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tinol-binding protein, acute phase reactant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adenocarcinoma 被引量:7
1
作者 Nicolas Tsavaris Christos Kosmas +8 位作者 Petros Kopterides Dimitrios Tsikalakis Hlias Skopelitis Fotini Sakelaridi Nikitas Papadoniou Michalis Tzivras Vasilios Balatsos Christos Koufos Athanasios Archimandriti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5期7174-7178,共5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serum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transferrin (TRF), a2-macroglobulin (A2M), ceruloplasmin (CER), al-acid glycoprotein (AAG), prealbumin (P-ALB) and retinol-binding protein ... AIM: To determine the serum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transferrin (TRF), a2-macroglobulin (A2M), ceruloplasmin (CER), al-acid glycoprotein (AAG), prealbumin (P-ALB) and retinol-binding protein (RBP) in gastric carcinoma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their possible correlation with underlying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n) infection. METHODS: We measured the serum levels of CRP, TRF, A2M, CER, AAG, P-ALB, and RBP in 153 preoperative patients (93 males; mean age: 63.1±11.3 years) with non-cardia gastric adenocarcinoma and 19 healthy subjects. RESULTS: The levels of CRP, CER, RBP, and AAG in cancer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ealthy controls (P〈0.0001), while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regarding the TRF, P-ALB, and A2M levels. Cancer patients with H py/ori infection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RBP values compared to non-infected ones (P〈0.0001) and also higher values of CRP and AAG (P = 0.09 andP = 0.0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High serum levels of CRP, CER and AAG in cancer patients do not seem to be related to H pylori infection. Retinol-binding protein seems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infected and non-infected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explore if it is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or is merely an epi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Helicobacter pylori acutephase reactants Al-acid glycoprotein TRANSFERRIN A2-macroglobulin CERULOPLASMIN Retinol-binding protein Pre-albumin c-reactive protein
下载PDF
探讨脉冲振荡技术在职业性哮喘病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李伯健 于珊珊 +1 位作者 李金珠 丁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技术(IOS)在职业性哮喘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职业性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组,6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行IOS检查及用力肺功能检查,将研究组和对照组IOS检查参数、用力肺功能检查参数进行统计学对...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技术(IOS)在职业性哮喘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职业性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组,6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行IOS检查及用力肺功能检查,将研究组和对照组IOS检查参数、用力肺功能检查参数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IOS参数中呼吸总阻抗(Zrs)、共振频率(Fres)、5Hz气道阻力(R5)、周边气道阻力(R5-R20)、外周弹性阻力(X5)等指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Hz气道阻力(R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用力肺功能检查参数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FEV./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力呼出25%、50%、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25%、FEF50%、FEF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R5、R5-R20与FEV1呈负相关,x5与FEF25%、FEF50%呈正相关,R20与各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IOS检查能更全面地反映职业性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力情况,对肺功能的判断更加全面,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是用力肺功能检查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哮喘 肺功能 脉冲振荡技术 急性发作期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升高的大动脉炎(TA)患者免疫炎症状态 被引量:6
3
作者 崔晓萌 陈慧勇 +10 位作者 丁振奇 纪宗斐 杨程德 邹耀红 达展云 万伟国 戴晓敏 闫焱 孔秀芳 马莉莉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3-798,共6页
目的对伴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升高的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炎症状态和疾病活动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TA患者80例,比较SAA升高组和正常组患者一般资料、病情活动、炎症指标、细胞因... 目的对伴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升高的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炎症状态和疾病活动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TA患者80例,比较SAA升高组和正常组患者一般资料、病情活动、炎症指标、细胞因子及用药情况差异,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Spearman’s相关系数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SAA正常组相比,SAA升高组有更多患者Kerr评分≥2(86.44%vs.61.9%,P=0.036),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47.84±34.60)mg/L vs.(18.86±15.87)mg/L,P<0.001]、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17.42(5.20~36.90)mg/L vs.1.80(0.75~4.05)mg/L,P<0.001]、血小板数[(295.00±95.60)×109/L vs.(240.85±75.78)×109/L,P=0.025]、血清球蛋白水平[(29.05±6.49)g/L vs.(24.98±4.33)g/L,P=0.002]、IgG[(13.37±4.52)g/L vs.(11.63±2.63)g/L,P=0.048]、补体C3[(1.26±0.26)g/L vs.(1.03±0.20)g/L,P=0.002]、C4[0.25(0.21~0.29)g/L vs.0.20(0.14~0.23)g/L,P=0.008]及IL-6水平[(10.64±8.93)pg/mL vs.(3.88±2.72)pg/mL,P=0.001]显著高于SAA正常组。结论 SAA升高的TA患者炎症指标和疾病活动性更高,SAA检测有助于了解炎症和疾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TA)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急性时相蛋白 炎症 免疫
