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脑外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亚娟 陆士奇 +2 位作者 徐进步 王小娟 李松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确定急性单纯性创伤性脑损伤(iTBI)是否是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traumatic coagulation,ATC)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评估与该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3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符合研究标准... 目的确定急性单纯性创伤性脑损伤(iTBI)是否是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traumatic coagulation,ATC)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评估与该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3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创伤患者345例.根据简明损伤评分量表(AIS评分)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三组:急性单纯性创伤性脑损伤组(iTBI组)、含TBI的多发伤组及非TBI的多发伤组.以ATC及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作为因变量,分别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TC、PHI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了345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iTBI组78例;含TBI的多发伤组(TBI+组)120例;非TBI的多发伤组(NTBI组)147例.TBI+组患者ATC的发生率最高(36.7%),与类似损伤程度的NTBI患者比较,iTBI相关ATC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升高.ATC患者的总体院内病死率为39.3%,而非ATC患者的总病死率为17.6%(P<0.01).iTBI不是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25,95%CI0.34~4.67,P=0.73).多变量分析确定了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休克指数>1及年龄>75岁是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变量分析确定了ISS评分、INR>1.5及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均与PHI独立相关.结论①iTBI不是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当其合并多发伤时则明显增加ATC的发生率.②ISS评分、GCS评分≤8分、休克指数>1及年龄>75岁是创伤后发生ATC的独立危险因素.③ISS评分INR>1.5及PLT<100×109/L均是PH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创伤性脑损伤(iTBI)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 简明损伤评分(AIS)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
下载PDF
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婉君 耿智隆 吴俊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ATC)或创伤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TIC)、低体温、酸中毒和炎症反应对创伤患者有巨大威胁,且创伤患者发生ATC后的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较差.目前认为,ATC... 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ATC)或创伤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TIC)、低体温、酸中毒和炎症反应对创伤患者有巨大威胁,且创伤患者发生ATC后的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较差.目前认为,ATC的发生与创伤后凝血因子、血小板、纤溶系统、蛋白C系统、组蛋白DNA变化及内皮细胞糖萼水平改变有关,但创伤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可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和生存率.通过总结TIC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凝血 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atc) 创伤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TIC)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活化蛋白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龙 彭媛 +1 位作者 陆士奇 赵益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活化蛋白C(AP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在受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TC分为ATC组20例和非ATC组20例,并引入正...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活化蛋白C(AP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在受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TC分为ATC组20例和非ATC组20例,并引入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人院后6h内、24h、48h及72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APC、D-二聚体、vWF含量水平,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浆APC、vWF、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TC组患者APC值持续偏高,非ATC组患者APC有逐渐下降趋势,在48、72h明显下降(P〈0.05);ATC组患者APC含量各时间点均较非ATC组明显升高(P〈0.05);ATC组患者D-二聚体、vWF含量各时间点均较非ATC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人院48h后血浆vWF含量均有逐渐下降趋势(P〈0.05)。结论血中APC、vWF及D-二聚体含量对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早期诊断、发展趋势及评估、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 活化蛋白C(APC)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 D-二聚体
下载PDF
国际标准化比率与创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仲伟喜 朱晓光 +5 位作者 杨开超 黄剑吟 杨焱平 吴蔚 赵钢 封启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9-423,共5页
目的研究以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3为标准的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与创伤预后间的相关性,即探讨INR≥1.3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室收治的488例创伤患者.记录其年龄、... 目的研究以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3为标准的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与创伤预后间的相关性,即探讨INR≥1.3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室收治的488例创伤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入院时INR、收缩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CCS)、伤后24h内输血量及补液量、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院内感染(NI)、多器官衰竭(MOF)和死亡发生情况。根据INR≥1.3分为凝血病组和非凝血病组,比较两组预后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创伤患者488例,其中发生ATC患者6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年龄、体质量指数(BMI)、ISS评分、入院时INR、收缩压、GCS评分及伤后24h内输血量及补液量。凝血病组患者死亡(OR=4.56,95%CI1.53,13.61,P=0.007)及MOF发生率明显增加(OR=3.16,95%CI1.28~7.78,P=0.012),尤其在极危重患者中(ISS〉25分);凝血病组患者发生MOF的可能性约为非凝血病组的14倍(OR=13.83,95%C16.59—119.96,P=0.017)。结论以INR≥1.3为诊断标准,伴有ATC的创伤患者发生MOF及死亡可能性明显增加。而在极危重创伤患者(ISS〉25分)中MOF发生率的增加更为明显。因此,INR≥1.3可以作为创伤患者预测MOF及死亡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比率(INR)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 创伤严重度评分(ISS) 创伤 多器官衰竭(MOF) 死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