志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SKL2001和抑制剂XAV939处理转染PLAGL2-siRNA的SGC-7901细胞,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变化。结果PLAGL2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mRNA:1.11±0.27;蛋白:0.98±0.26)高于癌旁组织(mRNA:0.37±0.10;蛋白:0.28±0.11;t=-20.941,P<0.01;t=-20.186,P<0.01)。PLAGL2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细胞株MKN-28、BGC-823、NCI-N87、SGC-7901中的表达量高于人胃黏膜正常细胞GES-1(mRNA:t=-12.327,P<0.01;t=-19.812,P<0.01;t=-13.080,P<0.01;t=-15.218,P<0.01;蛋白:t=-11.816,P<0.01;t=-21.162,P<0.01;t=-14.517,P<0.01;t=-15.899,P<0.01)。转染后,SGC-7901的PLAGL2 mRNA和蛋白表达(mRNA:2.10±0.29;蛋白:1.96±0.27)较Control siRNA组(mRNA:6.61±0.73;蛋白:6.46±0.71)显著降低(t=-1.000,P<0.01;t=-1.000,P<0.01)。转染24、48、72 h后PLAGL2-siRNA组侵袭细胞数[(30.75±5.74)、(48.75±6.90)、(64.50±4.80)个]较Control siRNA组[(51.00±4.97)、(75.75±4.92)、(132.50±5.57)个]显著减少(t=-1.000,P<0.05;t=-1.000,P<0.01;t=-1.000,P<0.01),同时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c-My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增高(t=-1.000,P<0.01;t=-1.000,P<0.01;t=-1.000,P<0.01;t=-1.000,P<0.01;t=-1.000,P<0.01;t=-8.205,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侵袭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 上皮-间充质转化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组织中PLAGL2和SNX5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研究
3
作者 杨晓宏 李鹏飞 +3 位作者 冯毅 王璞 赵全胜 靳英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1825-1829,1839,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和分拣微管连接蛋白5(SNX5)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忻州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组...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和分拣微管连接蛋白5(SNX5)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忻州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LAGL2、SNX5表达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PLAGL2、SNX5阳性和阴性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HCC组织中PLAGL2和SNX5阳性率分别为78.26%(72/92)和76.09%(70/92),高于癌旁组织的6.52%(6/92)和4.35%(4/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Ⅲ期的患者PLAGL2和SNX5阳性率分别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最大径≤5 cm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LAGL2阳性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51.39%(37/72),低于PLAGL2阴性患者的80.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SNX5阳性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50.00%(35/70),低于SNX5阴性患者的81.82%(1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Ⅲ期、PLAGL2阳性及SNX5阳性均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HCC组织中PLAGL2、SNX5阳性率升高,两者均参与促进HCC的发生、发展。PLAGL2阳性和SNX5阳性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HCC潜在的预后相关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 分拣微管连接蛋白5 预后
下载PDF
子宫腺瘤样瘤5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谭敏华 雷伟华 +6 位作者 胡志雄 郭锦辉 陈威 邹绮嫦 邓超桦 欧瑞芬 周泳健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8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Ts)组织发生及命名、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对50例子宫ATs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复习。结果 50例子宫ATs发生率占同期子宫肿瘤切除标本的1.4%,单纯子宫ATs 14例(28%),伴子宫其他病...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Ts)组织发生及命名、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对50例子宫ATs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复习。结果 50例子宫ATs发生率占同期子宫肿瘤切除标本的1.4%,单纯子宫ATs 14例(28%),伴子宫其他病变36例(72%)。肿瘤多位于子宫浆膜下肌壁间,结节状生长,单发43例(86%),多发7例(14%),肿瘤直径0.5~5 cm,边界清或欠清,无包膜。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无特征性。肿物类似平滑肌肿瘤,切面灰白、灰黄色,实性均质,质硬或较软,部分切面湿润,可见大小不一的囊腔,囊内含有黏液。镜下肿瘤组织均由增生平滑肌和上皮样成分组成,上皮样成分形态呈大小不一的腺样、腔隙样、实性巢状、条索状,单个形似浸润性分布于平滑肌束之间,上皮样细胞异型性小或无,未见核分裂象,增生的平滑肌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18例腔隙内黏液样物阿尔辛蓝染色(+),PAS染色(-)。免疫组化:50例上皮样成分CK、vimentin、HBME-1、CR和D2-40(+),Ki-67阳性指数均<1%。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或恶变。结论子宫ATs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间皮,临床及病理检查均不易确诊,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腺瘤样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直肠腺瘤样息肉手术前后患者hs-CRP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孙中国 王赟 《空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分析直肠腺瘤样息肉患者手术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复发与恶变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确诊直肠腺瘤样息肉患者198例进行研究,随访2年观察短期预后,收集复发与恶变的患者信息,对手术前后hs-CRP以及相关因素与不良预后之... 