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肝素单药抗凝治疗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疗效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璠 封辰叶 +1 位作者 刘廷威 康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长程抗凝治疗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将2003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90例,按接受低分子肝素/华法令序贯抗凝治疗和低分子肝素单药抗凝治疗...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长程抗凝治疗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将2003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90例,按接受低分子肝素/华法令序贯抗凝治疗和低分子肝素单药抗凝治疗分成两组(即序贯抗凝组53例,单药抗凝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烟率、基础疾病患病率及严重程度和肿瘤类型分布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60 d后单药抗凝组低氧血症的改善优于序贯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抗凝组的再栓塞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序贯抗凝组(2.7%比20.8%,8.1%比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与序贯抗凝组类似(24.3%比22.6%),出血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18.9%比2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单药抗凝治疗可更加有效治疗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肿瘤 肝素 低分子量 预后
下载PDF
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急诊胸痛的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静 吴晓燕 +1 位作者 梁颖 郭伟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评估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急诊胸痛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08年3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的冠心病疑... 目的评估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急诊胸痛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08年3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的冠心病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226例,所有患者均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根据CT肺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组(98例)和单纯冠心病组(12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并进行WELLs评分,比较单独D-二聚体、单独WELLs评分以及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诊断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的特异性、敏感性,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应用Z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单独D-二聚体预测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36%、82.42%(AUC=0.885,95%CI 0.836~0.934,Z=17.65,P<0.0001),单独WELLs评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68%、71.45%(AUC=0.860,95%CI 0.812~0.908,Z=10.05,P<0.0001),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68%,90.14%(AUC=0.959;95%CI 0.937~0.982,Z=10.98,P<0.0001)。结论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急诊胸痛的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风险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胸痛 D-二聚体
下载PDF
Wells与修正Geneva评分急诊筛肺栓塞的比较查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伟程 蔺际龚 +4 位作者 杨成彬 吴郁珍 俞祥玫 刘加权 张自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比较Wells与修正Geneva评分筛查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效果,寻找适合我国急诊科诊断APTE的策略。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部诊治的167例疑似APTE患者采用随机、交叉、前瞻性研究,先后进行We... 目的比较Wells与修正Geneva评分筛查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效果,寻找适合我国急诊科诊断APTE的策略。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部诊治的167例疑似APTE患者采用随机、交叉、前瞻性研究,先后进行Wells和修正Geneva评分,比较它们的筛查效果。结果Wells和修正Geneva评分诊断APT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022)和(0.927±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诊断APTE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76),分层判别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而言,Wells评分判断APTE低度可能的例数少,中、高度可能的例数多。两种评分方法判断为低度可能者全部排除了APTE;中度可能的病例中,Wells评分诊断准确率(9.64%)明显低于修正Geneva评分(3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判断为高度可能的病例中,Wells评分诊断准确率(67.24%)与修正Geneva评分(86.2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结论修正Geneva评分比Wells评分更适宜在我国急诊科筛查可疑APTE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筛查 WELLS评分 修正Geneva评分
原文传递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长程抗凝治疗后血栓变化与D-二聚体的动态改变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艳 张霞 +4 位作者 李晶菁 侯冬梅 刘华 倪松石 王霆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索血浆D-二聚体水平能否作为反映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长程抗凝治疗后血栓变化情况的有效监测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4年4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经D-二聚体水平及同步CT血管造影(CTPA)确诊的6... 目的探索血浆D-二聚体水平能否作为反映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长程抗凝治疗后血栓变化情况的有效监测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4年4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经D-二聚体水平及同步CT血管造影(CTPA)确诊的62例APTE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长程抗凝治疗,观察血浆D-二聚体变化,随访终点时患者肺动脉血栓变化以CTPA复查结果作为最终依据,并将其分为血栓复发组(5例)与未复发组(57例)。将随访终点的D-二聚体检测结果与CTPA结果进行Kappa分析,以判断两种方法确诊APTE的一致性。