下载PDF
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熊伟 阳中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6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用Meta分析对6项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齐拉西酮注...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用Meta分析对6项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合并效应量d=2.14,95%CI(1.90,2.39),综合显著性检验χ2=17.07,P<0.01,提示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前后症状学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效应极强。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在第24小时末和治疗72h后的组间比较,分别为y合并=-0.10,95%CI(-0.77,0.57,χ2=0.29,P>0.05;y合并=-0.17,95%CI(-0.71,0.37),χ2=0.6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疗效相当。齐拉西酮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氟哌啶醇。结论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注射液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META分析
下载PDF
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阳中明 李进 《四川精神卫生》 2011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方法用Meta分析对6项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并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前后的...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方法用Meta分析对6项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并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合并效应量d=2.14,95%CI(1.90,2.39),综合显著性检验χ2=17.07,P<0.01,提示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前后症状学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效应极强。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在第24小时末和治疗72小时后的组间比较,分别为y合并=-0.10,95%CI(-0.77,0.57),χ2=0.29,P>0.05;y合并=-0.17,95%CI(-0.71,0.37),χ2=0.6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疗效相当。结论齐拉西酮注射液与氟哌啶醇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注射液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META分析
下载PDF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闭塞非急性期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夏金超 汪勇锋 +7 位作者 张坤 高慧丽 冯光 白卫星 朱良付 薛绛 宇李天晓 王子亮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初步观察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闭塞(VBO)非急性期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采用血管内治疗的58例非急性期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VBO患者的临... 目的初步观察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闭塞(VBO)非急性期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采用血管内治疗的58例非急性期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VBO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0~2分50例,3~4分8例.观察血管的再通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58例患者中,48例(82.8%)血管再通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脑梗死溶栓分级3级者26例(54.2%),2b级者22例(45.8%).10例(17.2%)因微导丝无法通过闭塞节段而放弃治疗.再通成功的48例患者中,围手术期2例(4.2%)发生缺血性卒中,其中1例MRI发现新发梗死灶;1例(2.1%)发生脑出血.10例再通未成功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6个月随访,48例再通成功的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2例(4.2%)发生支架内闭塞(均为围手术期发生缺血性卒中者);6例(12.5%)支架内再狭窄,但均无临床症状.47例(97.9%)患者mRS为0~2分,1例支架内闭塞再发脑梗死患者的mRS为4分.10例再通失败者均采取药物治疗,均有缺血性卒中症状,2例症状加重.结论非急性期血管内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VBO患者的血管再通成功率较高、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短期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操作 动脉闭塞性疾病 椎动脉 基底动脉 非急性期
原文传递
肾移植急性排斥前后血清CRP、IL-1β及TNF-α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史亮 彭观景 赵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02-103,111,共3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前后血清中CRP,IL-1,βTNF-α的水平与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将5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术后稳定组,急性排斥反应组及抗排斥逆转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 ISA)法动态监测移植前后血清CRP,IL-1,βTNF-α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肾移植前后血清中CRP,IL-1,βTNF-α的水平与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将5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术后稳定组,急性排斥反应组及抗排斥逆转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 ISA)法动态监测移植前后血清CRP,IL-1,βTNF-α水平。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CRP,TNF-α及IL-1β表达显著高于术后稳定组(P<0.01),而术后稳定组与抗排斥治疗逆转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RP,IL-1,βTNF-α进行监测,可反映肾移植受者的免疫反应状态,并为排斥反应的监测和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相反应 C反应蛋白质/代谢 肿瘤坏死因子/代谢 白细胞介素-1/代谢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骨科术后急性时相蛋白变化规律的研究
8
作者 张萍 侯之启 《护理学报》 1999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 为了了解骨科不同类型手术后急性时相蛋白的变化规律,增加术后护理观察指标。方法 对40例骨科术后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并分别于手术后第2、7、10、14天进行急性进相蛋白检查。结果 软组织术后仅CRP轻度增高,且在7天内恢复正常... 目的 为了了解骨科不同类型手术后急性时相蛋白的变化规律,增加术后护理观察指标。方法 对40例骨科术后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并分别于手术后第2、7、10、14天进行急性进相蛋白检查。结果 软组织术后仅CRP轻度增高,且在7天内恢复正常;部分涉及骨骼组与骨关节手术组术后除CER外,其余急性时相蛋白均增高,2天达最高峰,但在10~14天内恢复正常,而术后感染病人有3项急性时相蛋白增高,呈现双峰特征,且持续至21天后才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术后急性时相蛋白检查是一种判断感染的有价值的观察指标,应用急性时相蛋白判断术后感染应依骨科不同类型的手术而有不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时相蛋白 骨科手术 术后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