目的分析直肠腺瘤样息肉患者手术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复发与恶变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确诊直肠腺瘤样息肉患者198例进行研究,随访2年观察短期预后,收集复发与恶变的患者信息,对手术前后hs-CRP以及相关因素与不良预后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3组患者术后hs-CRP水平增高,复发组及恶变组术前及术后hs-CRP水平高于未复发组;且恶变组hs-CRP水平高于复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前hs-CRP增高会使短期复发的风险增加2.45倍;此外,术后hs-CRP增高、病变直径大且有蒂均会增加复发风险,OR值分别为1.28、1.62和1.28。同时,术前hs-CRP增高也表现为发生恶变的危险因素,OR值为2.00;而且男性患者以及病变大且有蒂的患者出现恶变的风险也较高,这些危险因素的值分别为1.24、1.23以及1.01。结论手术前后的血清hs-CRP水平对于评估预测直肠腺瘤样息肉患者术后复发与恶变预后具有临床预测价值,特别是术前患者的基线hs-CRP水平增高会显著增加复发和恶变风险;而术后的hs-CRP水平可以预测短期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腺瘤样息肉 HS-CRP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腺瘤样腺癌10例临床病理学及分子学特征
6
作者 周文斌 张爱 +2 位作者 杨路路 王劲松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讨腺瘤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学特征。方法收集10例腺瘤样腺癌和46例高分化非特殊型腺癌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采用ARMS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例腺瘤样腺癌和6例高分化... 目的探讨腺瘤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学特征。方法收集10例腺瘤样腺癌和46例高分化非特殊型腺癌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采用ARMS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例腺瘤样腺癌和6例高分化非特殊型腺癌中KRAS、NRAS、PIK3CA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腺瘤样腺癌大体类型上均为息肉型。腺瘤样腺癌与高分化非特殊型腺癌相比,在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发生位置、T分期等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术前行病理活检,镜下发现腺体有明显的黏液分泌旺盛现象。错配修复蛋白检测显示均为错配修复基因完整型,分子检测显示2例有KRAS基因突变。生存分析显示,所有腺瘤样腺癌患者均生存,而高分化非特殊型腺癌的总生存率为72.5%。结论腺瘤样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结直肠腺癌类型,具有良好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以及独特的分子特征。术前活检绒毛状腺瘤腺上皮黏液分泌亢进可能为腺瘤样腺癌的一个组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腺瘤样腺癌 高分化非特殊型腺癌 分子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LAGL2与结肠癌侵袭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丁秀杰 王永鹏 +9 位作者 马思平 张睿 王燕 张庆彤 张昊 李鹏雷 林涛 李岩溪 陈玉泽 刘放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讨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PLAGL2)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PLAGL2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40例新鲜结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PLAGL2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PLAGL2)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PLAGL2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40例新鲜结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PLAGL2的表达情况,根据术前影像检查结果及术后组织病理结果判断病人分期情况,分析PLAGL2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重组质粒pc DNA3.1-PLAGL2,利用转染试剂脂质体2000对SW480细胞进行转染PLAGL2质粒及对照组空载体质粒,分SW480、Vector、PLAGL2三组进行细胞培养,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比较三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差异,并通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三组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及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 PLAGL2在Ⅲ~Ⅳ期、Ⅰ~Ⅱ期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免疫组化评分(IS值)分别为8.12±2.997、5.71±2.494、2.17±0.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225,P<0.01)。卡方检验结果提示PLAGL2表达增高的病例临床分期较晚(χ2=5.700,P=0.017)、肿瘤较大(χ2=8.174,P=0.008)以及更易发生远隔脏器转移(χ2=13.610,P<0.001);Transwell侵袭实验比较细胞侵袭个数,PLAGL2组明显高于SW480和Vector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97,P<0.01);Western-blot方法检测PLAGL2组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F=38.461,P<0.01)、vimentin(F=28.741,P<0.01)及MMP-7表达升高(F=24.52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LAGL2的表达上调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能够促进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可能机制与诱发上皮间质化(EMT)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 上皮间质化 侵袭
原文传递