结果经规范抗凝治疗后,APTE患者血浆D-二聚体均逐渐下降;随访终点时,复发组血浆D-二聚体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μg/L:958.4±213.1比209.9±122.0,P〈0.05);对症状无反复、D-二聚体持续阴性者,复查CTPA也提示肺动脉血栓消失或趋于慢性机化;而症状反复、D-二聚体水平波动增高者,复查CTPA则证实肺动脉血栓活动复发;Kappa分析提示两种检测方法有高度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621,P=0.000)。结论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可替代CTPA作为APTE抗凝治疗效果的随访指标,具有良好的医疗经济学效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玲 李晓静 王玉兰 《安徽医学》 2013年第8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并积极干预治疗,降低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易患因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危险分层、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并积极干预治疗,降低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易患因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危险分层、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中呼吸困难93.0%、肺动脉高压57.0%、晕厥16%最常见;高危患者占20%,中危者占33%,低危占47%;治疗上,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者90例,占90%;尿激酶溶栓者7例,占7%;介入碎栓2例(2%);手术取栓1例(1%),治疗好转86例86%,死亡14例(14%)。结论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和晕厥是急性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结合D二聚体、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根据危险分层,采取溶栓或抗凝治疗,是目前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 溶栓 抗凝 碎栓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莉 张向霞 +1 位作者 唐济璟 吴惠平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溶栓及抗凝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入选的15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严格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执行,并予合理的护理。结果治愈6例,7例有显著效果,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规范化溶栓抗凝治疗及科学合理护... 目的探讨溶栓及抗凝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入选的15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严格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执行,并予合理的护理。结果治愈6例,7例有显著效果,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规范化溶栓抗凝治疗及科学合理护理将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三种评分体系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预后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晓芳 张运剑 刘春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58-1163,共6页
目的比较简化改良版Geneva预后评分(sGPS)、肺栓塞严重度指数(PESI)及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sPESI)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北京积水潭医院1997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276... 目的比较简化改良版Geneva预后评分(sGPS)、肺栓塞严重度指数(PESI)及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sPESI)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北京积水潭医院1997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276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根据sGPS、PESI、sPESI分别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以30d病死率为预后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评分体系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276例急性PTE患者的30d总病死率为22,5%,sGPS、PESI、sPESI低危组及高危组患者的30d病死率分别为7.6%vs.47.1%、1.0%vs.34.3%、2.4%vs.30.9%,其中高危组患者的30d病死率均显著高于低危组患者(均P〈0.01);sGPS及PESI低危组患者的30d病死率之间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sGPS与PESI、sPESI高危组患者的30d病死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06)。(2)sGPS、PESI、sPESI评估急性PTE患者30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4、0.891、0.846;其中PESI评分的特异度(84.6%)、准确度(84.4%)及阳性预测值(61.2%)最高,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83.9%)及阴性预测值(94.8%),而sPESI评分的阴性预测值(98.6%)最高。结论PESI评分能够更准确地对急性PTE患者进行总体危险分层,而sPESI评分则更有助于识别可早期出院的急性PTE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简化改良版Geneva预后评分 肺栓塞严重度指数 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 危险分层
原文传递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三年随访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雅敏 孟晶晶 +5 位作者 齐玥 闫树凤 王海云 李梅凝 张晓丽 米玉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目的分析首次确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急性PTE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 目的分析首次确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急性PTE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收治的首次确诊急性PTE患者229例,年龄24~85岁,平均年龄(62.61±12.39)岁,男90例(39.3%),女139例(60.7%),通过门诊或电话对纳入患者进行为期三年的随访。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PTE患者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29例患者中复发77例(33.6%),未复发152例(66.4%);复发组中无诱因急性PTE 63例(81.8%),有明确诱因急性PTE 14例(18.2%);未复发组中无诱因急性PTE 98例(64.5%),有明确诱因急性PTE 54例(35.5%),无诱发因素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凝治疗6~12个月通过V/Q scan评估是否存在残余血栓,共有118例(51.5%)患者存在残余血栓,其中复发组中存在残余血栓48例(62.3%),无残余血栓29例(37.7%);未复发组中有残余血栓70例(46.1%),无残余血栓82例(53.9%),残余血栓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抗凝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无诱发因素(OR值2.097,95%CI为1.061~4.145,P=0.033)、残余血栓(OR值2.034,95%CI为1.081~3.826,P=0.028)、抗凝疗程13~24个月与6~12个月比较(OR值0.405,95%CI为0.185~0.887,P=0.024)、> 24个月与6~12个月比较(OR值0.204,95%CI为0.093~0.445,P <0.001)与急性PTE复发独立相关。结论急性PTE患者复发风险较高,特别是无诱因急性PTE;首次确诊无诱因急性PTE随访过程中发现肿瘤等诱发因素,提示临床医生随访中需要对无诱因急性PTE患者给予关注;无诱因急性PTE、规范抗凝后残余血栓、抗凝疗程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残余血栓 复发