肺部磨玻璃密度影的CT诊断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光 王云成 侯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CT在肺部磨玻璃密度影(focal grground-glass opacity,fGG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fGGO患者300例,采用CT进行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肺泡细胞癌、腺癌、炎症、血管炎、腺瘤样增生分别为152例、59例、69例(... 目的分析CT在肺部磨玻璃密度影(focal grground-glass opacity,fGG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fGGO患者300例,采用CT进行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肺泡细胞癌、腺癌、炎症、血管炎、腺瘤样增生分别为152例、59例、69例(曲菌感染24例)、10例、10例。300例患者中,左肺下叶、左肺上叶、右肺下叶、右肺中叶、右肺上叶分别为82例、47例、20例、69例、82例。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多边形分别为132例(其中恶性76例、良性56例)、168例(其中恶性137例、良性31例)。两组在pGGO(pure groud-glass opacity)和mGGO(mixed groundglass opacity)分布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除空泡征,其他方面CT征象表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在fGGO的形态、征象、鉴别良恶性中价值较高,对于提升检出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肺部磨玻度影 诊断 肺癌 腺瘤样增生 曲菌感染 CT表征
下载PDF
PLAGL2对TTF-1结合SP-C基因启动子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邓飞涛 葛凉芳 +2 位作者 杨昀 李彦旭 柴新群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对表面活性蛋白C(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C,SP-C)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及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2,PLAGL2)... 目的研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对表面活性蛋白C(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C,SP-C)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及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2,PLAGL2)对TTF-1结合SP-C基因启动子能力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研究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及PLAGL2的影响作用:利用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研究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靶点的结合及PLAGL2的影响作用: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PLAGL2、TTF-1、SP—C在人胚肺和成熟小鼠肺Ⅱ型上皮细胞中mRNA水平。结果TTF-1明显提高SP—C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值(P〈0.01)。而共转染PLAGL2后则明显降低SP—C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值(P〈0.01);TTF-1能与同位素标记的SP—C基因启动子片段结合形成TTF-1-SP-CDNA蛋白复合物,PLAGL2则明显降低该蛋白复合物形成;TTF-1、SP-C基因mRNA水平随胚肺孕周逐渐升高,PLAGL2基因mRNA水平随胚肺孕周逐渐减少。结论在肺Ⅱ型细胞中TTF-1对SP—C基因表达具有促进作用,PLAGL2则对该作用产生明显抑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 甲状腺转录因子-1 SP-C基因启动子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凝胶电泳迁移实验 实时荧光PCR
原文传递
慢病毒短发夹RNA介导的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沉默对肝癌细胞MHCC97-L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10
作者 赵克昌 王伟 +2 位作者 杨金煜 冯鹏才 吴世乐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短发夹RNA(shRNA)介导的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沉默对肝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LAGL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肝癌细胞MHCC97-L,构建慢病... 目的探讨慢病毒短发夹RNA(shRNA)介导的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沉默对肝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LAGL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肝癌细胞MHCC97-L,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LAGL2-shRNA与对照NC-shRNA,转染MHCC97-L细胞,采用嘌呤霉素筛选稳转株;CCK-8、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沉默PLAGL2后MHCC97-L细胞的增殖活力以及迁移和侵袭数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PI3K和p-Akt蛋白表达。用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MHCC97-L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肝癌组织中PLAG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9株MHCC97-L细胞转染PLAGL2-shRNA可明显降低PLAGL2表达水平,同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减弱(P<0.05),p-PI3K、p-Akt表达受抑制(P<0.05);PI3K/Akt激活剂可明显逆转上述现象。结论慢病毒shRNA载体介导的PLAGL2沉默,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恶性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短发夹RNA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 肝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酶B信号通路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质子型双菲啰啉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11