下载PDF
128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心功能评估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孔维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8期33-35,共3页
目的利用临床疑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CTPA的检测资料,评价患者心室大小并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结果进行一致性和相关性分析,探讨CTPA在右心室功能评价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90例疑诊为肺动脉栓塞患者,其中50例患者于CTPA检... 目的利用临床疑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CTPA的检测资料,评价患者心室大小并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结果进行一致性和相关性分析,探讨CTPA在右心室功能评价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90例疑诊为肺动脉栓塞患者,其中50例患者于CTPA检查前后1d内行TTE检查。所有患者均使用128排螺旋CT行CTPA检查。采用二维测量方式评价心室大小:横断位心室内径(LVtrans、RVtrans);重建四腔心位心室内径(LV4ch、RVtrans)及计算得出的相应心室参数比值(RV/LVtrans、RV/LV4ch)。使用相应参数在TTE图像上评价心室大小: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TTE)、舒张末期右心室内径(RVTTE)以及计算得出的心室内径比值(RV/LVTTE)。利用上述数据评价CTPA与TTE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RVtrans与RVTTE无显著相关性(P>0.05),LVtrans与LVTTE正相关(r=0.56,P<0.01)。RV4ch与RVTTE正相关(r=0.37,P<0.01)。LV4ch与LVTTE正相关(r=0.48,P<0.01)。CTPA与TEE测得心室直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RV/LV4ch、RV/LVtrans与RV/LVTTE做相关分析,显示相关不密切(P>0.05),组间直径比值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CTPA是评价心室大小的简单方法,与TTE实际测量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二维内径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但二维比值间相关性不显著。CTPA容积比值与TTE二维比值无相关,但具有较好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肺动脉造影 心功能评估
下载PDF
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疗效及对患者血生化指标、右心室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新春 张翔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74-877,880,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对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患者血生化指标及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APT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口服华法林和利伐沙班进行6个月抗凝治疗,比... 目的:探讨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对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患者血生化指标及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APT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口服华法林和利伐沙班进行6个月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一氧化氮(NO)、D-二聚体(D-D)、内皮素-1(ET-1)和右心室功能指标:血浆N终端脑钠肽(NT-pro BNP)、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期横径比值(RVDD/LVDD)、肺动脉收缩压(SPAP)、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和右心室Tei指数,以及治疗的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CRP和IL-10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TNF-α、CRP和IL-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T、APTT、NO、RVFAC和TAPSE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D-D、ET-1、NT-pro BNP、RVDD/LVDD、SPAP和Tei指数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相比华法林,口服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能有效减轻APTE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右心室功能,具有更高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急性肺血栓栓塞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白介素-10 Tei指数 右心室功能
下载PDF
院外规范化治疗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米玉红 祁璇 +3 位作者 闫树凤 王海云 王丹丹 李春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3-900,共8页
目的观察规范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患者院外的管理对其抗凝治疗中及停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分为规范治疗组(观察组)和未规范治疗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首次发... 目的观察规范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患者院外的管理对其抗凝治疗中及停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分为规范治疗组(观察组)和未规范治疗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首次发病的PE患者资料,院外管理策略:指导抗凝治疗;记录患者所有症状;完成治疗3个月的超声心动图、6个月及12个月的肺灌注等检查;现有指南指导下抗凝结束后未来1年内的血栓事件复发情况;定期检查期间,一旦出现可疑复发的症状即给予确诊检查明确。对照组:回顾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PE资料及出院后在非抗栓门诊治疗的抗凝治疗状态及转归情况。结果①收治无明确触发因素的急性PE患者分别为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的246例;两组年龄(观察组64±12岁和对照组65.9±12.9岁)及性别(男/女:观察组1:1.22和对照组1: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复发率(11.63%)明显低于对照组(22.36%),(P〈0.01);③观察组病死率(3.1%)低于对照组(9.3%),(P〈0.05);观察组中PE患者的失访率及中断治疗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85%vs.21.54%(P〈0.01)和1.55%vs.8.5%(P〈0.01);④具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分别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占82.17%和77.64%(P〉0.05),而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控制达标分别为79.31%和54.97%(P〈0.05).结论规范PE患者的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降低PE患者VTE的复发率,应加强PE患者的院外抗凝治疗管理;暴露于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PE患者,抗凝治疗期间或抗凝结束后血栓事件的复发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规范治疗 复发 动脉硬化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利伐沙班联合阿替普酶在急性肺栓塞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超 张华 李红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9期1449-1453,共5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阿替普酶在急性肺栓塞(APTE)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APTE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治疗维持生命体征...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阿替普酶在急性肺栓塞(APTE)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APTE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华法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治疗后48h采集患者卧位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近端或右心腔血栓情况,评价右心功能;治疗7d后判定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h,两组患者PaO2、PaCO2、RVEF均升高,P(A-a)O2、RVESVⅠ、RVEDVⅠ均降低,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0和CRP水平均降低,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APTE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肺功能,在预防大出血事件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阿替普酶 急性肺栓塞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右心功能不全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文戈弋 李积凤 +1 位作者 翟振国 王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3-577,共5页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一种来自静脉系统或者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表现。PTE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早期危险度评估及由此制...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一种来自静脉系统或者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表现。PTE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早期危险度评估及由此制定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预后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心电图 危险度分层 右心功能不全 预后
原文传递
肺血栓栓塞症抗血栓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圣青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8-351,共4页
肺血栓栓塞症(PTE)分急性肺栓塞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PTE的抗栓治疗分为初始治疗和长期治疗。初始治疗包括胃肠外抗凝、系统性溶栓、导管血栓清除术、外科血栓切除术和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等。长期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静脉... 肺血栓栓塞症(PTE)分急性肺栓塞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PTE的抗栓治疗分为初始治疗和长期治疗。初始治疗包括胃肠外抗凝、系统性溶栓、导管血栓清除术、外科血栓切除术和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等。长期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易感因素和出血风险,分为(1)短期抗凝治疗;(2)3个月抗凝;(3)长程治疗(如6或12个月);(4)长期治疗。CTEPH的首要治疗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对于不适合PEA手术的患者,建议使用肺动脉靶向降压药物并长期抗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抗凝 溶栓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原文传递
血清Hcy、D-D、FIB联合预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白黎峰 张倩 +1 位作者 郑院青 于亚亮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5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联合预测急性肺血栓栓塞(PTE)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42例急性PTE经常规治疗后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统计远...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联合预测急性肺血栓栓塞(PTE)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42例急性PTE经常规治疗后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统计远期预后不良发生情况;对比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治疗前后血清Hcy、D-D、FIB水平及变化率;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ROC),分析血清Hcy、D-D、FIB变化率及三者联合对急性PTE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中急性PTE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21.83%(31/14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cy、D-D、FIB水平均降低(P<0.05),且预后良好组较预后不良组均更低(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Hcy、D-D、FIB变化率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Hcy、D-D、FIB变化率预测急性PTE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8.01%、55.43%、20.64%,血清Hcy、D-D、FIB变化率三者联合的特异度高于血清Hcy、D-D、FIB变化率单独进行预测的特异度(P<0.05),且血清Hcy、D-D、FIB变化率三者联合预测急性PTE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高于血清Hcy、D-D、FIB变化率单独预测的AUC(P=0.067、P=0.153、P=0.021)。结论血清Hcy、D-D、FIB联合预测急性PTE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较高,三者变化率联合适用于对急性PTE患者远期预后不良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急性肺血栓栓塞 预后不良
下载PDF