作者 赵梓圳 付琛 +5 位作者 崔志鸿 李晓荣 张颖颖 张雨萍 杨晓茜 付爱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4-1351,共8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且极易转移复发,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传统药物治疗存在不良反应大、多药耐药等问题,因此亟须寻找新的药物和作用靶点。本研究合成了质子型的双菲啰啉(protonic bis-ph...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且极易转移复发,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传统药物治疗存在不良反应大、多药耐药等问题,因此亟须寻找新的药物和作用靶点。本研究合成了质子型的双菲啰啉(protonic bis-phenanthroline,H-BP),结果显示H-BP可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引起肝癌细胞凋亡;在HCC荷瘤小鼠体内,H-BP能够有效阻止瘤块的生长,在中剂量(5 mg·kg^(-1))和高剂量(10 mg·kg^(-1))时甚至可完全消除肿瘤,并对小鼠体重没有明显影响。实验方案由西南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严格按照动物使用和护理的伦理原则进行实验操作。机制研究表明,H-BP引起HCC凋亡的原因与H-BP降低了原癌基因转录因子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e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2,PLAGL2)的表达有关,造成PLAGL2下游蛋白缺氧诱导因子和β连环蛋白的下调,从而引发癌细胞死亡。本研究不仅使用氢键二聚化方法合成化合物,为药物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而且实验结果表明PLAGL2可能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有效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质子型双菲啰啉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 凋亡 氢键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组织PLAGL2表达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瞿根义 徐勇 +1 位作者 刘劲戈 聂海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446-1451,共6页
目的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eomorphic adenoma gene-like protein 2,PLAGL2)作为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可促进肿瘤发生,但其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尚属未知。本研究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织中PLAGL2表达,并分析PLA... 目的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eomorphic adenoma gene-like protein 2,PLAGL2)作为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可促进肿瘤发生,但其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尚属未知。本研究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织中PLAGL2表达,并分析PLAGL2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0-01-01-2015-12-3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泌尿外科103例前列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选取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理标本及20例阳性淋巴结作为对照。采用组织芯片方式收集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LAGL2表达,分析PLAGL2表达同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结果 前列腺癌PLAGL2阳性表达率(80.6%)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22.0%),χ2=55.003,P<0.001。PLAGL2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χ2=19.652,P=0.003)、Gleason评分(χ2=60.920,P<0.001)、PI-RADS评分(χ2=13.147,P=0.004)、临床分期(χ2=38.203,P<0.001)、淋巴结转移(χ2=36.875,P<0.001)、包膜侵犯(χ2=9.943,P=0.017)和精囊侵犯(χ2=8.355,P=0.031)有关联。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与PSA水平(χ2=7.828,P=0.022)、Gleason评分(χ2=39.417,P<0.001)、PI-RADS评分(χ2=4.820,P=0.034)、临床分期(χ2=19.495,P<0.001)、包膜(χ2=9.193,P=0.004)、精囊侵犯(χ2=10.473,P=0.003)和PLAGL2表达水平(χ2=36.875,P<0.001)有关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AGL2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是前列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LAGL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与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可能是预测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 前列腺癌 淋巴结转移 病理参数
原文传递
宫颈癌组织中Zac1和LEF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燕 朱莉 田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216-1220,共5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中多形性腺瘤基因样锌指因子1(Zac1)与淋巴增强子结合因子1(LEF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诊治的83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Zac1与L...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中多形性腺瘤基因样锌指因子1(Zac1)与淋巴增强子结合因子1(LEF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诊治的83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Zac1与LEF1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统计学分析癌组织中Zac1、LEF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Zac1和LEF1相对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Zac1、LEF1的表达对宫颈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宫颈癌组织中Zac1的相对表达水平较低,LEF1相对表达水平较高(P<0.05)。宫颈癌中Zac1与LEF1的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70,P<0.001)。宫颈癌中Zac1、LEF1的相对表达水平与肿瘤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低Zac1表达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高Zac1表达患者,高LEF1表达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LEF1表达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Zac1低表达(HR=2.473,95%CI 1.560~4.610),LEF1高表达(HR=1.780,95%CI 1.091~2.283),肿瘤FIGO分期Ⅱ期(HR=1.731,95%CI 1.112~2.502)及淋巴结转移(HR=2.810,95%CI 1.353~4.816)是宫颈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宫颈癌中Zac1表达降低,LEF1表达升高,两者的表达与肿瘤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是新的评价宫颈癌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锌指因子1 淋巴增强子结合因子1