D-二聚体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冰妹 李秀宁 梁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30-34,101,共6页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E)是一种误诊率高、致死率高且预后差的疾病。D-二聚体(D-D)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多聚体的最终产物,其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血浆D-D浓度值是APE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不同的血浆D-D诊断阈值对诊断APE效率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E)是一种误诊率高、致死率高且预后差的疾病。D-二聚体(D-D)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多聚体的最终产物,其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血浆D-D浓度值是APE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不同的血浆D-D诊断阈值对诊断APE效率不同,同时血浆D-D浓度值也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近年D-D在APE的诊断研究中的进展及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 肺血栓栓塞 D-二聚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夏书香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8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4例急性PTE患者,45例应用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9例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8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4例急性PTE患者,45例应用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9例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有效42例,无效3例。其中2例并发脑出血死亡,对照组有效6例,无效3例,其中1例并发脑出血死亡,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脑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效果与发生肺栓塞的时间有关,时间越短,溶栓效果越好(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PTE效果肯定,但同尿激酶一样可出现出血的并发症.尤其是脑出血。如果溶栓后出现头痛,且逐渐出现神志改变,有可能发生脑出血,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生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低分子肝素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脑出血
下载PDF
老年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婷 薛培君 +3 位作者 李宜瑶 彭敏 孙雪峰 施举红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9-545,共7页
目的探索老年患者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间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按年龄划分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合并症、实验室指标、... 目的探索老年患者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间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按年龄划分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合并症、实验室指标、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及病死率。比较不同年龄层老年患者的病死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老年患者肺栓塞7及30 d死亡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50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老年组279例,非老年组224例。老年组出现心脏骤停比例更高,胸痛、咯血发生率较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比例更高,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较少。预后方面,老年组PESI评分及7、30 d病死率均高于非老年组。随年龄增大,老年患者病死率呈升高趋势。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感染、低白蛋白血症、低钙血症、cTnI升高、NT-proBNP升高及PESI等级与30 d内死亡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PESI等级、血钙浓度降低是老年患者肺栓塞7 d死亡的预后影响因素。PESI等级、血钙浓度降低及感染是30 d死亡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肺栓塞患者病死率高于非老年患者,且随年龄增大,病死率逐渐增高。PESI等级、血钙降低及感染是老年患者肺栓塞30 d内死亡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老年 预后 低钙血症 感染
原文传递
双能量CT鉴别急慢性肺血栓栓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熙斌 郭君武 +2 位作者 但锟 赵文敬 丁楠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51-1255,共5页
目的:探讨DECT肺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慢性肺栓塞(APTE、CPT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肺栓塞患者36例,其中急性组(APTE)21例,慢性组(CPTE)15例,所有患者行DECT肺血管成像扫描,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定量分析APTE和CPTE组中... 目的:探讨DECT肺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慢性肺栓塞(APTE、CPT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肺栓塞患者36例,其中急性组(APTE)21例,慢性组(CPTE)15例,所有患者行DECT肺血管成像扫描,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定量分析APTE和CPTE组中主肺动脉干(MPA)和栓子的增强CT值、强化值(△CT)和碘浓度(IC),计算两个部位各参数的比值(RCT、R△CT和RIC),并对两组中各参数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PTE和CPTE组中栓子的增强CT值分别为(33.98±10.31)和(53.90±7.64)HU,△CT值分别为(21.00±9.10)和(33.63±7.34)HU,IC值分别为(1.14±0.48)和(1.84±0.49)mg/mL;3个参数值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RCT值分别为0.135±0.067和0.190±0.034,R△CT值分别为0.029±0.007和0.096±0.032,RIC值分别为0.106±0.038和0.157±0.047;各项比值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患者的D-2聚体浓度分别为(12.07±11.74)和(1.64±1.20)mg/L,右心室与左心室短径比值(RVd/LVd)分别为0.99±0.14和0.90±0.0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CT肺血管成像定量分析技术可鉴别急性和慢性肺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慢性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量CT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代菁 詹莉 《血栓与止血学》 2016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仅有3例患者的心电图... 目的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仅有3例患者的心电图显示正常,其余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情况,其中有19例患者(63.3%)存在大于等于3项的异常现象。3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心电图变化中窦性心动过速、SI QIIITIII、QIIITIII、TV1-V3的发生情况与溶栓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而溶栓治疗后患者的肺型P波、电轴右偏、SI、右束支传导阻滞、房颤或房扑的发生情况与溶栓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心电图变化具有多样性,通过对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动态的观察可有助于对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 溶栓治疗 心电图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