下载PDF
多形性腺瘤基因锌指蛋白PLAGL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明明 宁仁利 +1 位作者 徐慧莉 董强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40-943,948,共5页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是一类源于多形性腺瘤基因(PLAG)家族的锌指蛋白,家族成员还包括PLAG1和PLAGL1,三者在结构上高度同源,但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与结合的DNA不同有关。近年来,对于PLAG1、PLAGL1和PLAGL2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是一类源于多形性腺瘤基因(PLAG)家族的锌指蛋白,家族成员还包括PLAG1和PLAGL1,三者在结构上高度同源,但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与结合的DNA不同有关。近年来,对于PLAG1、PLAGL1和PLAGL2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且发现PLAGL2与细胞代谢及多种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而在肿瘤抑制或肿瘤促进方面存在争议。文章就PLAGL2的结构、转录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系统性疾病和肿瘤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 转录机制 生物学功能 肿瘤
下载PDF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青松 张阳 +1 位作者 曹迎九 张金伟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959-963,共5页
目的探究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PLAGL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所有受试者入组24 h内收集并整理临床... 目的探究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PLAGL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所有受试者入组24 h内收集并整理临床基础资料,采用常规免疫组化法对卵巢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LAGL2表达进行检测。随访观察患者预后,并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不佳组和预后良好组。COX回归分析影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LAGL2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2个月内,10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死亡19例,生存率82.08%。卵巢癌组织中PLAGL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9.339,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6~58岁、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Ⅲ~Ⅳ期、病理分级低分化、术后残余病灶直径>1 cm及PLAGL2阳性表达均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LAGL2表达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RO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9.47%、66.67%、0.781(P<0.05)。结论PLAGL2在预后不佳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且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LAGL2表达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 预后
下载PDF
PLAGL2、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的共同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飞涛 柴新群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3576-357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PLAGL2)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对表面活性蛋白C(SP-C)基因启动子的共同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定点诱变技术和体外细胞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研究PLAGL2、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表达活性... 目的:探讨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PLAGL2)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对表面活性蛋白C(SP-C)基因启动子的共同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定点诱变技术和体外细胞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研究PLAGL2、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表达活性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PLAGL2、TTF-1及SP-C在人胚肺和成熟小鼠肺Ⅱ型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结果显示TTF-1、PLAGL2共转染后所测SP-C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值明显低于PLAGL2共转染后SP-C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值(P<0.01);SP-C基因启动子野生型质粒转染后的荧光素酶活性值明显低于其突变体质粒转染后的活性值(P<0.005);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PLAGL2基因的表达水平随胚肺发育成熟而逐渐减少,TTF-1和SP-C基因的表达水平则逐渐增高。结论:在肺Ⅱ型细胞中,PLAGL2和TTF-1对SP-C基因共同调控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动态平衡、相互抑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GL2 TTF-1 SP—C基因启动子 定点诱变PCR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实时荧光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